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培养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gat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是最重要、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青年教师作为最有活力的群体,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未来,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素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我校采取了业务干部与骨干教师双轨带徒的培养策略,以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在进行入职培训前,我们首先确定了新教师的发展目标。思想发展目标:培养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一切以学校利益为重、一切为学生成长着想的高尚师德;养成遵规守纪、谦虚上进、勤勉反思的工作习惯;形成团队协作、严谨认真、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业务发展目标:能独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及时反思;能独立组织上好少先队活动课;能独立家访,开好家长会;学会与学生、家长、教师沟通,独立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为帮助新教师站稳讲台,我们指派指导教师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一对一指导。此外,教学干部每人带2名新任教师,精心指导业务,并从管理层面督促、检查,由教学副校长定期评价,力争用三个月的时间让每位新教师能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站稳讲台。为此,我们专门制订了入职培训时间表。
  第一、二周(“五一”任务):每位新教师每天在业务干部的带领下听课不少于5节,全天跟班,观察指导教师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与指导教师一起分析课堂,写出感悟,每天与业务干部交流心得。
  第三周(“四一”任务):每位新教师在业务干部的带领下每天听课不少于4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备课,上自习课、体活课、写字课,写好课堂感悟、带班体会,与业务干部交流。
  第四、五周(“三一”任务):每位新教师每天听课不少于3节,参与指导教师的备课,尝试备课,上练习课、部分知识简单的课。
  第七、八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带班、上课,业务干部跟踪指导反馈,保证教学质量。
  第九、十周:新教师达标课,如果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较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十一、二周:对新教师进行达标验收,合格者由学校指派教学任务。
  在入职培训中,我们还积极为新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促进其专业成长。
  我们采用微格教学的方式,将新任教师的教学过程全程录像,课后上课教师回放自己的教学实录,业务干部和指导教师与上课教师一起,依据教学标准,逐项反馈,查找问题。然后再进行实践,直至达标为止。
  新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备课,做好教学设计,邀请教学干部听课会诊,主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突出教学重点,知识点是否正确,是否能调控课堂、把控课堂,学生达标情况如何,板书是否规范。通过业务干部与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从最基础的方面帮助青年教师上好课,站稳讲台。
  双轨制培养策略,把教学干部、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捆绑在一起,指导教师全心全意地指导青年教师,业务干部严格把关、及时反馈,青年教师虚心求教、尽快成长。短短的三个月,青年教师的成长超乎我们的想象,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
  入职一年后,学校领导班子又认真分析了新教师的特点,为他们寻求更适合的工作岗位,让他们人尽其才。为新教师准确定位后,学校仍然采用双轨制培养策略,即校本培训与区市两级培训相结合。在业务干部与骨干教师双轨带徒培养的同时,学校积极为新教师创造各种走出去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如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与班主任教师培训等,促进了他们专业技能的稳步提升。
  我校在新教师培养上采取双轨制培养策略,大胆尝试“三个月实习期”,干部、骨干教师全员参与指导,为新教师成长搭建展示的舞台,在任务分配上做到人尽其才,个性成长,收到显著成效。经过三年的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锻炼,这些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展示了个性风采,提升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年的青年教师培养经历让我们意识到,学校要对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担负起责任,扎扎实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只有把青年教师的培养落到实处,学校发展才拥有强劲推动力。
  ■ 编辑 于萍 ■
其他文献
2014年10月,海淀区组织开展了中小学“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如何借助传统文化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育人体系”展开。校长们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分享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关注的问题以及开展的举措。  与学校育人目标相结合,深挖学校文化内涵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育什么人”“借助什么育人”“怎么育人”,即目标、途径、方法是校长们首先应该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拥有一支年轻的教师团队。面对这样的教师队伍,如何培养和提升,是我校一直以来着力研究的方向。学校成立五年来,我们坚持开展案例式校本研修,在行动学习中有力推动了教师成长,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解决学校、教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由于问题来源于教学实际,教师的研究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心目中,教研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山峰,逐渐成为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有成长的“甜蜜”,也会有成长的“烦恼”。成长让人们体会到“甜蜜”的味道,然而成长一旦停滞,就会带来更多的烦恼,其味道也将不再“甜蜜”,而是苦涩和沉重了。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来说同样如此。黄城根小学在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常态下不断成长、不断实践,在传承优秀学校文化基因的同时,努力彰显学校文化的时代精神与区域教育品牌的生命力。  “集团化办学”是一种为实现区域
在东城区教育改革大背景之下,东城区培新小学和东城区永生小学结为深度联盟学校,通过整合学校管理、优质资源共享、开展互助研究等路径,形成办学合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两校联盟经历了从理念统领—管理统筹—资源共享—统一招生—统设课程的过程。培新小学多年走“从需求出发”的教育之路,永生小学走“和谐”发展之路,一个是路径,一个是目标,二者相得益彰,思路一致,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启发。  为了更好地
都说女人爱花,而对于吴亚芹老师来说,爱花不仅仅是出于女人的本能,更是身为教师的责任。作为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园林教师,吴亚芹不仅教给学生花艺知识,更将每一位学生当做花儿,用心培养,悉心呵护。  在吴亚芹老师的眼中,每一位职教学生都有着独特的品质和有待挖掘的潜力,他们是尚需雕琢的良木,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知识,给他们能力,让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成才。  本着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吴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经历了主题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活力课堂”的三个阶段。学生观的变化,推动了学校课堂学习理论的不断探索和教学实践的持久变革,也可以说,课堂学习理论的不断探索和教学实践的持续改进,促进了我们学生观的变化。我们的学生观到底有怎样的变化呢?简而言之,我们经历了从视学生为“认知体”到视学生为“生命体”的学生观的转化过程,经历了从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到更重视学生的“成长
邓云乡先生提到,汉语“单音词语特征,又有阴阳上去入五音构成抑扬顿挫的音节,这样就使语言在读音上有鲜明的音乐节奏感,节奏的和谐、回荡,听起来好听、读起来有劲”。汉语的这种特质,使得古代文人在诗文创作中,尤为注意追求文字的音乐美感,力争实现声韵之美和情感表达的相得益彰。在古代,文人们都是吟咏着进行读书、创作的。及至近代,吟诵逐渐退出大众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和日常口语交际无太大差异的朗诵法,这给学生们体悟
1982年7月,许美琳从北京幼师毕业,被分配到和平街幼儿园。一进大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八个大字就强烈地震撼了她,她感到了这八个字的分量,也感到了作为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从那一刻起,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老师。  但是成为一个好老师并不容易。第一次园长听课,许美琳就上“砸”了。心里难受,她却没气馁,而是下定决心苦练基本功。  许美琳练基本功的过程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什么
在“文化育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进一步确立了“发展为本,课比天大”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把握教育的本质,扎实推进新课程建设,为学生创建了一座学习的乐园,为教师提供了一方发展的乐土,为教育撑起了一片快乐的天空。  课程是实现“三个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发展为本”是把发展放在主导的地位,具体体现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促进“三个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课堂,是在互动生成中促进学生成长的圣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学习伙伴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学生真正与教师、学习伙伴以及课堂氛围等外在环境在思维、情感等各方面产生互动,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潜能,这就是多维互动。多维互动,让自主课堂走向纵深。实践证明,倾听是促进多维互动的基本保证。  教师关注倾听,创设互动平台  倾听学生内心需求,引发情感卷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