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野了,心收不回来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初喜欢摄影还是缘于绘画。当时拍照片的唯一目的是为绘画收集素材,做参考。
  那还是文革时期,学生不上课“闹革命”。因为我是“黑五类”,初中毕业后没有分配工作,呆在家里开始打篮球、拜师学画、吹竹笛、拍照片。
  我的启蒙美术老师赵崇甲当时正在创作巨型毛主席雕像,足有五六层楼高。我经常给他当下手,同时用父母为我买的海鸥4B120双镜头相机拍摄雕像过程。用我的海鸥牌放大机放大照片。


  1975年,我随父母从大庆调到天津大港油田,我被安排在区文化站搞版画创作。下基层画速写时,我常常带着照相机拍素材,回来后在文化站的暗房冲洗照片。一次偶然的机会,宣传部调我去拍新闻纪录片。我生来兴趣广泛,对新事物全身心投入,仅在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培训了个把月,便扛着“甘光”十六电影摄影机奔赴华北油田会战前线。当年便完成一部独立编导、拍摄、剪辑、录音的黑白纪录片并在全区放映。除了拍电影,我还肩负着拍照片的任务。单位发给我两台相机:一台徕卡M3带三只镜头,一台双镜头禄莱120。当年拍的主要是人物,我压根儿没想到后来会专拍风光。


  那些年,我拍了大量的黑白负片和一些彩色负片。我用的彩色片都是保定产的“代代红”油溶性胶片,拍完自己冲洗放大照片。我经常猫在暗房里一干就是一天,甚至整夜不睡觉,瘾头极大。彩色片的校正色彩相当不易,黄品青滤色镜的组合调配,药水温度的控制一定要掌握,这样才能放出好照片。
  有一次,《工人日报》的蔡金和来油田采访,由我陪同。他临走时选了我的几张反映工人“战天斗地”的照片,不久就发表在《工人日报》上了。1979年第5期《中国摄影》发表了我的

《石没工人冒雪上井》黑白照片,还加了点评。这是我发表美术作品后,第一次在专业摄影杂志上发表摄影作品。同年,我的数幅摄影作品被选送参加在石家庄举办的华北五省市自治区摄影展,被吸收为河北摄影协会会员,那年还光荣地参加了省文联代表大会。
  也许是这点成就的诱惑,我愈发喜欢摄影,但荒废了绘画。为这事,哈尔滨师大的王振起老师来信对我好一顿批评。尽管后来我有所悔悟,并调到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做系秘书工作,但还是常常与同事在一起神聊摄影。其中一位就是《大众摄影》编辑部主任闻丹青。本想调到美院想重归绘画的,但看来上了摄影这条“贼船”再也下不来了。后来,我们俩还是纷纷离开美院,回归摄影:闻丹青去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我去了《中国民航》杂志社。
  哎,跑野了,心收不会来。
其他文献
2001年的5月22日,我被邀请参加荷兰那登国际摄影节。(那登是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一个小城堡)。这个摄影节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一个主题。所谓主题并不是摄影门类上的区别,而是指国家或是地区。2001年的主题是“中国”,所以有9位中国摄影师被邀请参加这个开幕式。本人添为其中的一分子,心里自然是十分高兴。象我这样的“以题材取胜”,据说对“照片的感悟还很不够”的一个以摄影和文字混饭吃,且是生长在体制外的
期刊
在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北部,有片辽阔的地域,藏语称羌塘,意为“北方的平原”。由于这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气候恶劣、空气稀薄,是人类的生命禁区,因而人们称这地方为无人区。1999年我曾两次进入藏北无人区,去感受和寻找生命的力量。  5月是我第一次踏进这离天最近的地方。内地已是春风送暖,鲜花盛开,而此时的藏北大地依旧是北风呼啸,一片凄凉。为了此行,我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帐篷、睡袋、羽绒服2手电筒及食
期刊
期刊
对摄影有一定的基础之后,有些人往往会在器材方面逐步升级,而有些人逐渐会觉得135相机画幅太小了,不过瘾,便又倾向于中画幅或者大画幅相机。不同画幅的相机,并不单纯是画幅面积比例的大小不同,从观察方法,画面构成,拍摄视点,包括拍摄的心态都有明显的区别。在选择不同画幅相机时,到底应该注意哪些特点呢?不妨在下面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摄影创作有一个很大的特性,就是它包含着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的内容。有一部性能优
期刊
冬曲   刘克军/摄   新绿   龚文豹/摄   渔村印象  高锦强/摄   开心小姐妹  张力可/摄   家园   章庆煌/摄   今日孙大圣  薛伟宏/摄   妆   孙 力/摄   岁月如歌  程铁良/摄   乐陶陶  南秋洋/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第二十届国展开始征稿了,此次分类与以前颇有不同。  关于摄影的分类,圈内曾已讨论了许久,艺术摄影和摄影艺术的划分,新闻摄影也是摄影艺术的理论,近年纪实摄影的讨论更是沸沸扬扬。总之,以中国的国情,在摄影这一大概念之下,作为动词包罗了所有使用照相机的人,作为名词则包罗了所有照相机拍出的作品。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全国影展,也广泛存在于大大小小的影展影赛。于是一幅美丽的风光照片和内容沉重的纪实组照争夺头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