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幸福观及其学校教育的对策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们的终极追求,是每个人学习、工作等努力的方向,也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共同话题,而幸福观主要指人们在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等方面的认识与看法,是个人的三观在幸福领域的具体体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幸福观,而不同的幸福观又会引领个人不同的行为。因而,引导高中生这个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群体树立科学合理的幸福观,对其个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当前高中生幸福观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高中生幸福观的现状,笔者特意对不同年级的高中生進行了访谈,发现:总体上尽管高中生的自评幸福感不高,多数认为自己幸福度一般,但在幸福观上还是呈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1)对幸福的内涵的理解较为丰富,如关注自身某种目标的达成,如对于幸福的看法,不少学生表示幸福应该是“完成了一件想做的事”“考试取得好成绩”“拿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等;关注自身人际交往的状态,如“家庭和睦”“交到好朋友”“与好友一起出去游玩”“暗恋的人对自己微笑”等;关注自身的成长状态,如“快乐”“健康”等,表明他们对幸福的看法还是较为丰富的。(2)对幸福的追求方式较为合理:在“如何获得幸福上”,多数学生表示愿意依赖自身的努力,也愿意为之做出一定的奋斗。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也愿意积极面对、继续奋斗,与当前的“奋斗幸福观”相符合。
  当然,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高中学生在幸福的理解以及如何创造幸福、获得幸福等方面陷入了一定的误区:
  1.过于注重物质幸福,而忽略了精神幸福:“有钱”“购物”“旅游”“享受美食”“玩游戏”等物欲需求的满足成为了幸福的高频代名词。不少高中生在行为上片面追求物质幸福,追求名牌消费,盲目攀比。在对幸福的理解上显得较为崇尚金钱,多数学生认为幸福应该要有钱,特别是要能有购物、美食等一些物质需求上的满足。但当前的研究表明,金钱、权力、美食、游玩、消遣等需求的满足可以带来一定的快乐,但并不能持久地提升个人的幸福水平,一段时间之后则会降会原先水平。尽管也有高中生认为幸福应该是人生能有清晰的目标,或者是对预期目标的达成,如考上好大学、取得好成绩等,但其中也有只是将短期目标视为追求物质幸福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有人能主动地将自身拥有的一些美好品质、内心的一些美好追求或者一些精神需求如助人等利他行为的满足与幸福挂钩,体验幸福的层次较为浅薄。
  2.过于注重结果幸福,而忽略了过程幸福:大部分高中生都认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如完成一件想做的事、考试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等才会获得较高的幸福感。而现实生活中这些结果的达成确实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幸福,但这些幸福却无法长久地维持,只有继续投入下一个目标并达成才会有再次的幸福,并且,几乎很少有人能在达成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幸福。相反,不少学生认为日常能多放假、能多玩游戏、能多有时间消遣娱乐才是幸福的事,而真正为幸福奋斗的过程如课堂学习、完成作业都成了枯燥、令人烦躁的事,功利化思想较为严重。
  3.过于注重幸福的享受,而忽略了幸福的创造:尽管多数人
  认为自己愿意为幸福做出一定的努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表现了一定的对创造幸福的消极性。从学生对幸福的看法:高频出现的“有钱”“旅游”如与家人、与朋友、与喜欢的人一起出去玩、各类消遣如“享受美食”“尽情玩游戏”,甚至也有认为幸福就是“学校多放假”“自由玩耍”……所有这些幸福的活动几乎都是一种现成的享受,是依靠他人或者外界的因素而非自身的努力、能力而存在的。哈佛大学幸福课主授教师泰勒·本-沙哈尔曾提出,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有一个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且不管是愉悦或是困境,都会在这有意义的生活中享受它的点点滴滴。一味地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却又期待不劳而获,对于奋斗、对于创造幸福则显得较为被动,享乐主义思想较为盛行。

二、高中生幸福观出现偏差的原因


  高中生的幸福观之所以出现一定的偏差,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学校教育缺乏科学幸福观教育的普及
  学校教育本应更科学、更系统地解读幸福的内涵,引导学生充分、深入地探讨幸福的真谛并树立更为科学的幸福观,但当前高中学校教育在这一块呈现了一定的缺憾。一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注重追求未来的幸福,往往忽略了当下的幸福,或者有时候倡导为了未来的幸福而做出当下的牺牲,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另一方面,尽管我们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应试的现象仍占主导,学校教育仍以智育为首要目标: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强化,忽略学生幸福情感的培养以及审美需要的满足,“以分数论优差生”、忽略学生“三观”的培养以及尊重需要的满足,缺了幸福氛围的熏陶,也少了让人心向往之的人生蓝图。
  2.家庭教育中缺少良好的氛围营造与示范
  一方面,为了改善家庭环境,不少父母外出打工,造就了一批的留守儿童:他们未能充分地享受与体会幸福的家庭氛围;同时,出于对缺席孩子成长过程的愧疚,满足其各种物欲的需求成为了家长们弥补他们的重要手段,这也为孩子幸福观的偏差埋下伏笔。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家庭条件的改善,而家长的文化素养却没能相应地提高,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隔代的教养通常较为宠溺;而对于非留守儿童而言,因为独生子女或家中仅有不超过两个子女的经历,他们承受着全家人的注视的目光,同样较为宠溺,细心呵护、无微不至。当家长的都想把最好的呈现给他们,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了现成的享受。
  3.社会交往中存在不良舆情的错误引导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三观探索和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的幸福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个体身心迅猛发展却又未完全成熟,特别是思维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而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容易对他们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导致形成了不全面、不科学的幸福观。

三、高中生幸福观学校教育的对策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三观”的重要场所,因而,学校教育应当成为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有效手段。
  1.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夯实幸福教育的内容
  传统学校教育中较少涉及科学幸福观的诠释,尽管有着思想政治或者思想品德课程中对某些品德培养的注重,但这种注重通常源于将其视为获得幸福的手段,因而教育的效果往往要大打折扣。而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角度开展相关幸福研究,它关注人类的美德与优势品质,认为这些美好的品质本身就是幸福的一部分;主张充分激发个体的内在品质,注重个人幸福能力的提升,使每个人都能走向幸福;它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为我们当前的幸福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曾提出幸福2.0理论——PERMA模型,幸福应该包含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成就以及意义等五个因素。因而,学校教育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开发系列的幸福课程:如以PERMA模型为基础,从情绪的调适、人际能力的提升、目标的设置与管理、应对能力的提升等模块分别展开探讨,激活个体在PERMA模型这五因素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达成蓬勃发展的人生。
  幸福不仅仅是最终登顶的那一刻,而应该是攀登过程中的各种经历和感受,而真正的幸福也不仅仅是个体的幸福,而应该延展到社会的幸福。因而,学校教育也利用当前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将之与幸福教育课程结合起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开发相关的生涯幸福课程,既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个人的生涯,也让学生能更好地享受个人生涯的点点滴滴,包括挫折与困境,体验更多的成就感、意义感、满足感以及幸福感。
  2.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幸福教育的形式
  当前学校在幸福观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往往以相关的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课以及主题班会等形式为主,教师的讲授居多,学生的主动学习较少,对幸福的认识较为浅薄,并且往往停留在认知层面,很难形成深入的理解、达成深刻的体验。因而,学校教育可以开展系列专题活动,如主题宣传类的:幸福相关讲座、幸福主题板报、手抄报评比等;公益类的:志愿服务、爱心捐助等,也可以结合一些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十八成人礼,在庄重与关爱中,体会担当与责任;如清明节,徒步远足、励志健身,缅怀烈士,赓续精神,体验爱国主义精神;如重阳节,尊老敬老,关爱他人……丰富幸福教育的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对幸福,特别是创造幸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另外,学校教育也可以以劳动教育课程为契机,将劳动教育与幸福观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各类生产实践活动,如目前已有的一些学校开展的校园菜地开垦、农作物栽培等,或是也可以结合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依托各种地方特色开展一些手工艺品、小台灯等各类的小制作、小发明,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劳动创造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体验各种满足感、快乐感,真正认识到幸福不是一种单纯的快乐,而是一种对有意义活动的享受,真正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真谛。
  3.以学校文化为载体,塑造幸福的教育氛围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它包含着学校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它还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要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素养的提升具有塑造、规范等作用,它能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超越,而个人素养的提升也直接影响着其对幸福的追求。
  创建优美的学校环境,如校园的“景点”,为自然环境赋加高雅的人文气息,从“景点”的起名、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再如学校文化长廊的创建,通过学校办学特点、校园文化形象、人文精神面貌等的展现,营造积极向上的、浓郁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除了物理环境,人文环境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学生是学校人文环境的主体,因而,规范各项管理,让学生形成有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营造良好校风、学风,在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创设幸福校园,在学生中形成合作与竞争的良性氛围。
  当然,人文环境的创建也包括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渴求及其专业素质的提升,而充斥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智慧、人格魅力、生活激情同样也对学生有着无形的感染作用。因而,学校文化应为教师构建一个民主的平台,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培育教师的乐观心态、积极进取精神,提高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既是为学生提供了幸福的学习榜样,也是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温暖心理氛围,点燃了学生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4.以自我教育为契机,深化幸福教育的效果
  注重自我的知识积累。多阅读,勤思考,不断拓宽个人的视野、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知识是我们打开更广阔世界的钥匙,知识面的拓展可以让我们克服自身思维的主观性、片面性,更客观地认知事物、看待世界,也更清晰地知晓人生的价值、意义,以精神幸福引导物质幸福,不断深化自身的科学的幸福观。学校教育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会、心得征文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增长知识、主动提升自我的机会。
  注重社会实践的参与。以各类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等为载体,以各类传统節日、公益活动等为契机,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收获个人的满足感与快乐感。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以此来体验生活、逐步融入社会,增加对社会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由个人的幸福延展社会的幸福,以幸福的创造加深幸福的享受,让自己的幸福观不断科学化、全面化。
  注重个人幸福能力的提升,培养自我的积极品质,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特质。人的美好品德、美好品质不仅是个人获得幸福的手段,它本身也是幸福的一部分,如:自信的态度有利于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乐观也有利于我们更客观、更积极地分析看待事物,特别是面对挫折与困境,能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提高个人的抗挫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个体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感恩,能促进我们对生活各种美好细节的捕捉,加强我们发现幸福、感受幸福的能力,丰富自我的幸福观。
  注重崇高人生理想的树立。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奋斗的过程,而人生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向往,是我们实践、奋斗的方向与目标,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个人的幸福观。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也让我们的奋斗之路充满着意义与成就,在人生的旅程中享受满满的幸福。
  5.以家校合作为契机,形成良好的家庭幸福教育环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睦的家庭氛围,平等、民主的相处方式,既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理解,满足其爱与尊重的需要,也能让他们从中获取良好的安全感,促进更积极健全的人格和科学健康的“三观”。同时,和睦的家庭氛围更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幸福的“模板”,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幸福的内涵,更乐于展开对幸福的追逐,形成更健康的幸福观。
  家庭教育中,家长起着榜样的作用,其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日常家庭互动中,家长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而孩子也在这言传身教中受着无形的影响,特别当前正处在探索和形成个人“三观”的高中生。家长积极向上的生活、处事方式能引导孩子形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家长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的奋斗能引领孩子对自身理想的追求,家长在困境中的各种积极看法及应对也能丰富孩子应对挫折的方式。
  因而,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互通等形式,引起家长对孩子幸福观教育的重视,同时,也要开展如亲子沟通等技巧的指导,引导家长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当然,当前有些学校开展的家长学校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既可以提升家长某个方面的个人素养,也为他们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些方法,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其他文献
2017年11月,为促进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有效衔接,优化小学课程建设,使课程更适合学生发展,在小学低年级实施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它从儿童生活出发选取主题,围绕主题设计活动,通过各类活动提供丰富、综合的学习经历,为儿童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班队课是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形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活动理念,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两者在育人理念和育人
期刊
音乐是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艺术课程,作为承载民族风俗、人文精神、理想信念和人类文明的艺术化组合,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蓬勃发展。教师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合德育元素,有助于开阔学生文化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初中生正值品德养成、个性成长、自主发展的关键阶段,音乐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开展,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念之根本,也是推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手段。“立德”是途径,“树人
期刊
项目化学习注重联通真实的世界,强调交流协作、设计创新、问题解决等,这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究真实问题、培育创造力、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团队合协作、关注原型迭代、具有可视化和系统观特征的设计思维高度契合,设计思维可以作为审视项目化学习的适切视角之一。一、设计思维的内涵  设计思维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同理心、团队协作、原型迭代、可视化、系统观、创造力自信等能力特征。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EDIPT模型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可见阅读与写作共融共促的关系。部编教材也着意强调,分单元组织教学,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作为重头,安排在初中教材的每个单元。历来也都有教师在教学中将读写结合,或是行文补白,或是句段仿写,或是想象续写等。但笔者仍觉用“材”有限,“习”之未尽。部编教材中多是经典文章,有的几经多个版本留用至今,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不必说,若深入阅读,也可见其
期刊
“小蜜蜂”综合活动课程,是上海市奉贤区洪庙小学为学生是身定制竖起的“成长路标”,也是学校致力于上海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建设的“洪小方案”。“小蜜蜂”综合活动课程的研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小学课程优质化、个性化、特色化的创新实践。一、课程缘起  成长,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大主题,也是对学生最好的关怀、关照的最佳课程。为了远郊小学的孩子也能享有优质的
期刊
規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是社会得以正常运作的基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要培养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所蕴含的不仅是个体所了解的规则知识的多少,更包括个体有多愿意自觉遵守规则。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了解规则内容的知识。也就是说要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二是理解规则的价值。这是规则的人们共同意识的体现。三是自觉地遵守规则并积极参与规则的
期刊
一、课题概述  (一)概念界定  1.脑科学  脑科学是研究脑和心智现象及规律的科学,是一个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的科学领域。  2.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它不等同于一般的艺术表演能力,它是指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领悟以及表现后具有的审美能力和价值观,并且达到理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一种能够自觉体现和迁移的能力。  (二)政策背景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
期刊
一、课堂展示是现代教教学的基本特征  以学生的“学习获得”来评价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西方国家课堂教学和课堂研究的共同趋势。这里的“学习获得”不仅指学生学习认知的结果,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西方课堂教学的这种转向是对“儿童中心”的回归,“儿童中心论”是近现代以来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y)称赞“儿童中心论”是教育思想和实践领域中的一场“哥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面对大段的,特别是缺乏情节性的文字时,常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时,学生的预习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多数学生仅标好自然段号、圈画生字,连文章都不愿细读就结束了预习。课堂上,教师的分析大部分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文本信息,缺乏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意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
期刊
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关于教育活力的概念,目前研究者均指向教育活动中主体性的彰显、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的释放和实践性的增强。何谓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笔者认为巧妙寻求恰当的课堂文化生长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的语文课堂会具有灵动的活力。  《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