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选奥拉朱旺还是选乔丹?这个问题在火箭队内部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迈克尔·乔丹——这个在高中时期就声名鹊起的北卡篮球天才可以说是各支球队都梦寐以求的,而且就在这个夏天,乔丹刚刚代表美国男篮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本土折桂,可谓红极一时。很多人都坚信他将成为今年的NBA状元秀,就连NCAA的传奇教头迪恩·史密斯也建议火箭队说:“你们应该选择迈克尔,他真的太有天赋了。”其实,对于当时的火箭队来说,他们在内线已经拥有了拉尔夫·桑普森,此时似乎选择一个顶级后场来补强阵容,使球队的内外线更加均衡是最明智的做法。其中,以已经退役的埃尔文·海耶斯为首,很多火箭队的球员和工作人员也都这么认为。
但菲奇教练却并不这么想,他更倾向于选择奥拉朱旺。哈基姆·奥拉朱旺——这个身高2.13米的大个子出生于尼日利亚的拉格斯,17岁时,在球探庞德的推荐下,只身来到美国并进入休斯敦大学。在这里,经过教练刘易斯的调教,奥拉朱旺进步神速,特别是他脚步动作,不但灵活敏捷,而且假动作逼真多变,很快奥拉朱旺便赢得了“大梦”的雅号。在休斯敦大学效力期间,奥拉朱旺一共打了104场正式比赛,平均每场比赛可以拿下13.3分、10.7个篮板和4.5次盖帽。在最后一个赛季,他更是有每场比赛16.8分、13.5个篮板和5.6次盖帽进账,投篮命中率高达67.5%。其中,除了得分,后面三项统计他都是排名NCM的第一位。凭借着毕业季的出色的表现,奥拉朱旺在1984年的众多优秀球员中脱颖而出,和乔丹一起成为了状元的热门人选。
其实,早在1983-84赛季尚未结束时,菲奇教练就已经在盘算给火箭队打造“双塔”阵容了,这次火箭队拿到状元签正是一个机遇。菲奇教练之所以对内线球员情有独钟,源自与他在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时的执教经历。在1979年到1983年期间,他当了四年凯尔特人队的主教练,并于1981年带领球队获得了NBA总冠军,而那段时间的凯尔特人队之所以强大,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凯文·麦克海尔和罗伯特·帕里什在内线的双高组合,这对菲奇教练的影响很大,加之在1983·84赛季,已经离开球队的菲奇再次目睹凯尔特人队登顶,这就更加坚定了他组建“双塔”的决心。另外,“红衣主教”奥尔巴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菲奇教练。在选秀前一次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奥尔巴赫说道:“如果你的球队里拥有10个奥斯卡·罗伯特森或10个杰里·韦斯特,那么你可能会赢得很多比赛的胜利,但却不一定能拿到总冠军。而假如你的球队里有10个比尔·拉塞尔的话,那你一定能拿到总冠军,内线球员太重要了,我支持菲奇教练组建桑普森和奥拉朱旺的‘双塔’阵容。”奥尔巴赫的话可能有些夸大了爱徒拉塞尔的作用,可能他也想不到若干年以后迈克尔·乔丹和斯科特·皮彭的后场组合会颠覆他的观点。但在当时,这却实实在在地提醒了菲奇教练,要知道,在凯尔特人执教时期,菲奇就多受“红衣主教”的点拨,如今恩师开口,他怎能不当成金玉良言。就这样,尽管只有少数人赞成他的观点,但菲奇教练却依旧立场坚定,坚持要选择奥拉朱旺。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促使菲奇选择奥拉朱旺的重要原因就是拉尔夫·桑普森。比尔·菲奇——这个来自于美国爱荷华州锡达拉皮兹的教练虽然是NBA历史上的第一个“千败教头”,却也是一位铁血教练。菲奇教练带队纪律严明,本人也非常严酷,他喜欢那种球风硬朗的球员,特别是内线球员,在攸关比赛胜负的时刻,只有这样的球员才能让他放心。而桑普森显然不是他所需要的那种“硬汉”,虽然在新秀赛季表现的非常抢眼,能拿下场均21分、11个篮板外加4次盖帽,攻守俱佳,但在菲奇教练的眼里,桑普森总是给他一种偏“软”的感觉。而奥拉朱旺则不同,菲奇教练曾到休斯敦大学去观看过奥拉朱旺的比赛,奥拉朱旺在场上硬朗的打法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此,菲奇教练想让火箭队选中奥拉朱旺,这样他就可以让桑普森去打大前锋,从而把篮下彻彻底底的留给奥拉朱旺,在他的眼里,中锋就应该是像奥拉朱旺这个样子的。其实,在日后,倘若抛开技战术和战绩等因素来看,菲奇教练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在联盟里度过了最初几个辉煌的赛季之后,桑普森的伤病开始出现,并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只在NBA征战了9个赛季,就不得不遗憾的宣布退役。而奥拉朱旺则整整在NBA征战了18个赛季,其中有17个赛季都是在火箭队。
最终,菲奇教练的坚持征服了所有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雷·帕特森终于下定决心要选择奥拉朱旺。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帕特森说:“选择奥拉朱旺不是我个人的决定,也不是火箭队的决定,这是所有休斯敦人的意愿,原因就是他来自于休斯敦大学。在去年的选秀大会上我们的一个选择就让他们很不满意,今年倘若我们再不选奥拉朱旺的话,他们一定会拆了我家的屋顶的。”帕特森所说的让休斯敦人不满的决定,正是在1983年的选秀大会上,在摘走桑普森之后,仍然手握一个第一轮选秀权的火箭队选择了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罗德尼·麦克雷,而放弃了来自于休斯敦大学的德雷克斯勒,这当时在休斯敦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而菲奇教练也说:“我们需要奥拉朱旺,他的到来将改变休斯敦的篮球历史。”
“休斯敦火箭队在第一位选择了哈基姆·奥拉朱旺,休斯敦大学。”随着当时刚刚接任NBA总裁的大卫·斯特恩在1984年选秀大会上的郑重宣布,奥拉朱旺终于成功落户休斯敦,也为火箭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拉开了序幕。
但菲奇教练却并不这么想,他更倾向于选择奥拉朱旺。哈基姆·奥拉朱旺——这个身高2.13米的大个子出生于尼日利亚的拉格斯,17岁时,在球探庞德的推荐下,只身来到美国并进入休斯敦大学。在这里,经过教练刘易斯的调教,奥拉朱旺进步神速,特别是他脚步动作,不但灵活敏捷,而且假动作逼真多变,很快奥拉朱旺便赢得了“大梦”的雅号。在休斯敦大学效力期间,奥拉朱旺一共打了104场正式比赛,平均每场比赛可以拿下13.3分、10.7个篮板和4.5次盖帽。在最后一个赛季,他更是有每场比赛16.8分、13.5个篮板和5.6次盖帽进账,投篮命中率高达67.5%。其中,除了得分,后面三项统计他都是排名NCM的第一位。凭借着毕业季的出色的表现,奥拉朱旺在1984年的众多优秀球员中脱颖而出,和乔丹一起成为了状元的热门人选。
其实,早在1983-84赛季尚未结束时,菲奇教练就已经在盘算给火箭队打造“双塔”阵容了,这次火箭队拿到状元签正是一个机遇。菲奇教练之所以对内线球员情有独钟,源自与他在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时的执教经历。在1979年到1983年期间,他当了四年凯尔特人队的主教练,并于1981年带领球队获得了NBA总冠军,而那段时间的凯尔特人队之所以强大,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凯文·麦克海尔和罗伯特·帕里什在内线的双高组合,这对菲奇教练的影响很大,加之在1983·84赛季,已经离开球队的菲奇再次目睹凯尔特人队登顶,这就更加坚定了他组建“双塔”的决心。另外,“红衣主教”奥尔巴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菲奇教练。在选秀前一次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奥尔巴赫说道:“如果你的球队里拥有10个奥斯卡·罗伯特森或10个杰里·韦斯特,那么你可能会赢得很多比赛的胜利,但却不一定能拿到总冠军。而假如你的球队里有10个比尔·拉塞尔的话,那你一定能拿到总冠军,内线球员太重要了,我支持菲奇教练组建桑普森和奥拉朱旺的‘双塔’阵容。”奥尔巴赫的话可能有些夸大了爱徒拉塞尔的作用,可能他也想不到若干年以后迈克尔·乔丹和斯科特·皮彭的后场组合会颠覆他的观点。但在当时,这却实实在在地提醒了菲奇教练,要知道,在凯尔特人执教时期,菲奇就多受“红衣主教”的点拨,如今恩师开口,他怎能不当成金玉良言。就这样,尽管只有少数人赞成他的观点,但菲奇教练却依旧立场坚定,坚持要选择奥拉朱旺。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促使菲奇选择奥拉朱旺的重要原因就是拉尔夫·桑普森。比尔·菲奇——这个来自于美国爱荷华州锡达拉皮兹的教练虽然是NBA历史上的第一个“千败教头”,却也是一位铁血教练。菲奇教练带队纪律严明,本人也非常严酷,他喜欢那种球风硬朗的球员,特别是内线球员,在攸关比赛胜负的时刻,只有这样的球员才能让他放心。而桑普森显然不是他所需要的那种“硬汉”,虽然在新秀赛季表现的非常抢眼,能拿下场均21分、11个篮板外加4次盖帽,攻守俱佳,但在菲奇教练的眼里,桑普森总是给他一种偏“软”的感觉。而奥拉朱旺则不同,菲奇教练曾到休斯敦大学去观看过奥拉朱旺的比赛,奥拉朱旺在场上硬朗的打法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此,菲奇教练想让火箭队选中奥拉朱旺,这样他就可以让桑普森去打大前锋,从而把篮下彻彻底底的留给奥拉朱旺,在他的眼里,中锋就应该是像奥拉朱旺这个样子的。其实,在日后,倘若抛开技战术和战绩等因素来看,菲奇教练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在联盟里度过了最初几个辉煌的赛季之后,桑普森的伤病开始出现,并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只在NBA征战了9个赛季,就不得不遗憾的宣布退役。而奥拉朱旺则整整在NBA征战了18个赛季,其中有17个赛季都是在火箭队。
最终,菲奇教练的坚持征服了所有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雷·帕特森终于下定决心要选择奥拉朱旺。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帕特森说:“选择奥拉朱旺不是我个人的决定,也不是火箭队的决定,这是所有休斯敦人的意愿,原因就是他来自于休斯敦大学。在去年的选秀大会上我们的一个选择就让他们很不满意,今年倘若我们再不选奥拉朱旺的话,他们一定会拆了我家的屋顶的。”帕特森所说的让休斯敦人不满的决定,正是在1983年的选秀大会上,在摘走桑普森之后,仍然手握一个第一轮选秀权的火箭队选择了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罗德尼·麦克雷,而放弃了来自于休斯敦大学的德雷克斯勒,这当时在休斯敦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而菲奇教练也说:“我们需要奥拉朱旺,他的到来将改变休斯敦的篮球历史。”
“休斯敦火箭队在第一位选择了哈基姆·奥拉朱旺,休斯敦大学。”随着当时刚刚接任NBA总裁的大卫·斯特恩在1984年选秀大会上的郑重宣布,奥拉朱旺终于成功落户休斯敦,也为火箭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