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过程不同于知识积累的过程,知识积累的过程靠认知、是把握物性的过程;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是把握人性的过程,它必须通过人与人交往中的理解、移情、关怀而实现。
学校教育是要使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何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德育的改进,尤其是方法的改进更是迫在眉睫。在中学由于德育地位的"飘忽不定",学校德育工作往往会逐渐"孵化"出一种奇怪现象,即学校德育日趋"专人化",学校教育出现了两大"新分工":学校德育主要是班主任、政教处的事;任课教师集中精力抓成绩,可能会认为自己在德育方面没有责任,把德育推诿给班主任或政教处,这样他们在德育中的"教育职能"则日渐弱化。
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事实上,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那么当教师就得思考如何在与学生交流中做得更高明更有效的问题了。多年来,我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改进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多层次情感教育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心理辅导和情感教育的确起着丰富德育工作方法的作用,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现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我国政府都提出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思路。以人为本说到底是以人的生命为本,而生命中最核心的东西是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以人为本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发展为本,关注健康情感的发展,使之有助于道德,有助于精神和谐发展人的形成,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柳斌同志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由此可见,现代教育要重视情感教育,迫切需要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灌输、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运用情感教育增强教育效果。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来自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验刺激;二是来自理论文献阅读的思想基础。这两方面的原因是互为因果关系的。源自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验刺激,才激发学习理论文献的热情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德育中情感的缺失很严重,整个德育工作体系眼高手低,缺乏亲近感,不少学生觉得学校的德育似乎游离在学生的生活及其情趣之外,而那种概念化、浅表化、教条化的德育,由于不重视人的生命的内在情感,主要靠外部的知识灌输和行为规束,德育未能植根于学生整个生活之中,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友、休闲等细节,其效果很有限。这促使我开始思考德育中更为内在性的东西,边研究边实践。每当那种朦胧的失落,疑惑与彷徨涌起,他们渴望有一个人对人生有深刻感悟,一个能以不平静心情对待生活的老师或年长朋友引导他们摆脱困扰。
从理论文献阅读的偶然性来说,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部分教育论著,反复阅读其中部分章节,有久旱逢甘露之感,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里,学校教育的理想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达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在这个“全面及和谐发展”里起决定、主导成分即是道德,因此道德教育在苏氏的教育思想体系中起核心的作用。他可以说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的瑰宝。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有很多关于情感教育的论述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我找到了教育学生的理论依据,让我在工作中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朱小蔓教授也提出: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是相互联系的,互为基础和支持。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就不可能变成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因为精神发育是内在的,是生命内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知识输入,也不是外部的行为强加和控制。既然精神发育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就一定会变化着人的情绪、情感系统。如果我们重视人的情绪、情感系统的发育,重视与道德相关的情感的发育,培植强化和提升,那么人就一定会朝着美德的方向积累、体验、感悟,最后变得人格化、性格化就自然的投射,自由的表达。因此,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关爱、维护、扶持、强化与道德相关的情感,就会慢慢地改变了这个人的品性和品质。相反,如果我们不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负性,破坏性情绪,比如说过度的焦虑或自卑,过度的自我中心,过分的犯罪感、压抑感等,这些负性情绪会对道德成长起破坏作用。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有道德教育,我们在对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也要保护和强化那些有助于道德的情感、调整或防范那些负性情感,这样也就导向了道德的目标,也就使我们的教育走向道德教育的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外延上各不相同,本书并没有从概念关系,理论基础,具体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确定其之间的关系。相信不会因理论上的模糊而导致实践中的混乱。作为普通教师,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的成长,在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学生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智力因素的一面(智商),但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另一面(情商)。它们就仿佛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单纯依靠某一方面都不能健康发展。在我国现今教育背景之下,明显存在重智商而轻情商的倾向,并且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学校是教人学会如何做人的地方,老师是教人学会如何做人的榜样。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是教育目标。在这一点上,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是相同的。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才呢?这里面问题比较复杂,很多方面仍需不断探索,特别是具体操作上仍是矛盾重重。解决重重矛盾和困难,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才,有一个前提就是:老师的责任感和爱心。教育工作应落实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应以自身的榜样作用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情感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素养。这对于教师改善与学生的关系,改进对学生的教育,开拓某些教育对策必然有些借鉴意义。
学校教育是要使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何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德育的改进,尤其是方法的改进更是迫在眉睫。在中学由于德育地位的"飘忽不定",学校德育工作往往会逐渐"孵化"出一种奇怪现象,即学校德育日趋"专人化",学校教育出现了两大"新分工":学校德育主要是班主任、政教处的事;任课教师集中精力抓成绩,可能会认为自己在德育方面没有责任,把德育推诿给班主任或政教处,这样他们在德育中的"教育职能"则日渐弱化。
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事实上,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那么当教师就得思考如何在与学生交流中做得更高明更有效的问题了。多年来,我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改进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多层次情感教育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心理辅导和情感教育的确起着丰富德育工作方法的作用,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现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我国政府都提出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思路。以人为本说到底是以人的生命为本,而生命中最核心的东西是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以人为本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发展为本,关注健康情感的发展,使之有助于道德,有助于精神和谐发展人的形成,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柳斌同志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由此可见,现代教育要重视情感教育,迫切需要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灌输、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运用情感教育增强教育效果。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来自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验刺激;二是来自理论文献阅读的思想基础。这两方面的原因是互为因果关系的。源自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验刺激,才激发学习理论文献的热情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德育中情感的缺失很严重,整个德育工作体系眼高手低,缺乏亲近感,不少学生觉得学校的德育似乎游离在学生的生活及其情趣之外,而那种概念化、浅表化、教条化的德育,由于不重视人的生命的内在情感,主要靠外部的知识灌输和行为规束,德育未能植根于学生整个生活之中,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友、休闲等细节,其效果很有限。这促使我开始思考德育中更为内在性的东西,边研究边实践。每当那种朦胧的失落,疑惑与彷徨涌起,他们渴望有一个人对人生有深刻感悟,一个能以不平静心情对待生活的老师或年长朋友引导他们摆脱困扰。
从理论文献阅读的偶然性来说,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部分教育论著,反复阅读其中部分章节,有久旱逢甘露之感,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里,学校教育的理想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达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在这个“全面及和谐发展”里起决定、主导成分即是道德,因此道德教育在苏氏的教育思想体系中起核心的作用。他可以说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的瑰宝。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有很多关于情感教育的论述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我找到了教育学生的理论依据,让我在工作中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朱小蔓教授也提出: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是相互联系的,互为基础和支持。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就不可能变成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因为精神发育是内在的,是生命内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知识输入,也不是外部的行为强加和控制。既然精神发育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就一定会变化着人的情绪、情感系统。如果我们重视人的情绪、情感系统的发育,重视与道德相关的情感的发育,培植强化和提升,那么人就一定会朝着美德的方向积累、体验、感悟,最后变得人格化、性格化就自然的投射,自由的表达。因此,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关爱、维护、扶持、强化与道德相关的情感,就会慢慢地改变了这个人的品性和品质。相反,如果我们不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负性,破坏性情绪,比如说过度的焦虑或自卑,过度的自我中心,过分的犯罪感、压抑感等,这些负性情绪会对道德成长起破坏作用。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有道德教育,我们在对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也要保护和强化那些有助于道德的情感、调整或防范那些负性情感,这样也就导向了道德的目标,也就使我们的教育走向道德教育的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外延上各不相同,本书并没有从概念关系,理论基础,具体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确定其之间的关系。相信不会因理论上的模糊而导致实践中的混乱。作为普通教师,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的成长,在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学生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智力因素的一面(智商),但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另一面(情商)。它们就仿佛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单纯依靠某一方面都不能健康发展。在我国现今教育背景之下,明显存在重智商而轻情商的倾向,并且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学校是教人学会如何做人的地方,老师是教人学会如何做人的榜样。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是教育目标。在这一点上,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是相同的。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才呢?这里面问题比较复杂,很多方面仍需不断探索,特别是具体操作上仍是矛盾重重。解决重重矛盾和困难,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才,有一个前提就是:老师的责任感和爱心。教育工作应落实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应以自身的榜样作用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情感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素养。这对于教师改善与学生的关系,改进对学生的教育,开拓某些教育对策必然有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