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代的粉彩瓷器,造型精美,色彩艳丽,是继珐琅彩之后,彩瓷的又一个高峰。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不同时期的粉彩瓷器有不同的特点。从康熙晚年创烧,到雍正、乾隆时期到达巅峰,之后逐渐衰落,但每个时期都有为皇帝专供的精品。通过辨析赤峰博物馆馆藏清乾隆款粉彩过枝福寿纹盘、清同治粉彩蝴蝶纹折腹瓷杯、清光绪粉彩弥勒佛,从胎质、釉色及绘画工艺,找出清代中晚期粉彩瓷器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清代;粉彩;瓷器;赤峰博物馆
● 清代粉彩瓷器的特点
清代粉彩瓷器在康熙晚年兴起,大概在康熙五十几年进行创烧,属于釉上彩,因色彩温柔典雅,又被称为软彩,这是针对清代五彩等一系列硬彩而言的。清代的粉彩从烧制温度上讲,要比五彩低一些,一般烧制温度在600—700摄氏度左右。清代粉彩的主要特点是先是用墨赭或者赭色勾边,然后在瓷器的表面用一种以砷为主要原料的白色玻璃打底,这种原料俗称“玻璃白”,然后再进行施彩,使得色彩起到了粉化的效果,故称粉彩。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彩料更好地挂在釉面上,不容易脱落,而且使用玻璃白以后,粉彩的层次感非常强,大大增加了颜色的范围,粉色成淡粉色,绿色成淡绿色。
在清代粉彩没有创烧之前,我国的彩瓷多是单线平涂,缺乏立体感,基本是写意为主,不能像西方一样,表现出写实的特点。随着时间的发展,清代粉彩在借鉴了珐琅彩工艺上的多色阶调制方法,也开始用色彩明暗、深浅、阴阳向背表现所绘画的山水、人物、花鸟等。
清代粉彩瓷器从康熙到宣统,每一个时代的特点都不尽相同。由于康熙晚年才开始创烧,最初很多原材料和珐琅彩一样,还依赖于进口,所以烧制的数量并不多,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了。
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有了较大发展,无论从精美程度,还是从烧造数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这种腾飞和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粉彩官窑,民窑也得到跨越式发展,雍正时期精美的官窑粉彩瓷器可与珐琅彩相媲美。首先,这一时期的粉彩原料自行生产,并且地釉的白度非常高,甚至超过了明永乐的白釉,经过测定,白度达到了百分之75%以上,与软彩结合,相互作用,真是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在雍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景德镇官窑生产的主要彩瓷种类。关于粉彩的样式,无论大型器物或者小型器物都非常规整,并且常常带有乾隆皇帝的旨意,主题纹饰按不同时节有严格规定,经过审查后,才能进行烧制。一部分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不仅烧造了“开光”粉彩,而且经常融合青花、五彩、斗彩等多种彩瓷工艺,在瓷器的口沿、底部常施松石绿釉,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此外,乾隆时期利用粉彩瓷器的表现力,经常模仿动植物、珐琅、青铜器、漆木器、大理石等,可谓非常形象生动。
嘉庆早期的粉彩与乾隆时期非常相似,如果不看款式,比较难分辨,因此有“乾嘉不分”的说法。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件嘉庆款粉彩瓶,器身有乾隆御题诗,应该是乾隆当太上皇时烧造的。嘉庆中晚期的粉彩与乾隆时期相比,釉面上不够平整,画风较粗,胎质较厚重,口沿及底部所施松石绿釉较深。官窑款识为“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用青花或红彩或金彩篆书书写;民窑的款识,书写松散,有一些采用半边字,较难辨识。
道光时期粉彩瓷器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传世量都比较大。整体上讲道光时期粉彩不及雍乾时期,但也有精品之作。纹饰上多见勾莲开光纹饰,开光内绘有动物、山水、人文等图案;釉色上不是十分均匀,底为白色釉时,会呈现波浪形式的釉面,如为松石绿釉时,颜色比前朝的要深;款识上多见……斋制、……堂制,这是因为道光皇帝的皇亲国戚较多,精品粉彩瓷器多是为他们的定制款。
咸丰皇帝在位时间较短,再加上经历了战乱,粉彩瓷器的存世量很少,在社会上较难遇见,从故宫博物院的馆藏看,特点大致与道光相当。
同治时期粉彩瓷已逐渐走向衰落,但御窑厂为皇帝和慈禧专门生产的瓷器还是比较精美的。色地开光的装饰手法已不常见,仅在皇帝大婚时会用到龙凤开光的粉彩瓷。
光绪时期的粉彩瓷器,落款常有“大清光绪年制”,这一时期仿乾隆的粉彩较为多见,仿品胎质较厚,釉色不柔和,纹饰绘画形象感较差。
宣统时期的粉彩瓷器,存世量就更少了,因为宣统在位仅三年,基本与前朝光绪一致,只是落款不同而已。
● 赤峰博物馆藏清代粉彩瓷器
1.清乾隆款粉彩过枝福寿纹盘(图1),口径46.3、高9.2、底径30.3厘米,九桃盘,敞口,浅弧腹下收,圈足。盘内外绘粉彩过枝福寿纹,褐色枝,绿叶,粉红色桃花间饰一对蝙蝠。盘内外共九桃,桃子的数量有雍八乾九的说法,也就是说雍正时期画八个桃,乾隆时期画九个桃,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红彩楷书款。
清乾隆款粉彩过枝福寿纹盘釉面温润、细腻,而且典雅怡人,以粉彩技法绘制福寿的纹饰,桃子就像在光影下写实表现的,让人流连驻足。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硬彩者彩色甚浓,釉附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
瓷器上桃子的绘画点工,都是万笔齐下,颇有一番玄机。从微观局部细小的范围来看,瓷器上小的花卉、花蕾都是用了点染的方法,花卉当中体现玻璃白颜色,然后使用泼染的方式,让其有一个颜色渐变,色阶逐渐由深向浅再向淡,使用细小的笔触进行拍打,仿佛像江南山色的若隐若现,色彩交融,笔触淡化,与西方的画法颇有几分相似。从宏观看,古代匠人在绘画这件瓷器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对事物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观察,并且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然后再进行写实的。整件瓷器颜色虽然非常深沉,但是红彩非常透亮莹润,这是矿物质色彩的特点。瓷器上的树叶筋骨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浅绿色,也有一种淡黄色,这是为了使色泽呈现阴阳向背的特点。
瓷器上主要纹饰为桃与蝙蝠。桃子指寿桃,象征长寿;瓷器上画有两只蝙蝠,蝙蝠的“蝠”与“福”谐音,所以指“福”的意思。桃子和蝙蝠相组合,寓意“福寿”。瓷器上绘制过枝福寿纹是过枝纹饰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枝纹饰又称过墙纹饰,内外纹饰为一个整体,互相连接。徐之衡《饮流斋说瓷》载:“过枝者自彼而达于此而枝叶连属之谓也成化开其先,雍正继其轨。”可以看出乾隆时期的过枝纹饰是从雍正继承发展而来的。不仅仅是在瓷器的盘子内外使用过枝纹饰,还有的是在瓶子的器身画至瓶盖,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过枝纹饰寓意把国家都连在一起,江山永固,也象征着统一的中华民族。
清乾隆款粉彩过枝福寿盘尺寸非常大,画得繁而不乱。瓷器的胎足可以看到火石红,这是因为瓷土的比例高于瓷石产生的结果,也正是元代所说的二元配方。因为瓷土当中含有铁分子,所以在预热的时候,分子以离子的状态向外游走,并呈现在胎釉的结合处。火石红色泽在胎、釉底部流出,这是真火石红的特点,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火石红会越来越深。
2.清同治粉彩蝴蝶纹折腹瓷杯(图2),高3.4、口径6.3、足径2.2厘米,敞口,折腹,小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饰金边,内底点红、绿彩,外壁用粉彩绘花卉、蝴蝶。腹部的蝴蝶有粉色、綠色、蓝色,相互衬托,就好像把人们置身在花丛中,眼前有真实的蝴蝶飞过一样。
3.清光绪粉彩弥勒佛(图3),高24.5厘米,面带欢笑,大肚,光头,慈眉善目,双耳肥大下坠至肩,并且有一耳孔,袈裟为蓝色花边粉彩小花面料与红色面料,红面料饰金格,袈裟披肩而下,衣襟宽敞,袒露左肩与胸腹,双腿舒坐,右手拿佛珠扶右膝上,左手拽紧布袋甩于身后,全跏趺坐,平底有一圆孔,造像平底无釉,留有垫烧麻布纹。清光绪粉彩弥勒佛服饰华丽,采用了粉彩工艺,绘画非常精美细腻,色彩鲜明艳丽。
弥勒佛,在大乘佛教经典当中,经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而且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弥勒佛以超脱人世间的忍辱大行于世,即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在清代光绪时期普遍受到信奉。
(作者简介:沙大禹,硕士研究生,赤峰博物馆藏品部主任,研究方向:藏品保管与藏品研究)
关键词:清代;粉彩;瓷器;赤峰博物馆
● 清代粉彩瓷器的特点
清代粉彩瓷器在康熙晚年兴起,大概在康熙五十几年进行创烧,属于釉上彩,因色彩温柔典雅,又被称为软彩,这是针对清代五彩等一系列硬彩而言的。清代的粉彩从烧制温度上讲,要比五彩低一些,一般烧制温度在600—700摄氏度左右。清代粉彩的主要特点是先是用墨赭或者赭色勾边,然后在瓷器的表面用一种以砷为主要原料的白色玻璃打底,这种原料俗称“玻璃白”,然后再进行施彩,使得色彩起到了粉化的效果,故称粉彩。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彩料更好地挂在釉面上,不容易脱落,而且使用玻璃白以后,粉彩的层次感非常强,大大增加了颜色的范围,粉色成淡粉色,绿色成淡绿色。
在清代粉彩没有创烧之前,我国的彩瓷多是单线平涂,缺乏立体感,基本是写意为主,不能像西方一样,表现出写实的特点。随着时间的发展,清代粉彩在借鉴了珐琅彩工艺上的多色阶调制方法,也开始用色彩明暗、深浅、阴阳向背表现所绘画的山水、人物、花鸟等。
清代粉彩瓷器从康熙到宣统,每一个时代的特点都不尽相同。由于康熙晚年才开始创烧,最初很多原材料和珐琅彩一样,还依赖于进口,所以烧制的数量并不多,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了。
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有了较大发展,无论从精美程度,还是从烧造数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这种腾飞和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粉彩官窑,民窑也得到跨越式发展,雍正时期精美的官窑粉彩瓷器可与珐琅彩相媲美。首先,这一时期的粉彩原料自行生产,并且地釉的白度非常高,甚至超过了明永乐的白釉,经过测定,白度达到了百分之75%以上,与软彩结合,相互作用,真是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在雍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景德镇官窑生产的主要彩瓷种类。关于粉彩的样式,无论大型器物或者小型器物都非常规整,并且常常带有乾隆皇帝的旨意,主题纹饰按不同时节有严格规定,经过审查后,才能进行烧制。一部分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不仅烧造了“开光”粉彩,而且经常融合青花、五彩、斗彩等多种彩瓷工艺,在瓷器的口沿、底部常施松石绿釉,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此外,乾隆时期利用粉彩瓷器的表现力,经常模仿动植物、珐琅、青铜器、漆木器、大理石等,可谓非常形象生动。
嘉庆早期的粉彩与乾隆时期非常相似,如果不看款式,比较难分辨,因此有“乾嘉不分”的说法。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件嘉庆款粉彩瓶,器身有乾隆御题诗,应该是乾隆当太上皇时烧造的。嘉庆中晚期的粉彩与乾隆时期相比,釉面上不够平整,画风较粗,胎质较厚重,口沿及底部所施松石绿釉较深。官窑款识为“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用青花或红彩或金彩篆书书写;民窑的款识,书写松散,有一些采用半边字,较难辨识。
道光时期粉彩瓷器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传世量都比较大。整体上讲道光时期粉彩不及雍乾时期,但也有精品之作。纹饰上多见勾莲开光纹饰,开光内绘有动物、山水、人文等图案;釉色上不是十分均匀,底为白色釉时,会呈现波浪形式的釉面,如为松石绿釉时,颜色比前朝的要深;款识上多见……斋制、……堂制,这是因为道光皇帝的皇亲国戚较多,精品粉彩瓷器多是为他们的定制款。
咸丰皇帝在位时间较短,再加上经历了战乱,粉彩瓷器的存世量很少,在社会上较难遇见,从故宫博物院的馆藏看,特点大致与道光相当。
同治时期粉彩瓷已逐渐走向衰落,但御窑厂为皇帝和慈禧专门生产的瓷器还是比较精美的。色地开光的装饰手法已不常见,仅在皇帝大婚时会用到龙凤开光的粉彩瓷。
光绪时期的粉彩瓷器,落款常有“大清光绪年制”,这一时期仿乾隆的粉彩较为多见,仿品胎质较厚,釉色不柔和,纹饰绘画形象感较差。
宣统时期的粉彩瓷器,存世量就更少了,因为宣统在位仅三年,基本与前朝光绪一致,只是落款不同而已。
● 赤峰博物馆藏清代粉彩瓷器
1.清乾隆款粉彩过枝福寿纹盘(图1),口径46.3、高9.2、底径30.3厘米,九桃盘,敞口,浅弧腹下收,圈足。盘内外绘粉彩过枝福寿纹,褐色枝,绿叶,粉红色桃花间饰一对蝙蝠。盘内外共九桃,桃子的数量有雍八乾九的说法,也就是说雍正时期画八个桃,乾隆时期画九个桃,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红彩楷书款。
清乾隆款粉彩过枝福寿纹盘釉面温润、细腻,而且典雅怡人,以粉彩技法绘制福寿的纹饰,桃子就像在光影下写实表现的,让人流连驻足。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硬彩者彩色甚浓,釉附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
瓷器上桃子的绘画点工,都是万笔齐下,颇有一番玄机。从微观局部细小的范围来看,瓷器上小的花卉、花蕾都是用了点染的方法,花卉当中体现玻璃白颜色,然后使用泼染的方式,让其有一个颜色渐变,色阶逐渐由深向浅再向淡,使用细小的笔触进行拍打,仿佛像江南山色的若隐若现,色彩交融,笔触淡化,与西方的画法颇有几分相似。从宏观看,古代匠人在绘画这件瓷器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对事物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观察,并且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然后再进行写实的。整件瓷器颜色虽然非常深沉,但是红彩非常透亮莹润,这是矿物质色彩的特点。瓷器上的树叶筋骨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浅绿色,也有一种淡黄色,这是为了使色泽呈现阴阳向背的特点。
瓷器上主要纹饰为桃与蝙蝠。桃子指寿桃,象征长寿;瓷器上画有两只蝙蝠,蝙蝠的“蝠”与“福”谐音,所以指“福”的意思。桃子和蝙蝠相组合,寓意“福寿”。瓷器上绘制过枝福寿纹是过枝纹饰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枝纹饰又称过墙纹饰,内外纹饰为一个整体,互相连接。徐之衡《饮流斋说瓷》载:“过枝者自彼而达于此而枝叶连属之谓也成化开其先,雍正继其轨。”可以看出乾隆时期的过枝纹饰是从雍正继承发展而来的。不仅仅是在瓷器的盘子内外使用过枝纹饰,还有的是在瓶子的器身画至瓶盖,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过枝纹饰寓意把国家都连在一起,江山永固,也象征着统一的中华民族。
清乾隆款粉彩过枝福寿盘尺寸非常大,画得繁而不乱。瓷器的胎足可以看到火石红,这是因为瓷土的比例高于瓷石产生的结果,也正是元代所说的二元配方。因为瓷土当中含有铁分子,所以在预热的时候,分子以离子的状态向外游走,并呈现在胎釉的结合处。火石红色泽在胎、釉底部流出,这是真火石红的特点,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火石红会越来越深。
2.清同治粉彩蝴蝶纹折腹瓷杯(图2),高3.4、口径6.3、足径2.2厘米,敞口,折腹,小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饰金边,内底点红、绿彩,外壁用粉彩绘花卉、蝴蝶。腹部的蝴蝶有粉色、綠色、蓝色,相互衬托,就好像把人们置身在花丛中,眼前有真实的蝴蝶飞过一样。
3.清光绪粉彩弥勒佛(图3),高24.5厘米,面带欢笑,大肚,光头,慈眉善目,双耳肥大下坠至肩,并且有一耳孔,袈裟为蓝色花边粉彩小花面料与红色面料,红面料饰金格,袈裟披肩而下,衣襟宽敞,袒露左肩与胸腹,双腿舒坐,右手拿佛珠扶右膝上,左手拽紧布袋甩于身后,全跏趺坐,平底有一圆孔,造像平底无釉,留有垫烧麻布纹。清光绪粉彩弥勒佛服饰华丽,采用了粉彩工艺,绘画非常精美细腻,色彩鲜明艳丽。
弥勒佛,在大乘佛教经典当中,经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而且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弥勒佛以超脱人世间的忍辱大行于世,即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在清代光绪时期普遍受到信奉。
(作者简介:沙大禹,硕士研究生,赤峰博物馆藏品部主任,研究方向:藏品保管与藏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