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设计巧于优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foo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实验是初中科学课程的核心,科学实验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初中科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实验进行精心设计与优化,从而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掌握科学知识,夯实实验技能,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生实验;初中科学;设计优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9301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初中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实验中有很多是学生实验,但是学校提供的实验资源是有限的,现有的实验器材也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而新课程核心理念再三强调教师应积极研究、改进、创新实验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理优化学生实验,以期更好地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夯实学生的实验技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针对实验教学目标,明确实验目的
  科学实验目的明确与否关乎实验效果的好坏。初中科学实驗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设计学生实验时,教师应针对实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再根据实验目的进一步去精心设计实验,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实验教学目标为:(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2)正确使用显微镜
  观察
  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和口腔上皮细胞结构;(3)练习绘制生物显微图。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实验的目的是:(1)根据要求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临时装片;2.使用显微镜对上述细胞进行观察;3.根据观察到的细胞,绘制出相应的细胞图。
  上述实验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学会使用显微镜,培养相应的实验能力;另一方面是进行对细胞结构的观察,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学生实验的设计依托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导着实验设计。针对实验目标明确实验目的,可为实验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巧寻身边资源,创设实验情境
  在
  设计
  实验时,可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寻找可利用、可操作的器材,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实验情境,让科学实验教学更贴近生活。
  例如,学习物质的转化时,有一个生石水与水的反应实验,教师可以结合该实验的放热原理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煮鹌鹑蛋的实验。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巧化学生实验,增强学生的操作体验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把知识转化为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和体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规律,理解科学本质。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转化”时,由于书本中物质的转化实验较少,有些转化只在练习中学习,所以为增强科学的操作体验,体现理论来自于实践的理念,可以设计铜的转化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大小合适的纯铜片,并加热铜片;(2)把冷却的氧化铜放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等反应完后再用镊子取铜片继续在酒精灯上加热,等冷却之后继续放入该稀硫酸中,如此反复几次,直至溶液呈淡蓝色;(3)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个烧杯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生成蓝色絮状沉淀;(4)把蓝色絮状沉淀倒入试管中,加热液体,直至有黑色物体生成;(5)在试管中滴加稀硫酸,黑色物质消失,溶液重新变成淡蓝色。该物质的转化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四、拓展课外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课外实验是科学活动课的一种独特形式,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实验形式,趣味性比较强,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实验用品简单易得,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可开拓趣味性强的课外实验,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例如,在教学“溶液的配制”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制作叶脉书签的实验,让学生先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碱溶液去腐蚀叶肉,最后形成一张张漂亮的叶脉书签。
  通过这样的学生实验设计,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以后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摸索,进一步优化设计科学实验,最大化地体现科学实验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特约编辑安平)
其他文献
[摘要]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的课堂教学为例,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而学生实验操作,小组讨论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这一教学过程,浅谈如何立足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二元一次不等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220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
[摘要]引入平面向量的概念后,几何图形与代数运算得以交融,图形语言的直观美与向量语言的简洁美融会贯通.中学生对平面向量之所以“望而生畏”往往是由于对平面向量的双属性理解不透.通过对以平行四边形为内核的一类平面向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向量的数形之美.[关键词]平面向量;平行四边形;数形结合[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2
[摘要]物理是实验科学,在高考中实验题占15分左右。命制实验题的素材基本来源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科技前沿、课外探究和生活现象。高考物理实验题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高考物理实验题多种多样,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大纲的要求之内,物理模型也是常见的。文章以近五年高考力学实验题为例,浅析物理实验试题的立意与创新,剖析物理力学实验题。[关键词]探究能力;高考;力学实
[摘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概念多、规律多,怎样复习好呢?利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问题串;思维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3704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中的功能观点是解决物理力学问题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历年高考中重点考查的规律之一
[摘要]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是学生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易出错的知识点,用“加离补分法”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可有效提高书写的速度和准确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电极反应式;加离补分法;加离子;补分子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6002  电化学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仅是电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其中
[摘要]不同类型知识的习得规律、习得条件不同,所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应不同。在《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中采用知识构建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微课学习、课堂反馈、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环节,体现了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理念,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钠的重要化合物;翻转课堂;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6203  
[摘要]以《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中的三个亮点,谈创新教学设计的意义和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创新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6402  2017年11月南通市崇川区“濠滨之秋”大型教学研讨活动在易家桥中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跃龙中学吕宁铃老师执教的《燃烧和灭火》一
[摘要]以一节高三化学复习课——“水世界”为例,深挖化学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点,搜索相关德育资源,寻找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时机,介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典型设计和思路。[关键词]德育;核心素养;水世界;复习课[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710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学生在实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微粒观的建立、探究思维的培养、分类和比较方法的运用、学科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以《水的组成》一课为例,阐述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加强化学核心素养和课本知识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开发其大脑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学习的价值,突出化学学科的育人精神。 
[摘要]课程改革以来,“磨课”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有关“磨题”的研究却仍处于较为冷僻的地位。磨题不只是磨解题技能和解题策略,更是对学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把握,是连同解题技能、命题技巧和教学策略在内的一种行动研究模式。这种实用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了试题的科学性,从而实现有效考试,促进师生反思和专业成长,促成了高效教学。  [关键词]校本教研;磨题;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