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 穷则思变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i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出版人周刊》列出了该年度即将举办的46个国际书展,提请业内人士备忘。从地理位置看,从巴西到加拿大,从韩国到菲律宾,从芬兰到希腊,可谓书展遍布全球。从时间来看,每月都有书展举行,最集中的是3月,多达9个书展,令人瞩目的是法国厨艺书展和巴黎书展;其次是4月份的8个书展,包括久负盛名的伦敦书展;而只有8月份是北京国际图书展一枝独秀。就此而言,国际书展已经成为全球出版业无可忽视的一项常规型市场活动,当然,没有哪家出版社会参加全部46个书展,选择什么时间参加并去哪里参加是出版社每年年初案头必备的工作之一。
  不管是来自学术研究界的意见,还是业内的共识,每年最重要的两个展览是4月的伦敦书展和10月的法兰克福书展。按照研究者Brain Moeran在《书展的人类学分析》里的断言:前者展示的是出版社每年秋季的书单,而后者则集中了出版家的春季书单。换言之,这两个历史悠久且大名鼎鼎的书展集中了出版社全年的热销名单以及方向。除此之外,其余44个书展有地域性的,比如阿根廷书展辐射南美地区;有专业性的,比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书展是儿童书展;还有一些被定位是商业性的,比如Book Expo美国书展和加拿大书展专注发行权,等等。
  专业化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法兰克福书展和伦敦书展的组织者,分别是两大职业展会公司:Frankfurt Buchmesse 和励德会展公司(Reed Exhibitions)。励德会展公司从1985年开始介入组织在1971年开始创办的伦敦书展,凭其每年多达500个专业会展的经验,一手策划了其他书展, 包括美国和加拿大书展(BookExpo American, BookExpo Canada)、东京国际图书展等在内的出版行业会展。深厚的组织、管理经验以及行业人脉和影响,使得伦敦书展这些年来逐步扩大,稳健地发展成为版权交易特色为主的国际平台。2012年的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33个国家的25000多位专业人士到场参观,参展企业的数量超过了1600家。所以2013年3月在励德公司并兼任伦敦书展总经理多达十年的阿里斯泰尔·伯腾肖(Alistair Burtenshaw)的离职,直接让出版界关注下一任人选,并惊呼“对出版业影响巨大”。
  与此类似,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办方是作为德国书商及出版商协会子公司的法兰克福书展会展公司。法兰克福书展会展公司除了每年举办为期五天的书展,还全年组织各种国际会议、高端论坛、专业培训及交流活动,并在纽约、莫斯科、北京和新德里设立了德国图书中心。从2006年开始,法兰克福书展与南非出版协会合作举办开普敦书展;2007年与阿拉伯世界合作共同举办阿布扎比国际书展。 2012年的法兰克福书展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家展商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将达到340场。秉承德国人严谨务实的作风,法兰克福书展会展公司最近推出的针对行业参展新手和业务提高的“法兰克福学院”以及法兰克福电子书等都有极强的指导性以及专业性,对树立“法兰克福书展“品牌裨益深远。该公司还着手建立并更新全球最大的网上书业数据库,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所有这些围绕着图书出版业进行的专业性服务,极大地保证了法兰克福书展经久不衰的成功地位。另外,执掌法兰克福书展长达25年的前主席彼得·魏特哈斯一直执著于将法兰克福书展专业化并国际化,而今各大书展沿用的“分类中心”“主题馆”和“主宾国”都是魏特哈斯提出并首次启用在法兰克福书展的概念。
  从伦敦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的发展历史来看,专业化公司的介入和专业人士植根出版业的长时间努力,都是这些书展成功的巨大助力。
  历史的教训
  虽然专业化展览公司的深度介入为这两个国际书展提供了更多展会的专业组织和管理经验,但在实际操作上,也都有过马失前蹄。比如在2006年,励德会展公司为了扩大影响,曾把当界的伦敦书展挪到伦敦城东的ExCel展馆,结果居然遭到英国出版界的消极抵制,包括培生集团在内的英国出版商认为从他们的办公地点到ExCel太远,周围没有英国人熟悉的酒吧、餐馆以及俱乐部等等,而如果他们在原有的伦敦城交际圈中组织有关活动,客户奔波于展馆和伦敦城中心太不方便。来参展的各国出版社人员也挑剔了很多新展馆的问题:比如当时从伦敦市区到ExCel的展馆,需要使用地铁、汽车和短程出租车3种交通工具,花费不菲。会场因为启用不久,而且设计时过于考虑其展览、体育场所等多功能用途,结果通道拥挤,洗手间保洁很差,购买食品的队伍很长等。还有参展者抱怨“最令人不满的是会场室温的控制,英国早春的早晨还很冷,版权中心紧靠入口处,许多编辑和著作经纪人穿大衣戴手套,坐在花500美元一个摊位的桌旁工作;而主厅却像一个桑拿室。因此许多参展人抱怨说,如果跑这么远到这里来,一切设施就应当比市中心的奥林匹亚强很多,但结果却并非如此”。甚至当时ExCel展厅同时有其他展览,而不仅仅是一个书展也成为抱怨的内容,有些出版商觉得这种“并居”伤害了他们为书展而来的诚挚以及图书出版的崇高地位。
  此后的形势发展出人意料,法兰克福书展居然在2006年5月5日,宣布将在2007年4月在伦敦伯爵宫展览中心举办新的国际书展,从而将与现有的伦敦书展展开直接竞争。励德公司因此火烧眉睫。终于,在2006年5月11日,主管伦敦书展的阿里斯泰尔·伯腾肖(Alistair Burtenshaw)宣布,已与伯爵宫展览中心签署长期协议,将于2007年4月16~18日将伦敦书展挪回伯爵宫。《出版人周刊》称之“一次胜利的回归。励德(Reed)展览公司不惜重金要赢回出版业的‘民心’,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顾问委员会,并邀请前兰登书屋的高层西蒙·马斯特(Simon Master)出任该委员会非执行主席。一排排体面的咖啡馆穿梭在各个明亮的服务站点之间,可随时提供三明治和其他食物的活动餐车等等贴心设置和服务,将那些‘为了取食物和使用洗手间而不得不排起长龙’之类关于ExCel展览中心的不愉快记忆一扫而空”。   这个事例说明,既然书展是为出版行业服务的,那么最大限度地了解该国以及世界出版行业,并提供适合他们的服务方式,而不是一味求全或者求大或者求新,才有书展举办成功的可能性。另外,随着国际书展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各种专业化管理的进行,一些书展远离其主办地,越界而到其他书展家门口来竞争的可能性,并非没有。起码,2006年伦敦和法兰克福书展之战,虽未成型,但威胁已见。
  个性化发展
  基于德国出版和印刷业在全球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德国的法兰克福书展先占有了人和的优势;再有位于欧洲的地利优势以及德语、英语双语出版的多语种优势,法兰克福书展从战后重开之日起就稳定了其国际化的地位,每年在书展上达成的版权交易份额约占世界全年总量的75%。比较而言,英国伦敦的书展无疑是后来者。
  伦敦书展逐渐定位为国际版权交易,专业性体现在围绕这一主题下设立诸如研讨会、专题培训等,目标人群也确立为世界各地的图书销售商、出版商、图书馆经营者及图书生产服务商,反而作者或者当地民众或者爱书人出席极少,图书展示、业务拓展与资讯分享使得国际参展商把伦敦书展当作每年春季开门必去的把握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贸易以及教育平台。比如每年为新入行的版权代表设置的“版权销售入门”研习会一直是一个出版和代理商参与的重头;“国际出版”以及近年来的“数字化议题”都是出版商业的新亮点。随着世界出版业的国际化潮流,伦敦书展的这一定位因此也为之带来日益扩大的影响。比如2012年的伦敦书展有着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和主宾国中国的深度参与,因此在规模上再次创新:3天内座谈会、研讨会和对话活动达到400多场,从各种深度以及广度涉及当前出版业所有的商业话题。从数字化运行、青少年图书市场预测、中国以及亚洲新兴市场全面展现、版权以及翻译、语言教学、童书插图和装帧、物流和渠道统销,等等,所有市场的话题均有涉及。
  虽然是纯商业化的平台,但伦敦书展也呈现了英国人一贯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态度,既注意展位布置的艺术性,还要讲求温馨以及易于交往,因此大参展商也不以纯展品摆放为主,而是一桌四椅,到处是可以坐下来细谈的场景,而伯爵宫周围遍布的酒吧以及靠近市中心的便利位置,也是伦敦书展的一个得益之处,这样出版业内人士可以方便且舒适地在衣香鬓影中进行“现金”交易。
  综上所述,书展无疑是出版行业必不可少的商业活动之一,这些年世界各书展越来越以版权交易、数字化包括新市场开发和探讨为己任,不再是概念中弘扬和鼓励阅读为主、读者与作者登台的传统“文化唱戏”角色,但是,服务好出版商,纯粹做到“商业搭台、商业唱戏”,更需要用现代商业的办法来管理和运营书展。
其他文献
《建安年》  李靖岩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版  定价:28.00元  “小人物创造历史,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在翻开这本《建安年》,看到作者的自序后,跳入脑海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托尔金的名言。在奇幻史诗《魔戒》三部曲中,托尔金创造的不仅有宏大的中土世界、魔幻瑰丽的种族、绚烂的魔法和残酷的战斗、复杂的人性和美好的结局,不仅有甘道夫以身殉道的悲壮,阿拉贡万夫不当的王者气象,精灵王子的优雅
期刊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012年最热的词莫过于“正能量”了。一本原名为“撕掉”(Rip It Up)的书,经由博集天卷的天才策划,冠以“正能量”之名,在2012年8月上市后,书名迅速成为社会流行语,像旋风一样无孔不入地刮向社会各个角落。  这是一本号称“世界级心理励志书”的畅销书,作者理查德·怀斯曼据说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的头衔。豆瓣网上,一些被这两个标签吸引却又抵触这流俗书名的读者
期刊
《写作最难是糊涂》  阎连科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定价:25.00元  作家阎连科从事文学创作30年以来,出版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如《丁庄梦》《受活》《日光流连》《风雅颂》等,都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他的作品关注底层人物的命运,直指社会现实,体现出强烈的反思精神和人本主义情怀。新作《写作最难是糊涂》,集中系统地反映了阎连科近年来在文学、写作与读书方面的独特观点。  清朝大文人
期刊
背景资料1:  在希望工程开展的第24个年头,10岁的农村女孩彭梦霞收到的礼物不再是文具、书包、食品和衣服。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她和她的同学们收到了来自希望工程“快乐阅读”项目捐赠的课外书。自打这些新书被送到学校图书馆,这个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小学生就忙了起来。她是班里的图书管理员,每到下午课外活动时间,都要急匆匆地从图书馆把一摞书抱回教室。面对同学们的争抢,个头矮小的她还会颇具威严地用一根竹
期刊
近年来,引进版的图书越来越多地登上国内畅销书榜。那么对于同一本图书,中外读者的评价是否一致?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图书销售重要渠道的今天,中外读者的网上图书评论行为是否有区别?其中反应了哪些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又有哪些是可以为中国出版人所借鉴的?  为探讨这些问题,本文选取了10本版权引进自美国的畅销图书,通过比较它们在Amazon.com和Amazon.cn上获得的评论,并通过对评论抽样后进行更深入的
期刊
电影其实就是一种“假装的艺术”,你明明知道电影里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打打杀杀,都是编剧、导演虚构的、演员做的戏,可你还是喜欢,还是会感动。  在一个讲究包装的时代里,我个人倒是不情愿将“会装”“能装”这类词归入“反讽”一列。相反,高超的包装,甚至是一种艺术。电影其实就是一种“假装的艺术”,你明明知道电影里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打打杀杀,都是编剧、导演虚构的、演员做的戏,可你还是喜欢,还是会感动。
期刊
文化行业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图书与音像只是文化承载的产品形态,而其中的文化设计与文化内容却可以无限发挥。  图书和音像制品是出版业的传统产品。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新时期出版市场的需求,过去一本书配一张光盘的时代早已悄然逝去。追求具有生动丰富的内涵,品质精良的创意设计,可视性强的图书与音像制品的审美需求已经上升新的台阶。品质与价值是时代和市场的呼唤,高品质的图书音像制品已成为现今出版市
期刊
[摘要]数字出版人才的建设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学界、科研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数字出版人才的质量和建设直接决定着出版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优质数字出版人才也是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北京印刷学院在数字出版人才建设方面的经验为例,来探讨高校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衣彩天,北京印刷学院。  [基金项目] 北
期刊
社会工作是一种面对现实,并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本的实践。但是,极为注重实务的社会工作也有其历史性,也应该关注历史。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有较为复杂的发展历史。  所谓社会工作,既是指一种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生活障碍,增强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又是指从事这类服务的一种专门职业。社会工作是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尽管专业化水平不高,还
期刊
好的营销能够有效地传递新书价值,延长新书的生命力。利用每一次契机以多种宣传营销方式进行新书营销并及时放大营销效果。  《石油大棋局》是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多年心血凝聚之作。这位自小因小儿麻痹症一直以轮椅代步的学者,以坚强的毅力坚持调查研究,掌握翔实的资料,将许多看似无关的事件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看问题的视角。新书分析了世界石油格局形成的来龙去脉,以及中国在世界石油格局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