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28日,流失海外近百年、器身与壶盖“身首异处”的商代青铜“皿方罍”(图1)终于在湖南完成了合体,并归湖南省博物馆永久珍藏。
被誉为“方罍之王”的青铜“皿方罍”,因器盖铸有“皿天全作父已尊彝”八字铭文,器身有“皿作父已尊彝”六字铭文,故名。一件殷商时期的盛酒器,竟如此吸引眼球,除“皿方罍”固有的“集魁梧奇伟的身量与动人心魄之纹饰于一身”之大美外,显而易见,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它有着一段充满传奇故事的身世。
二千一百多年前,青铜“皿方罍”曾为汉文帝爱子梁孝王刘武所藏。梁孝王刘武系西汉著名收藏家,也为当时全国首富。《汉书·文三王传》记载:“府库金钱且百钜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在诸多重量级宝物收藏中,梁孝王对该方罍特别珍爱,嘱家人:“罍尊值千金,戒后世善宝之,毋得与人!” 或许,由于战乱?此后“皿方罍”便从人间蒸发、渺无音讯。
1919年,“皿天全”方罍于湖南省桃源县(今名架桥镇)出土,系由当地农民艾清宴父子发现、挖出。方罍出土后不久,器身便被古董商以贱价买走,并且转售到国外。器盖则被当地桃源驻军军官周磐所得。1952年,周磐将此盖上交当地政府。1956年省文物管理委员将器盖移交湖南省博物馆保管至今。而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获得器身后,因无缘配上罍盖,遂将其又转手。佳士得的资料显示,此方罍几经易手,曾辗转流传于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多位20世纪初重要古董商及藏家之手”。再后来,“皿方罍”归日本藏家新田栋一拥有,并于2001年付佳士得上拍。当时,“上海博物馆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闻讯后,联合筹集一笔巨款前往美国参加竞买,期望能使这件身首异处的中国青铜瑰宝完整合一。不料,一位法国买主竟以高出中方近四成的价格将其竞拍而得,成交价达到924.6万美元(含手续费约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这个天价,在刷新中国青铜器以及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纪录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的圆梦成为了泡影。
十三年转眼而过。历尽漂泊的“皿方罍”如今“身首合一”回归故里了。由此看来,好事多磨,不仅仅在说人说事,也在说物。
陶瓷中亦有罍
青铜罍,系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据记载,罍还兼作盛水之用。《诗经·周南·卷耳》中有“我姑酌彼金罍”,是指罍中盛酒;而《仪礼·少牢馈食礼》称“司宫设罍水于洗东,有枓”,是指“设水用‘罍’,洗盥用‘枓’”(注1)。可见,青铜罍的功能不仅仅盛酒,兼可贮水。青铜罍形制有圆、方之分,产量不多,尤其是方体罍,基本只见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数量稀少。
商代,青铜工艺发达,带动了制陶业。于是,便出现了与青铜器同型而不同质地的陶器。1953年在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出土的商代兽面纹陶罍(图2),便是一例:该器为泥质黑陶,坚硬细腻。造型浑圆,器表磨光。直口,长颈,折肩,鼓腹,圜底,高圈足。“颈、肩及圈足饰弦纹,腹上部模印兽面纹带一道。器型和纹饰与青铜制品相似,制作极为精致,是商代二里岗陶器中的精品。”
瓷方罍,未见有报道。事实上,瓷器中确有形似青铜罍的作品。只因青铜方罍的历史离我们实在忒久远。加上青铜方罍原本就稀缺,后世以它作母本的机会少而又少之。久而久之,它的存在,从炎黄子孙的记忆中,已几乎都被抹尽!以至今人见之不识,误作他物!
2011年,从美国纽约曼迪逊大街一家开在二楼的古董店里,笔者有幸见到乾隆时期装饰有饕餮纹的方形青花器。这次旅行,运气极佳。上午接受美国中文电视采访时,笔者曾对主人的美好祝愿表示,在纽约只呆几天,对捡漏不抱任何奢望,唯走马观花看看。下午却轻松地以不足人民币8000元的价格,从美籍匈牙利老太太(店主)手中获得了这件奇妙无比的青花瓷(图3)。愧对它的是,几年来,本人一直以“乾隆青花饕餮纹出戟方尊”称之,并数次在报刊杂志及电视屏幕上作介绍。直至近日,从青铜“皿天全方罍”的回归声中,才意识到,由美国带回的所谓“乾隆青花饕餮纹出戟方尊”,实际上是一件以商代青铜罍为母本的清代瓷方罍。
有幸拥有却不明其确凿源流的,似乎还有见诸于《中国陶瓷全集·14·清(上)》之“雍正青花饕餮纹方瓶”(图4)。器物高16.5厘米、口径8.1—6.7厘米、足径7.8—6.3厘米,系上海博物馆藏品,图版说明文字称:“此器形制仿青铜器,长方折沿口,扁方圆弧形体,高空长方足。腹两边有双兽环耳。器外从上至下饰五组青花纹饰,腹部主体纹样为饕餮纹。造型古朴,青花色泽深蓝浓重,几成黑色。底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为雍正官窑青花瓷上品”。
显然,此饕餮纹青花瓷“为雍正官窑青花瓷上品”,是勿庸置疑的。遗憾的是,馆方并没就其造型的源流,在文字上给出明示。当然,命之为方瓶亦不无道理,至少没有大错。然而从学术角度上讲,倘若命之为“尊”,或称之为“方罍”,似乎能更达古意!
在2013年中国嘉德四季第36期拍卖会上,一件被称之为方彝的凤鸟纹青花瓷(图5)拍品,让人耳目一新。此件物品系庆宽家族旧藏。尽管图录标注的生产年代“康熙-雍正”尚有待商榷。但藏家对器物的命名与考证,却恰到好处、名副其实。庆宽(1848—1927),字筱珊,号松月居士,清代宫廷画师,曾在醇王府供职,后入内务府。一生善画,精通古器鉴别。他的治学,当是今人楷模。
姗姗来迟瓷方罍
方罍,顾名思义,即方形之罍。
流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具如尊、罍等,大多为圆体。可是,“这些器类各自均有方体形制存在,但数量相对稀少。从出土与存世情况看,后者数量远不及前者(注2)”。目前所知经著录之方罍,总共数量约有10件出头点。
然而,在中国的古陶器作品中,除商代有圆体罍的制作外,方罍则显空白!推想可知,盖因陶质方罍难以成形,更难以烧成。可是,在汉至明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为何也不见瓷质方罍?
笔者以为,原因主要有三:一、中国青铜器,自古以来皆为大府之珍,而罍原本稀缺,烧瓷者难以获得参照之物;二、青铜器的研究,古代偏重于文字。“经过秦的改制和秦汉战争,社会发生了大的动乱和变迁”,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大量古籍被毁灭,汉代人对古代的典章文物,已多不了解,当时对前代的青铜器多不认识”(注3)。既然人们的认知出现空白,自然就难有后来者;三、宋代元祐七年始有金石学(研究对象为古代铜器、石刻和玉器等),并于北宋晚期相继出现《考古图》、《金石录》及由徽宗参与编撰的《宣和博古图》等一批开创我国金石学先河的研究专著。但在瓷器方面,崇尚釉色不重装饰的宋人,唯对素雅、含蓄、纯净的一色釉瓷情有独钟。因而,宋五大名窑之官哥汝定钧及地方名窑如龙泉、景德镇等窑,涌现出诸多以釉色见长的摹古佳作,包括出戟方尊(图6)、方壶(图7)及穿带壶(图8),却不见有身着浓装、以饕餮纹为饰、形同商周青铜器罍的瓷方罍。 商周时青铜器中的方罍、方彝与方尊,均属大型或中型盛酒器与礼器。“金文中称礼器为尊彝,尊像双手奉酉形,彝像双手献沥血的鸡,乃所以尊酒奉鸡牲祭祀之意。(注4)”而这三者在造型上也颇多相近之处:青铜方罍带盖,器身作长方口,直颈,广肩,形体宽大,下有高圈足(图9)。器上花纹有各种兽体变形纹、夔(龙)纹、凤鸟纹等。青铜方彝器型为四方直壁,也有稍呈长方形的,下部有方圈足,上部有屋顶形盖,盖上有钮,器体有直腹、曲腹、腹旁带耳的。通体以云雷纹为地,饰窃曲纹、夔龙纹、涡纹等。(图10)。青铜方尊通体以兽面纹为饰,基本造型是侈口、高领、广肩,器腹甚大,下有圈足。西周中期出现侈口、束颈、垂腹、圈足的尊(图11)。
同稀缺的商周青铜方罍一样,瓷方罍也不多见,抑或养在深闺人未识?本文抛砖引玉,希望收藏界以后会有更多的发现。由于篇幅有限,更因为资料匮乏,本文唯能以青花方罍为课题。
在元明清青花瓷中,就目前所知,形制、纹饰与殷商青铜方罍、方彝相似的器物,唯见雍正和乾隆两朝。上述三例便是。然而,它们的出现绝非偶然!当与雍乾两位皇帝的学识与涵养有关。
《西清古鉴》与金石学
宋代,是一个崇尚理学又时尚金石学的国度。
“元、明两代,理学发达,金石学退居次要地位。虽自元代起,出现了玉器研究的专门著录,但无论是数量还是水平尚不及宋代。(注5)”
明代时,宣德铜炉名闻遐迩。据载,在神仙思想驱动下,明宣宗于宣德三年(1428)三月初三下旨制作香炉。所造铜炉系参照宋《宣和博古图》诸书及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之各式器物所设计。至宣德四年,共烧制各类款式计117种,数量计15684件。500多年过去了,民国早年有学者曾作过统计,能断定宣德朝铜炉的仅存8只半,除尚有少量未被确认外,几乎都毁于天灾人祸及后朝的“熔铜铸钱”。《烈皇小识》卷六载崇祯皇帝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其中包括上古三代铜器及宣德年间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
“一般认为,到了清代,制铜工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的张丽在《清宫铜器制造考——以雍乾二朝为例》一文中介绍道:“文献和实物证明,在清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均有铜器制造。尤其是宫廷,曾大量制造铜器,与前代相比,种类不断增多,功用不断延伸,在工艺上也是独具风格。(注6)”但是,清代铜器的“兴盛期仅有雍乾二朝,顶峰期只有乾隆一朝(注7)”。
雍正、乾隆两朝虽仅七十余年,但两位皇帝“对具有古韵的铜器”十分喜好与重视,加上宫中对铜器的实际需求,竟致雍、乾两朝“用铜量之大,制造铜器数量之多,为历史罕见(注8)”。雍正五年(1727),宫廷还在造办处专门设置了“铸炉作”。据《清档》载,雍正帝对“铸炉作”曾频频下旨,雍正五年三月十七日和十一月二十六日这二天,就传旨作“铜烧古炉”十款、计60件。
雍正和乾隆早期,崇古瓷的摹本,来源主要有两处:以宫内所藏古青铜器为母本;或从《宣和博古图》、《考古图》诸书中选样,按图索骥,进行模拟。而乾隆对仿古器制造,要求甚严,铸造摹古器物时,常要造办处“先画样呈览,准时再做(注9)”。
历史上,乾隆是一位雄图大略、颇有作为的皇帝,对于清朝统治全盛局面的形成和中国疆域版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他又是一位有着深厚汉文化传统素养的帝王,重视文物的鉴赏、整理与考证。
倘若说,汉以降,宋代是一个崇尚理学又时尚金石学的国度。那么,清代便是金石学复兴的重要时期,这灿烂,主要来自于乾隆年间。据史料记载:清高宗于乾隆十四年(1749)下旨,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工部尚书汪由敦,率翰林等“以内府所藏古鼎彝尊罍之属案器为图”,仿宋代《宣和博古图》样式,纂修《西清古鉴》。
《西清古鉴》共四十卷,收录铜器1529件(包括唐代铜镜,但以商周彝器为多)。此书于乾隆二十年(1755)完成,“复出《西清续鉴》二卷,后又出《宁寿鉴古》十六卷,这三部书对于推动清代宫廷和达官贵僚的青铜器收藏,起了很大作用(注10)”。
乾隆皇帝不只亲自参与《西清古鉴》的编著,还特令和硕庄、和硕果两位亲王担任监理,遂使金石学的研究,成为乾嘉时期一种时尚,各种“青铜器图像和文字考订的著作也逐渐多起来了(注11)”。
于是,不管是形制还是文化底蕴上,乾隆及此后的仿古瓷,就是与前朝不同。
雍、乾两帝崇古情怀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两幅图,系清宫旧藏,向世人传递了两位君主的心路历程:一幅为清佚名《雍正帝后妃图》(图12);一幅为清丁观鹏《是一是二图》(图13)。
《雍正帝后妃图》(注12)为圆明园旧物,原系十二绢画之一,“雍正十年(1732)八月传旨将其从屏风上拆下‘着垫纸衬平,手配做卷杆’”(注13)。从《雍正帝后妃图》上可见,陈设在多宝格和仕女身旁几案上的各式珍玩有古籍、砚台、青铜器、玉器和瓷器等十余件。其中青铜器三件,即青铜钟、觚和扁壶。而瓷器至少有五件,全为一色釉: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宣德宝石红僧帽壶、乌金釉大碗,以及多宝格左下方和右上角各有一件单色釉的宋代香炉或洗子。
丁观鹏系雍、乾年间宫廷画家,颇得皇帝赏识,故在《是一是二图》轴之右上方有乾隆帝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养心殿偶题并书。”此画让我们窥见,乾隆皇帝对汉文化十分着迷:他身着汉装,头戴汉人冠帽,周围摆满了清宫收藏的各种器物。而在这二十余件历代传世珍品中,瓷器几乎占一半,其中不乏青花瓷。况且,侍童于锦盒中正要取出的仍是件青花瓷:明永乐青花缠枝莲藏草瓶。
两幅画,晒出了两位皇帝的痴迷和心中的至爱。
基于两位皇帝对瓷器的挚爱,可以想象,在制作“具有古韵的铜器”的同时,一定会有更多精致的“具有古韵的”瓷器,从雍正、乾隆两朝脱颖而出!
雍正瓷器以工艺精细、瓷质莹洁、釉色齐备享誉天下。据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撰《陶成纪事》所载,雍正一朝所烧制的仿古和创新釉彩品种竟达五十七种之多。
那么,雍正年间,景德镇的御窑厂有没有烧造过瓷质的罍、尊、彝等仿古器?唐英在《陶成纪事》中作了肯定:“其落选之次者有六七万件不等,一并装桶解京以备赏用;其瓶、罍、罎、尊、彝等上色琢器,由三四寸高以至三四尺高大者亦岁例二千余件,尚有落选者二三千件不等,一并装桶解京以备赏用……”
注释:
[1]:《中华文物鉴赏》罗宗真、秦浩主编,P7:《亚丑方罍》,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收藏家》2013年第四期,刘云、李健《谈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铜罍的真伪》
[3]、[4]:《中国青铜器》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书店、1988年版
[5]:《收藏家》1994年总第3期、雷虹霁文
[6]、[7]、[8]、[9]:张丽《清宫铜器制造考---以雍、乾二朝为例》、《故宫博物院院刋》2013年第5期
[10]、[11]:《中国青铜器》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书店、1988年版
[12]: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P244
[13]:《收藏家》2013年第1期,杜文《从商周调色器到清仿定窑白釉四足炉——乾隆四柱形器造型溯源》。
被誉为“方罍之王”的青铜“皿方罍”,因器盖铸有“皿天全作父已尊彝”八字铭文,器身有“皿作父已尊彝”六字铭文,故名。一件殷商时期的盛酒器,竟如此吸引眼球,除“皿方罍”固有的“集魁梧奇伟的身量与动人心魄之纹饰于一身”之大美外,显而易见,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它有着一段充满传奇故事的身世。
二千一百多年前,青铜“皿方罍”曾为汉文帝爱子梁孝王刘武所藏。梁孝王刘武系西汉著名收藏家,也为当时全国首富。《汉书·文三王传》记载:“府库金钱且百钜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在诸多重量级宝物收藏中,梁孝王对该方罍特别珍爱,嘱家人:“罍尊值千金,戒后世善宝之,毋得与人!” 或许,由于战乱?此后“皿方罍”便从人间蒸发、渺无音讯。
1919年,“皿天全”方罍于湖南省桃源县(今名架桥镇)出土,系由当地农民艾清宴父子发现、挖出。方罍出土后不久,器身便被古董商以贱价买走,并且转售到国外。器盖则被当地桃源驻军军官周磐所得。1952年,周磐将此盖上交当地政府。1956年省文物管理委员将器盖移交湖南省博物馆保管至今。而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获得器身后,因无缘配上罍盖,遂将其又转手。佳士得的资料显示,此方罍几经易手,曾辗转流传于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多位20世纪初重要古董商及藏家之手”。再后来,“皿方罍”归日本藏家新田栋一拥有,并于2001年付佳士得上拍。当时,“上海博物馆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闻讯后,联合筹集一笔巨款前往美国参加竞买,期望能使这件身首异处的中国青铜瑰宝完整合一。不料,一位法国买主竟以高出中方近四成的价格将其竞拍而得,成交价达到924.6万美元(含手续费约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这个天价,在刷新中国青铜器以及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纪录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的圆梦成为了泡影。
十三年转眼而过。历尽漂泊的“皿方罍”如今“身首合一”回归故里了。由此看来,好事多磨,不仅仅在说人说事,也在说物。
陶瓷中亦有罍
青铜罍,系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据记载,罍还兼作盛水之用。《诗经·周南·卷耳》中有“我姑酌彼金罍”,是指罍中盛酒;而《仪礼·少牢馈食礼》称“司宫设罍水于洗东,有枓”,是指“设水用‘罍’,洗盥用‘枓’”(注1)。可见,青铜罍的功能不仅仅盛酒,兼可贮水。青铜罍形制有圆、方之分,产量不多,尤其是方体罍,基本只见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数量稀少。
商代,青铜工艺发达,带动了制陶业。于是,便出现了与青铜器同型而不同质地的陶器。1953年在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出土的商代兽面纹陶罍(图2),便是一例:该器为泥质黑陶,坚硬细腻。造型浑圆,器表磨光。直口,长颈,折肩,鼓腹,圜底,高圈足。“颈、肩及圈足饰弦纹,腹上部模印兽面纹带一道。器型和纹饰与青铜制品相似,制作极为精致,是商代二里岗陶器中的精品。”
瓷方罍,未见有报道。事实上,瓷器中确有形似青铜罍的作品。只因青铜方罍的历史离我们实在忒久远。加上青铜方罍原本就稀缺,后世以它作母本的机会少而又少之。久而久之,它的存在,从炎黄子孙的记忆中,已几乎都被抹尽!以至今人见之不识,误作他物!
2011年,从美国纽约曼迪逊大街一家开在二楼的古董店里,笔者有幸见到乾隆时期装饰有饕餮纹的方形青花器。这次旅行,运气极佳。上午接受美国中文电视采访时,笔者曾对主人的美好祝愿表示,在纽约只呆几天,对捡漏不抱任何奢望,唯走马观花看看。下午却轻松地以不足人民币8000元的价格,从美籍匈牙利老太太(店主)手中获得了这件奇妙无比的青花瓷(图3)。愧对它的是,几年来,本人一直以“乾隆青花饕餮纹出戟方尊”称之,并数次在报刊杂志及电视屏幕上作介绍。直至近日,从青铜“皿天全方罍”的回归声中,才意识到,由美国带回的所谓“乾隆青花饕餮纹出戟方尊”,实际上是一件以商代青铜罍为母本的清代瓷方罍。
有幸拥有却不明其确凿源流的,似乎还有见诸于《中国陶瓷全集·14·清(上)》之“雍正青花饕餮纹方瓶”(图4)。器物高16.5厘米、口径8.1—6.7厘米、足径7.8—6.3厘米,系上海博物馆藏品,图版说明文字称:“此器形制仿青铜器,长方折沿口,扁方圆弧形体,高空长方足。腹两边有双兽环耳。器外从上至下饰五组青花纹饰,腹部主体纹样为饕餮纹。造型古朴,青花色泽深蓝浓重,几成黑色。底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为雍正官窑青花瓷上品”。
显然,此饕餮纹青花瓷“为雍正官窑青花瓷上品”,是勿庸置疑的。遗憾的是,馆方并没就其造型的源流,在文字上给出明示。当然,命之为方瓶亦不无道理,至少没有大错。然而从学术角度上讲,倘若命之为“尊”,或称之为“方罍”,似乎能更达古意!
在2013年中国嘉德四季第36期拍卖会上,一件被称之为方彝的凤鸟纹青花瓷(图5)拍品,让人耳目一新。此件物品系庆宽家族旧藏。尽管图录标注的生产年代“康熙-雍正”尚有待商榷。但藏家对器物的命名与考证,却恰到好处、名副其实。庆宽(1848—1927),字筱珊,号松月居士,清代宫廷画师,曾在醇王府供职,后入内务府。一生善画,精通古器鉴别。他的治学,当是今人楷模。
姗姗来迟瓷方罍
方罍,顾名思义,即方形之罍。
流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具如尊、罍等,大多为圆体。可是,“这些器类各自均有方体形制存在,但数量相对稀少。从出土与存世情况看,后者数量远不及前者(注2)”。目前所知经著录之方罍,总共数量约有10件出头点。
然而,在中国的古陶器作品中,除商代有圆体罍的制作外,方罍则显空白!推想可知,盖因陶质方罍难以成形,更难以烧成。可是,在汉至明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为何也不见瓷质方罍?
笔者以为,原因主要有三:一、中国青铜器,自古以来皆为大府之珍,而罍原本稀缺,烧瓷者难以获得参照之物;二、青铜器的研究,古代偏重于文字。“经过秦的改制和秦汉战争,社会发生了大的动乱和变迁”,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大量古籍被毁灭,汉代人对古代的典章文物,已多不了解,当时对前代的青铜器多不认识”(注3)。既然人们的认知出现空白,自然就难有后来者;三、宋代元祐七年始有金石学(研究对象为古代铜器、石刻和玉器等),并于北宋晚期相继出现《考古图》、《金石录》及由徽宗参与编撰的《宣和博古图》等一批开创我国金石学先河的研究专著。但在瓷器方面,崇尚釉色不重装饰的宋人,唯对素雅、含蓄、纯净的一色釉瓷情有独钟。因而,宋五大名窑之官哥汝定钧及地方名窑如龙泉、景德镇等窑,涌现出诸多以釉色见长的摹古佳作,包括出戟方尊(图6)、方壶(图7)及穿带壶(图8),却不见有身着浓装、以饕餮纹为饰、形同商周青铜器罍的瓷方罍。 商周时青铜器中的方罍、方彝与方尊,均属大型或中型盛酒器与礼器。“金文中称礼器为尊彝,尊像双手奉酉形,彝像双手献沥血的鸡,乃所以尊酒奉鸡牲祭祀之意。(注4)”而这三者在造型上也颇多相近之处:青铜方罍带盖,器身作长方口,直颈,广肩,形体宽大,下有高圈足(图9)。器上花纹有各种兽体变形纹、夔(龙)纹、凤鸟纹等。青铜方彝器型为四方直壁,也有稍呈长方形的,下部有方圈足,上部有屋顶形盖,盖上有钮,器体有直腹、曲腹、腹旁带耳的。通体以云雷纹为地,饰窃曲纹、夔龙纹、涡纹等。(图10)。青铜方尊通体以兽面纹为饰,基本造型是侈口、高领、广肩,器腹甚大,下有圈足。西周中期出现侈口、束颈、垂腹、圈足的尊(图11)。
同稀缺的商周青铜方罍一样,瓷方罍也不多见,抑或养在深闺人未识?本文抛砖引玉,希望收藏界以后会有更多的发现。由于篇幅有限,更因为资料匮乏,本文唯能以青花方罍为课题。
在元明清青花瓷中,就目前所知,形制、纹饰与殷商青铜方罍、方彝相似的器物,唯见雍正和乾隆两朝。上述三例便是。然而,它们的出现绝非偶然!当与雍乾两位皇帝的学识与涵养有关。
《西清古鉴》与金石学
宋代,是一个崇尚理学又时尚金石学的国度。
“元、明两代,理学发达,金石学退居次要地位。虽自元代起,出现了玉器研究的专门著录,但无论是数量还是水平尚不及宋代。(注5)”
明代时,宣德铜炉名闻遐迩。据载,在神仙思想驱动下,明宣宗于宣德三年(1428)三月初三下旨制作香炉。所造铜炉系参照宋《宣和博古图》诸书及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之各式器物所设计。至宣德四年,共烧制各类款式计117种,数量计15684件。500多年过去了,民国早年有学者曾作过统计,能断定宣德朝铜炉的仅存8只半,除尚有少量未被确认外,几乎都毁于天灾人祸及后朝的“熔铜铸钱”。《烈皇小识》卷六载崇祯皇帝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其中包括上古三代铜器及宣德年间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
“一般认为,到了清代,制铜工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的张丽在《清宫铜器制造考——以雍乾二朝为例》一文中介绍道:“文献和实物证明,在清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均有铜器制造。尤其是宫廷,曾大量制造铜器,与前代相比,种类不断增多,功用不断延伸,在工艺上也是独具风格。(注6)”但是,清代铜器的“兴盛期仅有雍乾二朝,顶峰期只有乾隆一朝(注7)”。
雍正、乾隆两朝虽仅七十余年,但两位皇帝“对具有古韵的铜器”十分喜好与重视,加上宫中对铜器的实际需求,竟致雍、乾两朝“用铜量之大,制造铜器数量之多,为历史罕见(注8)”。雍正五年(1727),宫廷还在造办处专门设置了“铸炉作”。据《清档》载,雍正帝对“铸炉作”曾频频下旨,雍正五年三月十七日和十一月二十六日这二天,就传旨作“铜烧古炉”十款、计60件。
雍正和乾隆早期,崇古瓷的摹本,来源主要有两处:以宫内所藏古青铜器为母本;或从《宣和博古图》、《考古图》诸书中选样,按图索骥,进行模拟。而乾隆对仿古器制造,要求甚严,铸造摹古器物时,常要造办处“先画样呈览,准时再做(注9)”。
历史上,乾隆是一位雄图大略、颇有作为的皇帝,对于清朝统治全盛局面的形成和中国疆域版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他又是一位有着深厚汉文化传统素养的帝王,重视文物的鉴赏、整理与考证。
倘若说,汉以降,宋代是一个崇尚理学又时尚金石学的国度。那么,清代便是金石学复兴的重要时期,这灿烂,主要来自于乾隆年间。据史料记载:清高宗于乾隆十四年(1749)下旨,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工部尚书汪由敦,率翰林等“以内府所藏古鼎彝尊罍之属案器为图”,仿宋代《宣和博古图》样式,纂修《西清古鉴》。
《西清古鉴》共四十卷,收录铜器1529件(包括唐代铜镜,但以商周彝器为多)。此书于乾隆二十年(1755)完成,“复出《西清续鉴》二卷,后又出《宁寿鉴古》十六卷,这三部书对于推动清代宫廷和达官贵僚的青铜器收藏,起了很大作用(注10)”。
乾隆皇帝不只亲自参与《西清古鉴》的编著,还特令和硕庄、和硕果两位亲王担任监理,遂使金石学的研究,成为乾嘉时期一种时尚,各种“青铜器图像和文字考订的著作也逐渐多起来了(注11)”。
于是,不管是形制还是文化底蕴上,乾隆及此后的仿古瓷,就是与前朝不同。
雍、乾两帝崇古情怀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两幅图,系清宫旧藏,向世人传递了两位君主的心路历程:一幅为清佚名《雍正帝后妃图》(图12);一幅为清丁观鹏《是一是二图》(图13)。
《雍正帝后妃图》(注12)为圆明园旧物,原系十二绢画之一,“雍正十年(1732)八月传旨将其从屏风上拆下‘着垫纸衬平,手配做卷杆’”(注13)。从《雍正帝后妃图》上可见,陈设在多宝格和仕女身旁几案上的各式珍玩有古籍、砚台、青铜器、玉器和瓷器等十余件。其中青铜器三件,即青铜钟、觚和扁壶。而瓷器至少有五件,全为一色釉: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宣德宝石红僧帽壶、乌金釉大碗,以及多宝格左下方和右上角各有一件单色釉的宋代香炉或洗子。
丁观鹏系雍、乾年间宫廷画家,颇得皇帝赏识,故在《是一是二图》轴之右上方有乾隆帝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养心殿偶题并书。”此画让我们窥见,乾隆皇帝对汉文化十分着迷:他身着汉装,头戴汉人冠帽,周围摆满了清宫收藏的各种器物。而在这二十余件历代传世珍品中,瓷器几乎占一半,其中不乏青花瓷。况且,侍童于锦盒中正要取出的仍是件青花瓷:明永乐青花缠枝莲藏草瓶。
两幅画,晒出了两位皇帝的痴迷和心中的至爱。
基于两位皇帝对瓷器的挚爱,可以想象,在制作“具有古韵的铜器”的同时,一定会有更多精致的“具有古韵的”瓷器,从雍正、乾隆两朝脱颖而出!
雍正瓷器以工艺精细、瓷质莹洁、釉色齐备享誉天下。据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撰《陶成纪事》所载,雍正一朝所烧制的仿古和创新釉彩品种竟达五十七种之多。
那么,雍正年间,景德镇的御窑厂有没有烧造过瓷质的罍、尊、彝等仿古器?唐英在《陶成纪事》中作了肯定:“其落选之次者有六七万件不等,一并装桶解京以备赏用;其瓶、罍、罎、尊、彝等上色琢器,由三四寸高以至三四尺高大者亦岁例二千余件,尚有落选者二三千件不等,一并装桶解京以备赏用……”
注释:
[1]:《中华文物鉴赏》罗宗真、秦浩主编,P7:《亚丑方罍》,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收藏家》2013年第四期,刘云、李健《谈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铜罍的真伪》
[3]、[4]:《中国青铜器》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书店、1988年版
[5]:《收藏家》1994年总第3期、雷虹霁文
[6]、[7]、[8]、[9]:张丽《清宫铜器制造考---以雍、乾二朝为例》、《故宫博物院院刋》2013年第5期
[10]、[11]:《中国青铜器》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书店、1988年版
[12]: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P244
[13]:《收藏家》2013年第1期,杜文《从商周调色器到清仿定窑白釉四足炉——乾隆四柱形器造型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