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维的山水画受吴道子和李思训的影响,既画水墨也画青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在当时蔚然成风,并且代代相传。宋代的苏轼、米芾,元代的倪瓒、赵孟頫,清代的郑板桥、八大山人无不受其熏陶。其作品笔迹劲爽,始用皴法和渲染,善作平远景,具有“纵深”的风格特点。这种以水渗透墨彩来渲染的新技法—破墨法,打破了青绿重色和线条勾勒的束缚,更适用于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为了在作品中体现禅宗的静寂、空灵之美,王维还于点、墨、勾被之外,创作了笔墨渲染之法,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王维的山水画善用雪中景、亭台楼阁、山涧小道、路人山行、渡船捕鱼等题材,其重要的特色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开创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还善于运用简单的“皴法”、凹凸晕染发以及墨的干湿浓淡和笔的勾被点染来表现大自然恬淡禅意的神韵。
【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新恬淡; 意境新颖; 水墨为上
引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在中国璀璨的民族文化中,最令国人骄傲的便是诗与画。中国是诗的国度,画的民族。诗是属于听觉艺术,画属于视觉艺术,显然两者的表现手法完全不同。两种艺术先贤辈出,名作林立,各自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书画同源,诗画同构,一切艺术都有其风格特点,但终究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反映作家艺术家之内心而进行创作的。
当然诗、画艺术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们又都有着各自的缺陷。诗歌属于语言艺术,但却也会常常出现词不达意,书不言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切尽在不言中之类的情况出现。故古人有云“诗不尽言,则书,书不尽意,则画”。绘画则是一门造型艺术,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情感,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同时也会因受众思想的不同高度从而影响到对画作的理解。所以也有一说法为“文章乃是有字之山水,山水乃无字之文章”。
只有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才能把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表达形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中国山水田园诗与山水画的兴起则是为其结合提供了基础。王维便是以画法入诗,诗中有画意,画中含诗情,诗与画的水乳交融使诗、画艺术的缺陷不足且相得益彰。可以说,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不但在唐代就影响颇大,且影响至今。
一、王維的简介
王维,字摩洁,唐代诗人、画家。工草隶,善画,精诗文、音律,奉禅道。可以说,王维是诗画创作相结合的领头人与集大成者。王维的山水画受吴道子和李思训的影响,既画水墨也画青绿。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王维这一特色在当时影响范围广泛,后世的苏轼、倪瓒、赵孟頫、郑板桥、八大山人无不受其影响。其作品笔力遒劲,始用皴法和渲染,善于平远法构图,作品“纵深”感强。而这种用水渗透墨色以晕染之法成为“破墨法”,打破了色与线的束缚,对自然的描绘必然更为灵动。王维精于简洁的皴法、善于运用墨的干湿浓淡、笔力勾皴渲染描绘自然之景,不但丰富了画面的表现技法,更使其作品体现了空灵的“禅意”之美。王维的山水画常用雪、楼阁、栈道等题材,但王维开创性的使诗与画相结合,开诗情画意之先河。其传世作品有《辋川图》、《长江积雪图》、《江干雪雾图》。
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成因
1、社会原因
中国山水画起于秦汉,形成于东晋,盛于南朝,直至隋有了进一步的成就,渐渐步入成熟则是在初、盛唐时期。 以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画在唐朝形成繁荣时期形成的可能性与王维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大的联系。文学在唐代得以长足发展是依赖于唐代的国力强大、社会稳定、统治开明。自安史之乱后,文学发展大不如前,而王维所生活的年代恰巧是唐代由盛转衰之时,令人欣慰的是王维留传下来的诗作大都是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唐代不仅在经济、政治上比较开放,更是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开放滋养着多种艺术形式的蓬勃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诗、书、画、舞、乐等等。王维生活在此艺术盛世中,逐渐成长为通诗作、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的全能性艺术家。
唐代近三百年间,思想上的兼容并蓄不墨守成规,使得儒、释、道并存且均得以长足发展。三者相互交融,被被大众认可并运用到唐代各类艺术创作中。多元化的思想在交流中形成新的艺术思潮。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对唐代文学、绘画都产生了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由色彩浓丽转变为着墨着色清丽淡雅,由尚形转变为神形同重。而王维的画风也由浓丽的青绿山水转变为淡雅的水墨山水,其诗作也由直抒胸中意转变为以景传情淡泊空远。
唐代上位者不但广开科举制度,而且非常重视从隐者中选拔人才,这也是统治者对隐者的认可。而在当时,隐者入仕也不会被世人所嘲讽。王维在官场上经历波折,但不管他在朝在野,亦官亦隐,大自然都为王维提供着修养身心参禅悟道的心灵归途。正因为王维的隐者情趣与生活体验,使得王维在审美创作中融合了恬淡、空灵的创作心境,从而为其山水诗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成提供了创作基石。
简而言之,正因为这时期社会稳定、文化兼容并存、隐者被上位者和世人所认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得山水诗画在唐代繁荣发展,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必将受其繁荣发展的影响。
2、自身原因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其在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的天赋。王维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精通音律,故王维不仅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在音乐上受其祖父的影响。正因如此,王维被委以太乐巫一职,足以可见他在音乐方面的杰出才能。
在绘画方面,王维也是造诣颇深。在《新唐书·王维传》上是以“画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1]这样描述王维画工的。王维在学习李思训的密体工笔和吴道子的疏体狂放基础之上,兼容两者之所长,摒弃李思训的画风古板和吴道子的狂放粗野。王维在多种绘画题材无一不精,这也是促进了王维山水画技法的淳熟。王维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天才艺术家就是因其自身的不懈努力与敏锐的洞察力。荆浩在《笔法记》中说“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2],认为他的画作具有气韵的“高清”之意,要比巧而华大亏墨彩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与有气韵而无墨的吴道子要好得多。而苏轼也有“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洁得之于象外,有如仙副瑚寸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3]之说。在水墨山水画中,王维用自己的巧思妙想付于实践从而形成了具有王维印记的山水画风格,且被当代认可,被后世推崇。而王维在山水畫上的成就深远,也因其山水画荆浩则提出了山水画笔墨兼备这一山水画基本准则。水墨山水渐渐取代了青绿山水和人物画的地位,笔墨也成为中国画的形式与特征。 3、佛教原因
在唐代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禅宗则是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后与本国的儒、道两家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禅宗是以“无念为宗”安心静思,断绝一切私心杂念。之后的“心生,种种法生灭。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就把佛法的外部崇拜引入内心世界。这一转变则是契合当时的环境,被上位者推崇。当然王维的诗画作品均受其影响,不仅写出了山水田园诗的禅意美,更画出了山水田园画的空灵幽静美。
据史料记载,王维的母亲一心向佛学禅,王维在佛教方面深受其母影响。在王维年幼时便与北宗的大照禅师结缘学习佛学。在此之后王维还广交各宗派僧人求佛问禅。在王维官场失意后,他遁世隐逸专心求佛修禅,被称为“诗佛”。
修禅与艺术体验相互影响,作家艺术家通过坐禅进入空灵宁静的精神世界,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与参禅时所形成的心灵冥想融合为一。使佛性存在于花红柳绿之中,从而令作家艺术家的诗画更具禅意。由禅宗的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诗画中充满了禅意,当然此中最为有名也最为杰出的当属王维。
当然王维不仅仅只是受禅宗的影响,他还努力遵循着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王维的艺术成就是儒、释、道三种思想之间的相互斗争融合下产生的,也是起典型性所在。
三、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
1、清新恬淡的田园之美
王维作为“诗中有画,畫中有诗”的先驱,他将绘画的手法融入于诗作中,创作出了不同一般的惊人效果,其诗作魅力也映照出王维画作的迷人之处。
王维的画作充满清新恬淡的田园之美。由于王维诗画艺术相结合,使得他的山水画丰富饱满,也为其诗作提高了绘画作品的文化品味和诗作的艺术格调。诗画相融,达到了清新恬淡的山水田园之美。也正是文人画所要给予受众的欣赏内容。古人云“书画同源”说的是文人画的书画结合之法。对中国画来说,诗、书、画、印缺一不可。在画面中四者相辅相成使得画面内容丰富、境界提升。
在王维山水画《辋川图》就很好的体现出清新恬淡,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创作特点。《辋川图》是王维晚年隐逸于辋川时所画,其意境恬淡静宓清新超尘,给受众以恬静之感。画面中青山绵绵,树枝丛丛,楼阁亭台,舟泛水中,意境淡雅。茂密的树枝如同向天际生长一般,云朵、倒影却又有种出尘世外的意境美。正如其诗“画阁楼尽相望,红桃柳绿垂檐向”“素怀在山,若值白云屯”。《历代名画记》给予他《辋川图》的评价是“笔力雄壮”,《唐朝名画录》则评价为“画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升笔端。”
2、意境新颖的山水之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画作中,包含着空寂宁静的山水田园诗。这不仅归功于王维修禅后的淡雅清宁、不染纤尘的内心世界,更与他在意境上有选择性的容纳与舍弃有很大关系。王维的山水画作中多以茂林、碧水、空山、孤烟等精美的自然现象来体现宁静淡远、心灵澄静的艺术特点。
王维以一个平和的旁观者角度坐看云卷云舒,静品花开花落,再辅以诗作来补足山水田园之美,使观者不论从心灵还是境界都可感受到禅意的宁静。王维画作内容常出现山居、雪山、村落等富含禅家隐逸之居所,给人以无形的玄空、淡远,充满禅意的境界,使得画作中充满了清明纯洁,且幽静虚和之感。与禅门中人所追所求相互吻合。王维以其独特的角度创作出立意新颖的山水之美,参悟和功底,灵活融汇两者的艺术手法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術效果令人称赞。且以书画结合的形式用书法把诗作入画,则其诗作便为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诗补画,以画补诗。王维本身书法就写得相当出色,书画同源,王维在作画时就会潜意识把书法用笔带入画面中,画面效果笔力雄厚,画中提诗落款不但可以明确点名主题。诗情画意彼此相通,书法题诗与画面交相呼应,诗文入画中,得到的是极致的画意。
3、水墨为上的笔墨之美
王维提出的“意在笔先”“水墨为上”的艺术手法,并运用于自己德山水画创作中,把水墨山水画运用有深浅浓淡层次分明的墨色来表现出来,改变前人的单线勾勒平涂手法,从视觉感受上给人以一种宁静之感,被人们称为“破墨山水”。使得山水画从以色为先的青绿山水逐步向以水墨为先的水墨山水转变。
王维之所以被尊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始人原因有五。一是王维画山水的画法特点是不皴擦也可有轮廓。二是用水破墨用墨破水之法使得山水渲染出层次感,且笔力遒劲却又蕴含着清润之感不落俗套。三是画山水松石笔力雄壮,画云气袅袅又清幽淡雅,画点景之处亦是耐人寻味。四是画法工细秀丽,因王维山水画有学习吴道子和李思训,所以画风虽雄厚却也不失工细秀丽之感。五是画面色彩如诗般朦胧美好。墨色干、湿结合,用墨在半干半湿之间空显柔和内敛的色调,其渲染物象则是多用于山、水、云、雨、烟、雾。从王维画作手法上也不难看出王维潜心修佛,向往自然的归隐生活。
四、王维书画艺术创作对我们的启示
王维的诗画之所以至今还被学画者所津津乐道,不仅体现在其横溢的才华上,更多的体现于其诗画中蕴含着精神的文化底蕴和格调高雅的艺术审美。而我们对王维作品的研读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传承中国文化不仅仅是要在艺术上追根溯源也要做到以下三点来指导我们以后对于中国化的学习。
1、提高文化素养与作品内涵
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五千年文化,在艺术流派上分类细致有诗词、书画、舞乐、刺绣等等,更有佛、道、儒三种哲学思想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源泉,这些艺术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王维创造性的结合诗画艺术使之发扬光大,可说正是由于王维爱好广泛,吸取各类艺术的精华所在,结合起来为我所用而产生的。当代社会科技发达的时代已然到来,想看古画名画不像古时一般艰难,只需上网搜索高清大图立时呈现,我们当代学生应与时俱进,不但要苦练技法,还要纳众家之所长古为今用,更要提高文化素养与作品内涵。
2、外师造化,终得心源
在创作山水画作时,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行路的过程中自然界自会告知我们花鸟虫鱼、云烟雾绕、百态山石这些自然山水之大美;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些人生之大道;外师造化,终得心源这种艺术之大魅。
王维不正是因为问道于自然,将自然中的物象转化为自己的心中之境才得到如此之美的诗画作品;王维不正是因为师法自然,在自然中吸取养分使其画作境界得以升华;王维不正是因为青山绿水、花木幽深陶冶了他的情操,从而得到了他空灵、幽静绝俗超尘的淡雅意境。
3、笔情墨趣,诗情画意
在学习中国画时,最重要的便是临摹。正如“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4]自然得出要临摹的是那些具有笔情墨趣、诗情画意的作品。
要有探索精神,更要有“学高不学低”的眼界。王维在学习绘画时,不也是是从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笔力雄厚画法工致的风格,如若没有他对前人优秀艺术风格的学习也许就不会有其作品的笔情墨趣,诗情画意。
结语
王维的诗画艺术犹如一颗饱经风霜雨露的松柏,深深地扎根于艺术土壤里,留与后世之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他的探索创新精神为中国艺术史上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可以推动了艺术理论与实践前进的步伐,更使我们对艺术的研究有了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印证,丰富了艺术的研究内容与形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习民族文艺是带着批判的吸收中国艺术史上的精华,有助于我们把握住中国艺术之魂,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拼搏出中华民族的一条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5675第页。
[2](五代)荆浩《笔记法》,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608页。
[3]《东坡集》,苏东坡著 卷二《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
[4]唐太宗《帝范》卷四中所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新恬淡; 意境新颖; 水墨为上
引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在中国璀璨的民族文化中,最令国人骄傲的便是诗与画。中国是诗的国度,画的民族。诗是属于听觉艺术,画属于视觉艺术,显然两者的表现手法完全不同。两种艺术先贤辈出,名作林立,各自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书画同源,诗画同构,一切艺术都有其风格特点,但终究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反映作家艺术家之内心而进行创作的。
当然诗、画艺术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们又都有着各自的缺陷。诗歌属于语言艺术,但却也会常常出现词不达意,书不言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切尽在不言中之类的情况出现。故古人有云“诗不尽言,则书,书不尽意,则画”。绘画则是一门造型艺术,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情感,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同时也会因受众思想的不同高度从而影响到对画作的理解。所以也有一说法为“文章乃是有字之山水,山水乃无字之文章”。
只有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才能把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表达形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中国山水田园诗与山水画的兴起则是为其结合提供了基础。王维便是以画法入诗,诗中有画意,画中含诗情,诗与画的水乳交融使诗、画艺术的缺陷不足且相得益彰。可以说,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不但在唐代就影响颇大,且影响至今。
一、王維的简介
王维,字摩洁,唐代诗人、画家。工草隶,善画,精诗文、音律,奉禅道。可以说,王维是诗画创作相结合的领头人与集大成者。王维的山水画受吴道子和李思训的影响,既画水墨也画青绿。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王维这一特色在当时影响范围广泛,后世的苏轼、倪瓒、赵孟頫、郑板桥、八大山人无不受其影响。其作品笔力遒劲,始用皴法和渲染,善于平远法构图,作品“纵深”感强。而这种用水渗透墨色以晕染之法成为“破墨法”,打破了色与线的束缚,对自然的描绘必然更为灵动。王维精于简洁的皴法、善于运用墨的干湿浓淡、笔力勾皴渲染描绘自然之景,不但丰富了画面的表现技法,更使其作品体现了空灵的“禅意”之美。王维的山水画常用雪、楼阁、栈道等题材,但王维开创性的使诗与画相结合,开诗情画意之先河。其传世作品有《辋川图》、《长江积雪图》、《江干雪雾图》。
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成因
1、社会原因
中国山水画起于秦汉,形成于东晋,盛于南朝,直至隋有了进一步的成就,渐渐步入成熟则是在初、盛唐时期。 以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画在唐朝形成繁荣时期形成的可能性与王维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大的联系。文学在唐代得以长足发展是依赖于唐代的国力强大、社会稳定、统治开明。自安史之乱后,文学发展大不如前,而王维所生活的年代恰巧是唐代由盛转衰之时,令人欣慰的是王维留传下来的诗作大都是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唐代不仅在经济、政治上比较开放,更是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开放滋养着多种艺术形式的蓬勃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诗、书、画、舞、乐等等。王维生活在此艺术盛世中,逐渐成长为通诗作、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的全能性艺术家。
唐代近三百年间,思想上的兼容并蓄不墨守成规,使得儒、释、道并存且均得以长足发展。三者相互交融,被被大众认可并运用到唐代各类艺术创作中。多元化的思想在交流中形成新的艺术思潮。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对唐代文学、绘画都产生了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由色彩浓丽转变为着墨着色清丽淡雅,由尚形转变为神形同重。而王维的画风也由浓丽的青绿山水转变为淡雅的水墨山水,其诗作也由直抒胸中意转变为以景传情淡泊空远。
唐代上位者不但广开科举制度,而且非常重视从隐者中选拔人才,这也是统治者对隐者的认可。而在当时,隐者入仕也不会被世人所嘲讽。王维在官场上经历波折,但不管他在朝在野,亦官亦隐,大自然都为王维提供着修养身心参禅悟道的心灵归途。正因为王维的隐者情趣与生活体验,使得王维在审美创作中融合了恬淡、空灵的创作心境,从而为其山水诗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成提供了创作基石。
简而言之,正因为这时期社会稳定、文化兼容并存、隐者被上位者和世人所认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得山水诗画在唐代繁荣发展,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必将受其繁荣发展的影响。
2、自身原因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其在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的天赋。王维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精通音律,故王维不仅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在音乐上受其祖父的影响。正因如此,王维被委以太乐巫一职,足以可见他在音乐方面的杰出才能。
在绘画方面,王维也是造诣颇深。在《新唐书·王维传》上是以“画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1]这样描述王维画工的。王维在学习李思训的密体工笔和吴道子的疏体狂放基础之上,兼容两者之所长,摒弃李思训的画风古板和吴道子的狂放粗野。王维在多种绘画题材无一不精,这也是促进了王维山水画技法的淳熟。王维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天才艺术家就是因其自身的不懈努力与敏锐的洞察力。荆浩在《笔法记》中说“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2],认为他的画作具有气韵的“高清”之意,要比巧而华大亏墨彩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与有气韵而无墨的吴道子要好得多。而苏轼也有“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洁得之于象外,有如仙副瑚寸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3]之说。在水墨山水画中,王维用自己的巧思妙想付于实践从而形成了具有王维印记的山水画风格,且被当代认可,被后世推崇。而王维在山水畫上的成就深远,也因其山水画荆浩则提出了山水画笔墨兼备这一山水画基本准则。水墨山水渐渐取代了青绿山水和人物画的地位,笔墨也成为中国画的形式与特征。 3、佛教原因
在唐代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禅宗则是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后与本国的儒、道两家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禅宗是以“无念为宗”安心静思,断绝一切私心杂念。之后的“心生,种种法生灭。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就把佛法的外部崇拜引入内心世界。这一转变则是契合当时的环境,被上位者推崇。当然王维的诗画作品均受其影响,不仅写出了山水田园诗的禅意美,更画出了山水田园画的空灵幽静美。
据史料记载,王维的母亲一心向佛学禅,王维在佛教方面深受其母影响。在王维年幼时便与北宗的大照禅师结缘学习佛学。在此之后王维还广交各宗派僧人求佛问禅。在王维官场失意后,他遁世隐逸专心求佛修禅,被称为“诗佛”。
修禅与艺术体验相互影响,作家艺术家通过坐禅进入空灵宁静的精神世界,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与参禅时所形成的心灵冥想融合为一。使佛性存在于花红柳绿之中,从而令作家艺术家的诗画更具禅意。由禅宗的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诗画中充满了禅意,当然此中最为有名也最为杰出的当属王维。
当然王维不仅仅只是受禅宗的影响,他还努力遵循着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王维的艺术成就是儒、释、道三种思想之间的相互斗争融合下产生的,也是起典型性所在。
三、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
1、清新恬淡的田园之美
王维作为“诗中有画,畫中有诗”的先驱,他将绘画的手法融入于诗作中,创作出了不同一般的惊人效果,其诗作魅力也映照出王维画作的迷人之处。
王维的画作充满清新恬淡的田园之美。由于王维诗画艺术相结合,使得他的山水画丰富饱满,也为其诗作提高了绘画作品的文化品味和诗作的艺术格调。诗画相融,达到了清新恬淡的山水田园之美。也正是文人画所要给予受众的欣赏内容。古人云“书画同源”说的是文人画的书画结合之法。对中国画来说,诗、书、画、印缺一不可。在画面中四者相辅相成使得画面内容丰富、境界提升。
在王维山水画《辋川图》就很好的体现出清新恬淡,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创作特点。《辋川图》是王维晚年隐逸于辋川时所画,其意境恬淡静宓清新超尘,给受众以恬静之感。画面中青山绵绵,树枝丛丛,楼阁亭台,舟泛水中,意境淡雅。茂密的树枝如同向天际生长一般,云朵、倒影却又有种出尘世外的意境美。正如其诗“画阁楼尽相望,红桃柳绿垂檐向”“素怀在山,若值白云屯”。《历代名画记》给予他《辋川图》的评价是“笔力雄壮”,《唐朝名画录》则评价为“画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升笔端。”
2、意境新颖的山水之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画作中,包含着空寂宁静的山水田园诗。这不仅归功于王维修禅后的淡雅清宁、不染纤尘的内心世界,更与他在意境上有选择性的容纳与舍弃有很大关系。王维的山水画作中多以茂林、碧水、空山、孤烟等精美的自然现象来体现宁静淡远、心灵澄静的艺术特点。
王维以一个平和的旁观者角度坐看云卷云舒,静品花开花落,再辅以诗作来补足山水田园之美,使观者不论从心灵还是境界都可感受到禅意的宁静。王维画作内容常出现山居、雪山、村落等富含禅家隐逸之居所,给人以无形的玄空、淡远,充满禅意的境界,使得画作中充满了清明纯洁,且幽静虚和之感。与禅门中人所追所求相互吻合。王维以其独特的角度创作出立意新颖的山水之美,参悟和功底,灵活融汇两者的艺术手法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術效果令人称赞。且以书画结合的形式用书法把诗作入画,则其诗作便为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诗补画,以画补诗。王维本身书法就写得相当出色,书画同源,王维在作画时就会潜意识把书法用笔带入画面中,画面效果笔力雄厚,画中提诗落款不但可以明确点名主题。诗情画意彼此相通,书法题诗与画面交相呼应,诗文入画中,得到的是极致的画意。
3、水墨为上的笔墨之美
王维提出的“意在笔先”“水墨为上”的艺术手法,并运用于自己德山水画创作中,把水墨山水画运用有深浅浓淡层次分明的墨色来表现出来,改变前人的单线勾勒平涂手法,从视觉感受上给人以一种宁静之感,被人们称为“破墨山水”。使得山水画从以色为先的青绿山水逐步向以水墨为先的水墨山水转变。
王维之所以被尊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始人原因有五。一是王维画山水的画法特点是不皴擦也可有轮廓。二是用水破墨用墨破水之法使得山水渲染出层次感,且笔力遒劲却又蕴含着清润之感不落俗套。三是画山水松石笔力雄壮,画云气袅袅又清幽淡雅,画点景之处亦是耐人寻味。四是画法工细秀丽,因王维山水画有学习吴道子和李思训,所以画风虽雄厚却也不失工细秀丽之感。五是画面色彩如诗般朦胧美好。墨色干、湿结合,用墨在半干半湿之间空显柔和内敛的色调,其渲染物象则是多用于山、水、云、雨、烟、雾。从王维画作手法上也不难看出王维潜心修佛,向往自然的归隐生活。
四、王维书画艺术创作对我们的启示
王维的诗画之所以至今还被学画者所津津乐道,不仅体现在其横溢的才华上,更多的体现于其诗画中蕴含着精神的文化底蕴和格调高雅的艺术审美。而我们对王维作品的研读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传承中国文化不仅仅是要在艺术上追根溯源也要做到以下三点来指导我们以后对于中国化的学习。
1、提高文化素养与作品内涵
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五千年文化,在艺术流派上分类细致有诗词、书画、舞乐、刺绣等等,更有佛、道、儒三种哲学思想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源泉,这些艺术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王维创造性的结合诗画艺术使之发扬光大,可说正是由于王维爱好广泛,吸取各类艺术的精华所在,结合起来为我所用而产生的。当代社会科技发达的时代已然到来,想看古画名画不像古时一般艰难,只需上网搜索高清大图立时呈现,我们当代学生应与时俱进,不但要苦练技法,还要纳众家之所长古为今用,更要提高文化素养与作品内涵。
2、外师造化,终得心源
在创作山水画作时,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行路的过程中自然界自会告知我们花鸟虫鱼、云烟雾绕、百态山石这些自然山水之大美;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些人生之大道;外师造化,终得心源这种艺术之大魅。
王维不正是因为问道于自然,将自然中的物象转化为自己的心中之境才得到如此之美的诗画作品;王维不正是因为师法自然,在自然中吸取养分使其画作境界得以升华;王维不正是因为青山绿水、花木幽深陶冶了他的情操,从而得到了他空灵、幽静绝俗超尘的淡雅意境。
3、笔情墨趣,诗情画意
在学习中国画时,最重要的便是临摹。正如“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4]自然得出要临摹的是那些具有笔情墨趣、诗情画意的作品。
要有探索精神,更要有“学高不学低”的眼界。王维在学习绘画时,不也是是从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笔力雄厚画法工致的风格,如若没有他对前人优秀艺术风格的学习也许就不会有其作品的笔情墨趣,诗情画意。
结语
王维的诗画艺术犹如一颗饱经风霜雨露的松柏,深深地扎根于艺术土壤里,留与后世之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他的探索创新精神为中国艺术史上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可以推动了艺术理论与实践前进的步伐,更使我们对艺术的研究有了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印证,丰富了艺术的研究内容与形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习民族文艺是带着批判的吸收中国艺术史上的精华,有助于我们把握住中国艺术之魂,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拼搏出中华民族的一条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5675第页。
[2](五代)荆浩《笔记法》,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608页。
[3]《东坡集》,苏东坡著 卷二《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
[4]唐太宗《帝范》卷四中所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