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也可能令人乏味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中不乏写作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总希望文质兼美,点点滴滴都美味香浓。于是,思想要最深,语言求最美,素材求最新……在文风衰颓的今天,他们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效果往往欠佳,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令人疲倦,难以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欲望。读英国作家毛姆《总结》一书才发现,“完美也可能令人乏味”。
  年轻的毛姆曾执着于改善自己的写作语言,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名家作品。他被斯威夫特的散文迷住了,“认定这才是从事写作最完美的方法”。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毛姆发现:“然而完美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很容易乏味。斯威夫特的散文就像一条两岸栽种着白杨树的法国运河,贯穿一个优美而地势起伏的国家。它那安静的气质让你的内心充满了满足感,但它无法激发人的感情,也不能刺激人的想象。你读啊读,一会儿就有点厌倦。于是,尽管你敬佩斯威夫特的绝对清晰、简洁明了、自然流畅、毫不做作,但除非他讲述的事情特别吸引你,否则你的注意力一会儿就游离开去了。”与毛姆读斯威夫特类似的阅读体验,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林清玄的文字句句动人,篇篇有哲理,篇幅短小而含蓄隽永,满溢佛的光辉。读《莲花开落》《温一壶月光下酒》《天心月圆》,语言质朴内敛,内容入情见性,可读了几篇就有“放下”的念头。精致、完美,是人的下意识追求,许多写作者也会不自觉地孜孜以求,然而,一辈子都没能体悟到完美带来的快乐,于他自己是遗憾,对读者而言又是一个疲倦接着一个疲倦。
  人的审美追求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恰如一个人练书法,日日追求每一笔的绝对完美,将成为千字如一的“馆阁体”书家,至多成为“挑不出毛病”的文徵明,永远达不到王羲之从容变化的妙境。同样临池不已,是什么造成了二者的高下之别?卫夫人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她是怎样教小羲之书法的呢?且看她的《笔阵图》: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立”如万树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当我们还在刻板地描红,追求细节的完美时,卫夫人却将笔画赋于自然物态,变化万端,大气淋漓。如此看来,二者的高下之别,可能与见识、胸襟、气度有关,而二者的创造性及艺术表现力,亦不言自明。同理,写作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见识、胸襟和气度,而不是刻意于语言表达与篇章结构的精美。中学生作文为什么越来越像“馆阁体”?当然跟与自然隔离,与社会脱节,与缺乏对人生的思考紧密相关。人们总喜欢将写作者成为作家归结为“天赋”,却忽略了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
  《文心雕龙·原道》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作家毕飞宇在《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中也说:如果你的第一位老师是大自然,你应该感到幸福。这句话道出了成为一个优秀写作者的秘密:自然会像老师一样教会你很多。鲁迅先生不只会如匕首、投枪一样战斗,也有充满自然气息的乡土味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是满眼的自然以及童心得以释放的自由、畅快,当然,还有失去“自然生活”的忧虑和怅惘。其实,鲁迅先生对自然的观察、体悟又何止于这两篇?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等都有精彩的“自然显现”,它们有的是象征,有的是哲思,有的是情绪……往往亲切而又发人深思。细究开去,徐志摩、沈从文、林语堂、丰子恺、萧红、汪曾祺、许地山、孙犁……哪一位作家不是出入于自然的“墨客”?再想一想,雨果、狄更斯、毛姆、加缪、海明威、梭罗……哪一位不是将自然凝结为文字的“老内”?写自然其实是在品味自然,与自然沟通灵魂,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尊重。自古以来难有不关注自然的高级写作者——作家。
  写作与自然、社会、人生的关系是天然的,是勾股定理一般的“公然存在”。但是,近些年来,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难度、广度越来越大,庞大的教育体制将他们固定在课桌椅上,在最有时间的年龄“没有了时间”,成了矛盾而又荒诞的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追求完美的“小精致”是中学生无奈和下意识的选择,除此而外,他们没有磅礴的资本和大气的条件。加繆喜欢将自己置于“阳光与阴影之间”写作,不让阴影吞噬希望。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能做的只是于坚守中创造。教师要有“佛心”,先入应试苦海探得其津,再带领学生昂然渡过,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和自然、社会、人生亲密接触。知道了大局才不会只求小局部;有了云蒸霞蔚的“大气象”,才不会一味雕琢细节而落入繁花似锦的“小蒸腾”。
  追求精美本无可厚非,但以此为终极追求,且足不出户,思不离庐,势必陷入将写作等同于好词好句的营造的误区,“断气”“断魂”也在所难免。世人皆知诗人余光中是个极致的完美主义者,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看夕阳要看到黯然神伤才归去?又有谁知道,为了把握夕阳西下时的变化,他那驱车追逐夕阳的激情?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栏目责编:葛 君)
其他文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堂好课必定要有朗读,以朗读品析,以朗读悟情。学生“读进去”自然就会“动起来”,在与文本对话时,要贯穿“先语后文”的教学理念。要做到“读进去”需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二是给予朗读方法指导,由浅入深,朗读有层次;三是借助学生互评与师评来检测朗读效果。  目前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读的教学活动变成了一种奢侈品,因为教学任务紧,应试压力大,课程节奏快等因素,没有时间让学生
期刊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作中体验课作为写作课型中承前启后的一环,侧重以评促学,通过知识回顾、层级认定、修改讨论、整篇演练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反复评价,循序渐进。本期“评价”,我们邀请常州市郭家海老师名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分别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段,探索“发展性评价”理念指导下作中体验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此组文章系江蘇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期重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初中、高中写作的贯
期刊
《夏天的昆虫》是汪曾祺的散文,本文近乎家常式聊天,看似闲适自由,若是慢慢品味赏读,从汪老散淡的文笔中,着实能读出种种别具一格的“味道”来。  不胜枚举的趣“味”  《夏天的昆虫》中叫蚰子“侉”性至极,趣味无限。散文开头直接切入正题,初读,对于其中蕴含的滋味恐怕一时半会难以感悟。不过细想,汪曾祺先生是扬州人,他最早描写蝈蝈时使用的称呼是“叫蚰子”,而不是选文中的“叫蛐子”,这是扬州最地道的一种叫法。
期刊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有多篇选段被选入了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沪版语文教材高一年级上册选段《群英会蒋干中计》(以下简称课文),具有矛盾冲突激烈、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描写丰富等特点,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华段落之一。早在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就将这一段选进了第二册。著名点评家毛宗岗在这一回的总评中也说:“周瑜假作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呆。写来真是
期刊
师:我听说同学们前面已经学过《李清照词两首》了,今天就请同学们再一次跟着老师,跨越时空,走近这位“乱世中的美神”,走进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悲情词”的《声声慢》,去完成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生命与生命的对接。(板书:声声慢 李清照)  师:先找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清断句。(生读)  师:这个同学读音准确,断句也非常漂亮。然而,我们如果想读得再好一点儿的话,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对于这
期刊
《松鼠》是一篇传统教材,估计选入小学、初中教材少说也有几十年时间,甚至更久。笔者近期偶尔上网查关于《松鼠》的教案设计与公开课实录,发现这篇课文的教学不够完善,甚至存在明显的错误,因此有必要向中学老师们提出来,发表我个人的意见,以期引起讨论。  第一个问题,关于本文的作者。  现在的《松鼠》教学中,关于作者的介绍只有两三句话,20来个字,估计10秒钟就能读完。可我认为这未免太简单了。作者是布丰(Bu
期刊
一、青少年使用的网络词汇及其特征  网络词汇概念取自“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指“网民在网上聊天室和电子公告牌系统等里面习惯使用的特点词语和符号”[1],鉴于“网络符号”(动态表情与颜文字等)是符号学研究范畴,在本文不做阐述。“网络词汇”最明显的特征概括如下:  (一)领域性强  “网络词汇”包含词汇种类众多,从语体角度来说包含了口语和书面语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印刷体口语”[2],“网络词汇”的使
期刊
有一个叫菲利普的年轻人,他能一边骑独轮车,一边玩抛球、耍火把,他能在绳子上行走。   看见三个球,就必须耍起来;看见两座大楼,就必须在楼顶间走一走。他就是这样的人。   这一天,他站在两座高耸入云的大楼前发呆。因为他有个疯狂的想法:在这两座大楼间拉根钢索,在上面走一走。而这两座大楼,正是当年纽约最高的建筑——高达400米的世贸大厦双子星楼。   有了这个想法,他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首先,警察和大
期刊
此刻,寒风瑟瑟。 同学们,想听一听来自于各个角落的暖人心扉的故事吗?赶紧和我走进这期的《天下事》吧。    特别聚焦  美国航天飞机绝唱之旅  路透社报道,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8日上午11点30分,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它以及整个美国航天飞机团队的最后一次飞行。返回地球后,美国航天飞机时代就此终结。  除美国航天局员工与受邀的4.5万名观众外,另有100万
期刊
本次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五篇报告文学作品便分别从五个不同方面挖掘了中国土地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与至关重要的人民群体,以及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的风貌。  一、自然史诗  《大森林》是本届获奖作品中唯一的生态报告文学作品。作者徐刚从小生活在乡野,自然界清新的山林风光长期以来洗涤净化着他的眼睛与灵魂,促成了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与关注。徐刚在文学创作生涯初期,最早是作为抒情诗歌作家为人所熟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