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透视:
近年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仅限于常见虚词及其一般用法。2007年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仍是重点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主要集中在“之”、“以”、“因”、“乃”、“且”、“为”、“于”等常用文言虚词。考查题型集中为两种:(1)提供例句,从选项中选取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判断、选择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的异同。总之,就是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一般用法。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注意这二者关系。
考法指点:
1 注意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不注重用法,这是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而“用法”则不然,某一虚词在特定的文言句式中的用法是有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近三年高考试卷中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例1.2006年(四川)第12题B项
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例2.2004年(北京)第7题C项
因留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例3. 2005年(广东)第12题B项
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例1中黑体字虚词“乃”,在上句中是顺接连词,在下句中是副词表转折;例2中黑体字虚词“因”,在上句中是连词,在下句中是介词;例3中黑体字虚词“且”,在上句中是时间副词,在下句中是转折连词。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明朗了,无须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2 分清虚实,辨明词性,以词性统帅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数是从实词虚化而来,因此某个词既可是实词,又可是虚词;既可以是这个词性,又可以是那个词性,因此要搞清其用法,可从辨明词性入手。通过分清虚实,辨明词性,以词性统帅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通过归类,抓一般用法,明了特殊用法,减少了复习量,两者结合,文言虚词用法的复习就会由难变易,容易掌握了。
例如: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的词性和意义。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作《师说》以贻之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⑦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⑧句读之不知
⑨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⑩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此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之”的认知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明确“之”有三种词性:(1)动词,可作“到”“去”讲(作为实词只此一种法,易记),如①句。(2)代词,有人称代词和近指代词两种用法:作人称代词,可有第三人称用法(较常用,易掌握),如②句;还可有第一人称用法(较特殊,应特别注意),如③句;作指示代词,可有近指代词用法,如④句。(3)助词,用法较多:一是结构助词“的”,无实义,如⑤、⑥句;二是音节助词,仅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如⑦句;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省去,如⑧句;四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如⑨、⑩句。
3 注意一般性(常见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通过对近几年的虚词考查,我们发现:虚词的考查常集中在几个常见的词上,而且是这些词的“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这一则因为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则因为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大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较小,不是考生眼前急需。为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下面一组对文言虚词“以”考查的高考试题:
例1. 2006年(安徽)第12题A项
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以:表目的的连词,来)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以:介词,凭,凭借)
例2. 2006年(天津)第12题B项
恂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句中“以”都是介词,拿、把)
例3. 2006年(湖南)第12题B项
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句中“以”都是介词,用)
由上可知,历年虚词的考查是考查它的常见用法而不是特殊用法,而且要准确判断出用法,前提是要分清这个词的词性。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在备考虚词时走弯路了。
近年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仅限于常见虚词及其一般用法。2007年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仍是重点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主要集中在“之”、“以”、“因”、“乃”、“且”、“为”、“于”等常用文言虚词。考查题型集中为两种:(1)提供例句,从选项中选取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判断、选择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的异同。总之,就是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一般用法。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注意这二者关系。
考法指点:
1 注意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不注重用法,这是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而“用法”则不然,某一虚词在特定的文言句式中的用法是有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近三年高考试卷中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例1.2006年(四川)第12题B项
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例2.2004年(北京)第7题C项
因留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例3. 2005年(广东)第12题B项
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例1中黑体字虚词“乃”,在上句中是顺接连词,在下句中是副词表转折;例2中黑体字虚词“因”,在上句中是连词,在下句中是介词;例3中黑体字虚词“且”,在上句中是时间副词,在下句中是转折连词。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明朗了,无须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2 分清虚实,辨明词性,以词性统帅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数是从实词虚化而来,因此某个词既可是实词,又可是虚词;既可以是这个词性,又可以是那个词性,因此要搞清其用法,可从辨明词性入手。通过分清虚实,辨明词性,以词性统帅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通过归类,抓一般用法,明了特殊用法,减少了复习量,两者结合,文言虚词用法的复习就会由难变易,容易掌握了。
例如: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的词性和意义。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作《师说》以贻之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⑦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⑧句读之不知
⑨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⑩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此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之”的认知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明确“之”有三种词性:(1)动词,可作“到”“去”讲(作为实词只此一种法,易记),如①句。(2)代词,有人称代词和近指代词两种用法:作人称代词,可有第三人称用法(较常用,易掌握),如②句;还可有第一人称用法(较特殊,应特别注意),如③句;作指示代词,可有近指代词用法,如④句。(3)助词,用法较多:一是结构助词“的”,无实义,如⑤、⑥句;二是音节助词,仅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如⑦句;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省去,如⑧句;四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如⑨、⑩句。
3 注意一般性(常见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通过对近几年的虚词考查,我们发现:虚词的考查常集中在几个常见的词上,而且是这些词的“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这一则因为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则因为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大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较小,不是考生眼前急需。为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下面一组对文言虚词“以”考查的高考试题:
例1. 2006年(安徽)第12题A项
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以:表目的的连词,来)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以:介词,凭,凭借)
例2. 2006年(天津)第12题B项
恂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句中“以”都是介词,拿、把)
例3. 2006年(湖南)第12题B项
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句中“以”都是介词,用)
由上可知,历年虚词的考查是考查它的常见用法而不是特殊用法,而且要准确判断出用法,前提是要分清这个词的词性。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在备考虚词时走弯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