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昙石山文化陶器镂孔现象及功能探微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x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镂孔是我國新石器时代普遍存在的一种陶器装饰现象,这种纹饰尤其是在我國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地区的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广泛存在。其中,作为我國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一的福建“昙石山文化”,其陶器镂孔除具有同时期其他诸文化陶器镂孔的一般共性外,在镂孔数量、分布排列、发展演变及功能性等方面则有着自己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以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陶器为例,对“昙石山文化”中的陶器镂孔现象进行初步分析探讨,可以看出:“昙石山文化”陶器镂孔根据时间早晚关系大体呈现出镂孔位置由下到上、镂孔功能由实用性到装饰性、镂孔数量由少到多至晚期突然中断消失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昙石山文化陶器镂孔的分期
  昙石山遗址,位于今天的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处福州市闽侯县城近郊、闽江下游北岸的一处相对独立的低缓小山丘上,东距福州市区约20公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以来,至今已先后进行了十余次正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重要文物,包括很多器形各异的镂孔陶器。其中,1996年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是该遗址历次考古发掘中规模最大、收获最为丰富的一次,尤其是在地层堆积、文化分期等方面弥补了以往发掘之不足。
  首先,在文化分期上根据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地层叠压关系,自下而上可将遗址分为下层、中层、上层三期文化遗存。因为此次发掘主要是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考古现场展示需要而进行的一次发掘,所以在具体发掘过程中为保留中上层重要遗迹未能继续下掘,使得下层发掘面积相对较少,遗物资料发现也相对不足。从下层出土陶片纹饰上看,除局部施红彩、素面磨光外,还有绳纹、压印纹、戳刺纹、刻画纹、堆贴纹和镂孔等,但镂孔陶片出土较少,在同期出土陶片中仅占0.26%。
  其次,中层遗存是昙石山遗址的主体文化,也是“昙石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遗址中发现遗迹最多,层位关系最清晰、出土遗物最为丰富的一层。该层共出土各种完整或可复原陶器269件,其中包括镂孔陶器64件,约占23.8%。另外,从该层出土陶器和陶片纹饰看,主要以拍印纹(绳纹、条纹、交错绳纹等)为主,也有少量的刻画纹、压印纹、戳刺纹、堆塑和镂孔等。不过,镂孔陶片数量相对下层则明显增多,在同期出土陶片中所占比例也大幅上升至0.55%,主要器形包括釜、豆、簋、盘、壶、罐、杯、钵、鼎等。
  最后,为了能够在总体上更好地把握昙石山遗址中层出土陶器镂孔现象的具体演化轨迹,根据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陶器型式和组合状况以及各灰坑、墓葬等遗迹间的相互叠压打破关系,可将中层再细分为早、中、晚三期遗存。该层共发现墓葬42座,具体包括:早期15座,出土陶器80件,其中镂孔陶器11件,约占13.8%;中期18座,出土陶器104件,其中镂孔陶器24件,约占23.1%;晚期9座,出土陶器85件,其中镂孔陶器29件,约占34.1%。
  因此,从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镂孔陶器数量及其在同期遗存出土陶器所占比重上看,“昙石山文化”镂孔陶器数量及其在同期遗存出土陶器中所占比例,由早到晚总体均呈现出逐渐增多的发展趋势和过程。然而,在昙石山遗址上层出土陶器和陶片中均未再见有镂孔现象出现,“昙石山文化”陶器镂孔现象至此突然中断消失。
  二、昙石山文化陶器镂孔的特征
  1.镂孔数量
  从陶器单体镂孔数量上看,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陶器镂孔基本可分为单孔、三孔、四孔和多孔等四类,其中又以三孔和四孔为多,分别约占28.1%和57.8%。以遗址中层为例,在该层出土的64件镂孔陶器中,早期11件,其中三孔4件、四孔6件、多孔1件,分别占36.4%、54.5%和9.1%;中期24件,其中三孔5件、四孔18件、多孔1件,分别占20.8%、75%和4.2%;晚期29件,其中三孔9件、四孔14件、多孔5件、单孔1件,分别占31%、48.3%、17.2%和3.4%。可见,在昙石山遗址中层出土镂孔陶器中,单体镂孔数量由早到晚也明显呈现逐渐增多趋势。其中,中晚期陶器单体镂孔中三孔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相反单孔、四孔和多孔所占比重则显著提高。
  2.镂孔形状
  从陶器镂孔形状看,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陶器镂孔大体可分为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柳叶形、弯钩形、十字形)等四类,其中以圆形最多,约占90.6%(因下层遗存所获资料有限,从现有出土陶片镂孔形状看,基本为单一的圆形)。还以遗址中层为例,在该层出土镂孔陶器中,早期镂孔为圆形的有10件,长条形的有1件,分别约占90.9%和9.1%;中期镂孔为圆形的有19件,不规则形的有3件,长条形和椭圆形的各1件,分别约占79.2%、12.5%和4.2%;晚期镂孔均为圆形。显然,昙石山遗址中层陶器镂孔形状在种类上中期远多于早期,渐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但到了晚期又趋向单一化。
  3.镂孔分布排列
  根据陶器镂孔分布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将“昙石山文化”陶器镂孔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仍以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中层出土镂孔陶器为例,对称和不对称镂孔陶器分别约占60.9%和39.1%。其中,早期呈对称分布的有3件(图1),不对称分布为8件(图2),分别约占27.3%和72.7%;中期呈对称分布的有13件(图3),不对称分布的为11件(图4),分别约占54.2%和45.8%;晚期呈对称分布的有23件(图5-图8)、不对称分布的为6件,分别约占79.3%和20.7%。可以看出,昙石山遗址中层陶器镂孔在分布排列状态上,同样,由早到晚呈对称分布的镂孔陶器数量及其在同期镂孔陶器中所占比例也都逐步提高,相反呈不对称分布的镂孔陶器数量和比例则大幅下降。
  4.镂孔位置
  从陶器镂孔相对器物本身所处位置上看,“昙石山文化”早期陶器镂孔绝大多数都位于器身的圈足之上,但到了中晚期则开始出现部分镂孔上移至颈肩及口沿等部位的现象。同样以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中层出土镂孔陶器为例,早期陶器镂孔基本都位于器身的下端圈足上,足部以上极少有镂孔存在;但到了中晚期部分陶器镂孔则逐渐扩展至器底、颈肩和口沿之上(图5-图6)。显然,“昙石山文化”陶器镂孔在相对器身位置上根据时间早晚关系亦呈现出由下到上的上移趋势。   三、昙石山文化陶器镂孔的功能
  迄今为止,虽然尚未发现“昙石山文化”时期有关农作物种植的确切证据,但从同期伴出的小型石锛、石斧、贝铲和贝刀等诸多生产工具可以看出,“昙石山文化”时期的先民应当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但农业生产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远未占据主要地位,渔猎和采集在当时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结构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人们的食物来源还主要依靠捕捞、采集和狩猎。这从昙石山遗址中层出土的很多石镞、网坠、石矛和骨角器等小型工具中可见一斑,因为临江面海、四面环山,周围可供进行农业生产的空间极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样,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昙石山先民更多的则只能通过渔猎和采集来维持正常生活,而当时比现在更加温暖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无疑也为其大规模渔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与良好的自然条件。
  然而,农业基础的薄弱和渔猎采集活动的盛行相应带来的是经济生活流动性的增强,居址迁徙频繁,这从“昙石山文化”类型的所有遗址中至今尚未明确发现有房址等重要居住遗迹,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应该是处于一种尚未完全定居的流动状态,这从昙石山遗址出土的很多遗物中亦可看出。贝铲和贝刀作为“昙石山文化”特有的一种常见器型,在很多贝铲和贝刀上也都存在镂孔现象,其镂孔一般是两孔对称排列,显然是用于捆绑把柄的,而刃部大都留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则证明它们应是一种重要的耕挖工具。无独有偶,和同期出土的其他诸如石钺、玉环、纺轮等穿孔器一样,如前所述,不断的迁徙和改变居所难免会成为当时人们的生活常态,这种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或就决定了陶器镂孔现象的最初起源,“昙石山文化”早期陶器镂孔在功能用意上更多的应该是趋向于镂孔自身的实用价值。
  再从昙石山遗址中层早期出土镂孔陶器看,其镂孔大都呈不规则分布排列且在一些镂孔局部胎壁上尚存磨损痕迹,而到了中晚期其镂孔在分布排列上则明显趋于均匀对称,同时单体镂孔数量增多,相对位置也逐渐上移。由此可见,“昙石山文化”早期人们在陶器上镂孔其目的应当不在于单一的审美装饰,更多的应该是重在“实用”,陶器上的镂孔应为穿绳所用,是为方便携带而有意为之,以适应当时人们经常举迁不定的生活状态。然而,到了中晚期镂孔的装饰功能则明显增强,因为均匀对称的镂孔方式既可起到减轻陶器自身重量以使器身受力均匀从而降低陶器在移动搬迁过程中损坏几率的作用,同时又能发挥其美观装饰的功能,这无疑是一种巨大进步。所以,从功能意义上看,“昙石山文化”中的陶器镂孔大致经历了由早期重在实用到中晚期偏向装饰性的演变过程。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他为人谦恭有礼、平易近人,为画认真严谨、不急功近利,自幼酷嗜艺术创作,多年来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对绘画的追求,发奋自学,借古开今,求真创新,形成了独立不倚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论是版画、国画、油画、水彩画皆为难得精品,并多次入选全国、省、地市级美协举办的美展,屡次获奖。其人物、山水作品具有很高的社会评价和影响!画坛很多人称他为全才画家。  作为一个画家,他具备广泛而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扎实
期刊
说到新安画派,无疑,黄宾虹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此一地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黄宾虹晚年“墨法”变革(包括  “笔法”、“章法”,更重要的是“想法”和“看法”)之后得到确立。  而此前二三十年代的画坛,黄宾虹、张翰飞、汪采白就有了“新安三雄”的美誉,张翰飞尤为耀眼,已故围棋大师过旭初撰文回忆说:1924年,就是张翰飞等人介绍他人京和段祺瑞父子手谈的。当时,张翰飞在画坛已有很高声誉,“同乡黄宾虹、许承
期刊
崇祯帝自缢煤山,李闯王焚宫败走,多尔衮驾临京师,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政治舞台风起云涌。同样,此时的山水画坛亦可谓此起彼伏,涌现了四王吴恽、四僧、程嘉燧、恽向、邹之麟、龚贤、程正揆等为今人所熟知的巨匠和流派。其中,“新安画派”是别具特色的地方画派之一,他们在明亡清兴之际,活动于新安地区,以新安江和黄海峰峦为表现对象,追求枯简高旷的意境。这批艺术家不仅仅是再现自然景色,更是超越再现,而表现自己的遗民心境
期刊
安徽一名取自安庆与徽州的合称。“徽”便是很美的意思,汤显祖曾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地处皖南山区,与浙赣交界,境内黄山、白岳两山耸立南北,新安江贯境而流,风光旖旎。自秦以来,此交通闭塞之处便是中原战乱的避难所和文人雅士的桃源仙境。  徽州不仅是风景胜地,更是经济文化重地,徽商自不必说,自古有“徽商遍天下”“无徽不成镇”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
期刊
编者按: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精致秀雅的外观,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自清代发展至今虽然只有三百年的历史,但因其小巧精致、宜于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馆及收藏界的青睐。早在19世纪末,欧美收藏家就开始注意中国鼻烟壶的集藏,至今方兴未艾,促使鼻烟壶价格迅速上涨。2005年纽约佳士得一件小小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文物总店从安徽省皖南地区征集到一幅董其昌《水流树绕谁家图》。此图为绢本,立轴,纵71.5厘米,横29.5厘米,落款为“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玄宰。”钤印为“太史氏”(白文)、“董其昌”(朱文)、“画禅”(朱文)。1982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书画巡回鉴定组鉴定为董其昌真迹,并著录于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第296页,皖-401。  董其昌(
期刊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从建国后发掘的墓葬考古资料来看,市域西部是汉代墓葬的集中分布地,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铜镜。这些铜镜大小不一,纹饰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涵盖汉镜的常见种类。本文择选了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典型性的有铭铜镜,以此为例,对市面上常见的汉代有铭铜镜的图文结合、书体演变以及铭文内容逐一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文物爱好者的鉴赏有所裨益。  三、新莽至东汉早期    此期,以“TLV”格式的博局纹镜最
期刊
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国画像石棺艺术走向没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石棺或石椁,其画像艺术已没有了隋唐时期的细腻丰满和南北朝时期的古怪神秘,更没有两汉时期的多姿多彩、光怪陆离。在雕刻技法上,再难看到两汉时那磅礴大气、简约率性的“汉八刀”风格,也难以见到隋唐时婉约细腻的笔触。  从现在发现的宋辽金元画像石棺看,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如前朝,体量上,也难以与前朝相抗衡。此时的画像石棺内容多反映孝子烈女等题材,如出
期刊
黄杨木雕是驰名中外的浙江三雕(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之一。相比于东阳木雕和青田石雕家喻户晓的人气来,黄杨木雕的声名鹊起要晚得多。而后,进一步演绎成被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并成为喜闻乐见的观赏摆设艺术,温州人朱子常便是黄杨木雕的开山功臣。  朱子常(1876-1934年),名正伦,字子常,清光绪二年(1876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市城西街一个清贫的画匠家庭里,五岁丧父,因家境清寒,寄养于外祖父家。
期刊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生于新疆、祖籍安徽濉溪,现任职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安徽省委会,民革中央画院理事,安徽中山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淮北市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  作品多次入选中央电视台、中国美协、文化部、民革中央等全国展览和全省美术展览;多次在淮北、合肥、北京、上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举办个展、联展;多幅作品被海内外人士和政府机构收藏。  2002年庆祝香港回归五周年书画大奖赛获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