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觉体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教师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通过一个感官引起其他感官的共鸣,即为联觉。在音乐欣赏课《乒乓变奏曲》教学中,通过分析不同层次与不同维度的“联觉体验”,以期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联觉体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0038-02
  联觉一词,源于希腊语“synaesthesia”,意思是同时的感受,也被译成共感觉、通感或联感,是一种特别的认知现象,指各种感觉之间能产生相互作用(通过对一个感官或感官区域的刺激,引起另一个感官或感官区域的感受)。
  音乐欣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必然会调动自身的心理机能,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是说钟子期听到伯牙弹奏的琴声,就能联想到高山或者流水,这就是音乐的联觉。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许多教师运用“联觉”的心理原理,采用视、听、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听觉、动觉、视觉、触觉等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联觉体验”。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听的乐曲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更好地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如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乐曲的主题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情绪活泼欢快,表现了学生打乒乓球时紧张、快乐的心情和运动员熟练、高超的球技。下面,以此课教学为例,谈谈笔者运用联觉原理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体会。

一、不同层次的“联觉体验”策略


  1.抓住音乐要素进行“联觉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们听音乐产生的反应首先是听觉上的,并且由此产生视觉上的感觉,然后才可能会出现其他类似的感官想象。而“听—视联觉”应是最直接、最基本的联觉反应,教师要抓住旋律、节奏、和声、配器以及曲式结构等音乐表现要素,引导学生进行“联觉体验”,展开音乐欣赏活动。
  音高与视觉之间的联觉,就是学生能够在聆听旋律中联想到视觉上物体所处的高低等,促使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如下图,红色圆圈中的乒乓球会根据音乐旋律的行进、节奏对位进行跳动,图(1)中的乒乓球稍大,让学生感觉到音乐旋律是低音区;图(2)中的乒乓球略小,使学生体会到音乐旋律在高音区演奏,由此产生相应的“听—视联觉”体验。

  音強与视觉的联觉就是人们在辨别音的强弱和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与视觉上物体形状的大小和质量的轻重、各种事物能量大小、空间距离的远近等存在着联觉上的对应关系。这样的联觉会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的强弱来感受物体的大小、远近等音乐表象,更细腻地了解作曲家的情感反应。
  案例:
  师:(播放变奏一,加入伴奏,说明两人的乒乓球比赛刚开始,还不知道对方的底细,打得小心翼翼)这段音乐的强弱怎么样?
  生1:音乐力度不是很强,这样才能表现出打得小心翼翼。
  师:对!(播放变奏二)这一段的音乐主旋律在低音区,音量明显加强,我们感觉到了什么?
  生2:气氛有点紧张,比赛升级了。
  ……
  音强的变化使学生感觉到乒乓球比赛的空间变大,气氛变紧张了,对手水平不相上下。
  2.关注音乐情境进行“联觉体验”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等特征。如从上述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比赛开始时的神定气闲,到双方不相上下的急切心情,再到获胜的喜悦心情。歌曲的不同段落表现出了不同的情境,特别是结尾处的干脆收音,让人感觉到胜利者的心情。通过教师语言的提示,学生体会到了音乐所表现的内涵。
  案例:
  师:(播放变奏四)上行和下行的旋律,说明他们比赛时运用了什么运球方法?
  生1:拉弧线球。
  生2:高挑球。
  师:说明两人的乒乓球比赛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了,打得难解难分。
  师:(播放变奏五)这一段音乐,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方都拿出了撒手锏,你来我往,难分上下。最后,音乐旋律结束了,观众对胜利者给予祝贺的掌声。
  ……
  上述教学,教师让学生在听、唱、演、创等实践中,记忆音乐主题,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发展变化。
  3.理解音乐内涵进行“联觉体验”
  《乒乓变奏曲》这首乐曲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变奏创作手法和变奏曲式。学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曲式结构是在很多作曲家创作了诸如此类的乐曲后,归纳总结出来的有共性的乐曲结构。曲式结构是一种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分析、概括,最后总结出变奏曲式的概念。知识的新授一旦讲得不透彻,学生听辨起音乐主题与变奏来就会有雾里看花之感,这节课的教学就不能达到目标。因此,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理解变奏曲式中音乐主题的变化。于是,笔者通过多种方法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变奏曲式,这就需要运用多种感官。如通过图片视谱,在屏幕上呈现主题音乐;运用听唱模式,让学生在听中认知、记忆音乐主题;运用比较聆听方法,对音乐主题和变奏进行对比分析、记忆等。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选择了六幅乒乓球比赛的图片来表示六种演奏形式:图片(1),一个球员在桌面运球的场景,并出示“主题旋律”四个字;图片(2),两个球员在球桌旁边神定气闲的情景,出示要求“加入伴奏,变奏一”;图片(3),交换场地,出示要求“音高变化,变奏二”;图片(4),比赛球员表情紧张的场景,出示要求“节奏变化,变奏三”;图片(5),两位球员动作夸张,表现出乒乓球走弧线的场景,出示要求“力度、节奏变化,变奏四”;图片(6),整个比赛场景,观众举臂高呼,球员动作夸张,乒乓球弧线拉得高,出示要求“力度、音高变化,变奏五”。运用图片进行教学,在检测环节,学生能在打乱顺序的情况下,独立而准确地判断出音乐的主题与变奏。在欣赏体验过程中,学生懂得了音乐的变奏可以表现出打乒乓球比赛的快乐、紧张、兴奋、热烈等场景。在笔者问“音乐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或者收获”时,学生这样总结:“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明白要取得成功需要自己不断地努力,从运动员身上学到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

二、不同维度的“联觉体验”策略

其他文献
《什么是周长》是北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4页的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内容不多,但很重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能根据公式准确计算,但遇到一些不规则图形就无从下手,常常和“面积”混淆。周长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让学生感悟到计算周长的本质?我陷入了沉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在学生“认识了周长”,知
摘 要: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中的利弊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推进,也指出了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对当代教师在教育改革大形势下,如何适应实情,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正确地看待现代教育技术和合理的使用给予了论述。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教学 利弊    引言:现代技术为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也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师的教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教程是艺术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的动静张弛,虎实转化会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并由此转化为学生的心理节奏,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能否具有鲜明的节奏,使教師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保证之一。而要使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节奏,并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疏和密。古人为文,很讲究疏密。所谓“句有
摘 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品啜语言美,领略自然美,感悟形象美,体验意境美,培养创造美,充分展示教材中美的魅力,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促进其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语文 美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在教学时充分挖掘美的因素,诱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引起学生的审美心理,让
小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对文章的重点内容往往是三言两语地几笔带过,形成一种中心不突出,内容欠具体的通病。症结何在?这主要是小学生缺乏生活。生活的积累靠观察,观察的方法则靠引导。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在平时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对于写人的文章,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概貌到细节进行认真的观察,掌握静态和动态之间的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细致的描写能力  人和事物都存在相对的静态和动态,如:人高兴时
摘 要: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研究同义词是同义词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同义词作为同义形式的一部分,一直为语义学关注。英语同义词数量大,表义细微,给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从语义出发,简要分析了英语同义词的特点,从而使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同义词。  关键词:语义学 同义词 辨析    一、引言  同义词在整个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英语的词汇极为丰富,并形成了复杂的体系。既有一词多义,又有同义。英语的同义词
[摘要]上有品质的道德与法治课,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老师的永恒的追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快餐式使用教材,阶梯式活动设计,深耕式問题技巧等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75-02  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研究员、《道德与法治》教材分册主编孙彩平教授在《策略
杜郎口之行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动了一回。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中学,据说八年前被划入撤并行列的薄弱学校,几年间能够发生如此惊人的变化,产生极为壮观的教改效益,一跃成为一颗中国教改的“耀眼明珠”。不得不使我们这些教育者们心动、惊讶和感佩。  砸掉讲台,老师是这样讲的:多么响亮的口号,杜郎口的教育者们是这样喊的,也是这样做的。的确是,杜郎口的课堂给我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力。当你一走进课堂就会被他(她)们那种热烈的
[摘 要]以生态课堂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的角度提出生态课堂建构的策略,围绕尊重学生生命,关注发展,激发学生内生活力,提升学生尊严感、自主性和集体荣誉观,引导他们在和谐、自由发展的课堂中丰富认知,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进行阐述,以切实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生态;英语;学生;情境;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
[摘 要]儿童画是儿童内心的感受与想象的结合体,散发着儿童的天性和魅力。因此,教师要从儿童的心理成长出发,引导家长鼓励、信任儿童,给予儿童多元化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用心聆听儿童的声音,感受童真童趣,发掘儿童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多元评价;儿童画;欣赏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5-0051-02  “你会欣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