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良的“得鱼”与“忘筌”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延续了270多年,在此期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今人阅读明史时,面对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纷繁事象,有时会产生如坠浓雾的困惑感。在一篇短文中,我曾将晚明时代概括为两个字:“变”与“乱”(参看《变与乱:光怪陆离的晚明时代》,《博览群书》2012年第4期)。但对于怎样“变”,怎样“乱”,却又觉得很难说得清楚。近日拜读了陈宝良的新著《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得到很多启发,觉得自己对明朝“变”与“乱”的认识,一下子清晰、深化了不少。
  近些年来,明史研究比较繁盛,而思想史和社会史都是十分活跃的领域,相关成果层出不穷。令人稍感遗憾的是,治思想史与社会史者,术有专攻,歧为两橛,两者之间缺乏深度的融合与互渗。陈先生有意打通思想史与社会史的界限,因而该书借鉴了“新文化史”(New Cultural History)的理路,力图对明代士大夫进行系统的“精神史”(Intellectual History)研究。所谓“新文化史”,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种史学新思潮,目前在当代西方史学中已蔚为大宗,正如该思潮的代表人物彼得·伯克所说:“新文化史是今天文化史研究中最主要的形式,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研究中最主要的形式。”国内学界虽然对新文化史已做过诸多介绍,不少学者也在模仿实践,但具体成果尚不够丰富,该书可以说是这方面一个可贵的新尝试。
  如果仅从表面上看,该书论题的选择和论述的方式,可能不太合乎新文化史的主流:新文化史强调眼光向下,注重地方知识,偏爱特殊人群和细小事件,而该书则是以精英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是宏观论述的方式。可以说,如同彼得·伯克早期撰写的那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一样,该书仍是“一本高级文化的社会史”,并未完全契合新文化史“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民众文化”的趣向。此外,新文化史兴起之前的古典文化史,将“文化”视作一个单数名词,因而特别注重总结文化的“时代精神”;而新文化史所说的“文化”则是复数的,特别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话语建构的多样性。以此衡量,该书的学术理路可能更接近古典文化史,偏重对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大势的把握,以及对“时代精神”的提炼和总结。不过,在精神实质上,该书的确又体现出新文化史的色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重视描述复调而非单线的历史,在凸显主线和共性的同时,也给予支流和分歧以充分的关注,从而揭示了变动社会中士大夫群体极其复杂的心路历程。
  西方史学流派纷繁复杂,新理论层出不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西方不同时代产生的史学理论一下子都涌进国内,许多人起而效之,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史学的内容、方法和视野,并促成了历史人类学等交叉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同时不可否认,将西方理论应用于中国历史,其实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做得不好,便成了以西方理论裁剪中国事实,制造出一些堆砌概念、食洋不化,甚至连表述语言也刻意模仿西文句式的论著。陈先生之借鉴新文化史理论,却是得其鱼而忘其筌,对此他有着充分的方法论自觉。他在后记中特别谈到:
  我一直抱持这样的观点,新的理论模式可以启迪甚或开拓研究者的思路,却不可能取代任何具体问题的研究。与其迎合潮流,陷入模式化史学的范式陷阱,倒不如从史料出发,老老实实地从凌乱而又具体的史料中,勾勒出一条独特的内在变迁理路。
  因此,作者虽然受到新文化史的影响,但在具体研究中并未生搬硬套新文化史常用的概念和词汇,而是坚持了“论从史出”实证史学传统。
  走进该书所描述的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读者将会看到一幅渐次展开的色彩斑斓的巨幅长卷,从家国情怀到个人志趣,其间充满了多种多样的交融与张力。对于当时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多姿多彩和“多样化”风貌,陈先生有一段简洁而精辟的概括:
  在明代的士大夫群体中,有的还在坚守传统的道德与精神,矢志不渝,甚至不乏有人成为殉道者;有的面对社会的变迁,物欲的横流,不免显得彷徨;而有的则迎合时代潮流,不再固守传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进而引领时代精神。与之相应,再来看明代士大夫的个人生活乃至私德,有的依然故我,坚守“孔颜之乐”,不为物欲所动,显得有些古板甚或道貌岸然,不过这也是他们的真性情;有的犹犹豫豫,既想恪守一贯的道德准则,却又不免对新生活心生羡慕之意,戴着一顶假帽子活着;有的则干脆抛弃旧的生活准则,充分享受物质所带来的快乐,生活总是那么活泼泼的。
  明代士大夫的生活领域至为宽广,精神世界至为繁富,在一本书的篇幅内,显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巨细靡遗地予以展示。但如果只挑选一些话题进行“厚描”,又容易产生“碎片化”的弊病,使人难以洞悉明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全貌和变迁大势。于是陈先生首先用一个超长的导论,将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放到历史长河中加以观照,对其历史定位及其在明代的转向进行了系统论述。陈先生指出,传统中国的士大夫及其精神世界,在隋唐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隋朝以前的六朝士大夫具有以下两大特点:一是士大夫基于门阀制度之上,大多出自豪族乃至贵族,亦即属于与“庶”相对的“士”阶层;二是以汉末清流势力的结集为契机,舆论亦即“清议”,在士大夫范畴的确定上,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面。但自隋朝以后,基于科举制度的广泛实施,形成了一种新的士大夫形象。明代士大夫理应属于隋唐以后新型的士大夫,但与此同时,就他们过分追求“清议”,且具个性解放的特点来说,其精神世界则又是六朝士大夫的直接继承者,他们以其丰富多彩的生活而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形象。据陈先生追溯,明代的士大夫精神渊源有自,与先秦时期的孟子、魏晋风度以及宋代苏軾之学大有传承关系。陈先生还从游乐生活、人格志趣、忙与闲的互动、借助清议而对朝政的批判精神、安身立命的人生态度、人格上自我之拓展等方面,揭示了明代士大夫别具一格的精神世界,并从“求真务实”和“德才之辨”两个维度,分析了“士大夫精神史的内在转向”。从中既可以领略明代士大夫们纷繁多歧的言论和见解,又可以看出明代士大夫精神转向的清晰脉络。   在对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做出宏观描绘的基础上,陈先生挑选了当时士大夫经常面对的五大人生问题,包括君子小人之辨、出处仕隐的困惑、忠孝节义的两难境地、生死之间的抉择、雅俗之辨及其互动,各用一章篇幅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与分析。面对这些人生难题,不同时代的士大夫,以及同一时代的不同士大夫,甚至同一士大夫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社会舆论对于各种选择的评论更是复杂多样。陈先生汇集了丰富翔实的史料,采用描述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明代士大夫面对这些人生难题时的选择,以及选择背后的心态和情感,进行了细腻而生动的揭示,使读者可以充分体会当时士大夫的欢乐与痛苦,憧憬与绝望,决绝与彷徨,坚守与沉沦。
  以出处仕隐为例,自先秦以来,这便是士人一生行为抉择的大端。中国古代喜欢把士人分为“青云之士”和“岩穴之士”两类,前者出仕行道,后者隐居修身。但士人苦读力学的目的,显然是想要出仕行道,隐居修身只是不得已的选择。孔子曾为出处仕隐确定了一条基本原则:“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明代士大夫当然也传承了这种理念,正如陈先生所总结的,其出处观念与行为抉择大多具有以下两大偏向:一是不以高蹈为洁,而是以孔子栖栖于春秋、孟子营营于战国为榜样,通过济世立功,借此表正当世;二是一旦碰到“女乐馈而圣政妨,臧仓进而吾道沮”的世道,即使具有孔孟用世之心,亦不得不为“接淅穷日之行”。不过,对于士大夫来说,出处仕隐的基本原则虽然十分明确,但具体到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由于面临的具体情境千差万别,是选择出仕,还是选择处隐,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多人要经历痛苦的心灵挣扎。明代士大夫围绕出处仕隐做过许多讨论,本身就反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他们面对这个问题的矛盾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明代社会的剧烈变化,明代士大夫的出处仕隐观念也与时俱进,不少人试图把“出世”与“经世”“身隐”与“心隐”融合起来,最终出现了一种“大隐”观念,即将隐居境界分为“避世”与“玩世”两个层次。所谓避世,就是隐居不仕;所谓玩世,就是出仕而有隐居之心。避世不过是小隐,而玩世才是大隐。
  再如生死抉择,人生之大事莫过于此。自古以来,儒佛道对生死问题各有主张,到明代则出现了儒佛道生死观念合流的趋向。据陈先生總结,明代士大夫的生死观念,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其一,人终究不免一死,但揆之人之死状,却有等第之差;其二,同是一死,或死得慷慨,或死得从容,于是也就有了“从容”之死与“激烈”之死的区别;其三,人固有一死,但很多人的死,与“气”有关,无关乎“道”;其四,人能直面死亡,尽管与“气”有关,但必须上升到“道”的高度,使之成为“殉道”“殉节”,才不枉一死。事实上,与出处仕隐的经常性不同,生死抉择平时并非时常面对,但当出现改朝换代这样的重大事变时,又往往成为全体士大夫都需要面对的抉择。明清易代就是这样一个历史剧变,当时士大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者固然不少,以各种名义选择不死者为数更多。围绕生死问题,当时的士大夫做过许多讨论,观点纷纭,立场歧异,对其复杂情形,陈先生做了非常细致的勾勒与分析。其中一点很值得关注,就是当时士大夫对于“不死”甚或“怕死”,已经不再一味指责,而是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给以理性的分析,出现了对忍辱不死、“念死难”、不轻死者的谅解。
  近些年来,明代社会变迁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陆续发表了大量成果。当然,学者们的看法也差异极大,从令人眼花缭乱的晚明时代,有人看到了旭日的霞光,有人看到了落日的余晖;有人看到了变化和生机,有人看到了混乱和灭亡。该书从“精神史”的角度切入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采用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到士大夫群体的精神世界之中,揭示了他们复杂而曲折的心路历程,借此阐明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的渐进乃至复杂,大大加深了对于明代社会结构转型与文化变迁的认识。
  (作者系北京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主任、《新视野》主编、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其他文献
40年过去了,今天重读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还是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转型期激荡的风云变幻。文学的笔,从“伤痕文学”中走出,向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浪潮走去。蒋子龙发时代之先声,创作了《乔厂长上任记》等一系列工业改革题材作品。他作为“改革文学”的开创者,在2018年12月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乔厂长上任记》作为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
即使是现在上了年纪的北方人,大概也少有拾稻穗的记忆。人们说起来当时学农支农也无非是一大早就出发,排着队去捡麦穗。无他,北方少水,更少种水稻的传统。少是少,但是那时候还是比现在要多。现在的北方,无河不干,而那时候人口少,工业不发达,建筑更不多,还是有不少自然水系湿地能保持大致上的常流水、常有水的状态的。这样在有近水之便的地方,便有可能种植水稻。  北京及其周边的广大平原地区,在西部的太行山和北部的燕
“午后,静静的暖阳透过窗棂,泊在他的肩上,像涂了一层银色的光泽,富有质感。此刻,用淡泊两字来概括他晚年的心境,我以为是最恰当不过的。”这是韦泱先生于2002年时记下对辛笛的印象。那时,诗人已经九十高龄了。(文汇报“笔会”)  九叶派的著名诗人辛笛生于1912年,原名王馨迪,笔名心笛、一民、牛何之,著有《手掌集》(1948)、《辛笛诗稿》(1983)、《印象·花束》(1986)等。  这段记述无疑是
我是一个哲学教师,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喜欢读小说、诗歌、散文,也时常读一些文学研究的文章和著作。最近读到田泥女士的新作《博弈:女性文学与生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作家生态写作》,大有所获。田泥在女性视域和生态视域的交融中,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作家的生态写作,分析和讨论了所有有影响的女作家及其生态文学作品,并且在古今中西的宏大视野中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中国
陈啸“读研”的时候做的是京派散文,后出了书,现在又顺势做起了海派散文的题目,他可能想象不到,这无形中替我还了一笔重要的“文债”。记得上世纪90年代,我出版了研究海派小说的论著,当时,李君维先生(笔名东方蝃蝀)将拙作拿去给他朋友圈里的前辈同辈们看,其中就有曾经拉他担任过上海《世界晨报》编辑的冯亦代先生。冯先生并未得我赠书,翻读后竟兴致勃勃主动写了篇书评,让我十分惶恐也着实感动。这篇发在《瞭望》上的文
观念和思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一个历史谜题。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阐述的核心观点以及所开辟的研究路径,早已使其成为现代学术史上从文化(宗教)角度理解和阐释经济与政治现象的重要的早期渊源,并将人们引向有关文化与经济和政治间关系的更为丰富的思考。  发现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神秘力量:为什么是在西方世界?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
雷海宗先生(1902—1962)字伯伦,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学家,一生在高等学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博闻强记、自成体系、贯通古今中外著称,名列《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专设条目。雷海宗先生生平  1902年,雷先生生于河北省永清县一个中农家庭,父亲为当地基督教中华圣公会牧师,自幼在旧学和新学两方面都打下了相当扎实的基础。1917年入北京崇德中学,1919年转入清华学校高等科学习。在五四运动和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向往彼岸“新世界”的女性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走出国门,看不一样的风景,开启另一种人生。出国游历、求学、伴读、打工、投资甚至移民,成为时尚热潮。然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走出国门的中国女性,在别样的时空中,生活被重新洗牌,心理也经受着巨大地震。移民犹如 “生命移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织融合有快乐也有苦楚。在自我实现与心理追寻之路上,涌动的有兴奋也有
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的风陵渡口。但长期以来,人们不仅在事实层面受制于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等强势历史叙事,将这场多方势力参与的革新运动窄化为康梁一派的运作,更往往将之局限在政治斗争领域,而漠视这场变局在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广泛影响。  事实上,还存在着一场“文教”意义上的戊戌维新。甲午以来反省洋务运动的社会思潮和追求“变法本原”的輿论氛围,在维新前后得到短暂释放。通过科举改制(特别是八
兼收并蓄,广揽人才,为南开办学服务,这是从张伯苓先生时代起就一直采用的南开办学原则。在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开始以后,南开大学各项工作起步复苏时,这一原则又重新得到了发扬光大。刘叶秋先生成为我校兼职教授的经历,就是其中一例。  刘叶秋先生原名桐良,字叶秋,号峄莘,因文章均署名“刘叶秋”,故以字行。1917年生于北京,1988年因患心肌梗塞不幸逝世。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文学系,后在天津《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