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b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和社会习惯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不可分割。我们学习英语,如果只停留在纯粹的书本知识上,不去了解西方文化,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了解西方文化,对于学习英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民族习俗与英语学习
   民族习俗主要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民族风俗和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中西方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见面寒暄。在我国,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在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就是向对方说一声“Hello!”或者按时间来分,说一声“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afternoon!(下午好!)”和“Good evening!(晚上好!)”另外一种常见的问候就是谈论天气,西方人在见到熟悉的人时会说“What’s a fine day today.”(今天天气不错)“Good day,isn’t it?”(真是个好天气,是吗?)
   2.西方人注重个人隐私。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属个人隐私范畴,所以,忌讳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问及“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3.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很大区别。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所以中国人听到赞美的话语后会说一些谦词,如:“哪里,哪里”“不行,不行”“过奖了”,等等。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
   4.称谓及称呼的不同。中國人在称呼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人时,一般会加上其相应的职称,比如说王叔叔、张经理、赵部长等。而西方人一般会用“Uncle”“Aunt”来指代叔叔和阿姨,客气地称呼对方时,一般用“Mr.”“Mrs.”或“Miss.”等。汉语把这种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
   5.敬语谦词的不同。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不用像汉语那样用诸如“您、局长、工程师”等敬语。
   6.生活习惯的差异。例如:中国人请客吃饭,总喜欢向客人敬酒夹菜。而西方人请客吃饭通常只敬一次,接下来就会随客人的意了。主人希望客人自己动手,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是放在你盘中的菜、杯中的酒,最好把它吃光、喝光。
   7.对女性的态度不同。尊重妇女的礼节在英美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公交车上为女士让座。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停留在口头上。
   二、历史典故差异与英语学习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人们常常运用典故,在西方文化中,许多历史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以及圣经故事。
   如:“Fred was the adonis of the college”.弗雷德是学院里的美男子。Adonis(美少年),典出希腊神话,常作“美少年”的代名词用,首字母亦由大写变为小写。再如:“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这句话中的doubting Thomas源于圣经故事,Thomas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此人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使用“doubting Thomsa”表示多疑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三、生产劳动与英语学习
   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中国人向来用牛耕田种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默默奉献的象征,所以人们喜欢把那些任劳任怨的人比作老黄牛。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而以马为耕作牲畜的英美国家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四、语言表达的差异与英语学习
   许多词语或习语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例如:表示颜色的词在英汉语言中都有,并且在词义上基本都是等值的:black(黑色),yellow(黄色),green(绿色),blue(蓝色),white(白色)。但语义稍加延伸,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in a blue mood”或“feel blue”表示“感到忧伤、低落”。又如:“a green hand”不是“绿手”而是“生手”;“black tea”并不是“黑茶”,而是“红茶”;“white coffee”不是“白色的咖啡”而是“牛奶咖啡”;“a white night”不是“白色的夜晚”而是“不眠之夜”。另外,还有一些和动物有关的词,用在不同的搭配上也有不同的意思。例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意思是“下倾盆大雨”;“black sheep”是“害群之马”的意思;“spring chicken”意指“年轻的少女”;“white elephant”不是“白象”,而是“累赘、大而无用的东西”。
   由以上可以看出,要真正学好英语,有时不能只从英语单词的字面意思出发,而要真正地了解词语所包含的内涵,还要深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四月天,走在春韵悄然舒展、点点新绿爬上柳梢头的校园里,沉醉于这蓬勃的春色中,不禁想起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望着操场上奋力奔跑着的学生,正像那春日里涌现的一股股力量,正用尽全力向上伸展。作为一名执教不久的教师,身处单纯的校园环境之中,看到这番景象,心中除了责任、义务和使命,更充满了柔情、感动和诗意。   然而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单调乏味的,每天上课下课,批改作业
期刊
从教至今已经有二十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得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无比圣洁的情境。课堂内外醇醇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教师要有爱   身为一名教师,我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十几年的
期刊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对数字图书馆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二是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信息服务机构,该机构应该包括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所有类型的图书馆资料。基于这种理解,对“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宽泛的描述是“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满足了分布式面向对象的信息检索需要”。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
期刊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创造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观念。在此虛拟空间里,网民频繁地交流,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相当明显。对于这种全新的语言现象,既让人兴奋,又让人担忧,但无论何种态度,均表明这种全新的语言形式开始被人们所关注。笔者对高职语文教育中遇到的网络语言影响学生的现象,产生了探究网络语言的想法,通过社会语言学知识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为高职
期刊
摘 要:青岛,虽然仅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有着浓郁个性特色的城市文化。本文通过对青岛的历史、移民文化的特征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进行分析,揭示了青岛多元化城市文化风格的由来,提出了对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岛;文化;多元化;个性特色   一、青岛的发展历史   《胶澳志》中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山岩耸秀,林木蓊清”
期刊
摘 要:教师被认为是高压力职业,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尤其大。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她们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幼教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缓解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措施   目前,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一些对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
期刊
学校的教育特色能够体现出学校多样化办学的宗旨,能够超越以往的标准化教育。当前教育处于一个深化改革的宏观背景中,努力塑造学校的教育特色,能够帮助学校提高教育的品味,提升办学的质量,使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得到促进。   一、学校特色教育概述   学校特色教育指的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一种独特的,与教育规律相符合的,而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办学模式。它是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校企合作的多个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口号,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道路,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各个职业学校都在寻求多种校企合作方式,积极探
期刊
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突出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高考写作所占的分值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成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笔者以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为突破口,寻求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   英语写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思维、组织、表达。首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文化,尤其是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了英语恭维语的规律及规约及其深层的原因,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恭维语;跨文化交际;差异   恭维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及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人们在运用恭维语时,总会有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恭维语在实施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谈话双方的社会地位、称赞的内容或对象等差异,其实就是文化差异的反映。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与英语语言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