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教材,转变新思路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ong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在编写思路、史料选取等方面都和以往的版本有较大不同。面对新教材,教师应迅速转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教材带来的变化。本文以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十八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为基础,探讨如何快速适应新教材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实效。
  关键词:新教材 新思路 多媒体 地图
  一、立足教材还要超越教材
  部编新版初中历史教材力图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比老版教材更强调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历史事件的进展。历史教科书是学生最经常接触的课程资源,每一套教材都有其独到的见解,都有其应该推广的地方,教师要能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教材内容安排得当,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立足教材,尊重教材,以“本”为本。“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紧扣教材,脫离了教材就可能会偏离大纲的要求,无法完成最起码的教学要求。一本教材的编写需要大量的专家、学者研讨后才能最后定稿,这里面包含了他们大量的智慧结晶。编者有其独特的语言和思维。大多数时候,“经典就是经典,我们的教学超越不了原有的语言以及内涵”。这时,就需要我们教者虔诚地随着作者的心意去教学。
  但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很多时候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超越教材,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在备课之前习惯翻阅教学参考书,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千万不要让所谓的“教学建议”羁绊了教师的思维,建议毕竟只是建议,可以汲取其中的闪光点,但绝不能局限于此。教师不妨静下心来潜读教材,期待课堂实效的最大化。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内容相对较多,很多内容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若完全按照课本顺序讲就是“照本宣科”,学生定会兴趣全无,更别提高课堂实效了。在实际操作时,笔者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激起学生对那段历史的痛苦回忆,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情境,再让学生根据歌词找出与之相关的教材内容,他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要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无一“漏网”,并且印象深刻。虽然完全打乱了教材的顺序,课堂实效却大大提高。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现在的教材是给出了新《课标》准的下限,留足了针对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进行再度开发教材的空间,这也就是现在课本小字部分内容越来越充实的原因。外延的扩大必然带来内涵的减少。就此而言,新教材给了每一位教师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我们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所以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地有些“叛逆”精神,敢于打破教材的结构,显然,这不仅不是对教材的不尊重,而恰恰是对编者初衷的最到位的理解。
  二、辅助手段必须“辅”而有“助”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手段被大量运用。不可否认,多媒体手段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在一节课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最大范围信息的整合,而且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以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比起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历史教学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学生不可能亲身去体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借助了多媒体手段,展示了一些图片和两段视频,较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此外凡是涉及课本知识体系的内容,还是以板书形式呈现。笔者以为,要想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多媒体与板书相辅相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它生动活泼、课堂容量大,但是这也带来了它的不足之处,就是因为要不断地翻页,很多重要的信息稍纵即逝,学生难免会眼花缭乱。而板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将知识系统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一节课的脉络,便于学生识记和巩固。所以两者相互配合,可以扬长避短,解决这一矛盾。
  第二,多媒体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几幅图片就能实现的,它应该有师生间语言的沟通、眼神的交流、动作的暗示、认知的默契、情感的共鸣,这些都是多媒体手段所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交流互动,让课堂充满生机。
  第三,多媒体展示时机有讲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般都是在课前已经完成。每一张的展示都应该有它的价值,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是为了过渡衔接知识,各司其职。因此课件展示的时机就很有讲究。比如播放视频,一般是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目的性,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把看视频变成“看热闹”。
  多媒体手段,说到底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的使用是为了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它要解决的应该是教师语言和板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若是准备的课件不能够紧扣教材,不能为课堂教学服务,宁可舍弃不用。
  三、运用地图将抽象变为形象
  “左图右史”。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历史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只有将时间与空间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离开了时空观念的历史学习,是无法参透到事件的本质的。识图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年的历史重大考试中,读图题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因此,应该重视地图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地图更多地用于讲述战争、疆域、交通、都城变迁等历史知识中。它比抽象的文字叙述要形象直观,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它是用简单的地图语言形象地描述历史事件。它可以将无形的东西反映在图上,变无形为有形。
  在历史地图教学中主要应用的是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有时也借助地球仪,但这些方法形式较单一,无法充分体现动态进程,多媒体教学则以其动静结合、跨越时空等优点弥补了上述传统地图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在课堂上可将以上几种地图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新教材中一幅地图都没有出现,但《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的很多知识点必然要通过地图来呈现,尤其是讲到日军侵华行动步步进逼时,通过地图来展示是非常直观的。因此,笔者通过PPT展示了三幅地图,较为直观明了地交代了日军侵略的动机和方向。
  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为了将几条航路讲清楚,笔者让学生打开历史地图册,从七大洲、四大洋讲起,先简单地补上一堂世界地理课,将无形化为有形,将抽象变成形象。然后结合地图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四位航海家经过的具体线路。最后让学生合上地图册,想象面前是一幅世界地图,用手在空中比画四条航海线路。这样,本来抽象的四条线路,在他们的脑海中就变得形象、生动了,较好地凸显了课堂实效。“历史解释”是每一个人建构历史的核心途径,也是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中的“核心能力”。通过地图来解释历史,相关的地理概念迎刃而解,发生在这些地域的历史事件便瞬间变得浅显易懂。
  统编新教材的变化,主要是基于历史脉络的完整性,并依据新《课标》进行修改,也与国家意识和学术动态接轨。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教学的开展实施,我们会遇到更多的新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新思路、新方法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谟旭《 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三个路径—以复习课 〈透视“国学”之热,助力文化重建 〉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3期。
  [2] 徐蓝《谈谈研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些体会》,《历史教学》2016年第12期。
  [3] 邓焰《统编七年级新教材的疑难点及处理商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3期。
  (邱静,1975年生,女,大学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王荣生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比教学方法的运用更为重要。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一堂课如果没有适宜的教学内容,即使在教学方法上再创新,也不可能是成功的语文课。只有把每篇课文当作课例,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再根据学情制定合宜的教学目标,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依据“语文特性”确定教学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教育发展战略中,农村教育普及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农村各阶段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流动大,留存率低的情况,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乡村教育中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积极、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青年教师流失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探讨。这对于提高青年教师留存率,提升教学质量,发展职业人才起到了帮助作用,使农村中职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关
在我看来,语文教师是幸福的,能与学生们尽情分享积淀深厚的人类文明精华,能够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还可以把这些精华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当中;语文教师又是冒险的,要将这些精华移植到课堂中而尽量不让学生失望,具有相当的难度,考验着语文老师的水平。  在我看来,文化是一种积累,是一种积淀,是一种符号,它确实是无形的,是很难言说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
摘 要:《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已经在浙江的新高考中考查多年,教师法律知识缺乏,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也比较多,因此需要探究求索,寻找提高法律知识教学的策略。本文以“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为例,探讨提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 法律常识 知识产权  一、以生为“基”  高中生对法律知识并不完全陌生,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就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些法律知识,加之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的氛围,高中生的法
摘 要:二年级学生词汇量小,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较弱,因而在实际写话过程中往往出现无话可说,话语逻辑不清,语言不通顺等问题,故而笔者利用前置性学习、发散式导图、角色体验等方式,为学生写话提供丰富的语言样式、清晰的写话逻辑、多元的故事线索,为提升低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基础,并以真实案例和成果为依据,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看图写话  新《课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改版已经成为必然诉求。2017年9月,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颁布,对于名著导读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和相关章节的安排,但是很多农村薄弱学校对于此次改革的践行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笔者经验,探索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名著阅读教学现状,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希望对相关研究以及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语文教材 名著导读 部编版  DO
摘 要: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问题。本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儿童在六岁时步入学校这一知识殿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知
摘 要:由于“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得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无法在班级中将学生组织在一起授课,严重影响了教育实施的进度。而小学正值学生学习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是不可停止的,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疫情与学习。基于此,学校与教师应积极探究网课模式下小学班级管理新方法,使得教育不会因疫情而停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学习发展。  关键词:网
摘 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学习书法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完善人的综合素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书法学习能使人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优秀品质。笔者以楷书的读帖、临帖、背帖,谈中学的书法教学。  关键词:书法教学 读帖 临帖 背帖  汉字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古文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2011年起,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旨在弘扬民族传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能更好地了解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我国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是需要我们去探讨和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 有效策略  我国历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极为重要。这样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