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的草根记忆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ya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弄堂门口那家开了十几年的油豆腐粉丝汤摊头随着拆迁消失在满街的汉堡包和奶茶里的时候,你突然怀念起了那曾经存在过的,每天的“小吃时光”。
  上海人把“吃小吃”唤作“吃点心”。记得小时候上学,早上早点是一碗小馄饨二两生煎馒头或是小笼馒头。那时候,新闸路上的生煎馒头店生意很好,有很多人排队;于是就隔夜预先买好牌子,第二天来用;这里生煎馒头也确实做得很好,底部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既软且松,一咬一口汤汁;据说肉馅的配发是秘方独门的。上海的小馄饨个小皮薄,馅料很少,几乎就没有馅,名堂皆在汤里,有蛋丝、虾皮、紫菜,口感咸香爽滑。在吃早点的时候会遇见几个同学,于是就一起上学;若是没见其中一个,便会问“怎么他不上学啊”。下午放学后,有时玩饿了就会买一碗油豆腐细粉汤或油墩子之类。小学门口,每天放学的时候,总有一阿婆来摆摊卖油墩子,用面糊裹着萝卜丝放在油锅里炸,渐渐泛金黄的光泽,让人馋涎欲滴,一路走一路吃。
  每当假日,大人带着去逛马路也会去王家沙吃“两面黄”、“蟹壳黄”,或者到八仙桥那儿吃“鲜得来”的“排骨年糕”,那时是自己最惬意的时光;两面黄(炒面),把面炒得正反都发黄且不焦,看上去不冒热气,吃起来(若不吹一下)能烫破嘴皮。吃起这些小吃,味口与量大开;满足也就停在味蕾里,把开心也点在了舌尖上。
  大学的生活是在北方过的,那儿的小吃也很丰富,味道也地道;常常与同学们到王府井从街的一头一路吃到另一头。
  工作后利用私差和公差到过很多地方也品尝了不少的地方小吃。汗颜的是有次到欧洲公差学习几月,期间有空就会去街上或乘车去附近的国家品尝一些小吃,后来回国时除了差旅费,竟没有多余的钱买纪念品,以至落下个不懂人情世故的罪名。
  一个地方的小吃总是和这个地方的人文生活息息相关,小吃的文化里折射出那儿的风土及时代烙印。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正更多地吸收着各种不同的元素,同样也会融合更多的外来小吃。由此也让这座城市增添了又一种的“大度”与活力。当然上海小吃也会与时俱进;当然也有些事、有些感觉是挥之不去的--还是那草根的记忆。
  每当清闲,假日的早晨醒来时,早餐停留在脑海里还会是一碗小馄饨,二两生煎馒头或是小笼馒头。偶尔心血来潮也会花上半小时或40分钟的车程去吃正宗的“上海小吃”,尽管已吃不到过去的原味,然还是会乐此不疲;乐趣、逸致。也许,每天的那些“小吃时光”以及蕴含在其中的闲适生活,这才是上海小吃的精华所在。上海小吃,也许只不过是一种记忆的味道。
其他文献
粉丝,一种食品,很细的粉条。这个词的汉语读音和英文“fans”的读音相近,因此被用来形容娱乐明星的追随者、追星族。  粉丝吃起来口感很不错,但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群,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软,无独立性,这恰恰就是追星一族的真实写照。粉丝们的精神支柱是各自崇拜的明星,他们为明星而活着,为偶像而思想……    粉丝症候群    粉丝是他们的称呼,(2005年之后又加入了玉米、盒饭之类更为具象的称谓);他们像
期刊
接吻的时候    一对男女在恋爱,一天他们第一次接吻。  男:“你告诉我,除了我,还有谁这样吻过你,亲爱的?”  女的没回答。  “你说吧!我不会见怪的。”男的说。  女的嫣然一笑:“我正数呢。”    交换宠物    昨天下班后,在公共汽车上见两个恋人依偎在一块儿,唧唧哝哝地说情话。   男孩说:“呆会儿上我家吃饭去吧,顺便看看我们家那只吉娃娃(狗名),特好玩儿,才这么大。”男孩比划着,约一尺来
期刊
林德清同志推崇杨所长的那盆清水,其正义感当可理解。可是纵观杨所长和林德清的观点,他们基本站在“贵族文学”的角度,而非“平民文学”的立场。  什么是平民文学?典型之作就是如今的网络文学。文学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不再依靠毫无希望的投稿以期获得纸质媒体编辑的青睐。只要心有所想,心有所动,就可操持键盘,自我发表,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也可顺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大部分文字,自生自灭了;也有少部分文
期刊
  
期刊
跟好友J已经多日不见,想见面约了几次都说在忙,一打听,说她一好友情人的老婆来深圳了,她跟那好友在陪这老婆。我真给她说糊涂了,再三确认才相信,天下有这样的事情:一个女人将她情人的老婆请到深圳,她做全陪还全程买单。是不是怕一个人作陪惨遭不测?她又拉上了我朋友J。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按照我对于这种关系的肤浅理解,我问我朋友J:她这样做是要讨好那正室,以便哪一天登堂入室扶成个偏房吗?J撇嘴道,非也,你以为
期刊
这个夺人眼球的题目不是笔者的发明,而是专家的语句,这位专家就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  杨所长日前在文学所的一个内部论坛上指出,当今文学写作正借助着不同的媒介在迅速地生长,很难见到哪一个时代的文学如此活跃丰富、琳琅满目,这是付出代价的繁荣。大江东去,泥沙俱下,不珍惜历史契机、不自尊自重的所谓文学亦自不少:快餐文学、兑水文学,甚至垃圾文学都在不自量力地追逐时尚,浮泛着一波又一波的泡沫,又有炒
期刊
刘利要好友“学习红军”,从而改邪归正,克服阿喀硫斯之踵,不再当第三者。不由让我想起从前看过的一位老作家的小说,其中有段描写,刻画主人公一心想走农业合作化道路遇到不少阻力,其中包括他老伴的反对,他觉得这很简单,只要带她到北京见一见毛主席,老伴的思想肯定可以转变。如今我已经忘了那位老作家的姓名以及小说的名字,倒是这段描写一直印象深刻。因为简单、朴素,也夸张,但很符合那老农的性格。只是没想到,这样的老农
期刊
所谓“单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至少曾经重要过。改革开放以前,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有”;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衙门里去办事,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便几乎一定要问这句话。  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  单位首先是“饭碗”。一个人,如果
期刊
上海人想到崇明,通常会第一时间条件反射出两样事物:崇明蟹和来自崇明的出租车司机。  崇明蟹通常个头较小,可肉质紧致结实,档次和价位虽比不上太湖流域的大闸蟹,也不大能上台面,但自有一番朴实家居的鲜美味道。其貌不扬,却暗藏玄机,上海人是蛮喜欢吃的。  上海的哥清一色全是上海人。除了城里的,这些出租车司机大多来自崇明。刚到上海的崇明司机,时常态度谦虚地请乘客指路,用口音浓重的崇明话说,“我刚刚开始开,路
期刊
绍兴路以前叫爱麦虞线路,隶属法租界,花园洋房,高级公寓,新式里弄,遍植梧桐及花坛。一些知名人士,如旧上海市长吴国祯、黑帮大亨杜月笙、交际花王吉等,均在此置备产业。作为上海市保护建筑的绍兴路9号,属法国警察博物馆。博物馆内设俱乐部,有舞厅、剧院、咖啡室、吸烟室,供法国公董局的警察以及家属消遣。细节部分Art Deco的风格,比如一个个唇印,遍布在这里、或者那里。  到了周末,绍兴路比如时巴黎的荣军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