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三种能力,突出一个“巧”字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i7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很多,层出不穷,近期在导学式教学背景下,导学式教学模式逐渐登上了中学语文教学的舞台,在此舞台上的语文教学对教师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师必须在“导学式”的“导”上下大功夫,教师必须“会导”“善导”,更要能“巧导”。真正让语文课堂通过教师的新颖导入吸引住学生。因此,课堂新颖独特的提问艺术就构成了语文课堂特别是导学式课堂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成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新颖独特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能帮助学生养成开动脑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提问方面需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积极主动设计好课堂上导引的问题,特别要善于在“巧”字上做文章,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如何设计出新颖独特的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呢?我们认为问题的导入设计首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一、问题设计要体现能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后,能够抓住文本的主旨,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文本内容的一种能力。判定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学生对文章或语段的概括能力。教师设计导引问题时,要着重考虑从文章内容、文章主旨等方面设题;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且能够培养、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问题,可以从段内层次、段落含义、文本内容、文章主旨等不同方面进行设问训练。如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学生阅读课文后,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全文有一个‘文眼’,而且这个‘文眼’最能体现本文的结构脉络,请同学们试着找出来。”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包含三点:文章内容、作者情感以及行文思路。因此学生只要抓住“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概括文章要点的话,那么这篇文章内容、情感以及脉络就一目了然了。
  二、问题设计要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学生读懂文本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拿到一个文本,要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文章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文章脉络和文章主旨?我们教师必须对教材深入研究,整体把握文本层次和主旨、巧妙的设计出具有一定导向性的题目,促使学生在思考、探求文本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
  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往往都是一堂课或一篇文章教学的中心,这样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积极引导学生融入教材中,才会使学生逐渐发现文章的精髓,因此在设计这种问题时,一定要有一系列的次要的比较浅显的问题在课前作引导铺垫,这些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符合学情,让学生能从文本的阅读中很快找到答案,注意引入的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和理解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最终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增强上。要创新,就不能机械模仿。要创新,就要打破常规,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设计出更具有挑战性或新鲜感的题目,来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敢于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对待这种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敢于大胆地“放”,又要能够巧妙地“收”,在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又必须要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不断调节课堂教学的效度,始终控制课堂探究的大方向,不能让“创新”这条“航船”偏离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航线。
  在导学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要着力培养这三种能力,工作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归结成一句话:就是课堂重在“导”,更要重在“巧”字上做文章。设计的问题要起到“导”的目的,而且要突出“巧“处。
  “巧”之一:推陈出新设计新颖问题
  导题要力求新颖,善于从“新”“巧”入手切入,设计出一些具有形象性、启发性且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有效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如分析《项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文章主人公有没有可贵的品质?”通过文本的分析可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这一人物形象。同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可这样提问:“杜十娘不沉百宝箱与沉百宝箱相比哪个更好?为什么?”通过与人物性格发展的其他可能走向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了解人物的悲剧命运。
  “巧”之二:于无疑之处提突兀问题
  有些内容看似平常,学生无疑,教学中似乎也无疑可设,但只要教师善于于无疑处设疑,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激发学生激情,使学生已处于放松状态的心情顿时紧张,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发表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的目的。如教授《祝福》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为什么不叫她“贺六嫂”呢?此问题提得十分突兀,但却使学生兴趣盎然,激烈的讨论后,学生进一步领悟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封建礼教在人们头脑中的根深蒂固,进一步明确了祥林嫂死于封建礼教残酷迫害下的必然性。
  “巧”之三:逐层深入提连环问题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以已知为基础来不断探求未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一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对象的认知规律,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难处发展。
  如讲授《祝福》时,教师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巧妙设计出如下一系列问题:①主人公身上有哪些特点?②主人公为何而死?③主人公最终走向死亡的罪魁祸首是什么?④小说中的“我”与鲁镇上的人们对待祥林嫂的态度有何不同?⑤为什么“我”不能帮助祥林嫂,让她坚强地活下去?通过对如上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就可以逐渐理解小说批判封建制度,批判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这一主题,这种逐层深入的阶梯问题的设置,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能够更好地激发和调动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深入思考文本的目的。如教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第一个问题就是“三天光明时间你觉得是长了还是短了,你认为对于你自己来说,给你多长时间最好?”接着又问“你应该怎样度过给你的光明的时间?”最后问“你觉得这个时间对于你长吗?”采用有层次性的引导,最终使学生明白作者创作此文的真正意图。
  “巧”之四:明知故问提诱误问题
  所谓“诱误”,即故意出示一个错误的结论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问题,其好处是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探究气氛。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根据文中的内容提了一个问题:“刘兰芝‘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她是个左撇子吧?”通过诱误设问,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立即紧张起来,学生注意力瞬间集中了起来。在学习《病梅馆记》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可这样设计问题:“梅花弯曲、疏朗就不美,笔直、繁密的就很美吗?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是写梅的名句吗?我认为龚自珍的观点太片面了。”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作者是借梅议政,是为了表达自己拯救人才、解放思想的愿望。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特别是导学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必须采用的一种手段,怎样才能设计出能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问题,是一线教师要深深思考的。有句话讲得好:“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应该越来越多地激发思考。”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之间的对话,必然采用提问这种有效方式。因此,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积极有效地设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逐步趋向高效生态课堂,同时这也是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必须引起每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作者通联: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中学]
其他文献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至此,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高考作文经历了30年的风雨历程。每年人们对高考作文都怀有极大的关注,人们对作文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但是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怎样命题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导向?学生的作文怎样写才能真正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我通过对历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认真研究和思考,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写作要突出“四关注”和“四具有”,才能真正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下面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有明确要求:“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这些要求不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还体现了文本细读的重要理念,即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价值、思想意义等方面的领悟与接纳。对于语言的品味,本来应该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尤其是文本阅读的核心内容。但由于众
笔者有幸受邀参加在古城扬州举办的江苏省“师陶杯”颁奖活动。其间,观摩了江苏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著名特级教师秦晓华执教的高中课文《老王》。  我与秦老师从未谋面,听说他,认识他,也只是在一些教学研讨会和网络视频上。有幸走近他,幸运过后,我的感受就是:他的语文教育大于语文教学。课堂上的秦老师,总是面带和蔼的微笑,多用赞赏的话语激励学生,或是巧妙地点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举手投足间,始终流露出博学者特有
本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所选的材料是清代郑日奎的《醉书斋记》。讲解这篇月考文言文,依然突出了我一贯坚持的文言文教学原则,那就是:固基、启思、厚学、励行。下面拟结合对这篇月考文言文的讲解,具体解说一下牵住文言文教学的“牛鼻子”应该选取怎样的操作步骤,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方法。  为便于解说,先将《醉书斋记》全文照录如下: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
《项脊轩志》作为文言传统经典篇目,历来评价甚高,其文学价值得到了诸多肯定。不过,历来论家多从文学特征角度加以评说,对其主旨却鲜有论及。作为教材文言篇目,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均删除其论赞部分;在教学安排上,鲜有教师将论赞部分能否删除作为一个教学的问题提出并加以处理。综合起来看,《项脊轩志》所言之“志”究竟为何?教材删其论赞部分是否合适?教师能否将前述两个问题加以教学的处理?而上述
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美文,如果我们善于开发,不仅能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感受文学的魅力,还能给予学生生命的启迪,从而增强课堂的质感。  笔者在讲《山中访友》的时候,以“初识”、“相知”、“离别”为关键词,串联起整个课堂教学,其中“相知”环节是这样进行的:  师:“和文中这么多的朋友愉悦相处一番后,我想了许多。作者为什么要去山中访友,是不是和许多文人墨客一样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孤独呢?苏东坡有句‘时见幽人独往
写于1934年的《拿来主义》,是鲁迅杂文中的精品。该文自诞生迄今,不知有多少人作过解读和评价,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由于受认识和时代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今天看来,有许多阐释过分强调其思想性而淡化了文学性,显得牵强。而该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则被过多地从语言学或文章学的角度进行条分缕析,虽然全面而细致,但其文学价值仍被淹没在学科性之中了。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鉴评这篇杰作,分享
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章熊先生发表《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历程》与《我对中学语文教材的几点看法》①,对其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作了全面的回顾,对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仔细研读后笔者感悟最深的是,语文教学应该从“自发”走向“自觉”,确保走在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正道上。“自发”的教学往往是随机、随意的,其科学性和效率得不到保证;“自觉”的教学,则是目的明确、计划周密、组织严密的,符合语文教学的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挖掘文本内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人格素质。如何深度挖掘文本内涵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巧妙抓住关键字词,深度挖掘文本  关键词
相对于人身迫害和经济剥削,对言语虐待的探讨更为困难。通常政治、经济等有形压力形成的压迫机制较为显现,施行压迫的过程可以被实录或实证;压迫造成的伤害容易被确认、被验应。而言语虐待是无形的,它主要作用于心理形成精神压制,因而藏匿得更隐蔽,研究起来便越为困难,深究言语虐待,特别是挖掘虐待背后隐藏着的特征,也越具价值。当然,这些研究本身也是可能的,因为心理压制许多是由言语操纵和高压形成的,虐待的根源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