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目:生物年级:八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者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加之自己所教学生大多都生长在农村,平时与大自然密切接触,对于动物的一些行为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自主探究能力也很强,只要引导到位,教学效果一定不错。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
1.2 增强学生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过程与方法
2.1 通过认真观察,结合自身活动经验,能对当地的一些动物行为的表现加以分类。
2.2 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3、知识与技能
3.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2 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故事:“小明家的小狗”导入:小明是一个非常爱动物的孩子,他们家养的小狗刚一出生,谁也没有教,就会吃东西、睡觉;但要他们到规定的地方去大小便,那可就费劲了,经过他好长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个小家伙就学会去指定的地方大小便,还学会和熟人打招呼、伸出前爪与人握手等等……
同学们:在上述故事中,小狗的那些行为是一出生就有的,那些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试着区分下列行为中哪些是先天就有的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鹦鹉学舌”“蜘蛛结网”“小猫学捉老鼠”“小牛一出生就会吃奶?”
教学活动2
(二)进行新课:
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教学活动3
二、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资料1:母袋鼠与幼袋鼠: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的尾尖,在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资料2: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在迷宫的一臂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讨论1: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教学活动4
三、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资料3:小鸟喂鱼: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4:大山雀喝牛奶: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尔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讨论2: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教学活动5
四、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资料5(a):黑猩猩钓取白蚁资料: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会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资料5(b)黑猩猩摘取香蕉: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徒手拿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讨论3:试分析并与同学交流一下: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教学活动6
(三)交流讨论与小结:
讨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归纳小结:1、学生小结本节所学内容;2、课堂练习反馈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者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加之自己所教学生大多都生长在农村,平时与大自然密切接触,对于动物的一些行为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自主探究能力也很强,只要引导到位,教学效果一定不错。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
1.2 增强学生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过程与方法
2.1 通过认真观察,结合自身活动经验,能对当地的一些动物行为的表现加以分类。
2.2 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3、知识与技能
3.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2 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故事:“小明家的小狗”导入:小明是一个非常爱动物的孩子,他们家养的小狗刚一出生,谁也没有教,就会吃东西、睡觉;但要他们到规定的地方去大小便,那可就费劲了,经过他好长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个小家伙就学会去指定的地方大小便,还学会和熟人打招呼、伸出前爪与人握手等等……
同学们:在上述故事中,小狗的那些行为是一出生就有的,那些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试着区分下列行为中哪些是先天就有的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鹦鹉学舌”“蜘蛛结网”“小猫学捉老鼠”“小牛一出生就会吃奶?”
教学活动2
(二)进行新课:
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教学活动3
二、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资料1:母袋鼠与幼袋鼠: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的尾尖,在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资料2: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在迷宫的一臂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讨论1: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教学活动4
三、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资料3:小鸟喂鱼: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4:大山雀喝牛奶: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尔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讨论2: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教学活动5
四、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资料5(a):黑猩猩钓取白蚁资料: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会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资料5(b)黑猩猩摘取香蕉: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徒手拿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讨论3:试分析并与同学交流一下: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教学活动6
(三)交流讨论与小结:
讨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归纳小结:1、学生小结本节所学内容;2、课堂练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