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当地球村的居民即将进入98国际海洋年之际,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
展厅里,按照年代顺序排列着远古的石器,古朴的青铜器、精美的瓷器、巧夺天工的丝绸、鬼斧神工的石雕,……但细心的参观者发现,最后一组展品,并不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清朝的艺术品,却是元代的一组瓷器。
这是主办者的失误?布展人员的疏忽?
都不是。这是我国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水下考古的成果。这一组瓷器预示着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从田野迈向海洋,开始追寻那段久违了的中华蓝色文明之光。
当年的那段耻辱
1985年春天的某日,在中国南海夜色中。
一艘英国打捞船悄悄干起了海底盗宝的行当……时隔不久,该船满载从海底捞起的数万件中国青花瓷器和125块金锭悄然离去。船长米歇尔·哈彻把这批文物弄到手后兴奋至极。但他做贼心虚,等了一年,看中国方面没有动静,遂于第二年4月,将这批文物运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克里斯蒂拍卖行。事情经当地新闻媒介报道后,立即引起轰动。各国舆论纷纷谴责这种文化“海盗”的行为。中国驻荷使馆得知此事,立即急电国内,请派专家了解情况。
国家文物局派出陶瓷专家冯先铭、耿宝昌急飞荷兰。二人在拍卖行看到,这批中国青花瓷器的质地、釉色、花纹极为典雅华贵,造型均为欧洲流行款式,应为当时欧洲商人在中国订购。这批青花瓷。正可补故宫中国外销瓷陈列之缺。据事后了解,这些文物是在靠近中国南海某处海域的一艘沉船里打捞出来的。根据沉船上的航海日志和部分船体标志辨认,这艘中国商船是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在离开广州驶往阿姆斯特丹途中失事沉没的。
1986年4月22日,各国的名商大贾和著名博物馆的专家云集克里斯蒂拍卖行——毕竟一睹200年前成套中国瓷器的机会并不多。
拍卖的这批青花瓷中,有4万余件茶具,是当时欧洲上流社会最流行的款式;有6万余件是杯、碗、盘、碟等,瓷器上的图案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20余种。明艳的青花釉彩和多姿的图案,并没有因为在海底沉睡了200多年而失去光泽,仍然是那么亮丽、动人。
坐在第一排、手里拿着“一号”竞拍牌的,是冯、耿两位中国专家。可是,国家文物局批的3万美元和“底价加3倍”的竞拍幅度,在这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底价刚刚报出,马上就有人喊出10倍的竞标价……
两位专家和大使馆的同志只能干着急。因为当时中国没有水下文物保护法规,无法追索这批珍贵文物,更无法起诉盗窃文化遗产的“海盗”们。
这批中国的海底珍宝拍卖了两个月,价值高达2000万美元。
那是一件全体中国考古工作者引以为耻辱的憾事。
同年6月10日,一份题为《我国陶瓷专家建议重视水下考古工作》的新华社内参,递到了中国决策层案头,引起了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
1987年11月,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从事水下考古学研究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在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的组织下,来自沿海各地的考古队员接受了潜水及相关培训,他们年龄最大的三十出头。中国考古学界第一支水下考古队伍终于诞生了。
1989年lO月20日,我国政府庄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中华现代法律的阳光,终于照到祖先们遗留在海底的文物身上。
中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在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曾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瓷器,主要靠海路运输。而据外国专家推测,在我国沿海至少有2000条以上的古沉船。每条沉船都有一个神秘的历史故事,都是一个巨大的古代物质文明财富的宝库。
勇敢者的事业
潜入海底,那感觉真棒!湛蓝的海水,各种各样的海洋植物,沉睡的古战舰,甲板上横卧着大炮,成群的鱼儿穿梭其间……
但水下考古也是严酷的,作为潜水员,要有强健体魄,才能承受水下强大的压力和体能消耗;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沉着应付水下各种复杂和危险的环境,极其细致、严密的考古作业则对上述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可能面临更多的危险。所以人们称水下考古是“勇敢者的事业”。
在中国南海,水下考古健儿经历了第一次实战。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与英国某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南海的台山县海域作业时,意外发现一艘长约30米中国古代沉船,并打捞出200余件瓷器、金属和银锭等南京时期珍贵文物。198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水下考古大学研究所合作,共同对这艘南京沉船进行调查发掘。中国南海的气候、水文条件相当恶劣。调查作业开始后,第一名下潜的是中国队员。入水后他发现能见度几乎是零。他沉着下潜至25米深的海底进行搜索,终于在28分钟后找到了沉船。为保证第2名下潜的日方队员能迅速找到沉船,赢得宝贵的作业时间,中方队员坚持留在原地等待日方队员到来后才浮出水面,结果已超出不减压潜水规定时限10分钟。回到考察船,年轻的中国考古队员立即被送到减压舱进行治疗……
1991年5月,辽宁绥中县文化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收集到渔民们在三道岗海域打捞到的500多件元代瓷器。国家文物局决定在三道岗海域进行3至5年的大规模发掘工作。
次年6月,水下考古队采用先进的仪器对三道岗海域进行了探测,揣清了这一带海底沉船的分布情况。考古队员下潜后,发现沉船表面生长了厚厚一层坚硬的水生凝结物,形成一个长27米、宽5米的实心整体,队员用撬棒撬下一块样品,带回岸上用药水浸泡,溶解开表面凝结物,里面包裹着不少元代精美的瓷器。
三道岗海面气候多变,风大浪高。海底地形复杂,多湍急暗流,水质浑浊,自古是海难频发地区,被队员们戏称为“小百慕大”。这种海区正是水下考古队的“用武之地”。自然,队员们也少不了要在此尝尝大海“变脸”的滋味。
一天,海面风平浪静,考察船出海后,海面突然出现当时人称之为“鬼潮”的飓风大浪。只见一排排大浪打来,一下子就把考察船抛回岸上。紧随而来的大浪又可能随时将人带船打回海中。这场面吓坏了有多年经验的老船工。而考古队员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硬是把泡在船仓的贵重仪器一件件卸下搬到安全地区。年轻的中国水下考古队就这样在风里浪里成长……
结 语
如果你有幸见到这些水下考古队员,可以从他们手腕上的大壳潜水手表和T恤衫上的古战舰图案猜出他们的身份。正是这些身强力壮的汉子们孜孜不倦的精神在追寻中华海底宝藏。可以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海上文明将会日渐显示出她的绚丽多姿!
(责任编辑/孙开颜)
展厅里,按照年代顺序排列着远古的石器,古朴的青铜器、精美的瓷器、巧夺天工的丝绸、鬼斧神工的石雕,……但细心的参观者发现,最后一组展品,并不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清朝的艺术品,却是元代的一组瓷器。
这是主办者的失误?布展人员的疏忽?
都不是。这是我国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水下考古的成果。这一组瓷器预示着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从田野迈向海洋,开始追寻那段久违了的中华蓝色文明之光。
当年的那段耻辱
1985年春天的某日,在中国南海夜色中。
一艘英国打捞船悄悄干起了海底盗宝的行当……时隔不久,该船满载从海底捞起的数万件中国青花瓷器和125块金锭悄然离去。船长米歇尔·哈彻把这批文物弄到手后兴奋至极。但他做贼心虚,等了一年,看中国方面没有动静,遂于第二年4月,将这批文物运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克里斯蒂拍卖行。事情经当地新闻媒介报道后,立即引起轰动。各国舆论纷纷谴责这种文化“海盗”的行为。中国驻荷使馆得知此事,立即急电国内,请派专家了解情况。
国家文物局派出陶瓷专家冯先铭、耿宝昌急飞荷兰。二人在拍卖行看到,这批中国青花瓷器的质地、釉色、花纹极为典雅华贵,造型均为欧洲流行款式,应为当时欧洲商人在中国订购。这批青花瓷。正可补故宫中国外销瓷陈列之缺。据事后了解,这些文物是在靠近中国南海某处海域的一艘沉船里打捞出来的。根据沉船上的航海日志和部分船体标志辨认,这艘中国商船是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在离开广州驶往阿姆斯特丹途中失事沉没的。
1986年4月22日,各国的名商大贾和著名博物馆的专家云集克里斯蒂拍卖行——毕竟一睹200年前成套中国瓷器的机会并不多。
拍卖的这批青花瓷中,有4万余件茶具,是当时欧洲上流社会最流行的款式;有6万余件是杯、碗、盘、碟等,瓷器上的图案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20余种。明艳的青花釉彩和多姿的图案,并没有因为在海底沉睡了200多年而失去光泽,仍然是那么亮丽、动人。
坐在第一排、手里拿着“一号”竞拍牌的,是冯、耿两位中国专家。可是,国家文物局批的3万美元和“底价加3倍”的竞拍幅度,在这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底价刚刚报出,马上就有人喊出10倍的竞标价……
两位专家和大使馆的同志只能干着急。因为当时中国没有水下文物保护法规,无法追索这批珍贵文物,更无法起诉盗窃文化遗产的“海盗”们。
这批中国的海底珍宝拍卖了两个月,价值高达2000万美元。
那是一件全体中国考古工作者引以为耻辱的憾事。
同年6月10日,一份题为《我国陶瓷专家建议重视水下考古工作》的新华社内参,递到了中国决策层案头,引起了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
1987年11月,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从事水下考古学研究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在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的组织下,来自沿海各地的考古队员接受了潜水及相关培训,他们年龄最大的三十出头。中国考古学界第一支水下考古队伍终于诞生了。
1989年lO月20日,我国政府庄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中华现代法律的阳光,终于照到祖先们遗留在海底的文物身上。
中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在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曾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瓷器,主要靠海路运输。而据外国专家推测,在我国沿海至少有2000条以上的古沉船。每条沉船都有一个神秘的历史故事,都是一个巨大的古代物质文明财富的宝库。
勇敢者的事业
潜入海底,那感觉真棒!湛蓝的海水,各种各样的海洋植物,沉睡的古战舰,甲板上横卧着大炮,成群的鱼儿穿梭其间……
但水下考古也是严酷的,作为潜水员,要有强健体魄,才能承受水下强大的压力和体能消耗;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沉着应付水下各种复杂和危险的环境,极其细致、严密的考古作业则对上述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可能面临更多的危险。所以人们称水下考古是“勇敢者的事业”。
在中国南海,水下考古健儿经历了第一次实战。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与英国某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南海的台山县海域作业时,意外发现一艘长约30米中国古代沉船,并打捞出200余件瓷器、金属和银锭等南京时期珍贵文物。198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水下考古大学研究所合作,共同对这艘南京沉船进行调查发掘。中国南海的气候、水文条件相当恶劣。调查作业开始后,第一名下潜的是中国队员。入水后他发现能见度几乎是零。他沉着下潜至25米深的海底进行搜索,终于在28分钟后找到了沉船。为保证第2名下潜的日方队员能迅速找到沉船,赢得宝贵的作业时间,中方队员坚持留在原地等待日方队员到来后才浮出水面,结果已超出不减压潜水规定时限10分钟。回到考察船,年轻的中国考古队员立即被送到减压舱进行治疗……
1991年5月,辽宁绥中县文化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收集到渔民们在三道岗海域打捞到的500多件元代瓷器。国家文物局决定在三道岗海域进行3至5年的大规模发掘工作。
次年6月,水下考古队采用先进的仪器对三道岗海域进行了探测,揣清了这一带海底沉船的分布情况。考古队员下潜后,发现沉船表面生长了厚厚一层坚硬的水生凝结物,形成一个长27米、宽5米的实心整体,队员用撬棒撬下一块样品,带回岸上用药水浸泡,溶解开表面凝结物,里面包裹着不少元代精美的瓷器。
三道岗海面气候多变,风大浪高。海底地形复杂,多湍急暗流,水质浑浊,自古是海难频发地区,被队员们戏称为“小百慕大”。这种海区正是水下考古队的“用武之地”。自然,队员们也少不了要在此尝尝大海“变脸”的滋味。
一天,海面风平浪静,考察船出海后,海面突然出现当时人称之为“鬼潮”的飓风大浪。只见一排排大浪打来,一下子就把考察船抛回岸上。紧随而来的大浪又可能随时将人带船打回海中。这场面吓坏了有多年经验的老船工。而考古队员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硬是把泡在船仓的贵重仪器一件件卸下搬到安全地区。年轻的中国水下考古队就这样在风里浪里成长……
结 语
如果你有幸见到这些水下考古队员,可以从他们手腕上的大壳潜水手表和T恤衫上的古战舰图案猜出他们的身份。正是这些身强力壮的汉子们孜孜不倦的精神在追寻中华海底宝藏。可以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海上文明将会日渐显示出她的绚丽多姿!
(责任编辑/孙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