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用亮点覆盖难点

来源 :国土资源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难的时代。
  刘会和用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开始了此次访谈,对于这位拥有25年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经历的老“国土人”而言,感触似乎从未如此深刻。
  新世纪以来国内经济持续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国土资源推到了时代的最前沿。在很多人眼中,手握土地与矿产两大核心资源的国土资源部门无疑都是最能牵动和影响经济大局的强势部门。据主流经济学家的分析,依照中国现有的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这种“热门”的地位无疑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有权、有钱、有影响力”,对于外界下的这种定义,刘会和直言“这是事实”,而事实背后,却让他有如坐针毡的危机感。
  国土局长“最高危”的帽子早已世人皆知,这种印象来自于公众对于权力集中的担忧,而事实上,却也与普通人对这一领域缺乏足够了解相关。
  “人们似乎只看到国土资源部门风光在上、大权在握的一面,却对我们到底在做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缺乏根本的了解。”在刘会和看来,很少有局外人能够了解国土资源部门的难处所在,而这种不了解又更加加剧了工作的难度。
  
  变迁背后的保障压力
  难在哪?刘会和有自己的体会。
  “服务发展,保障用地”是他首先提到的第一个难点。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衡量本级国土资源部门工作做得好不好,常常首先看重的是“拿回了多少地”。 在依托于土地实现飞跃式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中,用地指标的意义举足轻重,对于相对落后的内地三线城市而言,更是如此。
  为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国土部门应尽的首要职责。刘会和对此毫不怀疑。
  “十一五”期间,娄底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GDP平均增速超过12%。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是用地总量的大幅攀升。刘会和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娄底全市的用地总量相当于之前十年的总和。其中获省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近5万亩,获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近3万亩,总计近8万亩的用地总量在全省可以排进前列——远远超过娄底在全省位于中下游的GDP总量排名。
  “省政府和省厅对于娄底的支持力度确实非常大,这是娄底市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识。”
  然而,即便是看似巨大的数字,却依然面临着更大的需求压力。
  “我们还得做好排队的工作。”刘会和表示,“土地供应不可能没有计划的无限制放开,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给所有的项目和需求排队,真正关系到民生的基础设施工程、省市的重点项目工程必须要优先保障。”
  从三十年前3平方公里的小镇,发展到如今近50平方公里的城区,娄底变迁的历史、城市规模的扩大,让刘会和这样的老国土人无法不感慨万千。
  
  征地拆迁——“天下第一难”
  跟所有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者一样,“征地拆迁”成了刘会和眼中绕不过去的难题。
  “过去的天下第一难是计划生育,现在应该是征地拆迁了。”
  征地拆迁的难,难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于老百姓而言,其他的事情或许离他比较远,他可以不在乎,但是直接关系自己的土地、房屋和利益的事情,他不可能不上心,不去计较。
  因为拆迁引发矛盾的例子层出不穷,既要直接面对用地对发展需要,又要直接面对拆迁对象的利益保障,夹在中间的国土资源部门的压力和难度自然可想而知。
  刘会和表示,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文明拆迁,一直是国土资源系统的目标,然而在保障项目实施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重压下,要让所有人都满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得罪一户人,往往就会得罪一片人”,一旦有不满的声音发出,经常就被急速放大,对国土部门的外在影响也就越大。
  对于这天下最难的事,娄底的做法是提高补偿标准。“娄底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是全省较高的,”谈及此,刘会和的语气中颇有几分自豪和欣慰的意味。然而,标准再高,被拆迁者还是不会觉得高。
  “占补”与“收费”的困扰
  占补平衡和收费工作是刘会和所提到的另外两难。
  与湘西地区类似,娄底也面临着地貌环境的天然限制,山多林多耕地少,在超过50%的森林覆盖率的巨大优势面前,这个地方的耕地后备资源明显不足。
  尽管娄底已经连续十一年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然而,却也意味着后备的耕地资源日趋减少。而与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不同,娄底的占补平衡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刘会和介绍,目前面临的形势是两个发展最快的地方——娄底市辖区和冷水江市,用地需求最大,却是面积最小,两地区合计面积仅占全市面积的1/9左右,占补平衡只能从新化和双峰等地想办法。然而这些地方除了自己同样需要面对发展压力外,还要代冷水江、娄底市开垦部分耕地完成占补平衡任务,新化、双峰占补的潜力也捉襟见肘。
  2011年,娄底的占补平衡目标是完成市本级重点工程建设7000亩的占补任务。刘会和坦言,完成这一目标并不轻松。
  而对于市级以下的国土资源部门而言,收费问题同样是个让人觉得头疼的问题。
  在刘会和看来,国土资源部门的收费其实并不多,无论是从项目数量还是金额上都是如此。目前,跟民众密切相关的有关土地方面的收费只剩下六七项,而且收费标准也大大降低,“但是被征收费用者却并不见得认同”。
  “因为我们过去的风格常常是只做不说。要收哪些费用,为什么要收,缴纳费用后的用途走向,很多人并不清楚。”刘会和表示,事实证明,还是必须“又做又说”,“只有及时向群众介绍清楚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才能赢得理解。”然而,要转变长期积淀的办事风格,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答题:从打卡做起
  难题摆在眼前,总得想办法去解决。
  这个解决之道不能按常规行事,必须另辟蹊径。
  2008年1月,娄底市局迁入新址办公后,全体人员被要求上下班打卡考勤,而且是人像扫描的打卡系统——这在全省的国土资源系统至今还是独此一家。办公大楼花重金打造的政务中心大厅集成了所有的日常政务办公环节,而一楼以上则实行门禁制度,不对外开放——用刘会和的话说就是“楼上办公、楼下服务。”
  事实证明,这些制度并非形式主义,而是动真格的。
  2010年,一位即将退休的副科长希望在退休前能够解决自己的正科级待遇问题,然而却被卡在了出勤率不足的关口上。这位副科长找到刘会和,声泣泪涕地恳请通融,然而刘会和最终仍然不为所动。他告诉这位副科长,制度摆在面前,这个口子不能随便开。虽然让人觉得惋惜,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不能相信眼泪,只能相信制度”。
  自2006年7月担任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至今,刘会和对全局人提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优化服务”。在他看来,优化服务,让社会、让民众也让领导真正体会到国土资源部门是在用心做工作、做服务,是解决国土资源工作难做的唯一途径。用刘会和的话说就是——“用亮点覆盖难点”。
  “优化服务”被他诠释为两大方向。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办事效率。
  长期以来,传统的职能部门往往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索拿卡要等一系列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在刘会和看来,“工作时间人都不在自己的岗位上,效率当然无从谈起”。而考勤制度也是与严格的流程管控紧密结合的。通过政务中心的窗口式办公,大幅减少流转环节;通过对程序的优化设计,将每个程序和节点责任到人,使得办证和办事程序提速25%以上。刘会和告诉记者,现在一个建设用地审批从最初的实地测量到最后的组装上报,一般都可以控制在7日内办结。逾期未结的,通过信息化流程监控,谁负责、谁受罚一目了然。
  而楼上楼下严格隔离,则直接针对可能存在的行政腐败行为。外来人员办事不得直接进入业务科室或局领导办公室,一切公开办理;有问题反映或者咨询的一律由信访室统一登记受理,或打举报电话反映。“为什么要上楼找人?如果说非得上楼才能办好事情,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的流程制度有问题,另外一种就是暗箱操作。前者需要我们反思,后者则决不允许。”刘会和的话斩钉截铁。
  
  国土所远离“请客吃饭”
  有一种说法,在各职能部门基层所的序列中,国土所属于比较有实权,却也常常成为社会矛盾诞生比较多的地方。关于国土所的问题,记者与刘会和进行了一番对话。
  国土资源导刊( 下同):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系统最基层的单元。由于直接要与群众打交道,处理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再加上基层所人员在业务水平与能力上往往还是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往往管理难度也比较大。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会和(下同):确实如此。国内不少地方在进行职能部门行风评议的时候,国土资源部门排名靠后,公众评价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土所的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最直接跟民众打交道的是他们,最能体现国土资源系统形象的常常也是他们。因此,要搞作风建设、改善形象,国土所这个环节是很重的。
  因此,我们在提优化服务时,肯定也要把我们的国土所纳入进来。
   :具体是怎么做的?
  :我们主要在工作作风上下功夫。比如严格要求基层所的人同样得严格办公纪律、提高办公效率,我们聘请了专职的巡查员在全市范围内不定期抽查。不仅是检查各工作岗位,还经常在餐饮、娱乐场所巡查,一旦发现有国土部门人的踪迹就严肃查处。
  我们要求基层所的人不能随便让农民请客吃饭。也许你到他家里去吃顿饭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杀个鸡什么的或许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种情况一旦经常出现,国土部门的形象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还再三强调严格收费标准,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出现,所有的收费项目都要求让办事群众心里有数。
   :据我们了解,不少基层国土所的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并不乐观。现实和生活的压力或许也是导致“乱收费”现象出现的原因。
  :你说的事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从我们的角度,从管理者的角度,对这方面我们尽可能地予以解决。从娄底的情况来说,全市93个国土所的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市局每年拿出300万的经费来专门解决国土所的工资,津贴和奖金也给予保证。
  我们还在努力改善国土所人员的办公条件与生活条件,正在陆续给他们修建专门的办公场所,并且在市区组织国土所人员的商品房团购,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从根本上堵住乱收费的源头。
  同时在制度上,我们坚持有收有放,一方面将所有收费的权利下放给县级国土资源局;另一方面,把基层所的独立财权收拢到县局,进一步明晰责权利的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基层所少出问题、不出问题。
  在制度上更严苛,在作风上更较真,在服务上更贴心。面对国土资源的诸多难题,刘会和的解答方式似乎很简单。然而,这看似简单的方式却让娄底国土资源工作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同,从2004年起连续4年被市委评为“三好”单位,在娄底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依法行政年度目标考核、市人大组织的行风评议及娄底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测评中,多次名列前茅。在国土资源部门往往成为“众矢之的”的这个时代,或许可以说,他们缔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其他文献
湖南在深入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后,又开始新一轮谋变。  2010年12月8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湖南省矿产资源开采准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听证会,听取各方专家、代表的意见。《办法》对矿产开发应当具备的主体资格、资金、技术、规模和地质环境等条件进行了明确,将有效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准入门槛,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记者从上述听证会获知,该办法实施后,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不高
期刊
“虽然累了点,但我看到了大家工作的激情和客户满意的笑容,心里非常感动和满意,因为这对于我们这个正处于发展中状态的单位来说,是格外重要的。”常德测绘院钟明贤院长欣慰地说。      2010年12月26日晚,全国测绘系统先进单位评比,湖南省常德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以下简称常德测绘院)获“全国测绘系统测绘奖章”荣誉称号,成为受表彰的33个全国测绘系统先进集体之一,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在此
期刊
土地综合整治和以往的土地整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一次要做的不只是修路修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是要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的方式。    2010年12月20日下午,浓重雾气尚末散尽,田间依然笼罩着稀薄的轻纱,62岁的常德市安乡县安康乡安兴村村民彭子建骑着自行车行在田间三米宽的水泥路上,他正要去田里拔棉秤。  刚刚采收完的棉田尽是枯枝,在田里折倒,就地焚烧作为肥料。安兴村的村民现在大多不再用棉秤做燃料
期刊
“现在关于资源,特别是土地的信息很多,也很杂,有价值的很少,特别是像常德、张家界、怀化这种三四线城市。我们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现在土地来源主要是通过招拍挂,但是还有一些类似于拿地之后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寻找合作伙伴的开发商,这样的信息能不能给我们提供。”  “据我了解,现在长沙有超过1000家房地产企业,良莠不齐。我们确实希望相关部门能有一个奖惩机制,结合国家的房地
期刊
2010年12月17日,《国土资源导刊》选题专家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经济、法律、地质、地勘、土地、房地产等领域的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上,专家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结合各自领域就湖南和全国国土资源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以及瓶颈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为杂志捕捉了一些新的选题热点:  1.“四化两型”大命题下的国土资源:十二五期间湖南经济建设的主题是“四化两型”,应该紧扣这一主线,关注
期刊
法学界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已争论良久,而合同性质的不同认定导致实践中对出让过程中相关争议的解决方式不同。法学界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民事合同,另一种认为是行政合同。笔者认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定性为民事合同为宜。    概念和特征    《民法通则》中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法》中的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
期刊
为有效整治矿业市场秩序,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从2005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矿产资源整合。各地的矿整大多以骨干企业整合诸多中小矿企为主的形式开展,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也多有差异,而其中所涉及的复杂利益构成使得整治往往成为了多方博弈。    云南:治矿先行者的三种模式  作为全国最早进行矿产资源整合的省份,早在本世纪初,云南便开始了对省内核心矿区的整合工作,并创
期刊
面对湖南这个“有色金属之乡”的矿物晶体日渐枯竭的情况,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忧。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地质矿床专家戴塔根更是公开疾呼“要把某些珍稀的矿物晶体提升到国宝的力度,禁止出口”。  矿物晶体20年,似乎开始要原罪了。  当年矿物晶体从被发现价值,然后走出国门,之后极热,到现在资源日渐枯竭,这样看起来,都是出口惹的祸。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改变目前湖南矿物晶体市场这样一个供货紧张、精品奇缺
期刊
>> 杨正存,苗族,湖南泸溪县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11月调入湘西州政府工作,2008年10月由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调任湘西自治州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2010年10月正式担任湘西州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1月12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首府吉首。  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自汉以来便因其西南门户的位置特殊性,而成为了军事战略要地。由于整个湘西山多路
期刊
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事关国计民生和千秋伟业。目前,国土资源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违法违纪案件处于易发多发时期,“高危”已成为当前国土资源部门的无法回避的现实。  2010年5月19日,慈利县国土资源局5名干部职工(其中有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因涉嫌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现有一名同志已被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事发后,慈利局党委行政班子多次召开会议深刻剖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