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只有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不少教师都在探寻高效课堂建设,殊不知高效课堂有赖于学生自主学习,广大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程理念,加强学生学习力培养,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基于此,本文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试着探讨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人为本;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189
课堂乃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重要平台。一堂课是否精彩决定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一堂课是否有效,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校效率。在追求高效课堂背景下,我们教师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内驱动力着手,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发表个人见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抓好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独立寻疑,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化解,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传统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预习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学生一道新课时,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课堂应该学什么,甚至不清楚老师课堂上讲什么,云里雾里,浑浑噩噩地度过一节课。显然,这样的课堂是缺乏效率的。鉴于此,我认为广大语文教师可抓好课前预习环节,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寻疑,圈画出不解之处,课堂上再重点听老师讲解,让学生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且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致了解,课堂自信心更足,发表意见的积极性更强,参与度也更高。如我教《跳水》一课,学生就提出:“题目为什么命为跳水?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孩子跳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救孩子了吗?”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明确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目标就是一个学习导向,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好的目标能够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教师备课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的原因。要想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或者引导学生自主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根据目标确定学习方法,找准学习重点,有的放矢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如我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上课时我对大家说:“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小音乐家扬科》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能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提到了本科所有学习的目标:“扬科是一个酷爱音乐的小男孩!”,“扬科的命运很悲惨!”,“地主的仆人真是可恶!”,“作者对扬科的心理活动写得很精彩”等等。我接着说:“那么,这篇课文你最想学到什么?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听到这,学生很容易就找准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为达成目标而自主学习,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自主学习意识更强。
三、找准契机,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无疑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问题才能引人深思,调动人的思维活跃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表现,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我们语文教师还应当充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思维现状以及教学内容找准契机,合理质疑,并且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如《养花》一课最后一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养花的乐趣。”阅读后,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说’忧’和’泪’也是乐趣呢?”又如《凡卡》这一课,课文最后以凡卡的美梦结尾,学生阅读后也提出了疑问:“课文为什么要以凡卡的美梦作为结尾,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讨论,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相机引导,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四、多读感悟,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自主获取知识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是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现。而获取知识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就尝试了重点词句品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容,真正在课堂上多读、多思、所感悟。如我指导朗读《可爱的草塘》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认为文章中最感人、最生动的句子自由品读,然后提出更人想法,全班交流,共同欣赏。以“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云朵倒映在精灵的和水里显得更白了。”这一句为例,有学生认为词句写得非常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学生讲完后,我顺势启发:那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读,请其他同学注意听,观察他的表情,再想想她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再读后我并不急于让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也学着开口读这句话。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草塘美丽景色的欣喜。最后,我又进行小组竞赛朗诵。至此,学生从朗读中领悟到草塘倒映在河水里的美景。
五、自读自悟,鼓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过:“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因此,为构建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我在课堂上也经常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为例,我先讓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爱憎分明的人的前提下,让四人一小组自行确定选择鲁迅先生某一方面内容,合作学习,为“受人尊敬的鲁迅先生事迹展”的讲解做准备。在独立感悟和合作交流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了语文素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广大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前、课堂、课后等多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学会主动质疑、主动合作、主动探究,真正让教育回归初心,实现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国祥.刍议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81.
[2]叶丽青.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模式探析[J].新教师,2017(01):34-35.
[3]韦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5(28):105.
(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中心小学 山东泰安 27103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人为本;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189
课堂乃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重要平台。一堂课是否精彩决定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一堂课是否有效,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校效率。在追求高效课堂背景下,我们教师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内驱动力着手,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发表个人见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抓好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独立寻疑,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化解,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传统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预习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学生一道新课时,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课堂应该学什么,甚至不清楚老师课堂上讲什么,云里雾里,浑浑噩噩地度过一节课。显然,这样的课堂是缺乏效率的。鉴于此,我认为广大语文教师可抓好课前预习环节,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寻疑,圈画出不解之处,课堂上再重点听老师讲解,让学生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且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致了解,课堂自信心更足,发表意见的积极性更强,参与度也更高。如我教《跳水》一课,学生就提出:“题目为什么命为跳水?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孩子跳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救孩子了吗?”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明确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目标就是一个学习导向,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好的目标能够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教师备课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的原因。要想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或者引导学生自主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根据目标确定学习方法,找准学习重点,有的放矢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如我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上课时我对大家说:“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小音乐家扬科》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能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提到了本科所有学习的目标:“扬科是一个酷爱音乐的小男孩!”,“扬科的命运很悲惨!”,“地主的仆人真是可恶!”,“作者对扬科的心理活动写得很精彩”等等。我接着说:“那么,这篇课文你最想学到什么?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听到这,学生很容易就找准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为达成目标而自主学习,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自主学习意识更强。
三、找准契机,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无疑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问题才能引人深思,调动人的思维活跃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表现,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我们语文教师还应当充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思维现状以及教学内容找准契机,合理质疑,并且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如《养花》一课最后一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养花的乐趣。”阅读后,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说’忧’和’泪’也是乐趣呢?”又如《凡卡》这一课,课文最后以凡卡的美梦结尾,学生阅读后也提出了疑问:“课文为什么要以凡卡的美梦作为结尾,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讨论,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相机引导,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四、多读感悟,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自主获取知识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是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现。而获取知识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就尝试了重点词句品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容,真正在课堂上多读、多思、所感悟。如我指导朗读《可爱的草塘》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认为文章中最感人、最生动的句子自由品读,然后提出更人想法,全班交流,共同欣赏。以“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云朵倒映在精灵的和水里显得更白了。”这一句为例,有学生认为词句写得非常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学生讲完后,我顺势启发:那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读,请其他同学注意听,观察他的表情,再想想她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再读后我并不急于让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也学着开口读这句话。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草塘美丽景色的欣喜。最后,我又进行小组竞赛朗诵。至此,学生从朗读中领悟到草塘倒映在河水里的美景。
五、自读自悟,鼓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过:“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因此,为构建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我在课堂上也经常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为例,我先讓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爱憎分明的人的前提下,让四人一小组自行确定选择鲁迅先生某一方面内容,合作学习,为“受人尊敬的鲁迅先生事迹展”的讲解做准备。在独立感悟和合作交流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了语文素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广大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前、课堂、课后等多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学会主动质疑、主动合作、主动探究,真正让教育回归初心,实现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国祥.刍议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81.
[2]叶丽青.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模式探析[J].新教师,2017(01):34-35.
[3]韦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5(28):105.
(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中心小学 山东泰安 27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