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实施的基本目标,结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将核心素养培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核心素养;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是为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落实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政策文件的精神,完善基础教育理论并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发展。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指出:教师需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来确定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完善中小学课程教学的相关标准。那么,什么是初中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中则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通过让学生深度解读不同类型的课文,来逐渐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基于语言能力培养的诗词教学分析
语言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两个维度,鉴于古诗词课文的特殊性,让学生通过深度解读字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是培养初中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让学生细读一遍课文,在阅读时用笔标注生字生词,阅读完毕后用字词典查阅生字生词的含义。其次,笔者先围绕这首词的序言与学生展开讨论。
师:请同学们将苏轼的序言翻译成白话文。生:“丙辰中秋”点明了这首词创作的时间,“欢饮达旦”说明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即作者因“中秋赏月”欢饮了一夜,而“兼怀子由”则不明确。
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多媒体对作者苏轼以及“子由”进行了介绍。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师:序言中隐含了作者创作这首词的两个意图,它们是学习这首词的关键所在,那么,它們分别是什么?生:一是欢饮赏月,通过序言中“欢饮达旦”可以看出;二是怀念弟弟苏辙,因为序言中作者已经点明兼“怀”子由。
如此,通过对字词的深度理解,使学生了解了这首词的中心思想,从而为接下来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诗词教学分析
语文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对语言和文本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在实践中,语文思维通常会通过阅读和写作体现出来。古诗词课文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正因如此,与其他课文相较这类课文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让学生深度解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创作风格,及其与课文文本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课,阅读课文后,笔者首先让学生归纳这首诗的风格特点。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得出了结论,即:诗的整体风格清新自然,语句优美。针对学生的结论,笔者再次提问: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呈现清新自然的诗风呢?在问题情境下,笔者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即用字——“润”“酥”;用词:天街、草色、烟柳;韵律;文本风格简朴自然。如此,通过这种引导,使学生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度解析,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语文思维。
三、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诗词教学分析
诗词之美在于韵律、意境、情感,等等,通过诗词课文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掘课文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对培养他们的语文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十五夜望月》一课,导入课题后,笔者让学生对诗的第一、第二句进行了解析。
师:仔细观察,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存在哪些联系?生:对仗,“中庭”对“冷露”、“地白”对“无声”、“树栖鸦”对“湿桂花”。师:读之有哪些感受?生:朗朗上口。师:结合两句诗的内容,会给你带来哪些想象?……
相对于释义教学,这种教学引导的优点在于能让学生充分发掘诗句的韵律、意境和情感之美,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审美能力。
四、基于文化传承培养的诗词教学分析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而解读古诗词课文的过程,本身即是文化理解与传承的过程。但在实践中,教师需要精心提炼课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理解与渗透。如在教学《赤壁》一课时,笔者结合课文内容,将汉末三分的基本情况通过教学进度的发展徐徐呈现出来。其中,针对“东风不与周郎便”一句,重点将赤壁之战的经过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概括,并对其中一些主要人物作了简要介绍,如周瑜、诸葛亮、鲁肃等。引导学生将学习这首诗的过程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之下,使他们通过这堂课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了解了历史,潜意识里将《赤壁》这首诗与历史结合起来,加强了对这首诗的理解,从而落实了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五、结语
古代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因此,发掘古诗词课文中的教育元素,将它们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充分展现出来,渗透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全面发挥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战春梅. 品读诗词经典 落地核心素养——浅谈聚焦核心素养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J]. 课外语文(下),2017(8).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核心素养;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是为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落实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政策文件的精神,完善基础教育理论并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发展。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指出:教师需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来确定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完善中小学课程教学的相关标准。那么,什么是初中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中则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通过让学生深度解读不同类型的课文,来逐渐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基于语言能力培养的诗词教学分析
语言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两个维度,鉴于古诗词课文的特殊性,让学生通过深度解读字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是培养初中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让学生细读一遍课文,在阅读时用笔标注生字生词,阅读完毕后用字词典查阅生字生词的含义。其次,笔者先围绕这首词的序言与学生展开讨论。
师:请同学们将苏轼的序言翻译成白话文。生:“丙辰中秋”点明了这首词创作的时间,“欢饮达旦”说明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即作者因“中秋赏月”欢饮了一夜,而“兼怀子由”则不明确。
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多媒体对作者苏轼以及“子由”进行了介绍。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师:序言中隐含了作者创作这首词的两个意图,它们是学习这首词的关键所在,那么,它們分别是什么?生:一是欢饮赏月,通过序言中“欢饮达旦”可以看出;二是怀念弟弟苏辙,因为序言中作者已经点明兼“怀”子由。
如此,通过对字词的深度理解,使学生了解了这首词的中心思想,从而为接下来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诗词教学分析
语文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对语言和文本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在实践中,语文思维通常会通过阅读和写作体现出来。古诗词课文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正因如此,与其他课文相较这类课文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让学生深度解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创作风格,及其与课文文本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课,阅读课文后,笔者首先让学生归纳这首诗的风格特点。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得出了结论,即:诗的整体风格清新自然,语句优美。针对学生的结论,笔者再次提问: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呈现清新自然的诗风呢?在问题情境下,笔者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即用字——“润”“酥”;用词:天街、草色、烟柳;韵律;文本风格简朴自然。如此,通过这种引导,使学生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度解析,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语文思维。
三、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诗词教学分析
诗词之美在于韵律、意境、情感,等等,通过诗词课文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掘课文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对培养他们的语文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十五夜望月》一课,导入课题后,笔者让学生对诗的第一、第二句进行了解析。
师:仔细观察,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存在哪些联系?生:对仗,“中庭”对“冷露”、“地白”对“无声”、“树栖鸦”对“湿桂花”。师:读之有哪些感受?生:朗朗上口。师:结合两句诗的内容,会给你带来哪些想象?……
相对于释义教学,这种教学引导的优点在于能让学生充分发掘诗句的韵律、意境和情感之美,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审美能力。
四、基于文化传承培养的诗词教学分析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而解读古诗词课文的过程,本身即是文化理解与传承的过程。但在实践中,教师需要精心提炼课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理解与渗透。如在教学《赤壁》一课时,笔者结合课文内容,将汉末三分的基本情况通过教学进度的发展徐徐呈现出来。其中,针对“东风不与周郎便”一句,重点将赤壁之战的经过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概括,并对其中一些主要人物作了简要介绍,如周瑜、诸葛亮、鲁肃等。引导学生将学习这首诗的过程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之下,使他们通过这堂课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了解了历史,潜意识里将《赤壁》这首诗与历史结合起来,加强了对这首诗的理解,从而落实了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五、结语
古代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因此,发掘古诗词课文中的教育元素,将它们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充分展现出来,渗透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全面发挥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战春梅. 品读诗词经典 落地核心素养——浅谈聚焦核心素养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J]. 课外语文(下),2017(8).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