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教学中,课程导语艺术至关重要,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方法,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课堂中。本文所阐述的课堂导入,包含了课堂开始的导入,也包括了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过渡与承接。
【关键词】地理教学 课堂导入 趣味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出台,初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从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和改进课堂导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探讨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常用的一些课堂导入方法。
一、 讲述故事法
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是笔者常用的一种导入法。在传授新知识前,先讲一个和新知识联系紧密的地理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笔者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引述了《泰晤士报》的一个故事:2001年12月31日晚上11点多,一艘轮船在太平洋航行,一位英国孕妇在船上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弟,然而奇怪的是,弟弟却比哥哥大,而且大了一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显出疑惑不解的神情,笔者接着说:“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揪住学生的神经,整堂课也处于活跃的氛围。
二、 巧猜谜语法
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用谜语导入新知识,往往可以妙趣横生。这样,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效果不错。如,笔者讲授我国行政区知识点时,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了一些谜语:无处不开花(长春),银河渡口(天津),久雨初晴(贵阳),十一又逢中秋(重庆),欧洲无战争(西安或西宁)……分别猜一个地名导入课堂。通过猜谜,学生积极动脑,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笔者就趁热打铁,开始授课。又比如在《地图》这节课时,先给学生们出个谜语“一张画,虽不大,五湖四海,全装下。”学生猜出谜底后,笔者因势利导开始讲授地图的有关知识,学生也就带着对地图的好奇,很认真地听课,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 结合时事法
时事热点不仅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或社会热点导入新课,往往更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例如:笔者在讲世界地理《西亚》关于中东内容时,用巴伊冲突出新闻报道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雙方的历史背景,冲突发生的原因,领导者与人民群众对冲突的态度,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笔者用“北京奥运会”引入“北京”等的学习,学生感觉地理学习都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四、 悬念设问法
设置悬念、疑问式的导入,可以开启思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尤其要注重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从而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比如,笔者讲授“我国的降水”一节时这样提问:“我们学校旁边小溪里的水,冬天和夏天水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些问题学生都可以看到,所以回答起来很积极主动,从而引出我国降水夏季多冬季少的特点,学生也很容易记住。又如,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时,笔者在课堂上提问:“上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经暗下来了;而现在19点30分上晚自习,为什么天还大亮?”结合学校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 事例分析法
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多可以在生活找到相关事例。通过事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容易激发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起来,进而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商业》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把下列商业活动地点排序:学校小卖部、桃舟商场、桃舟购物中心,并说明理由。这三个地点都是学生很熟悉的,很快得出正确结果。随后,让学生讨论分析桃舟商场与桃舟购物中心哪个规模大,顾客多,生意兴隆,并说明原因。答案很明确,桃舟购物中心较大。但原因是什么,各人有不同观点,在相互争论中,笔者穿插点拨,最后形成共识,从而很好地掌握了“商业中心形成条件”这一枯燥无味的知识点。
六、 实验导入法
在课堂上引入相关小实验,可让学生获得直观经验,又能增加课堂趣味性,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地理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在讲述有关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时,可使用次用导入法。因此在讲授《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时,笔者准备了容器、土、草、喷壶等材料,同时请学生协助实验。让学生比较干燥土壤与湿润土壤在大风(让学生用嘴吹)时的情况,同时比较有植物(草皮)和裸露地表在大风时的情况,从而展现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有了直观的体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开展。
总之,地理的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一种导入方法,都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地应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新颖的课堂导入,能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M].
[2] 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
[3] 颜容妙.投巧妙导入之石 激地理课堂之趣[J].
[4] 高凌飚.关于新课程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
【关键词】地理教学 课堂导入 趣味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出台,初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从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和改进课堂导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探讨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常用的一些课堂导入方法。
一、 讲述故事法
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是笔者常用的一种导入法。在传授新知识前,先讲一个和新知识联系紧密的地理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笔者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引述了《泰晤士报》的一个故事:2001年12月31日晚上11点多,一艘轮船在太平洋航行,一位英国孕妇在船上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弟,然而奇怪的是,弟弟却比哥哥大,而且大了一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显出疑惑不解的神情,笔者接着说:“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揪住学生的神经,整堂课也处于活跃的氛围。
二、 巧猜谜语法
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用谜语导入新知识,往往可以妙趣横生。这样,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效果不错。如,笔者讲授我国行政区知识点时,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了一些谜语:无处不开花(长春),银河渡口(天津),久雨初晴(贵阳),十一又逢中秋(重庆),欧洲无战争(西安或西宁)……分别猜一个地名导入课堂。通过猜谜,学生积极动脑,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笔者就趁热打铁,开始授课。又比如在《地图》这节课时,先给学生们出个谜语“一张画,虽不大,五湖四海,全装下。”学生猜出谜底后,笔者因势利导开始讲授地图的有关知识,学生也就带着对地图的好奇,很认真地听课,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 结合时事法
时事热点不仅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或社会热点导入新课,往往更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例如:笔者在讲世界地理《西亚》关于中东内容时,用巴伊冲突出新闻报道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雙方的历史背景,冲突发生的原因,领导者与人民群众对冲突的态度,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笔者用“北京奥运会”引入“北京”等的学习,学生感觉地理学习都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四、 悬念设问法
设置悬念、疑问式的导入,可以开启思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尤其要注重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从而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比如,笔者讲授“我国的降水”一节时这样提问:“我们学校旁边小溪里的水,冬天和夏天水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些问题学生都可以看到,所以回答起来很积极主动,从而引出我国降水夏季多冬季少的特点,学生也很容易记住。又如,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时,笔者在课堂上提问:“上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经暗下来了;而现在19点30分上晚自习,为什么天还大亮?”结合学校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 事例分析法
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多可以在生活找到相关事例。通过事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容易激发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起来,进而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商业》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把下列商业活动地点排序:学校小卖部、桃舟商场、桃舟购物中心,并说明理由。这三个地点都是学生很熟悉的,很快得出正确结果。随后,让学生讨论分析桃舟商场与桃舟购物中心哪个规模大,顾客多,生意兴隆,并说明原因。答案很明确,桃舟购物中心较大。但原因是什么,各人有不同观点,在相互争论中,笔者穿插点拨,最后形成共识,从而很好地掌握了“商业中心形成条件”这一枯燥无味的知识点。
六、 实验导入法
在课堂上引入相关小实验,可让学生获得直观经验,又能增加课堂趣味性,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地理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在讲述有关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时,可使用次用导入法。因此在讲授《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时,笔者准备了容器、土、草、喷壶等材料,同时请学生协助实验。让学生比较干燥土壤与湿润土壤在大风(让学生用嘴吹)时的情况,同时比较有植物(草皮)和裸露地表在大风时的情况,从而展现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有了直观的体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开展。
总之,地理的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一种导入方法,都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地应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新颖的课堂导入,能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M].
[2] 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
[3] 颜容妙.投巧妙导入之石 激地理课堂之趣[J].
[4] 高凌飚.关于新课程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