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年级学生因其年龄及心理发展特点,必然难以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形式新颖、富有艺术性的板书设计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法宝之一。本文有针对性地对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加以整合,在实践中总结出应用的几种方法。
关键字:一年级语文;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也更为广泛,直观的图片、动态的视频画面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益处,但板书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多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仍发挥着其自身的魅力。我国板书学鼻祖王松泉教授就曾直言板书不可取代,“教学过程中有不少随机性、灵活性的板书仍然需要手工操作”,传统板书的“整体性”“过程性”和“示范性”都是“屏幕板书”所无法替代的。
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校园,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往往学习动机不明确,注意力相对有限,注意的目的性也较低,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运用新颖有趣的形式以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在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在识字与阅读方面总结出如下四种相对有效的板书设计方式:
一、巧用简笔画,形象直观
部编本教材第一单元《日月水火》一课,学生第一次接触象形字,为使学生直观感受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教师可将象形文字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于黑板之上,学生在观看教师涂写象形字的过程中集中了注意力,在猜字的过程中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师无需多言,学生在观察与猜测中认识了生字,提高了识字的实效性。其他包含象形字的课文,如《对韵歌》中的“云、雨、风、虫”、《秋天》中的“气”、《大小多少》中的“牛”、《项链》中的“贝”等,均可用此方式,结合字源来进行识字教学。
第六单元的《影子》与“语文园地六”中的“读一读、背一背”板块,以生活现象为题材,在儿歌的学习中渗透辨别方向的知识。但一年级的学生缺乏对方向的空间感知,笔者用简笔画勾勒出人物与太阳,使学生在直观的认知中感受影子与太阳的关系,知晓在早上如何辨别方向,教学内容自然呈现于无声之中。
二、借用数学符号,清楚明了
中国汉字中合体字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一年级教材中也选取了不少。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学习数学列算式的方式,将合体字以加或减的方式呈现,如“日+月=明”(《日月明》)、“爸-父=巴”(《比尾巴》),学生在简洁明了的板书中片刻掌握了生字,识字效果立竿见影。
除此之外,汉字因其复杂性,许多形近字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混淆,我们仍然可以借用数学运算符中的箭头或短横用于对比,如学习《项链》一课中的“贝”字,可结合前面学过的《小小的船》一课中的“见”字做符号变换,以“见→贝”的形式呈现在板书中,学生在观看板书之时,换一换的识字方法也就了然于心了。
三、关键词串联,重点突出
本册书有许多需要背诵的课文,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如《江南》用反復咏唱的形式表现了鱼儿在水中嬉戏的活泼场面,衬托采莲人的快乐心情;而《四季》以季节为序,通过对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这四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再如,《比尾巴》用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又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以拟人的手法介绍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小动物的脚印形状,又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青蛙冬眠的科学知识。
根据以上课文的特点,我设计板书如下:
在指导学生进行背诵时,便可根据这些课文的逻辑线索,将关键词书写于黑板之上,学生将关键词串联起来,就形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助于提高背诵的实效性。
此外,一些不需背诵的课文,如《青蛙写诗》、《小蜗牛》等,因其清晰的脉络,也可采用关键词串联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课文脉络,初步形成整体的语文观。
四、表格归类,总结方法
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归类识字的方法指导,如何更直观地使学生掌握这种识字方法?表格为许多老师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式。如“语文园地六”中,笔者将生字做成卡片,放于黑板下端,自己則在黑板上绘制表格,示例如下: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学生在动手摆放字卡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归类识字的方法,也因具有互动性的板书设计而更加喜爱语文课。
五、结语
板书设计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仅不会消失,反而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使其彰显自身的魅力。笔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以视觉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也试图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置于黑板之上,以期从课堂教学中实现对知识的浓缩与概括。除此之外,笔者还以板书为材料,用照片记录下每课的板书,并通过班级QQ群的作业功能,将照片定向发送至家长,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借助家长的力量,使学生在家中复习时进一步巩固所学,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唐瑛. 小学语文教学板书的设计与运用 [J].教育科研论坛.2009(11).
[3] 江忠波. 浅谈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及应用[J].学园(教育科研), 2012(3).
[4] 吴冕.从精细处透视小学语文板书设计[J].语文天地, 2016(30).
[5] 王松泉. 语文教育板书学[ M ] . 大连: 大连出版社, 1990.
关键字:一年级语文;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也更为广泛,直观的图片、动态的视频画面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益处,但板书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多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仍发挥着其自身的魅力。我国板书学鼻祖王松泉教授就曾直言板书不可取代,“教学过程中有不少随机性、灵活性的板书仍然需要手工操作”,传统板书的“整体性”“过程性”和“示范性”都是“屏幕板书”所无法替代的。
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校园,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往往学习动机不明确,注意力相对有限,注意的目的性也较低,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运用新颖有趣的形式以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在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在识字与阅读方面总结出如下四种相对有效的板书设计方式:
一、巧用简笔画,形象直观
部编本教材第一单元《日月水火》一课,学生第一次接触象形字,为使学生直观感受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教师可将象形文字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于黑板之上,学生在观看教师涂写象形字的过程中集中了注意力,在猜字的过程中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师无需多言,学生在观察与猜测中认识了生字,提高了识字的实效性。其他包含象形字的课文,如《对韵歌》中的“云、雨、风、虫”、《秋天》中的“气”、《大小多少》中的“牛”、《项链》中的“贝”等,均可用此方式,结合字源来进行识字教学。
第六单元的《影子》与“语文园地六”中的“读一读、背一背”板块,以生活现象为题材,在儿歌的学习中渗透辨别方向的知识。但一年级的学生缺乏对方向的空间感知,笔者用简笔画勾勒出人物与太阳,使学生在直观的认知中感受影子与太阳的关系,知晓在早上如何辨别方向,教学内容自然呈现于无声之中。
二、借用数学符号,清楚明了
中国汉字中合体字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一年级教材中也选取了不少。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学习数学列算式的方式,将合体字以加或减的方式呈现,如“日+月=明”(《日月明》)、“爸-父=巴”(《比尾巴》),学生在简洁明了的板书中片刻掌握了生字,识字效果立竿见影。
除此之外,汉字因其复杂性,许多形近字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混淆,我们仍然可以借用数学运算符中的箭头或短横用于对比,如学习《项链》一课中的“贝”字,可结合前面学过的《小小的船》一课中的“见”字做符号变换,以“见→贝”的形式呈现在板书中,学生在观看板书之时,换一换的识字方法也就了然于心了。
三、关键词串联,重点突出
本册书有许多需要背诵的课文,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如《江南》用反復咏唱的形式表现了鱼儿在水中嬉戏的活泼场面,衬托采莲人的快乐心情;而《四季》以季节为序,通过对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这四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再如,《比尾巴》用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又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以拟人的手法介绍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小动物的脚印形状,又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青蛙冬眠的科学知识。
根据以上课文的特点,我设计板书如下:
在指导学生进行背诵时,便可根据这些课文的逻辑线索,将关键词书写于黑板之上,学生将关键词串联起来,就形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助于提高背诵的实效性。
此外,一些不需背诵的课文,如《青蛙写诗》、《小蜗牛》等,因其清晰的脉络,也可采用关键词串联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课文脉络,初步形成整体的语文观。
四、表格归类,总结方法
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归类识字的方法指导,如何更直观地使学生掌握这种识字方法?表格为许多老师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式。如“语文园地六”中,笔者将生字做成卡片,放于黑板下端,自己則在黑板上绘制表格,示例如下: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学生在动手摆放字卡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归类识字的方法,也因具有互动性的板书设计而更加喜爱语文课。
五、结语
板书设计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仅不会消失,反而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使其彰显自身的魅力。笔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以视觉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也试图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置于黑板之上,以期从课堂教学中实现对知识的浓缩与概括。除此之外,笔者还以板书为材料,用照片记录下每课的板书,并通过班级QQ群的作业功能,将照片定向发送至家长,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借助家长的力量,使学生在家中复习时进一步巩固所学,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唐瑛. 小学语文教学板书的设计与运用 [J].教育科研论坛.2009(11).
[3] 江忠波. 浅谈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及应用[J].学园(教育科研), 2012(3).
[4] 吴冕.从精细处透视小学语文板书设计[J].语文天地, 2016(30).
[5] 王松泉. 语文教育板书学[ M ] . 大连: 大连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