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与陶瓷鉴定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1641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纹应圣迹象帝尊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尝言:“明代绘龙者,指不胜屈,大抵龙象至尊,为中国历代以来之古说久矣。”小文即以龙纹为例,又触类比事数则,以陈古瓷纹饰取材象德之梗概,此亦相关鉴定大者。
  龙象至尊,应圣人而喻帝王,《易·乾》:“飞龙在天,大人造(到)也”。又《封禅书》:“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史记·高祖本纪》:“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是皆示此意。故御物每饰龙,以象帝圣之尊。
  《礼·礼器》:“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盖龙衮始于周,《礼·明堂位》:“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复有龙鼎亦贵,《史记·赵世家》:“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并观《文选》载班固《宝鼎诗》:“宝鼎见兮色纷緼,焕其炳兮被龙文。”复有龙旃为尊,《礼·郊特性》:“旃有十二旒,龙章而设日月。”缘此传统,宋元明清御用瓷器所以饰龙纷纷,指不胜屈。
  《江西大志》载景德镇官窑青花纹饰,其中各式龙纹即有数十例,诸如:“海水飞狮龙捧福寿字花盘”,“外云龙里八仙捧寿花盘”,“双云龙花缸”,“暗龙花茶盅”等。又五彩纹饰还有“外穿花龙凤五彩满地娇朵朵花里团龙鸾凤松竹梅玉簪花盌”等。(图1:康窑青花瓶所绘“立龙”及夔龙;并见图2:宣德窑釉里红赶珠龙盌。)民器可否饰龙视场合而定
  
  龙又为灵物,《礼·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灵物祥瑞更为百姓信奉,故龙喻龙饰非为天子独专。宋以来状元即喻“龙首”,明章懋《枫山集》:“由龙首而登宰辅者,在宋则吕文穆(蒙正)、王文正(旦)、李文定(迪)、宋元宪(庠)诸公。”又百姓祷雨可随意设龙祭;民间造庙造桥也可饰龙以示辟邪厌胜,隋代赵州桥栏板雕龙便称名胜。所以元明镇窑青花民用瓷绘龙形,并不一定僭越,鉴者不得仅据此以为疑也。
  百姓取龙象并非僭权,而百官握龙柄也合古规。相传太嗥伏羲时有龙瑞,故以龙命官。《左传·昭十七年》:“太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汉书·百官公卿表·序》:“宓羲龙师名官。”《注》:“应劭曰:‘师者,长也,以龙纪其官长,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若清官窑以龙纹盘供王室日用,并以色彩等差配合王族品第,是亦有来历也。
  
  《明史·舆服志》载洪武二十四年律定:“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晕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潞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鹰。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云云,取象喻德各具定规。又载天顺二年律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云云,则知古代龙饰应用要亦视场合立规矩,今人非可一概而论是否。且如上述官吏所饰鸟兽纹,也或有饰于御器者。(图3:汉代龙纹陶砖。图4:宋代青白瓷龙塑水滴,及明代中后期民窑罐青花龙纹片段。)
  
  蛇腹牛首,“三停九似”审真龙
  
  夫伏羲蛇身人首,已证蛇图腾开龙崇拜风气之先。晋人王嘉《拾遗记》:有神蛇身人面,即羲皇,示禹八卦图并授玉简,禹执此简而治水云云,则蛇图腾事迹由此可推。
  
  早先文载,龙蛇常并举,于是由蛇而龙之演变尚可晓矣。《易·系辞》:“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系以蛇之蛰伏比龙身隐退。《汉书·杨雄传》:“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与上句大意同。又李白《草书歌》又以龙蛇两相随:“怳怳如闻鬼神警,时时只见龙蛇走。”比照瓷器,元青花绘龙或如蛇状,诚非杜撰,其形与汉画像砖伏羲图之蛇象即近似,以致后世龙图也必蛇腹。
  然龙象非出写实,乃综合诸象为一象焉,即西方美学所喻“不合法的结婚与离婚”(培根言)之艺术构成者。而鉴辨古龙之方,更可拆开整体,审其局部如鼻、角、须、爪、鳞、身、尾等,因以上各部分之赋形历来多变迁,各朝自有时样可供对勘。
  唐伯虎《六如居士画谱》引宋人董羽:“画龙者,得神气之道也,神犹母也,气犹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致。所以上飞于天,晦隔层云,下潜于渊,深入无底,人不可得而见也,古今图画者固难推其形貌。其状乃分三停九似而已: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三停也;九似者,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是名为九似也。”此乃化整为零之画诀,是亦审鉴可借之妙法。
  即便如龙之须发,也历朝变形,或繁或疏,或竖或披,或怒或柔,其样式都随时俗异写,更何况“九似”之处。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言明青花与五彩曾及此:“前期所画龙纹状多凶猛,一般为比目眼,猪形咀,怒发前冲,爪部团成圆形,有三、四、五爪之不等,很是犀利、苍劲。有腾空、行走、飞舞、翘首、回望等多种形象,大有叱咤风云,不可一世之感。晚期龙纹有苍老之态,与前期不可同日而语。”
  
  又先前孙瀛洲先生《元明清瓷器的鉴定》言元青花龙凤、麒麟纹审鉴,亦正与“三停九似”法闇合:“这一时期龙纹的主要特徵是:细颈、疏发、蛇尾,发、角向上,两眼平正,以三爪居多(亦有四爪、五爪者,但五爪极少)。爪刚劲有力。龙鳞画法主要有斜方鳞、素描鳞以及勾边实填鳞等。实填鳞是逐片分填;还有用青色渲染全身的,这类多为粗器;有的则是用青花或釉里红勾边线,内露白地刻鳞纹。凤纹特徵是:鸡头、鹰咀、鳞身、花尾(分开一至五条),多与麒麟合绘或以双凤、四凤、六凤组成主题。麒麟多鹿头、牛蹄、马尾。也有画作虎头、马头或带鬃狮爪的异兽,神气十足。以上都与明、清所画纹饰有显著不同,而且全是青花,很少出现在元釉里红器物上(只见有红地白龙的扁壶一种)。”(图5:雍窑红彩立龙盘。)飞龙从雲及戏珠都吉祥故为常式
  龙灵异而为飞龙,《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蛰伏相对而称潜龙,《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明宣德青花器绘龙或添翼使升翔,此即飞龙,又称翼龙,又称应龙;相传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屈原《天问》:“河海应龙,何画何历?”乃质疑应龙以尾划地成江河而助大禹治水古说。
  《易·乾》:“云从龙”;赵执信《谈龙录》载王士祯语:“云中之龙时露一鳞一爪”。此象乃水墨龙图常态,如嘉庆时徐沁《明画录》:“张德辉字秋蟾,别号云巢老人,慈溪人,世居大宝山麓,少学画龙,遇将风雨,辄登绝顶观云气腾涌,默与神会,故鳞爪隐现,飞云警电,变化万状,极于神妙,可追踪陈所翁,今祠宇梵璧遗迹犹有存者。”元明清青花、斗彩瓷器,画龙纹也多相随云气(但不必都生翼),尤其宣、成青花,能借鉴画坛名家作品,龙象骄恣,神气完足。复若清初青花器画云,常呈淡墨斑片状,习称斑片云,每每遮掩龙身,鳞爪遂时隐时现。
  盖云龙乃吉象,示雨水解旱。《管锥篇》:“《太平广记》引《尚书故实》:‘南中旱,即以长绳引虎头骨投有龙处’,正欲激二物使怒斗,俾虎啸风生, 龙起云从,而雨亦随之。……苏辙《栾城二集》卷一《久旱府中取虎头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戏作》:‘龙知虎猛心已愧,虎知龙懒自增气,山前一战风雨交,父老晓起看麦苗。”’但瓷绘云龙图止绘龙未曾见虎,似乎虎不在官样瑞兽之例。
  飞龙亢阳,或以火珠为戏,此图案每见于龙衮,故帝服俗呼龙火衣。元人陈孚有诗句:“欲补十二龙火衣,袖中别有五色线。”明清窑器绘龙成双者,喜以火珠相隔,是谓戏珠。盖龙可相戏不可相斗,唯龙斗为灾异之象;《汉书·五行志》:“众心不安,厥妖龙斗”。若朱琰《陶说》:“画名:如嘉靖八年烧造,募工给值,其画有‘赶珠龙’……‘抢珠龙’……”皆吉祥。(图6:嘉庆窑红彩戏珠龙纹三足炉。)龙辅水浪以风雷相从气势为妙
  又因潜龙传说,龙纹或者有辅以水浪。《淮南子·地形》:“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龙珠即出龙渊,《庄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见彩瓷绘双龙戏珠,底下多为水浪,或可解为潜龙腾渊飞升之象。
  明初盛于航海,窑器因兴水浪纹。水浪时样绘如姜块,业内呼作“海水姜?”。至万历窑更以寿山福海为常套。
  “姜牙”原俗语惯譬,《猗觉寮杂记》引相书:“手如姜牙者贵”,刘梦得《酬柳州》诗有“姜?敛手”句。
  然若水浪地纹出之宣、成青花,却无姜牙定式,佳者其势风雷相从,又正如朱翌《灊山集》所谓“妙笔”:“风本无形不可画,遇水方能显其质,画工画水不画风,水外见风称妙笔。”
  苏轼《书蒲永升画后》:“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釐间耳。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其后蜀人黄筌、孙知微皆得其笔法。……近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
  按明代历朝青花器,其水浪画技有高下,实与东坡所记殊事而一理;是故同为官窑器品,或可因绘事高下,价值相去不止十倍。
  
  龙象据神态别贵贱并断年代
  
  水浪若此,龙绘更以神态判贵贱,此盖赏瓷共识。言此周详者如《饮流斋说瓷》:“所不喜于龙者,如五彩盘龙之属,无甚特色者,乃赚陈俗耳。……若九龙、若海水飞狮龙、若云龙捧八卦之类,又皆明瓷之卓卓有名者也。康雍釉里红之品,云龙天矫,尤以不见龙身或兼釉里蓝云者为佳。至乾隆窑胭脂水堆料花之龙,亦非恒品。大抵绘龙贵夫特别,若板滞无奇,不外穿云赶珠之属,则诚不足贵。”
  
  进而又可以龙态为断代依据,《明清瓷器鉴定》即多此例:“《东方艺术》一书中,影印了现收藏在英国伦敦的一件青花龙纹梅瓶,器型和纹饰都很别致,为撇口丰肩,腹部下收,足外撇,高约四十公分,釉面青白,青花色泽深蓝泛灰,所绘龙纹近似宣德晚期风格,虽很豪迈,但并不狞厉,并且又与成化、弘治时期龙纹的柔态大相径庭,而同广东省佛山祖庙景泰四年碑石上所刻龙纹边饰的神态却极其相似。因此,可以初步定其为景泰时期的器物。”又曰:“嘉靖时绘龙纹,体渐细弱,看上去远不如宣德龙那样气宇轩昂。”又言崇祯窑:“龙纹形象十分苍老黯澹,浑如崇祯时国祚将尽,气息奄奄的气势。”(图7:清后期宣统窑龙纹也不甚了了,形态酷似明末者。)水浪奔马纹官民窑通有,事关龙马故实
  宣成窑器,又有水浪奔马纹,此后历朝沿承。窃疑此纹乃因水浪龙纹派生,斯马者,龙马也。
  《礼·礼运》:“河出马图”,唐孔颖达疏:“龙而形象马,故云马图,是龙马负图而出。”又《艺文类聚·尚书》:“龙马衔甲,赤文绿色。”《注》:“龙形象马,甲所以藏图也。”《汉书》又有天马龙媒一说,其《礼乐志》载《天马歌》:“天马徕,龙之媒。”意谓天马来,徵龙至,则二者虽非一体,然鼻息相通。
  而《周礼·夏官》又曾言:“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驿,六尺以上为马。”后来故有马浮江化龙传说,见《太平广记》载《水饰图经》原出《大业拾遗记》:“魏文帝兴师,临河不济。杜预造河桥成,晋武帝临会,举酒劝预。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彩绘海马纹盌、罐,享有龙尊,所以每见精良。
  朝廷既以龙马应帝仪,在野亦不乏敷衍此类古说徵印仙道,如曹邺《题濮庙》:“人间直有仙桃种,海上应无肉马踪。”钱锺书即解此“肉马”为“凡马”,相对“仙马”言;并引杜甫《李鄂县丈人胡马行》“不比俗马空多肉”句,旁证仙骏非似凡畜以肥骠论。事见《管锥编》。
  盖龙马故事朝野争相附会,民窑彩器也不乏以此为题,至如康朝更多彩绘麒麟负图者,此象龙马合体也。
  
  龙凤相随遂徵联姻
  
  龙马负图典故,又相关凤鸟来仪原委。《竹书纪年》记黄帝轩辕氏事曰:“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南朝沈约注曰:“龙图出河,龟书出洛,……以授轩辕。”
  《太平广记》载《水饰图说》原出《大业拾遗记》尤详:“黄帝斋于玄扈,凤鸟降于洛上。”又曰:“尧与舜坐舟于河,凤凰负图,赤龙载图出河,并授尧;龙马衔甲文出河,授舜。”是见龙凤传说每相呼应,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三国薛综注此曰:“龙飞凤翔,以喻圣人之兴也。”
  盖瓷器(不包括陶器)而饰龙凤纹先者,乃数晋唐越窑,五代、宋时越窑龙凤器尤裂为贡品,此并可参观陈万里《越器图录》,及各地博物馆收藏,事实俱在;故日宋明清如定窑、景瓷之龙凤纹迭出,可视为越艺之发扬。
  若追溯原始,则龙飞凤舞或可徵蛇、鸟图腾氏族联姻。传说尧(鸟图腾氏族首领)之二女娥皇、女英教舜(蛇图腾氏族首领)“鸟工”,得避火灾,事即关联。《史记·五帝纪》及《列女传·有虞二妃》等皆载鸟工事。而后世龙凤纹亦因此徵帝皇婚配,故《饮流斋说瓷》曰:“瓷之绘一龙一凤者,大抵皆历代大婚时所制。”
  又《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少昊鸟师鸟名。”《注》引三国张晏曰:“少吴之立,凤鸟适至,因以名官。凤鸟氏为历正,玄鸟司分,伯赵(伯劳)司至,青鸟司开,丹鸟司闭。”此说踵《左传》。要之,凤传鸟说同源,于此可考见。
  
  鸟亦兆祥瑞,《春秋繁露》引《尚书·传》:“周将兴之时,有大赤鸟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战国策》记苏秦始将功成时景象:“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云。
  鸟之敬仰亦普及全民,而窑器鸟纹者,固官民通用也。《饮流斋说瓷》言康窑:“百鸟归巢,绘百鸟一一不同,极飞翔动静之致。后仿者颇多,神采殊失。”百鸟纹盛于康熙,官民窑都见,雅称隽品。另者,早先越窑晋瓷堆塑罐,更常捏塑百鸟集于楼阙。龙而凤,凤而鸟,鸟而鸡
  鸟崇拜又牵连器物鸡饰。鸡与凤鸾原同类,师旷《禽经》:“鸾,瑞乌。一日鸡趣。”《周礼·春官》:“春 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又郑玄注《周礼》尚曰:“爵行日裸”,贾公彦疏:“生人饮酒,爵行亦日裸。”《礼·明堂位》:“灌尊(按灌通裸,帝以酒祭祖之礼,裸礼也可待宾),夏后氏以鸡夷。殷以斝,周以黄目。”《疏》:“鸡彝者,或刻木为鸡形而画鸡于彝。”
  爵杯、鸡彝为礼器而位尊,明代御窑出鸡缸杯,当是制应裸礼,为酒杯之最珍,故卷籍常录。朱彝尊《曝书亭集》:“瓷盌,多宣德成化款识,近亦嘉靖年物,酒杯则画芳草斗鸡其上,谓之鸡缸。”又《景德镇陶录》引郭子章《豫章陶志》云:“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上绘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古铜瓷器考》亦曰:“成窑以五彩为上,酒杯以鸡缸为最。”
  鸡缸杯清官窑代有踵作,也精良,遗世有乾隆官款婴儿鸡缸并见御题七律诗,又有仿成化子母鸡缸而书成化款,然裸礼所用鸡纹酒杯原本无婴饰。
  《饮流斋说瓷》:“鸡缸为成化精品,康熙乾隆暨嘉道各朝均有之,以乾隆者为尤精,上题御制诗,有乾隆丙申御题字样,款识为篆书大清乾隆仿古六字,其后各朝亦俱称仿古也。所题诗,字体有两种,一种字较小,体近虞王之间,一种字较大,楷法凝重,又颇似颜鲁公矣。缸亦有两种,一种较小,尤为难得。”
  《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又云:“明宣德时,有芳草斗鸡缸,系仿汉时春草鸡翅织刺以为之。”似于鸡缸来历考之不确,且若宣德果曾有之,则今已湮佚矣;唯成化斗彩鸡缸有完器藏于故宫,民间如香港仇焱之所藏一枚曾见发表。清官窑历朝仿明鸡缸杯,大体如《饮流》所叙,今亦价值不菲;其余近世仿品,不屑一顾。(图8:清代盛期粉彩胆瓶绘双鸟栖玉兰花枝甚佳。)
  
  龙凤窑器载籍不暇目接
  
  历来窑器纹饰题材数数不尽,如龙凤等可考镜学术,以明饰器象德之渊源;又如花草人物等,也可参验风俗,以知纹样时尚之变迁,此待下章说略。
  本章参考书目,上古图例可观陈万里著《越器图录》及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史》等;明清事例,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至详尽。特如《江西大志·陶书》录嘉靖间御器之花色纹样,既已不下百种。
  而今照相、彩印及电脑图像传播技术先进,世界各地公私收藏见诸图录更加丰富。此等文籍图版,凡鉴识都可假如梯航。
  以下再录《明清瓷器鉴定》载康熙窑龙凤纹一节以为助益:“官窑彩瓷中常见画二、四、五、九数目不等的龙纹,造型多样,姿态生动,在形神上明显地有别于明代。御用瓷中,常见龙纹有云龙、赶珠龙、对向龙、顺向行龙、独龙、双龙、立龙等;其中的海水龙、出水蛟龙、九龙闹海、海八怪、鱼龙变化、苍龙教子等图案,生动地表现出蛟龙翻腾出没于云水,叱风咤雨的壮观气魄。正面龙方头宽额,额上往往写有‘王’字,壮貌有馀而凶猛不足。此时高壮雄浑的大型龙纹与细瘦干瘪的小龙纹同时并存,对比甚为鲜明。以喻帝王帝后的龙飞凤舞纹饰大量出现,有一龙一凤、一龙双凤、双龙四凤、云凤、双凤、凤穿花、凤牡丹、丹凤朝阳、鸣凤在竹、百鸟朝凤、变形夔凤等等。还有一龙双凤一鹤的图案,甚为新颖。”(图9:清代乾隆窑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精致。)
其他文献
每年6月在瑞士巴塞尔小镇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始于1970年,今年已经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第41个年头。6月16日,第41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迎来全球37个国家的近300家画廊,展示了2500位艺术家的现代及当代作品,成为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但就在开幕前3个多月前的2月25日,巴塞尔博览会的合伙创始人之一恩斯特·拜尔勒(Ernst Beyeler)在瑞士的家中逝世,享年88岁。拜尔勒是一位艺术经销商
期刊
岭南画坛的隐者吴灏,虽数十年不求闻达于主流画界,在自己的艺术天地里自得其乐,其画作却被谢稚柳评价为:“足使青藤却步、苦瓜袖手。”。自称为“岭南派叛徒”的吴灏家学渊源,自幼酷爱艺术,5岁学画,18岁考入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为校长丁衍庸所器重。24岁拜谢稚柳为师,学业精进,绘画上追宋、元水墨,下及明董其昌、徐渭,清八大山人、石涛,直取古人神韵。近日,“大道甚夷——吴灏艺术展”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举
期刊
百余年来,中国艺术品以各种方式流散到世界各地,其中不乏许多国宝级艺术珍品;近十几年来,不少中国艺术品又以各种方式纷纷从海外归来,而中国坚挺的艺术市场是这些艺术品回流中国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富在深山有远亲”,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藏家迅速增长的需求使得文物回流已成趋势;另一方面,拍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内地货源紧张,群雄逐鹿,促使各拍卖行纷纷走出国门,海外“寻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艺术品拍卖恢复后的
期刊
打造世界上最奢华古董博览会    创立于1956年的巴黎古董双年展被誉为世界上最奢华的古董博览会,一方面双年展上的所有参展者都是法国国家古董联合会的成员,他们都认同联合会制定的“行为准则”章程,共同坚持藏品真实性以维护联合会在国际上的声誉;另一方面,在欧洲,巴黎古董双年展是最早引入专家审核机制来保证作品的品质的博览会,开幕前所有的展品都必须通过来自全球各地的古董专家审核。2010年的巴黎古董双年展
期刊
中国流失的文物艺术品无数,其中不少是弥足珍贵的国宝。但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兴旺,各大拍行纷纷奔赴海外征集流失的文物艺术品,“海外回流”也成为了国内艺术品市场中一道亮丽风景线。近年来“海外回流”身价可谓一路走高,还屡创天价,成为拍卖市场上人气最高的艺术品之一。本刊选取了历年拍出高价的“海外回流”珍品,以飨读者。    米芾《研山铭》    纸本,手卷,1102年作,36cm×136cm  200
期刊
今年春拍,长风拍卖行首次推出的海外回流专场“海外还珠——北美回流中国书画专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专场所征集的拍品集中来源于北美的华裔藏家,如加拿大华侨顾小坤等,专场中的唐云、程十发等海派名家作品成交价创造多项成交新纪录。身为长风拍卖行副总的张艺涛,在采访中透露,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文物回流已成趋势,加上近年来拍卖行业竞争激烈,群雄逐鹿,内地货源紧张,都促使长风拍卖行“走出去”,而依托自身所握资源
期刊
2010年是德国迈森瓷厂诞生300周年。在300年中迈森瓷厂经历了11场战争和6种社会体制,但即使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迈森瓷厂的生产也从未间断过,甚至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全手工制作的生产方式。凭借着这历史悠久且持续到现今的工艺,“迈森瓷器”成为了德国传统高档商品的贵族。据世界著名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评定,“迈森瓷器”至今在德国传统高档商品中是第二大知名品牌,仅次于保时捷跑车。在周年庆祝之际,迈森瓷厂
期刊
刘洋于2004年前后就开始关注我国历代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和回流,并且将依法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作为一个法律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曾于2009年代表中国律师团赴法国巴黎追索圆明园流失铜兽首,目前兼任“全球国宝追索及维护国家尊严华人律师团”首席律师,该团体2009年3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宣布成立,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跨国性的国际律师组织。由此他被称为;“诉讼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第一人”。在此次采访中,刘洋为大家解读了
期刊
艺术家的“转售权” (Droit de Suite)又称“追续权”,是指艺术创作者可以从作品转售中获取一定比例的版税,其继承人在本人过世后仍可享有70年的专收版权。欧洲许多国家早在19世纪就制定了“转售权”的规定,如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等。但此标准遭到英国政府及相关组织机构的强烈反对。最近,艺术家“转售权”又一次对英国艺术市场产生了波动,因为欧盟即将于2012年全面实施艺术品税收政策,这给英国这个
期刊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许多文物艺术品流失国外,不少艺术珍品被外国大型博物馆和大收藏家所收藏,其中不乏国宝级的佳作。近几年,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熟、规范并与国际市场接轨,一些珍贵的古代字画、精美的当代艺术品在经历了漂泊的沧桑后开始踏上回家的路途,海外的中国艺术精品相继回国竟卖。在艺术品拍卖中也出现了不少引人瞩目的“海外回流”拍品,如今年春拍诞生的4件亿元拍品也均是回流之作。但据业内人透露目前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