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课程模式下翻译人才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合作的加强,我国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人才的素质也随之提高。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构建“1 1>2”的翻译课程模式,即翻译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实践表明它是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关键词: 翻译 教学 课程模式
  引言
  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合作的加强,社会经济文化各行各业对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而目前相关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优秀翻译人才的匮乏。我国高校翻译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翻译能力概念不明晰、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导致翻译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且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翻译训练力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就目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翻译教学的目标、翻译能力的培养及翻译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
  1.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来源于两个专业,一是传统外语语言学专业的翻译方向(硕士层次),二是翻译硕士专业。前者重点在于掌握研究方法、熟悉研究理论,后者重点在于提高翻译实践能力、成为专业型人才。但在实际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中,两者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区分并不十分明确。在翻译专业硕士的培养中,依然存在教学上学术化倾向严重、学习者翻译实践强度不够等问题[1]。
  1.2翻译能力概念不明晰
  狭义的翻译能力主要指传译能力,广义的翻译能力,除传译能力之外,还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概念,即学外语就一定会翻译,在教学中着重于学习者语言互换能力,对于翻译能力和其他专业知识的重视相对薄弱。事实上,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语言知识、翻译学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2]。在教学中应予以综合考虑。
  1.3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陈旧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的口笔译课程的设置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开课时间为三个学期,课程教学内容倾向于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包括翻译的基础理论、翻译的方法与策略的讲解,但极少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翻译工具的使用知识。在教学模式上,基本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多于实践。
  2.“1 1>2”翻译课程模式
  “1 1>2”的课程模式指以翻译专业课程为主、应用性课程为辅的课程模式,它能结合应用性课程的特色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提高高校翻译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
  2.1理论与现实依据
  翻译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根本所在是不仅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还要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联。翻译课程的设置既要注重翻译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又要注重翻译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翻译课程应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形成“1 1>2”的课程模式,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教学质量。在翻译人才的培养上,“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外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听说读写课程设置贯穿了整个语言学习过程,翻译课的设置整整贯穿了本科的两个学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翻译专业领域的文章时,经常会译出译者看不懂、读者读不懂的译文。我们认为,要提高翻译人才的水平,不但要重视高素质基础性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应用型实践人才的培养。
  2.2基础性人才和专业化人才
  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区分基础性翻译人才和专业化人才的概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针对的是基础性翻译人才的培养,而专业翻译教学针对的是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学习者的翻译实践和应用能力,对翻译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更高。“1 1>2”的翻译课程模式主要是针对后者,旨在培养适应翻译行业需求的翻译人才。如陶瓷行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加强陶瓷专业用语的学习,提高专业文化素养,让学生能将翻译策略和翻译工具运用于陶瓷相关行业的翻译实践中,从而提高其翻译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3关联课程 翻译课程
  翻译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也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3],口笔译课程必须与其他关联课程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专业 特色”的翻译人才,其他关联课程如商学、法学、教育学等课程。本文将关联课程主要分为文学类课程和应用性课程。
  2.3.1文学类课程 翻译课程
  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为避免译者对译入语的误读和译文的失真,在学习翻译方法和技巧的同时,还应开设包含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中西文化对比等文学类的课程,以弥补学习者在文化方面的欠缺。
  2.3.2应用性课程 翻译课程
  翻译按照所设题材内容可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4],后者主要涉及工程类、医药类、法律类、经贸类等内容,相对于文化课程而言这些课程应用性更强。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翻译人才需求更多,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不只局限于文学翻译,因此,翻译教学应着重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必须改变“知识 知识”的简单模式,逐步走向“语言 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提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通过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逐步了解翻译的性质、规范和标准,在翻译实践中不断反思,重新认识个人翻译素养;二是通过实际翻译任务的完成,学习者在团队中共同完成或个人单独完成一项翻译任务,在初译、修改、审阅、定稿等一系列翻译输出流程中,提高个人翻译实操能力。
  2.4翻译专业的本土化
  翻译专业本土化,可考虑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本地化课程或内容,以适应职业化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培养适应景德镇陶瓷经济发展需求的翻译人才为例,在本地外语课程设置中,除翻译方法论的学习外,还应开设陶瓷文化、陶瓷简史等课程,开设“翻译课程 陶瓷文化课程”为例的“1 1>2”的课程,将翻译教学与陶瓷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将富有地方特色的陶瓷文化作为语言技能培养的文化背景,突出“语言能力 文化素质”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3.“1 1>2”课程模式下的翻译教学
  3.1输出驱动理论
  文秋芳教授指出:“听和读虽然是基础的、首要的,但没有说、写、译的外化活动,听懂和读懂内容外界无从知晓。”由此可见,译是语言输出的最高形式的表现,通过翻译中的输出活动,可以促使学习者意识到个人在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及翻译能力上的缺陷,并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达到有效的输入和输出。在“1 1”课程模式下,由于关联课程的应用性较强,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个人在语言能力、翻译能力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缺陷,在“译”的输出驱动下,提高语言输入的质和量,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的目的。
  3.2教学改革
  应力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题模式转变。教师可根据翻译材料涉及的专业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逐步显现学习者在翻译实践联系中的主导地位。关于教材的选择,教学单位应挣脱教材的限制,采用实用翻译案例为教材。通过设置多样的课堂活动,使翻译能力的检验具体化,其具体化可通过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活动实现有效输出,如现场翻译、小组讨论、演示报告、译文修改、师生点评等。
  3.3翻译软件和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发展和计算机软件大量使用的当今社会,大量翻译任务不单纯依靠人工完成,可以借助人与计算机的合作完成,以提高翻译的效度和译文的准确度,满足社会对各种信息量的需求。高校及各人才培养机构须考虑翻译课程和机器翻译软件应用课程的结合,形成新时代下的实现“1 1>2”课程的又一新途径,即Android翻译学习软件应用课程和翻译课程的结合。它可以促进一些新的Android翻译学习软件给翻译教学和学习带来新的体验。通过结合翻译实践,增强翻译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译者翻译习得的获取过程中,真正达到“1 1>2”的教学效果。
  结语
  “1 1>2”翻译课程模式的构建,其理论依据是加强翻译教学中的输出以驱动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提升,与传统翻译教学不同之处在于:首先,明确“专业知识课程 翻译课程”的课程设置模式,力求翻译教学实践多于讲授;其次,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最后通过翻译实践活动,如瓷博会中的实习翻译实践,对翻译教学质量和译者翻译习得进行具体检验。因此,“1 1>2”翻译课程模式的构建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穆雷,邹兵.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1(5):40-45.
  [2]罗丹婷.从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浅议翻译人才知识结构的建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6):110-112.
  [3]肖维青.技术合作专业化—蒙特雷国际翻译论坛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1(4):42-46.
  [4]许钧.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10(1):52-54.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项目(编号:702307-034),校级教改“适应陶瓷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解长吻(鱼危)肌肉营养价值,用常规方法分析3龄长吻(鱼危)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3龄长吻鲍背部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74.15%、17.51%、8.96%、0
期刊
@@
摘 要: 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帮助学生花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应该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加强实验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愉快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愉快教学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实验教学  江苏省进行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不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重要基础。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情境教学 创设方法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其目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根据情境的类型及情境创设基本原则,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及初中
期刊
摘 要: 投影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投影可补充课本中没有的阅读图片资料;投影可辅助化学实验,首先可对有危险的化学实验进行动画模拟,其次可对错误的实验操作及其后果进行动画模拟;投影可展示直观教学手段,使微观构成形象化;投影可展示课堂上不易做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投影可增大课堂容量。  关键词: 投影 化学教学 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课堂
期刊
栗树蘑,学名灰树花,又名舞茸。在我国只有北方燕山山脉长城内外的板栗主产区才能见到它的踪影。栗树蘑脆如玉兰,味如鸡丝,口感鲜美,是一种高蛋白、 Chestnut tree mushrooms
在分析研究认股权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运用期权定价理论推导出其定价模型 ,在对B—S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得出认股权证的定价公式 ,并介绍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Base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办院校数量逐年递增,灵活的办学机制和新型的办学方式使民办院校成为国家教育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民办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需不断加强。本文探究了民办院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以及现阶段民办院校艺术类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民办院校 艺术学生
期刊
摘 要: 导入技能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一定要重视导入语的设计和使用技巧。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导入语设计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其次结合实例,简单分析了生物课堂上常见的导入方式。  关键词: 生物课堂 导入语 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保证导入的质量和效果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成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语时,要结合教学内容
期刊
摘 要: 艺术生不同于普通学生,他们的专业技能更强,对社会的认识较少,这样不利于艺术生走向社会,应该重视艺术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本文研究了艺术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改进对策,简述了现阶段艺术生的思想现状。  关键词: 艺术生 思想教育 管理体系  艺术生的思想问题会对艺术生造成不利影响,作为艺术生的辅导员,我更重视艺术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只要求学生的成绩。为了树立艺术生正确的人生观,让艺术生看透社会
期刊
摘 要: 当前,军队院校教育正从以学历为主向任职教育为核心转变,这就对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基础 技能”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人才适应部队职业岗位的需要。  关键词: 任职教育 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模式  一、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原则  (一)遵循任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任职教育既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