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青白瓷鉴赏小识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元时期生产的主要瓷器品种之一,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其珍贵程度虽不能与同时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比肩,但其名气在当时也是远播遐迩,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是古瓷收藏者队伍中备受青睐的“常客”。高古瓷赝品与真品一直相伴而存,青白瓷也是如此。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仿的技术也越来越高,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那么如何能识别赝品呢,本人结合自己对青白瓷的多年研究,提出以下几点鉴识的方法与藏友交流。
  一、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等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衍变规律与特征。如碗、盘、大罐、大瓶、玉壶春瓶、高足杯、连座瓶、扁瓶、胆式瓶等,这些器型有的和北方磁州窑相近,有的和龙泉青瓷相近,有的和青花瓷相近。无论是什么器型,都要符合时代特点。
  二、看釉色。在确定器物造型符合其时代特点的情况下,要特别关注表层釉色。宋元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透明清亮、晶莹温润、光润如镜、温润如玉、肥如堆脂、光泽柔和,微见桔皮纹。釉上有黑斑现象。由于是手工拉坯,所以釉面有不平整和不对称现象。釉上有鼓包、棕眼现象。有的釉面有开片现象,开片中的油亮沁色包浆明显。有的青白瓷釉下气泡大、小气泡活跃,排列稀疏,小气泡显得浊暗不光亮;大气泡明亮通透,大气泡与小气泡相比,大气泡数远远少于小气泡数。有的气泡破裂、失透,留下气泡圆点痕迹,有的有破泡后土锈深入其中成锈斑点的情况。由于瓷器釉料因构成成分含量的不同和烧制过程中窑内放的位置差异,所以烧出来的器物发色不一样,气泡不一样。又由于是柴烧的特点所致,表层釉流淌痕迹明显。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均匀,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三、看胎料。宋青白瓷是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纯质瓷土制成,含有大量的玻璃相基质、云母残骸和残留石英。颜色不甚洁白,胎质疏松,气孔率高。尤其大器,胎体较厚,烧不透,瓷化度不强。胎质不甚细致,胎土颗粒大,杂质多,胎上大多有铁褐色小点。元青白瓷原料上是二元配方(瓷石+麻仓土)。麻仓土和高岭土土性一样,但产地不一样,麻仓土杂质多,含铁多。麻仓土与高岭土成分含量不同,用麻仓土烧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红自然而明显,有黑痣,烧出来的瓷器有鼓包现象,使釉面炸裂成豁口,出现棕眼。用高岭土烧制的瓷器几乎没有以上现象。元代的粉碎、洗练技术简单粗糙,所以,麻仓土和瓷石的颗粒都比较大而且气孔大,白而不细。它的瓷胎特点是胎体重(麻仓土比高岭土比重大,所以同样大的器物元代要比明代的重),胎中气孔大,砂眼多。胎土颗粒大是因麻仓土和瓷石的颗粒都比较大而且气孔大,所以,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时就会发现宋元青白瓷的底部像用糯米熬出来的稠稀粥一样白白净净、黏黏糊糊,一颗颗晶莹光亮的颗粒当中夹杂着点点铁矿砂和其他各种杂质。麻仓土含铁多,胎体内麻仓土所含有的铁矿砂经过高温烧成后,形成火石红。
  四、看底足及其他露胎处。宋元青白瓷大器型多数底部不施釉,器物施釉都不到底,底部一般都很干净。有缩釉现象,内墙外倒,外壁斜削一刀。胎土中铁的成分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集中往没有施釉的方向挥发,所以火石红是从里边往外涔漏出来的。有的底部肉眼不见火石红,或者火石红不很明显,但用高倍放大镜观察,还是能看到一些很自然的点点滴滴的火石红。而且气孔大,白而不细。另外,宋代青白瓷在烧成后,在未上釉的底足上窑工为保护胎底,刷上釉浆,烧好后呈褐色或米黄色的锅巴色,俗称糊米底。瓶、罐器内壁早、中期不施釉,仅涂胎桨水。大器物内壁有手或抹布抹平湿泥时留下的不规则的旋转痕迹,此痕迹不同于拉坯成型,留下的是同心圆的湿泥旋纹,而利坯成型留下的是利刀破锋造成的同心圆旋纹(所谓的“机器纹”)。器内、外壁可见(或可摸)节痕。器壁近接头处加厚,接头泥涂在下节的接头上,上节接上后,接头泥会向两边炸出,器外壁炸出的接头泥抹平,器内壁则将炸出的接头泥就地轻轻地抹平,则产生一圈不够规则的、凸出的、颜色不同胎体色的保护层。这些都是为了使器物烧成时不致脱落的加固措施。
  五、看工艺。宋元青白瓷大器型如梅瓶、罐的圈足多呈不规则环行足。多数为砂底,大件如梅瓶、大罐中心见明显的收刀点,小器中心为乳点,有的底部有釉斑现象。器足端和底部均有粘渣或粘渣痕。器物底足内壁往往呈自上而下往外斜撇形式。大件瓶、罐的底均另湿接。底在印好时即用铁制“板刀”快速挖足,器底可见较粗刀痕,底不够平,足端平、足壁厚、内壁外斜,有随意挥就感。胎体在装匣之前,必须将足端上的釉用刀(竹、铁质刀均可)刮去,景德镇俗称“取釉”,使圈足留下人工操作时迅速、干脆利索的刀痕。器表面用手自上而下摸去有高低起伏感,所有印坯产品均有此感,只有利坯成型法才可避免此现象。琢器是分节印接成型,接成后各节总会有某节偏离中轴线。如果将此器置于辘轳车转盘的圆心上高速旋转时,会出现左右摆动的现象,这也是印接成型导致的必然现象,利坯成型的琢器则显得十分平稳。琢器节装、粘装能看见或手能摸出接坯痕。大型瓶罐类器物由上下数段拼接而成,外壁接痕经打磨,但内壁接痕仍清晰可见。在器物颈部内侧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器物底部有切削的螺旋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纹较粗、较疏,盘和碗的切削痕较细、较密。器物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用泥浆粘接口,接口处可见泥浆挤压出的痕迹。(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鸳鸯美丽多情,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永恒爱情的象征,也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传说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相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虽然有人认为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其实现实中的鸳鸯并非如此,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们借着鸳鸯来抒发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以鸳鸯为题材的诗歌、绘画,从古至今经久不衰,在
期刊
渐江,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时重要画派“黄山派”的著名画家之一,同时又是“新安画派”的先驱,还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合称“海阳四家”。他善写梅竹,但以工画山水而名重一时。既重视传统,又强调创新,是一位具有创造精神的僧人画家。安徽省博物馆藏有渐江多幅作品,其中《山水梅花图》册,取景摄物,很不一般,构图新奇,技术娴熟,用笔颖脱,着墨精致,以清淡渲染的色调得其高古简洁之气,是一幅幅很有自然界气息和作者独创
期刊
在近代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弘一法师无疑是一个传奇。  启功先生有诗赞曰:“吾敬李息翁,独行行最苦。秃笔作真书,淡静前无古……”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他出身豪门,留学日本,博通古今中外,名冠中西南北,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美学教育、报刊宣传、社会活动等领域均有建树。“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20岁
期刊
近年来,浅绛彩瓷越来越受到瓷器收藏者的追捧,有关浅绛彩瓷的研究考证文章也日益增多,但究竟是谁引领了浅绛彩瓷的发展振兴,一直是藏界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多年的收藏研究,终于发现了光绪初年的督陶官——唐基桐,正是这位书画兼擅的督陶官,身体力行,团结御窑厂的画师们,积极参与浅绛彩瓷的创作实践,促成了浅绛彩瓷在光绪年间逐渐成熟、大放异彩,为中国陶瓷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初识唐基桐    在湖南
期刊
大凡画人,要有“人味”。  看到孟喜元先生画的人物画溥儒,不由得会联想到无伴奏歌唱或独角戏。画面无背景、无衬托、无渲染,隐含着人生的舞台上溥儒先生一人一世界的存在。孟喜元笔下的溥儒,不需陪衬,无需伴奏,仍然表现出多音阶、多重叠、多角度、宽音域,跳跃式大起伏的情绪和情感。尽管微妙,但溥儒先生饱满、浑厚、辽阔的气势凸现眼前。孟喜元的人物画体现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意气风骨,嬉笑怒骂。画面创作以写实为主,
期刊
由雅昌艺术网策划发起并联合新浪微博、《收藏界》杂志社等众媒体机构主办的“第五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10)”及发布活动于4月28日正式落幕故宫。本次评选活动的主题是“坚定信念,重新出发,艺术让中国飞扬”,吻合故宫的历史文化,呈现艺术中国的学术性和使命感。  本届艺术中国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水天中,长期从事近现代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对中国画与中国油画的发展史有着丰富的著术,论述精辟,学
期刊
在我的书斋安和堂壁上,悬挂着一幅六尺整张的山水大中堂。这幅原装裱的山水大画为晚清新安画家汪杰的作品(图1、2)。披览此图,画家以墨笔略施浅绛,写秋山行吟之图,画中主峰峭拔嶙峋,后有群峰入云,应是黄山之景。近写霜崖飞瀑,寒树丛林,二高士策杖立于瀑前,遥看山色,怡然自得。足下临寒溪,有水潺潺;高处置山亭,松风簌簌。石径无人,曲折穿连而上,直至远峰,似有高人隐逸其间。整幅画作行笔古劲敦厚,深得宋元人笔意
期刊
冯骥才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运用文字炉火纯青的著名作家之一。  然而,作为画家的冯骥才却鲜为人知,其实他的绘画作品,特立独行、面目清楚,有着极富魅力的绘画语言和个人色彩。他的画与他的小说散文比对起来亦毫不逊色。  按冯骥才自己的话说:“画在文先。”公平地说确实如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陆续发表一系列伤痕文学名扬天下之前,就已经从事绘画生涯,且挥洒丹青十五年之久。他在“绘画自述”中说:“上世纪60年代初,那
期刊
香熏是香炉的前身,据实物遗存资料来看,香熏起源于汉初,多为铜银制品,西汉后期,香熏数量骤增,仅广州地区发现的200多座汉墓中就有一半多墓葬出土有香熏。香熏的流行,应与当时上流社会流行的经济文化生活发展有关。古人用檀香木片放进熏炉中慢慢焚烧,香气四溢,清脑提神,驱邪避恶,起到净化居室环境的作用。瓷质香薰在汉代时的越窑产品中就有发现,直至唐代,随着佛、道教盛行,以及祭祀需要,瓷熏取代金属熏炉渐成香熏之
期刊
李照东的内心并不躁动,也无焦虑,所有的躁动和焦虑都在习画的过程中渐渐被过滤了,主体有时也闲置。禅宗说,这是“无我”。“无我”是一个高境界,主体完全被闲置。《金刚经》有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据说当年慧能听了这句话,才出家求法,成为禅宗六祖,后立禅法,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无住者,既不言有,也不言无,不贪恋执着,不胶着于物。所生之“心”亦非心,心乃一名也。故能涵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