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诗想录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1989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诗是一种可能性。
  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灵魂律动。诗意对庸俗及浮浅的排除是彻底的,它必须背对陈言及千姿百态的粗鄙,在字丛中,准确找到自己的回声。
  而诗歌的可能性正彰显于此:让人重新发现自己内心应当存在、必须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东西,让人不至于朝污浊与功利世相滑行得太急、太远,太过惬意。
  诗还可能不断指示出一种自我寻找的方向。
  你可能会丢失自己。
  但诗性可以尽最大可能拯救这种“丢失”。

2


  我们好像已进入到了一个“脱敏”写作时代。
  我们丧失了与生俱来的种种敏锐感,成为了背对现实、背对生活的麻木者。我们好像只是活在易碎的纸页之上,或者只能让自己活在人云亦云的教条化程式中。我们放弃警觉,放弃呼喊,放弃站在罪与恶与丑的对面,放弃表达自己真实的质询,放弃做一个能真正说出人话的平凡者。
  油腻、媚雅;趋俗、油滑;应景、崇低;甚至作伪、起哄……
  我们找了一万种理由为自己的浅薄和怯懦开脱。我们将大量彩绘的文字装进廉价的情感宣泄中!
  而时代需要更为敏感的写作。不论从泥土中来还是从市街喧嚷的光影中来,诗都应当承担起一部分真正承续生活的重任,应当深切体认到当下生存的种种艰辛与可能,应当让文字重新活出自己真实的面目,重新变得霍然有声。

3


  应当警惕写作中的某种退缩化倾向。
  ——仿佛我们就是命定的旁观者,我们与各类责任无关,我们可以蔑视灵肉,我们可以随意颠覆既定的善恶。我们不在生活的前沿,也不为真正的生活提供些许的佐证与应有的支撑……
  在当前大量诗作中存在的乏力感与违和性,的确还未引发足够的关注。诗歌似乎正在倾其所能塑造一种喧嚷的浮华——那么多值得陶醉的愚乐代替了诗性,那些掂量文字的手,已早舍弃了自身的分量。
  关键还在于,这样的退缩常常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是积极的,并且是富有创意的。
  退缩,已成常态。
  我们为什么总能从各种鲜活的“在场性”中退出?
  为什么我们总是乐于居高临下或道听途说地去臆造一些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二手生活”?

4


  也许,很多人都思考过:漫长的新冠疫情到底会给诗歌带来什么。但却很难看到这种思考的有效成果。
  诗歌在进入生活时所显露的迟缓、无力、方向感欠缺、浅表化是异常严重的。我们丢失了诗歌直面生活的伟大传统,也忽略着诗意修正生活的可能。
  我们总是乐于在生活的边缘地带打转,而缺少真诚陈诉和提升生活的勇气与能力。即便是面对一己之痛,面对与自我连带最为紧密的悲喜,我们的表达也常常力不从心,甚至言不由衷。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只成为了一种姿态,一种满足自我意愿的饰物。
  疫情还在持续,而关于疫情的思考及表达似乎已断档了。
  隔离、口罩、封城、健康码、密接者、行程码……多年后,当我们重新面对这些铭心之词,我们能否在无力更改的愧疚中,找到一些真正值得言说的诗意?

5


  一个词穷者站在群山之中。
  所有的巍峨,都有可能是多余的。

6


  诗需要强化一种“抢跑”意识。
  我们不能落后于时代太多、太久。作为一个诗写者,必须尽可能剔除各种残存的陈腐性及狭隘意识,真正切近生活场域,让文字呈示出与时俱在的锋芒。
  首先应当确认一种思想意义上的“抢跑”。诗歌需要一种理念上的先进性和深度。传统在界定未来,而现实及未来也将不断校订传统。所以真正的“抢跑”既需要从传统出发,也需要从现实和未来出发,从灵魂出发。
  其次,要在整体创作中,强化“抢跑”的自觉意识和持续性,实现一种将自己反复投递到生活前沿及纵深地带的可能。
  诗意是需要持续创新的——
  这,或许才是对“抢跑”最终极的挑战与呼应。

7


  发现词的钙质;发现万物与生存构成的各式对称感;发现一个人的怯弱与爱恨带给世界的分量;发现种子内部燃烧的无辜空旷;发现鸟决定天穹倾侧时展翅的勇气;发现露珠敲击巨石的最初迟疑;发现火的背脊——
  一堆词的摆放如何做到井然有序?
  发现一棵草的古代及未来;发现背叛者隐忍的良善;发现刀的泪水;發现骨头摞在骨头上的锥形天色;发现太阳的困倦美;发现路的锈迹;发现虫豸与史册的黏合可能;发现经卷中成堆的错字;发现吁叹之险。
  一堆词如何翻越另外的词?
  发现荆棘阻止的黄昏;发现鱼鳞拼接而成的龙影;发现女人失落的春天;发现诺言遍布的阴影;发现知止之酒;发现犬声中闪烁的祖先;发现寺庙在一粒璀璨的谷壳之上,滑动;发现必由之痛。
  一堆词将在谁的晨昏里,真正走出自己?

8


  诗仍将达成一种对时间的认同。
  它不是瞬时的,不是片断的,不是纯线性的,也不只是递进状的。
  诗是一种固化时间的努力。
  真正属于时间的咏唱是值得敬畏的,它超越了此时、此情、此在,将语词树立在风与云的正反面——它揭示着源自时间的一部分真理、真性、真情。
  诗,也在反复创造和刷新我们对时间的深度认同。

9


  一个诗人如何确认自己诗意的“血缘谱系”?
  来自A,是否决定了你必须笔直向Y奔流?如果源自C,诗意的W高峰又当如何得以攀越?谁在你修辞学的晨光里,加入了大剂量X蓝焰?
  手迹、书本、石头上的卜辞、梦的水势、草与鸟的对答声、流星之悟、祖先与祖先相互辨认时的惊疑、翻译体落日、幼童无字的咿呀陈述、旌旗的撕裂声——
  ……多种源头可以决定多少种方向?你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你能否属于某种合适的方向?
  诗,在无尽的质疑与坚守中,出现。
  它让自己的血管,流淌出自我独有的诗意谱系。

10


  诗是对生存的一种警觉与提示。一个诗人,首先应该在一种善与美的规范中活着,也必须在一种源于灵肉及传统的“自我锻造”中活着。诗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超越者,他必须学会脚踏实地,必须努力在词与物中真正看到自己,找出自己,真正为一己的甘苦及追索持久赋能。
  万象在旁。一个写作者只有努力拉近、消弭自身与“万象”的距离,才有可能成为这世界与时空合格的见证者,并切实参与其中,成就自我的诗意创造。
  而诗,也一定会坚持回应我们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这份期许与追索。
  姚辉,男,汉族,1965年1月生于贵州省仁怀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诗集《苍茫的诺言》、散文诗集《在高原上》、小说集《走过无边的雨》等10余种,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曾获第五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第九届中国·散文诗大奖、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山花文学双年奖、十月诗歌奖、2020“黄姚古镇杯”星星散文诗年度奖等。
其他文献
1  先去黟县,还是先去歙县,并不要紧。  要紧的是,把一个武者的粗犷交给山的粗犷;把一个诗者的柔情交给水的柔情。  要紧的是,采茶,担水,放牛……  为自己的皱纹或白发,找一个甘愿的借口。   2  竹海总会将山峦叠得更高,寒冬总会对这里心怀恻隐。  宏村,西递,唐模……  多年前,我在这里,向当年对一个日思夜想的女人悄悄种下一份情。  我想,如果山没了云的环绕,爱没了浪漫的刻意,你还会不会如此
期刊
夜的指针,停靠在凌晨的钟摆,挂在顶楼的失眠掺合着叹息,随着雨声摇摇欲坠。那满城的雨声,像是一层层波浪,极有韵味地走来。又下雨了;千年之后,你是否还会记得:那个梳着长辫子的村姑,撑着一把破伞出现在街头,彼时的你在那一瞬间笑得如同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眼角仿佛弯弯的新月。  虚盈有数的岁月,我拒绝把我的忧伤滴落纸上,跌落尘埃,四散飘零。我把它小心地收藏在我憔悴的身躯里,让它随着时光一起衰老。岁月的年轮在
期刊
我迄今走过的66年生命旅途,大部分是在队伍上度过的,扛枪N年,当新闻干事N年,理论宣传兼诗歌研习N年,1985年调到部队总部专门从事文学期刊诗歌编辑NN年。上过战场却毫发无损,遇到过挫折但完好如初。或者说,我这一生基本波澜不兴,没有多么风光,也没有多少失意。与我的同代人,与我的同学、同事、同伴、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好像没有多大区别。回顾自己在风风雨雨中匆匆走来的几十年,最大的感觉,是背着一条满是窟窿
期刊
为幸福而歌  张 枣  在别人的房间,在我们  生活的地下室,时钟沉醉  鸟儿金子一样吟唱  阳光织着,织着  一番锦绣绸面  在别人的房间,我们  深深凝望,哦,深深祝福  那不知属于谁的  哪个青春俊儿的  肖像,它在美妙的年龄  烛泪一样清亮  都同样被锁在这里  锁在我们欲吐的心里  像宁静被闲置在  我们生活的地下室  那遮盖我们上下身的丝绸  正为幸福而忘情歌唱  《为幸福而歌》是张枣
期刊
谈当代汉诗,不得不追溯其起源,就像人类精神的还乡,总是想确认并回到某个出生地。从现象的角度来判断,中国当代汉诗的缘起开始于胡适的《尝试集》,也有说成熟于郭沫若的《女神》,或者如张枣所分析的其真正的有效性发端于鲁迅的《野草》。  但还乡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从与当代汉诗的紧密关联角度而言,几乎不再会有当下的写作者会以民国时期的诗歌文本直接作为自己的写作参照坐标,其实这也就意味着起源的失效。臧
期刊
30多年前,徐丽萍就在《星星》上发表诗歌作品,那时她还是一个中学生,足见她的才气和灵性,说明她有写诗的天赋。早慧的徐丽萍从中学时期开始热爱诗歌至今,这一路走来,诗龄也不短了,写诗成了她一生的精神追求和心灵陪伴。很多时候,她都是活在诗的奇幻多彩世界里,那样的诗歌意境能够使她短暂地忘记现实中的痛苦、悲凉、失落、孤单和无助,心理获得少许的宁静。  只有心灵加手巧的人,才能把荆棘编织成花冠。倾其一生,她用
期刊
如何理解、走近和阐释诗人穆旦,透过其诗歌文本可能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途径。由于种种客观的或主观的条件制约,认真盘点,若与前辈或同时代的诗人相比,穆旦作品的数量并非是最多的,他生前只出版过三本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和《旗》;从他去世之后陆续面世的个人选集和全集来看亦然。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20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期间,应属于穆旦的写作青春期,或称浪漫期。这一时期的穆旦被英国
期刊
柏桦借居陈家湾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他自南京辞教职回渝,到朋友开在主城的公司里挂一个闲职,却在近郊的陈家湾找一间没有厨房、没有厕所的房住下了。那时我正好也在陈家湾,在位于陈家湾的重庆师范学院授课,住在由学生寝室改制而来的青年教师宿舍。宿舍是四层的青砖筒子楼。筒子楼的格局是过道居中,两边对称排列十数间房,两头分别是公厕和水房。本来住八个学生的寝室,现在住一个教师,房间显得宽敞,但有了家室的住户
期刊
“一切事物都以它们被感知的形式存在着,至少对于感知者是这样。”在《诗辩》中,雪莱认为,事物之所以存在于人世间,正因为它们是被我们所感知的那样。感知就意味着,心灵在发挥着作用。诗不是去“模仿”现实;诗有崇高的工作,去创造一个世界以便抵抗现实之混乱。因此,心灵在诗中占据一个核心位置。诗性即人性,拯救混乱而晦暗的人间。这种“诗为万物立法”的誓言似乎与现代性格格不入。作为一种前现代主义的诗学观念,它已被许
期刊
王国侧有骄傲的霸气,但慕白却是谦逊的。  我最初认识的是王国侧,他虽来自文成山区,那却是王佐之地,刘伯温的故乡。王国侧的名字,大约就蕴含了这么一层意思——他悠闲地躺在山间的田地之间,内心却如“在王者之侧席,运筹帷幄”。但那是属于诗人的想象,或者竟也是一位农人的想象——我猜想王国侧的父亲在给儿子取名的时候,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就这样想开了。他虽是农人,却有诗人的基因,并让儿子得到了继承,而将他的名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