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hby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透视:
  近年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仅限于常见虚词及其一般用法。2007年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仍是重点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主要集中在“之”、“以”、“因”、“乃”、“且”、“为”、“于”等常用文言虚词。考查题型集中为两种:(1)提供例句,从选项中选取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判断、选择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的异同。总之,就是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一般用法。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注意这二者关系。
  考法指点:
  
  1 注意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不注重用法,这是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而“用法”则不然,某一虚词在特定的文言句式中的用法是有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近三年高考试卷中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例1.2006年(四川)第12题B项
  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例2.2004年(北京)第7题C项
  因留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例3. 2005年(广东)第12题B项
  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例1中黑体字虚词“乃”,在上句中是顺接连词,在下句中是副词表转折;例2中黑体字虚词“因”,在上句中是连词,在下句中是介词;例3中黑体字虚词“且”,在上句中是时间副词,在下句中是转折连词。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明朗了,无须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2 分清虚实,辨明词性,以词性统帅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数是从实词虚化而来,因此某个词既可是实词,又可是虚词;既可以是这个词性,又可以是那个词性,因此要搞清其用法,可从辨明词性入手。通过分清虚实,辨明词性,以词性统帅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通过归类,抓一般用法,明了特殊用法,减少了复习量,两者结合,文言虚词用法的复习就会由难变易,容易掌握了。
  例如: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的词性和意义。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作《师说》以贻之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⑦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⑧句读之不知
  ⑨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⑩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此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之”的认知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明确“之”有三种词性:(1)动词,可作“到”“去”讲(作为实词只此一种法,易记),如①句。(2)代词,有人称代词和近指代词两种用法:作人称代词,可有第三人称用法(较常用,易掌握),如②句;还可有第一人称用法(较特殊,应特别注意),如③句;作指示代词,可有近指代词用法,如④句。(3)助词,用法较多:一是结构助词“的”,无实义,如⑤、⑥句;二是音节助词,仅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如⑦句;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省去,如⑧句;四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如⑨、⑩句。
  
  3 注意一般性(常见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通过对近几年的虚词考查,我们发现:虚词的考查常集中在几个常见的词上,而且是这些词的“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这一则因为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则因为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大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较小,不是考生眼前急需。为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下面一组对文言虚词“以”考查的高考试题:
  例1. 2006年(安徽)第12题A项
  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以:表目的的连词,来)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以:介词,凭,凭借)
  例2. 2006年(天津)第12题B项
  恂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句中“以”都是介词,拿、把)
  例3. 2006年(湖南)第12题B项
  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句中“以”都是介词,用)
  由上可知,历年虚词的考查是考查它的常见用法而不是特殊用法,而且要准确判断出用法,前提是要分清这个词的词性。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在备考虚词时走弯路了。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情感生发点,让学生兴之所至,情之所发,言真意切,在敢说、能说、会说三步走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口语表达;创设语境;课内外结合;语言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规定:“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
期刊
1 课堂提问的求证性    教师的备课、讲授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能否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最为简便的检验方式就是课堂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及时调整教学重点,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 课堂提问的启发性    提问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或讲授时,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自觉思考。可惜的是,很多教师只是口头禅式地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毫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两大执政理念: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国,两者缺一不可。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以人
期刊
“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生的生活感知为前提,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种问题情境,以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共同分析、研究探讨、得出正确结论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改形势下更是一种比较实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这一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 “问题情境教学法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相应的提高。因此,解决好住区环境的景观问题,就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进入新世纪以后,住宅建设发展的一个耀眼亮点,就是“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健康住宅”理念的兴起。市场如何供给一个宜人的住宅环境成为开发商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如扎兰屯市,
期刊
1 知识梳理    诗歌作品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即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塑造的特定人物形象;“景”,即写景诗中的自然景象;“物”,即咏物诗中的物象。  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本身的形象和塑造的特定人物形象。如: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
期刊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其原因就在于写作思路枯涩,感到无话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如何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想写    作文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实事求是的表达出来,改变学生说假话、空话、套话的陋习。“人如其文”,只要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展示个性、敢于追求成功、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观
期刊
【内容摘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农村的美丽自然风光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语文教师的写作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 阅读;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
期刊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语文作为教育的支柱性课程,除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独立性与正确的思维判断性。下面浅谈这两方面的认识:    1 语文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丰富的情感态度    曾听说一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一篇以“感动”或“感激”为话题的作文,结果很多学生写得很差。与学生交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