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春,北京汇文中学高三理科班的学生黄嘉慧主编了一本记录高中生活的文集《玉兰花开》在学校发表了。6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本没有打算离开北京的她做出了一个勇敢决定,她要去位于苏州的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不仅因为西浦提供的是国际化教育,更重要的是那里允许学生自由选专业,身边的人都很惊讶理科生黄嘉慧要去西浦学传播学了。
小试牛刀,体会当记者的快乐
黄嘉慧进入大学后,很快适应了西浦的全英文教学、英国学制的课程安排和考核方式。她喜欢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同学畅快地交流,也享受西浦提供给学生的自由成长空间。她说:“我可以去尝试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不给自己设限。在学校有意识的引导下,完成了从孩子到年轻成人的转变。”
那些美好的时光带给她新鲜感和成就感,也激励她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渴望。
从小到大,黄嘉慧都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年少时曾整夜不睡,手不释卷地读完柴静的《看见》,“用新闻的力量尽可能地接近真相,帮助弱势群体发声”,这是她对新闻业以及记者这一职业最早的价值认同。
在西浦,她通过课程和实践慢慢体会到做记者的快乐。在和同伴的努力下,她作为主编创办了全英文校园杂志X-mirror。用她的话说:“可以去关注校园甚至苏州的社会问题,然后做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是一件有意义又有成就感的事。”
异国探险,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2018年秋,黄嘉慧选择“2+2”,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后两年学业。
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很快过去,向来自信和活力满满的黄嘉慧竟也显露出自闭的一面。回忆起当时的状态,她一度怀疑自己还要不要以记者为业。“哪怕我学习的对象是西方媒体,但看到各种报道时还是会强烈质疑他们到底有没有了解中国。他们讲的故事不可避免地有他们的政治议程在,似乎很少能打破他们的刻板印象,那么我怎么讲好中國故事?”
黄嘉慧直言,那是一段比较丧的日子,压力挺大的。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个月,直到她成为国际学生大使之后,开始感受到一点一点的变化,通过与不同的人交流、认识新朋友、跳出固有的圈子,她慢慢打开了自己。她开始期待每一天的来到,因为她有好多事情要做。通过所在的学生社团,她要帮助叙利亚的女性难民发展茶包生意;她要为利物浦的社区报撰写报道;她还在和一个慈善组织合作策划一个旨在帮助边缘化年轻人的交互式展览……
回看那段经历,黄嘉慧形容这就像一个驻外记者,她需要很快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突破各种现实的、文化的、心理上的障碍,去采访当地人、走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社会问题。
黄嘉慧希望自己有能力在任何地方做新闻,期待和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碰撞。也希望能通过专注故事本身尽可能破除偏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走向探索,看见更大的世界
这是黄嘉慧实习的一段经历:在一栋办公楼门口,黄嘉慧深深呼了一口气。她告诉门卫,她是第一天来工作的实习生,但实际上她是来找实习的。她拿着简历从1楼敲门敲到了15楼,终于打动了一名韩国记者,对方很欣赏黄嘉慧的决心和行动力,在其能力所及范围内为她提供了一些信息方面的帮助。又经历一番周折,黄嘉慧获得了一份宝贵的实习机会,也因此冲上了新冠疫情报道的前线。
“疫情刚开始暴发的时候,我会为了那些故事哭、沮丧,甚至深感无力,但现在经过了疫情、居家隔离、民众抗议,我觉得我已经熬过了最焦虑、最低落的时候。熬过去,就是接受自己的脆弱和无力,明白这个世界很多事情不是能靠一己之力改变,但并不代表我做的事情没有价值。”
黄嘉慧反而觉得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就记者而言,还有比这么多重大事件发生时更需要记者提供优质信息的时刻吗?所以就利用好它,做自己能做的。”
疫情在英国蔓延开之后,黄嘉慧一直留在利物浦。她对记者职业的热爱、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历,让她从全世界的优秀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被全美最负盛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硕士项目(调查新闻方向)录取,该项目每年全世界只录取十人左右,培养出多位普利策奖得主,还得到了同样优秀的加州伯克利大学新闻学院硕士项目青睐。
四年前,黄嘉慧被西浦自由选专业的机会、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和“2+2”的学制所吸引。四年后,对于有些抽象的“国际视野”,她的体会是“它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及认识到归根结底我们都是人,都应该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她说:“教育于我而言,就是给了我一个乌托邦,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怎么让它变得更好。”
小试牛刀,体会当记者的快乐
黄嘉慧进入大学后,很快适应了西浦的全英文教学、英国学制的课程安排和考核方式。她喜欢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同学畅快地交流,也享受西浦提供给学生的自由成长空间。她说:“我可以去尝试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不给自己设限。在学校有意识的引导下,完成了从孩子到年轻成人的转变。”
那些美好的时光带给她新鲜感和成就感,也激励她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渴望。
从小到大,黄嘉慧都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年少时曾整夜不睡,手不释卷地读完柴静的《看见》,“用新闻的力量尽可能地接近真相,帮助弱势群体发声”,这是她对新闻业以及记者这一职业最早的价值认同。
在西浦,她通过课程和实践慢慢体会到做记者的快乐。在和同伴的努力下,她作为主编创办了全英文校园杂志X-mirror。用她的话说:“可以去关注校园甚至苏州的社会问题,然后做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是一件有意义又有成就感的事。”
异国探险,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2018年秋,黄嘉慧选择“2+2”,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后两年学业。
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很快过去,向来自信和活力满满的黄嘉慧竟也显露出自闭的一面。回忆起当时的状态,她一度怀疑自己还要不要以记者为业。“哪怕我学习的对象是西方媒体,但看到各种报道时还是会强烈质疑他们到底有没有了解中国。他们讲的故事不可避免地有他们的政治议程在,似乎很少能打破他们的刻板印象,那么我怎么讲好中國故事?”
黄嘉慧直言,那是一段比较丧的日子,压力挺大的。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个月,直到她成为国际学生大使之后,开始感受到一点一点的变化,通过与不同的人交流、认识新朋友、跳出固有的圈子,她慢慢打开了自己。她开始期待每一天的来到,因为她有好多事情要做。通过所在的学生社团,她要帮助叙利亚的女性难民发展茶包生意;她要为利物浦的社区报撰写报道;她还在和一个慈善组织合作策划一个旨在帮助边缘化年轻人的交互式展览……
回看那段经历,黄嘉慧形容这就像一个驻外记者,她需要很快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突破各种现实的、文化的、心理上的障碍,去采访当地人、走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社会问题。
黄嘉慧希望自己有能力在任何地方做新闻,期待和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碰撞。也希望能通过专注故事本身尽可能破除偏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走向探索,看见更大的世界
这是黄嘉慧实习的一段经历:在一栋办公楼门口,黄嘉慧深深呼了一口气。她告诉门卫,她是第一天来工作的实习生,但实际上她是来找实习的。她拿着简历从1楼敲门敲到了15楼,终于打动了一名韩国记者,对方很欣赏黄嘉慧的决心和行动力,在其能力所及范围内为她提供了一些信息方面的帮助。又经历一番周折,黄嘉慧获得了一份宝贵的实习机会,也因此冲上了新冠疫情报道的前线。
“疫情刚开始暴发的时候,我会为了那些故事哭、沮丧,甚至深感无力,但现在经过了疫情、居家隔离、民众抗议,我觉得我已经熬过了最焦虑、最低落的时候。熬过去,就是接受自己的脆弱和无力,明白这个世界很多事情不是能靠一己之力改变,但并不代表我做的事情没有价值。”
黄嘉慧反而觉得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就记者而言,还有比这么多重大事件发生时更需要记者提供优质信息的时刻吗?所以就利用好它,做自己能做的。”
疫情在英国蔓延开之后,黄嘉慧一直留在利物浦。她对记者职业的热爱、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历,让她从全世界的优秀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被全美最负盛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硕士项目(调查新闻方向)录取,该项目每年全世界只录取十人左右,培养出多位普利策奖得主,还得到了同样优秀的加州伯克利大学新闻学院硕士项目青睐。
四年前,黄嘉慧被西浦自由选专业的机会、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和“2+2”的学制所吸引。四年后,对于有些抽象的“国际视野”,她的体会是“它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及认识到归根结底我们都是人,都应该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她说:“教育于我而言,就是给了我一个乌托邦,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怎么让它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