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成诵 熟能生悟 熟练技能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的核心在汉语文化,古代诗词是汉语文化长河里最为美丽的风景。通过古诗教学,使学生在节奏和韵律中学习吟诵,初步领略到中国语言文字特有的美感,从而学会欣赏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
  一、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钻研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读成诵”,也就是使学生读熟、读懂古诗,并达到脱口而出、倒背如流的程度。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的时候,要扎扎实实抓好了如下三个环节:
  一是预习环节会动手。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求他们能够认真研读诗句后面的注释,动手查字典、词典,从而对诗的意思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古诗中的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要求学生用笔在书上标出来。
  二是上课环节会动口。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预习,向大家介绍诗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讲解古诗的意思。
  三是释疑解惑环节会动脑。古诗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难点,也是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关键,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突破,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的情感在体验中得到升华。
  杜甫《春望》一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哪一种对呢?学生不是很清楚。在教学中,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广泛的讨论中,大家认为两种解释都非常美,都能讲得通,都能够表达诗人触景伤情、感时伤事的心情。
  二、熟能生悟,培养学生感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能生悟”,就是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结合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有机地渗透情感、道德、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有所感悟,获得更多启迪,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教学这四首古诗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让学生感受领悟诗人的爱国之情。
  1.把爱国之情读出来。在理解古诗、朗读古诗的过程中,时刻要求学生能够读出诗歌中诗人的感情。朗读中使学生体会到真挚灼烈的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杜甫的《春望》、杜牧的《泊秦淮》、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流传千载的经典爱国诗篇,正是因为他们对国家兴亡、人民悲苦感受至深,所以才把这一腔报国之志、哀怨之情汇聚为一句句诗行。
  2.欣赏著名的爱国诗词。把爱国诗句找出来大家一起赏析,学生热情很高。通过查找和深入学习,学生学会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等名句。
  3.就《古诗四首》写作。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一首诗歌写读后感,可以通过对诗歌中字句的考证写对诗歌的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过的内容,学生兴致很高。情动于中,自然也就笔下如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熟练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发展能力
  所谓“熟练技能”,就是通过这四首古诗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学好其他古诗和文学作品,做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准备。通过《古诗四首》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提高了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等工具书的了解和运用。学生把《新华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等工具书都带到了课堂。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辞海》、《辞源》这两部中国著名工具书的作用和运用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学习古诗中遇到的问题。
  2.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首先是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课堂上的朗读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读通、读懂、读熟这四首古诗。在学生初步读熟之后,教会学生查找古诗的韵脚,知道在古诗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押韵规律,这样在朗读和背诵的时候,就能够加深对诗句的印象。
  3.提高了学生背诵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加牢固地记忆这四首古诗,和学生一起创造了背诵古诗的“记忆联想法”,就是把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进行背诵,如《泊秦淮》一诗,只要背诵“烟、夜、商、隔”就可以了,联想为“诗人杜牧在烟水茫茫的夜里和歌女隔着一条秦淮河”。这样就把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记忆的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完这几首古诗之后,能够牢记不忘。
  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只是着眼于应付考试,让学生把诗歌和字词句的标准解释背诵下来,而更应该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其实,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效果也很不错。  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是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普遍感受。同时,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笔者
期刊
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具体内容,进行思想交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为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或无病呻吟而感到头痛,因为作文教学虽然把重点放在课内,却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试从小学生作文教学角度出发,就学生“想写,会写,写好”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抛砖引玉,达到对新教改下学生作文教学有所裨益的功效。  一、只
期刊
伴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兴旺和教育事业的繁荣,我国学校社团教育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作为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社团活动,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地位得到了确立,而且社团教育的自身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社团教育还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较薄弱环节,很多学校还都停滞在参加轰轰烈烈的各种比赛,选拔培养特长生,为获得表面的成绩让学
期刊
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前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别洛波里城一个工人的家庭。  重视劳动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劳动教育问题上,他认为劳动是教育的根本因素之一,应成为集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了劳动与教育并行的原则。在他看来,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和能力,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从而有助于从
期刊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上?如何让活动课焕发生命活力?笔者通过尝试,获得如下体会:  首先要充分认识活动课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活动课在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追求的是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参与。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次自主的开放的探究性的学习机会,其活动本身强调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
期刊
现实中,好多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惜花血本创造一切条件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教育孩子努力拼搏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导致有些学生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偶尔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就选择轻生或自残;有的学习基础差,虽经过努力,但成绩仍不理想,就对自己丧失信心、悲观失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有的人际关系出现障碍产生焦虑,非但不采取积极的态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腐败犯罪日益猖獗,成为严重危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公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诞生,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反腐败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预防腐败是抵制腐败的良药,也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重要的着眼点。然而我们不能仅对公职人员进行预防,进行反腐败、廉洁性教育,要想从根源处防止腐败,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不能忽视校园的防腐败法制教育。本文以预防腐败为角度,结合《联合国
期刊
中职学校电子专业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对学生的要求较之前几年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前传统的经典教材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不能适应目前教学的需要,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生源知识基础却有所下滑。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获取知识,为给中职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加大教材开发力度、加快实践步伐很有现实意义。  一、电子技能教材现存问题  1.学生入门难。中职学校生源素质普遍不高,一般来说,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普通高中
期刊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回答学生的一些问题,而所提问题,大都停留在“这个问题怎么解”层级。在学生用这种方式表述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教学中存在的某种不足,而这种不足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去发现问题的兴趣,大大影响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调查和探讨,洞察教师未能注意到的状况,形成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调查  (一)为了解学生提问前后的心理状况,设计了如下调查样卷:  1.你认为自己不能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几年的实验考试题有了很大的变化,实验题一般不作为一种独立的题型,常常以“实验与探究题”的形式出现,探究性实验题是近几年考试的方向。探究性实验题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它要求学生具有实验设计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实验仪器的选取能力、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分析推理能力等。这就要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验设计当中,只有不断地进行实验探究,这些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