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考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有效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何时、何处问什么,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够有效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疑似理解处追问
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在数学探究过程中,对问题的考虑往往欠深刻、简单化,因而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如果教师能在其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学生的思维就能引向深入,教学的效果会好得多。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绝大部分教师在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就立即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进而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流程,学生似乎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但南宁市学科带头人杨莉英老师在本课的设计上独到一面,在学生操作后追问:为什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呢?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问题—提出,学生有的在比划、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交流。这样的追问,很有意义。传统的教法,目标直指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学生看起来在操作,但大多是在执行指令,极少有人去想为什么这样做?对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公式理解得必然肤浅。而杨老师的教学,更为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两个追问,促使学生将外在操作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渗透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归纳法。
在思维障碍处引问
思维障碍处即为学生对问题的卡壳处和模糊处,或思维的定势处。这时学生的思维就像处在十字路口或感到前方迷雾蒙蒙,无法选择哪条路继续前行。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提问引导,必然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复习)一课时,课始,教师出示了这样两个数据:120人,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比是3:2,要求学生自由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很快编出了几道题,在反馈时,教师发现学生都是把120人当作总数来编的,便幽默地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把120人换换角色呢?”这一巧妙的提问,立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有的把120当成部分数,有的把120当成了相差数。
在思维狭窄处导问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见到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发现学生做法或想法单一或“偏向”时,总喜欢暗示几句,让学生回到老师预设的轨道上来。其实,这样做,恰恰降低了思维难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时,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提出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说,让他们问,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问中多问一些像“如果……将会……”“我们怎样才能……”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提问:我们怎样才能把一个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大多数学生用旋转平移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再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出其它的办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动手做做看。经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发现通过割补平移和分割求和的方法都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在答案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心理态势,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探问
一般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内在联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架起了桥梁,通过教师的提问、质疑,使学生在知识内容与求知心理之间,产生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把题目改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过探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应该怎样计算呢?”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思考,在分析、比较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获得新知識。
在出现错误处点问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进行点拨、提问,创设适于学生互相争辩、讨论的问题情境,以“误”引“悟”,让学生在老师不断的点问中逐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进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一位教师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一课时,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并进行巩固练习后,出这样一题:金龙鱼每桶售价35元,妈妈带了100元钱能买多少桶?让学生解答。学生列式为:100÷35≈2.86=3(桶)。此式错在结果(3桶)处,但教师没有马上“拨乱反正”,而是正视学生的思维错漏,抓住这一错误契机,巧妙地提问加以点化,追果溯因,终于让学生自己暴露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让学生知道:买3桶需要105元,购物时钱不够就不能买东西,此题要用“去尾法”求近似数,即100÷35≈2.86=2(桶)。
总之,教无定法,问无定规。教师只有在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根据课堂实际,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灵马镇灵马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在疑似理解处追问
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在数学探究过程中,对问题的考虑往往欠深刻、简单化,因而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如果教师能在其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学生的思维就能引向深入,教学的效果会好得多。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绝大部分教师在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就立即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进而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流程,学生似乎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但南宁市学科带头人杨莉英老师在本课的设计上独到一面,在学生操作后追问:为什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呢?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问题—提出,学生有的在比划、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交流。这样的追问,很有意义。传统的教法,目标直指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学生看起来在操作,但大多是在执行指令,极少有人去想为什么这样做?对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公式理解得必然肤浅。而杨老师的教学,更为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两个追问,促使学生将外在操作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渗透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归纳法。
在思维障碍处引问
思维障碍处即为学生对问题的卡壳处和模糊处,或思维的定势处。这时学生的思维就像处在十字路口或感到前方迷雾蒙蒙,无法选择哪条路继续前行。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提问引导,必然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复习)一课时,课始,教师出示了这样两个数据:120人,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比是3:2,要求学生自由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很快编出了几道题,在反馈时,教师发现学生都是把120人当作总数来编的,便幽默地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把120人换换角色呢?”这一巧妙的提问,立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有的把120当成部分数,有的把120当成了相差数。
在思维狭窄处导问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见到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发现学生做法或想法单一或“偏向”时,总喜欢暗示几句,让学生回到老师预设的轨道上来。其实,这样做,恰恰降低了思维难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时,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提出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说,让他们问,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问中多问一些像“如果……将会……”“我们怎样才能……”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提问:我们怎样才能把一个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大多数学生用旋转平移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再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出其它的办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动手做做看。经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发现通过割补平移和分割求和的方法都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在答案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心理态势,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探问
一般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内在联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架起了桥梁,通过教师的提问、质疑,使学生在知识内容与求知心理之间,产生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把题目改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过探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应该怎样计算呢?”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思考,在分析、比较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获得新知識。
在出现错误处点问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进行点拨、提问,创设适于学生互相争辩、讨论的问题情境,以“误”引“悟”,让学生在老师不断的点问中逐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进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一位教师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一课时,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并进行巩固练习后,出这样一题:金龙鱼每桶售价35元,妈妈带了100元钱能买多少桶?让学生解答。学生列式为:100÷35≈2.86=3(桶)。此式错在结果(3桶)处,但教师没有马上“拨乱反正”,而是正视学生的思维错漏,抓住这一错误契机,巧妙地提问加以点化,追果溯因,终于让学生自己暴露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让学生知道:买3桶需要105元,购物时钱不够就不能买东西,此题要用“去尾法”求近似数,即100÷35≈2.86=2(桶)。
总之,教无定法,问无定规。教师只有在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根据课堂实际,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灵马镇灵马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