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y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人的力量来得以持续。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就在儿童身上,可以说做好儿童的工作就是造福于整个社会的理性行为。不过我国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却比较突出,影响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对其有深入研究,能够提出有效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形成原因
  (一)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低
  农村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与学习场所就是学校,学校不仅担负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也承担着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工作。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结构上本就不完整,更需要受到学校的帮助。就目前来看,许多农村学校并没有建立起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教育教学中,考虑更多的还是升学率与学习成绩,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没有得到重视。留守儿童本就属于特殊群体,在情感方面不健全,急需心理老师对其加以引导。
  此外,农村因为基础设施比较单一,造成农村的课外活动也比较乏味。与城市的教育资源相比,农村教育资源十分匮乏,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娱乐、休闲等场所都受到限制。农村基础设施的欠缺会使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留守儿童极其容易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二)父母关爱的缺失
  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子女的,不过父母因为沉重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而与孩子分开。不过这也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少,孩子的生活里就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呵护。父母外出后,短则半年多则一年,甚至几年回家一次,父母与孩子长时间的分离,父母也错失了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加之与孩子沟通较少,孩子内心的情感难以得到抒发,父母难以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做到有效的引导。虽然有的留守儿童表面看上并没多大变化,不过内心情感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长久以往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三)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防范意识指在生活生产中面对各种安全隐患本能存在的一种安全防范基础认识,包括对风险做出的准备、防御、减少损失的策略及建议。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很多不良的亚文化,负面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以暴力、色情的形式出现。但是一些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的儿童则会主动接受并学习、模仿。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监护人和他们一起生活,他们的监护人对自己的监护对象总是尽可能的做任何事,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削弱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阻碍他们对一些不良信息文化抵制能力的提高,进而在行为上表现出许多问题。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完善措施
  (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引导
  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他们不能时时刻刻的教育孩子、也不能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但是他们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也有作用,外出打工的家长不应该只顾着自己的工作,在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的关注留守在家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都应该与自己的孩子见见面,如果不能见面也可以通过书信或者电话的方式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动向,应该不断的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并且每隔一段时间与自己孩子在校的任课老师或者班主任联系沟通,及时关注自己孩子在学校里面的表现,与学校、老师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環境,给孩子多一份关爱,这应该是我们父母亟需认真对待的一件事。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成长最重要的因素,虽然由于家庭经济压力的原因,许多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不过父母可以在多渠道多方式中对孩子进行陪伴。传统的书信,现在的打电话、视频等等都能够向孩子进行沟通。至少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亲情,不至于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地方可以倾诉。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得以建设,父母能够及时、有效了解孩子的各种动态,对孩子的成长有科学引导,促进留守儿童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
  (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加上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缺少倾诉对象,情感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因此就产生了懦弱与自卑的心理,严重的会产生强烈的逆反情绪,形成不良行为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就应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该开设相应的心理课程,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得到有效进行。其次学校应配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留守儿童加强科学的引导,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尤其是性格内向或者较为偏激的留守儿童,加强与其沟通交流,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最后,学校的每一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渗透心理辅导内容,相关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有意识的挖掘相关内容,能够全方位的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让留守儿童能够在行为上有正确引导。
  (三)树立留守儿童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要想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净化社会环境的同时也需要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他们辨别事物的能力,端正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避免受到伤害!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来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比如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图文并茂并结合灵活机动地互动交流,让在校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会如何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突发事件如何报警、如何识别和防范坏人等知识,比如可以邀请当地派出所、社区、消防等部门通过开会,示范等方式为留守儿童们呈现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法制安全教育课。
  参考文献
  [1]段成荣;赖妙华;秦敏.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7):45.
  [2]孙雪连.农村留守儿童的精准扶贫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6):98.
  [3]邓纯考;周谷平.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范式:问题与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8(9):-25 .
  [4]张晓丽;李新征.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78.
其他文献
摘 要:医院政工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是实现帮助医护人员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素养,并确保医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正确认识到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实现辅助医院的运行来解决现存问题,这样才能深化医院改革工作,并实现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因此,作为医院的政工人员而言,则必须要保证政工师能够以人为本进行核心理念的应用,这样才能在宣教工作上实现落实自身的职能,并通过宣教工作来推进医院的全面发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本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本土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意义,其次介绍本土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现状,最后从形成完整的校园文化平台、构建本土文化网络传播共同体、把本土文化带进课堂中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信息技术背景下融合本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策略,进而推动本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效率,凸显信息技术的效用,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的解决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突出性矛盾,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和党员充分认识到从严治党的积极作用。为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便对我国党建工作目标和未来发展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划。当前阶段,在进行党队伍建设的工作中,党建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加强党的绝对领导,能够更好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和优质人才稳定输出产生了重大影响。为
期刊
摘 要:教师针对学生的暴力存在着极大的不科学性和危害性。暴力给孩子造成的危害,它不但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不但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不但是现时的,也是未来的。学龄前儿童更是如此,他们较小而又脆弱则需要更加用心呵护。但是随着国内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的不断蒸发还有此次携程亲子园事件让社会大众对中国学前教育产生了更加深一层的不信任与担忧。当然随之也让人们关注了许多问题,我国学前教育的门槛是否太过低廉?所以什
期刊
摘 要:习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当今社会初中生德育工作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地开展德育工作,这是初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课题。本文首先对于新课改给初中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了探讨,随后总结分析了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重点论述了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策略。希望本文所提出的观点能够给初中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一些有益指导,推动初中德育工作水平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高中课程内容也出现了多样化的特 点,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受到应试教学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其并不重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家庭教育对高中生生涯规划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在高中教育改革中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内容设计,对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内容进行研究,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家庭教育;高中
期刊
摘 要:研究地方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各地结合实际推出学前教育地方政策规范,才能最好的保证学前教育事业在正轨上运行和发展。结合四川省学前教育地方政策进行评析,分析省内现行学前教育政策的不足,在探讨地方学前教育制度设置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分析地方学前教育制度面临的制度阻碍,提出地方学前教育制度在财政事权分配和政府职能简化上的新构想,以期从地方教育制度的发展上优化国家教育立法的法律构想,推进学前教育的稳步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高职新生希望感现状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成人希望感特质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460名高职新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高职新生希望感处于中上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上无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希望感总分及各维度与学校适应显著正相关;希望感的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可正向预测高职新生学校适应行为。结论 提升希望感水平可促进高职新生尽快完成学校适应,减少各方
期刊
摘 要:在工科專业课的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全方位优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切实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外,更要注重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切实提升人才的职业素养以及德育水平。实践证明,在工科专业课的教学改革以及探索过程中,课程思政理念的科学运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全方位引入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科专业课;教学改革;教学探索  “课程思政”是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完善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早期教育,给幼儿的身心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STEM教育是当前备受推崇的,以主动探究为核心内涵的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科学教育价值的实现,强化科学教育的功能。为了助推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创新促进科学人才培育,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需要深入探究STEM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科学素养。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