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尹流光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6月,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区周边接连发生多起遗址地下文物遭盗掘案件。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挂牌督办,朝阳市公安机关历时一年,辗转7省区10市,成功破获该案,打掉文物犯罪团伙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40名,追缴涉案玉器、瓷器等珍贵文物2069件,其中一级文物250件。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遗址为主要遗存。辽宁朝阳系列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追繳的玉器器形多样,雕琢工艺讲究,纹样简洁明快,还有一些是目前考古发掘所未见,为研究红山文化晚期的琢玉水平、用玉制度、社会结构变化及其所属的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一
  与同处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东南的良渚文化、中原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明显不同,红山文化玉器在组合上有鲜明的特点,除延续使用兴隆洼文化时期流行的环、珠等生活装饰用玉,占主流地位的则是玉龙、玉龟及神人像、箍形玉器、勾云形玉佩等一批充满神秘意味、与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玉器,而少见玉质的钺、斧等富有权力象征意义的兵器仪仗类乐器。①
  (一)装饰类玉器
  玉环(图1),一对,均呈圆形,表面光素,内缘较厚,外缘渐薄,横截面呈近三角形。辽西地区使用玉器作为装饰品的习俗可以追溯至兴隆洼文化时期,当时的墓葬中出土有佩戴在耳部的与决饰、挂坠在胸前的匕形器等。红山文化继承了兴隆洼文化雕琢和使用玉器的传统,装饰类玉器以环、珠为主,王央较少。在墓葬中常与其他类的玉器共出,且位置一般比较明确,当时应是直接佩戴在墓主人身上或坠挂在衣物上的饰品。
  (二)工具或武器类玉器
  玉钺(图2),呈深灰绿色不透明玉质,系以带有贝类遗骸沉积结构的蛇纹石制成,器体呈圆角长方形,弧形刃,刃两端略为外翘,上部中间有一对钻穿孔,用于固定木柄。钺由斧转化而来,在古代本是一种兵器,也是用于“大辟之刑”的一种主要刑具。不过,在某种特殊意义上来说,钺又曾长期作为军事统率权和王权的象征。②目前可知的牛河梁遗址出土钺仅1件,可见钺不是红山文化的典型玉器,这与同处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墓葬中大量随葬玉钺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良渚文化贵族墓葬曾出土了比较完整的漆绘木柄石钺,钺被嵌在描绘精致的漆木柄上,置于墓主身旁,显示了这种兵器的真实用途。
  (三)动物类玉器
  1.玦形玉龙(图3),龙形玉器是红山文化的标志玉器之一,根据造型特征又可分为玦形玉龙和C形玉龙。此玦形玉龙青绿色玉料,有铁褐色沁。龙首大耳直立,双耳间打洼,双目圆睁,卷曲如玦环状,以片切割开玦口,玦口全开。中部大圆孔,两面对钻,外口较大,耳后有对钻小圆孔,为系挂孔。玉龙形体较大且较厚重,在目前考古发掘品中并不多见。身上之铁锈褐色可能部分为河磨玉原皮色,部分受沁于红山地区含铁量高的土壤,为红山玉器中的常见之色。
  玦形玉龙常被外界称为玉猪龙,因早期人们认为其似猪首而来,与原始时期的农业密切关联。在红山文化大墓中,玉龙多位于墓主胸部或头骨右侧,可能穿绳佩于胸前,应是当时的一种礼仪用玉或宗教用器。
  2.C形玉龙(图4),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中部有穿系孔,神气生动,雕琢精美,具有典型的地域和时代风格。
  目前公认的有相对出土地点的C形玉龙共2件,最著名的1件是1973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塞沁塔拉(原称三星塔拉)发现的大玉龙,高26、鬣长21厘米,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1件1949年出土于翁牛特旗东拐棒沟,1987年被翁牛特旗文物管理所征集。
  对于C形玉龙的文化属性及时代,因无明确的考古地层关系而扑朔迷离。此型玉龙在红山文化遗存中尚无出土实例,所见有出土地点的两例都在赤峰市以北的翁牛特旗,这里已非红山文化中心区,而多赵宝沟文化遗址。玉龙身上的网格纹也与赵宝沟文化陶器上常见的刻划鹿纹有相近处。因此有学者认为C形玉龙可能与赵宝沟文化有关。亦有学者直接推测:从造型特征和使用功能看,红山文化玉猪龙与兴隆洼文化时期辽西地区的远古先民对野猪的崇拜和赵宝沟文化时期刻划在祭祀用陶器上的猪龙首形象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并对商周及后期玉龙的雕琢及崇龙礼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③
  3.玉龟(图5),龟背近圆形,稍隆起,表面光素;头、尾外伸,均作圆尖状,四肢蜷曲,口、耳、足等部位均用阴线刻出,腹部较平。 除此器形外,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另一类型玉龟(图6),龟体平面呈椭圆形,首、尾、足均缩入体内,没有雕出。龟背隆起,其上有三道竖脊凸线,中间脊略高于两侧脊,用阴刻短线勾勒出规整的龟背纹。
  这种以写实性手法雕琢成器的动物类造型玉器,是红山文化玉器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器形有龟、乌、鱼等。与商周时期装饰繁缛纹样的动物类玉器形成鲜明对比,制玉工匠准确而巧妙地把握住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在玉器上用简单的线刻准确地表现出动物身体的各个部位,造型和雕琢工艺都极具时代特色,充分体现出制玉匠人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技艺。
  4.兽面纹玉牌(图7),玉牌作长条形,双面纹饰,以镂空和浅浮雕的技法刻抽象兽面,内凹式圆眼,六组长齿,牌顶中央有圆形镂孔两个,为器身悬置重心所在。有学者认为其表现的兽面就是龙,是龙的正视图与左右侧视图的结合体。
  (四)人形玉
  牛首玉人(图8),为黄绿色玉料,器形为一戴动物冠的人像。人首尖下颚,蛋形面,头上戴一动物首形冠,冠上两圆凸,似为动物眼睛,另有两个长弯角。人形细腰,身上穿有服饰,上肢贴于身体两侧,上身横条纹纹饰与所戴牛角纹饰相同,下身网格纹服饰,整体上看似披着整张兽皮。身体的比例与人体比例相似,下部有对穿孔,可悬挂佩带。
  目前为止,考古明确发现的完整人形玉仅1件,为2002年在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四号墓人骨骼的左侧骨盆外侧出土的一件玉人(图9)。④这件玉人似一尊神灵附体的巫傩之像,所以有学者将其解释为巫人,认为玉人的主人是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的专职祭司,兽冠和兽皮是他们身穿的一个道具,如举行大傩时要戴的“傩面”一样。   (五)特殊题材类玉器
  1.勾云形玉佩(图10),整体作长方形,器身中部有相通的圆形和弯条形镂孔,形成螺旋状的云形主题纹饰,云纹主题四缘各有一个卷勾,呈中心对称布局。背面主题云纹与卷勾相交部各有隧孔一处,为斜向对穿孔。隧孔方向沿器身边缘线方向对称,不同的是其中一对隧孔沿长边方向,另一对隧孔则沿短边方向制作,隧孔的制作工艺比较成熟与完善。
  勾云形玉器是紅山文化玉器中最为重要的器类之一,首次出土于1976年辽宁凌源县凌北乡三官甸子村红山文化墓葬中,迄今出土约20余件,多出自高规格墓葬中,或为祭祀神灵等特殊场合使用的礼器。⑤它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比较固定,多放置在死者的胸部或头部,应多悬挂佩带。
  2.箍形玉器(图11),呈椭圆中空的筒状,顶部较大,作斜口形式。底部较小,口部平直。器壁较薄,口部边缘尤显锋利。箍形玉器过去多为传世品,因用途不明一度被称为“玉护臂”或“马蹄形器”等。考古发现证明此类玉器只在红山文化的中心大墓或高等级墓葬中存在,多位于男性墓主的头部下方,有的器物口部还有两个小孔可以系绳或插发笄,因此被确认是人们用来固定发饰的发箍。箍形玉器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使用时可将头发束在一起套在筒状的箍内并挽成发髻,再戴在头上作为玉冠饰物。
  3.双联玉璧(图12),玉璧中部厚、边缘薄,上窄下宽,整体近椭圆形,璧身沿长径方向有上、下两个圆形穿孔,构成近似双璧垂直相连的造型。
  除双联外,联璧也见三联的形式,不过迄今仅在红山和凌家滩等文化中发现,为数很少。联璧的制作工艺虽不及圆形玉璧复杂,但琢磨非常精细,应是当时使用的特殊礼仪用器。目前一般认为,红山文化中出现的这种边缘磨薄呈刃状的玉器是受到吉林、黑龙江地区玉器制作风格影响的结果。
  二
  红山文化时期玉器雕琢工艺技术
  取得了飞跃性进步,能够雕琢出如箍形玉器等一批形体较大、造型独特的器类,并且在玉料选择、 分割、雕琢、钻孔等方面取
  得了显著成就,使中国史前
  玉文化的发展进入第一个
  鼎盛期。
  红山文化的玉器材质
  主要为透闪石河磨玉料,
  其次为蛇纹岩。河磨玉料
  玉质相对较软,易于雕刻,
  大都在器的边缘或表面有红
  褐色瑕斑(图13)。蛇纹
  岩质料都为白色。
  根据目前已出土的材料看,当时已普遍使用玉料分割技术,即先将玉材进行分割,再逐个进行加工,制成多个玉器。切割采用线切割和片切割两种技法,可分为片状成形、块状成形、筒状成形和环状成形等。以片状、块状成形的玉器最多,包括全部勾云形玉器和大部分的动物形玉。以筒状成形的,主要为箍形玉器。箍形玉
  器虽然没有很复杂的造型和花纹,但是属于形体较大的器种,器体高度通常为5 - 20厘米,以方圆柱体为主的形体和掏挖筒形大孔,切割和成孔难度都较大。而箍形玉器(图14)又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在等级较高的墓葬中一般都有随葬,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类之一,可见当时人已经掌握了比较娴熟的玉料分割技术。
  红山文化玉器以平雕、圆雕、镂雕为主要手法。板状玉器上多见平雕,玉龙、玉人、玉龟、玉乌饰等多使用圆雕工艺,镂雕主要见于勾云形玉器等。在动物形玉器、勾云形玉器上一般都有雕刻的花纹,与良渚文化玉器相比,红山文化玉器讲究以形取胜,纹饰线条大都流畅、简洁,纹道稀疏粗放,少则数道,多者十多道二十几道,以表现出想要表现的物象的大体轮廓为标准。纹饰特征为阴刻线与减地阳纹共用,阴刻线纹用以表现形体结构,如鸟的翅膀、龙的嘴和眼睛、龟的四足,减地阳纹主要用于在平面上表现立体感和表现动物的五官。
  红山文化玉器的另一个工艺特征是钻孔运用十分巧妙。钻孔的技术分为管钻、实心钻管钻互用、多重实心钻掏膛(图15)三种。这也就导致钻孔样式丰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单面直钻形成的圆孔,孔径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孔壁斜直,常见于箍形器、璧;二类是两面对钻形成的孔,孔径两面偏大,中间略小,孔壁为亚腰状,常见于勾云形器;三类是从两面斜钻形成的孔,孔径两面偏大,中间偏小,孔壁成弯曲状,常见在玉器背面,用于穿线绳坠饰在衣物上。常在勾云形器断裂线两侧各见一钻孔,钻孔的功能应该是通过穿绳线来固定断裂玉器。
  综上所述,红山文化时期,玉雕工艺技术取得了飞跃性进步,能够雕琢出一批形体较大、造型独特的器类,在辨识玉料、造型设计、加工成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使中国史前玉文化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辽宁朝阳系列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追缴的玉器,虽然在功能及文化归属上还有许多可探讨的空间,但它们对红山玉器研究的重要补充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为红山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注释:
  ①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文物》,2009年第3期。
  ②许鹏飞《钺代表的军权意义的起源与发展》,《考古》,2018年第1期。
  ③王苹、刘国祥《从考古发现看辽西地区龙的起源》,《四川文物》,2014年第6期。
  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 - 2003年度)》,文物出版社,2012年。
  ⑤刘国祥《红山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
  (责任编辑:李红娟)
其他文献
指画又称手指画、指墨画或指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绘画艺术,以指、掌、拳甚至肘沾墨作画,别有一番古雅意趣与特殊技巧。关于指画艺术的起源,唐人张璪《文通论画》中有“或以手摸绢素”记载,近代李放《八旗画录》载顺治帝福临“尝以指上螺纹,蘸墨作渡水牛,神肖多姿。自后,臣高其佩等皆擅长指墨,其法实始自世庙也。”①然纵观唐至清初这一时间段,并无指画作品流传于世,顺治帝的指画可能为一时兴起所做,偶一
期刊
南京博物院收藏各类文物43万余件,其中瓷器近半,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便是其中难得的精品。这件瓷器作为现存惟一完整的明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胎质坚硬,造型优美,纹饰精致,釉质滋润。它的白釉微青,釉里红虽发色略黑,但瑕不掩瑜,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图1)。  明代,梅瓶一直被皇室、贵族用作重要的陪葬品。那么,这件明洪武景德镇官窑釉里红梅瓶的主人究竟是谁?它的背
期刊
记得2014年3月26日,94岁的著名华人艺术家朱德群在巴黎去世。他的去世标志着“旅法三剑客”时代的结束。  提起“旅法三剑客”,人们便会想到林风眠麾下的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他们三位都是享誉国际的当代艺术大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在海内外市场上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海外市场上,三剑客始终是香港佳士得、苏富比的台柱子。那么,他们的艺术如何?市场走向如何?笔者在此略做分析。  油
期刊
清代宫廷绘画,以康、乾两朝最为兴盛,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其中有专在内廷所设画院机构供职的宫廷画家,也有兼任官职的大臣画家和院外卓有成就的画家。康熙年间有焦秉贞、冷枚、唐岱等人。乾隆年間有丁观鹏、金廷标、徐扬、张宗苍等人。还有一批外国传教士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潘廷章等人。他们以不同的技艺,受到皇帝的重用,图绘为皇室服务的题材。也正是因为这些外国传教士供职于朝廷之后,使得这一时期在宫廷绘画
期刊
周绍良藏《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卷,存10纸,长275.9厘米。正面抄写147行,背面抄写94行,共计241行。  《瑜伽师地论>为印度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著作。当年玄奘赴印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瑜伽师地论>。玄奘回国后,将该论译为汉文,计100卷,成为中国佛教唯识宗立宗的基本典籍。9世纪下半叶,即敦煌归义军统治时期,著名义学僧人法成曾参照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释>,为弟子们讲解该《瑜伽师地论>。听讲
期刊
古代铜镜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发展变化,记述了先民们的艺术想象力和社会文化观念,也显现出其铜镜文化自身的系统性和时代性特征。研究这些纹饰和铭文,为我们今天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艺术和社会意识,提供了实物证据和一个独特的视角。本文讨论的是战国时期一种纹饰中带有乌、树及变形龙纹的铜镜,大多数人将其命名为“凤乌纹镜”或“蟠螭菱纹镜”,学界亦有称之为“鹦鹉菩提蟠龙纹镜”。究竟哪种说法更加贴切?解读纹饰中所表达
期刊
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的传统工艺极为复杂,且制作周期较长,如若对其操作技术的把握程度不够熟练到位,是很难驾驭这门技艺的。由于古代传统工艺制作出的金银器十分精湛,历来为社会大众所称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采用錾、刻、包镶、花丝、累丝、掐丝、填丝、炸珠等多种技法,全手工完成,其中一些制作工艺只有皇室的技师才会熟练使用。那时,工匠们时刻都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稍
期刊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坐落于波士顿亨廷顿大街465号,约有350,000件藏品。  1870年,哈佛大学波士顿图书馆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为展出它们收藏的艺术品而倡议筹建这座博物馆,1876年7月4日,在美国建国100周年纪念日,正式于科普利广场开馆。1909年11月15日,迁至现址的新馆对外开放。1981年,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銘设计的主楼西翼落成并开放。  该馆共设有美
期刊
明朝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生产工具不断进步,加之当时海外珍贵木材原料的流入,在历代匠师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一种集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家具样式随之诞生,世人称此种优秀生活用具为“明式家具”。  如同历史上其他大多数优秀工艺美术门类产生的前提一样,明式家具之所以驰名中外,在于它的工艺之精和文人之美。在明朝,工匠群体和文人群体都进行了家具制作理论著作的编写。如工匠们在万历年间增编的《鲁班经匠家
期刊
刘晓光,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晓光写实油画高研班导师,吉林省油画学会副主席。(荷兰)欧洲中国艺术院绘画院院长,法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63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考入吉林藝术学院油画专业,1988年以第一名学习成绩毕业,同年到吉林师范学院美术系(现北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1989年被推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早期油画作品《笛》被誉为中国写实静物油画开拓性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