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预防 远离心血管病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058002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发布《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是花费最低、疗效最肯定的疾病干预方式。不但可以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控制上成效更为显著”。什么是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它包括哪些具体措施?本期名医谈病,特别邀请专家为大家详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第一号“杀手”。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其中每年死亡人数近300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在幸存者中,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40%的患者重度残疾,给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因此,防治心血管病不能亡羊补牢!今天,医学专家们倡导“一级预防”,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将心血管病扼杀在萌芽之前!
  
  一级预防,要分三步走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或进展的初期,消灭引发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将心血管病扼杀在萌芽之前,不让其结出冠心病、中风这样的恶果。
  怎样做好一级预防?简单说就是3步:一要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二要铲除心血管病赖以生长的土壤,如糖尿病、高血压这样的“危险分子”;三要合理使用药物。
  
  好的生活方式:一级预防的基石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原因,心血管病也不例外,它是各种危险因素日积月累,逐渐发生发展起来的。目前公认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8种传统危险因素均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可以预防的。目前认为,从疾病防治角度看,首要目标仍然是已明确的传统危险因素。
  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膳食不平衡(饮食缺少蔬菜水果,肉类和油脂量过高,食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精神紧张,它们不仅是超重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可以促使血栓形成等。因此,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级预防中所有预防措施的基石。
  建议:
  ☆ 平衡膳食
  多项研究证实,饮食中降低盐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海鱼和谷类摄入,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谷类250~400克,胆固醇<300毫克/天(相当于1个鸡蛋黄),食用油<25克,每日饮水量至少1200毫升。
  尽管有研究显示,适度饮酒者得心脏病的几率更低,但不建议任何人出于预防心脏病的考虑开始或频繁饮酒。建议成年男性饮用酒精量≤25克/天(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高度白酒50毫升,或38度白酒75毫升)。成年女性饮用酒精量≤15克/天(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克)。孕妇、儿童和青少年禁忌饮酒。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
  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克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克,含钾多的食物有坚果、豆类、瘦肉及桃、香蕉、苹果、西瓜、橘子等水果以及海带、木耳、蘑菇、紫菜等。
  ☆ 戒烟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原则上也是唯一能够完全控制的致病因素。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因果关系。戒烟治疗所花费用远远低于药物治疗的费用,因此戒烟是避免心血管病死亡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 规律运动
  规律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延长寿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危险。体育锻炼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和体重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实现。
  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包括快步走、慢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运动等)。推荐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快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每周进行至少2次抗阻训练(如负重训练),每次每种运动重复10~15次。
  ☆ 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份对100万例健康人观察16年的分析显示,超重使心血管病死亡增加1.5倍,肥胖使心血管病死亡增加2~3倍。
  我国超重和肥胖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青少年,因此控制超重和肥胖是我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控制肥胖的源头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超重和肥胖者应在6~12个月内减轻体重5%~10%。腰围控制在男≤90厘米、女≤80厘米。
  ☆ 心理平衡
  研究表明,情绪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以及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心内科门诊调查显示,到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有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40.4%。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应重视心理问题的干预。
  注重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给予合理的解释,对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者应给予对症药物治疗,或转至心理疾病专科门诊。
  
  铲除心血管病生长的土壤
  
  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病的基石,但却不是一级预防的全部。如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就难以奏效了。这些慢性病就像滋养心血管病生长的土壤,只有将其完全铲除,才能让你的心血管系统免受其害。
  
  控制血脂:风险降低30%
  血脂异常是我国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不仅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也增加中风的发病危险。调脂治疗在冠心病、中风的一级预防中有重要作用。
  对于这一点,各国专家在临床研究中有一致的发现:血脂异常的患者,经过积极调脂治疗,可使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降低约30%,使中风的发病率降低30%。中美心肺疾病联合研究显示,控制好血脂可使中国人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减少约10%。
  建议:
  ☆ 体检。40岁以下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
  ☆ 血脂异常患者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 低密度脂蛋白是调脂的首要目标,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开始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复查血脂和肝功能、肌酸激酶。如血脂达标且肝功能、肌酸激酶正常,以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上述指标。如肝脏转氨酶≥正常值3倍或肌酸激酶≥正常值10倍,停用调脂药物,并监测相关指标至正常。
  
  血脂异常危险分级
  用于血脂异常危险评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1)高血压;(2)吸烟 ;(3)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4)肥胖 ;(5)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直系男性亲属发病<55岁,直系女性亲属发病<65岁);(6)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低危: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3个。
  中危: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3个。
  高危:指糖尿病或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糖尿病,一直在侵蚀你的心血管
  糖尿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诊断为糖尿病之前,常经历很长一段糖代谢异常时期。2007年上海糖尿病调查显示,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4.9%,而血糖调节受损发生率高达11.7%。大量研究证明,心血管损害早在血糖调节受损阶段就已经发生。因此对血糖的干预应该提前到糖尿病诊断之前。
  糖耐量异常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研究证明,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可延缓或预防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
  建议:
  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
  ☆ 年龄<45岁者,有如下危险因素:肥胖;2型糖尿病者的直接亲属;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千克)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有高血压(血压≥140/90毫米汞柱)、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毫摩尔/升)及甘油三酯≥2.75mmol/L。空腹血糖异常,则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 年龄≥45岁,特别伴超重者定期进行OGTT检测。
  注:OGTT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相关知识详见本刊2010年第10期(上)47页《提前3~5年发现糖尿病》一文。
  对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积极干预。
  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平衡膳食,适当体育锻炼。3~6个月无效可口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每半年进行1次OGTT评估。
  
  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首要危险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2008年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卒中(中风)死亡人数大约是心肌梗死死亡人数的3~5倍。2008欧洲卒中会议《缺血性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指南》中建议,卒中一级预防最佳血压水平为120/80mmHg(毫米汞柱)。
  建议:
  ☆ 18岁以上健康成人至少每2年监测血压1次,35岁以上成人至少每1年监测血压1次,心血管门诊患者应常规接受血压测量。高血压患者调整治疗期间每日监测血压至少2次,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血压2次。鼓励家庭自测血压。
  ☆ 对于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初发高血压患者[编者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肥胖或总胆固醇>6.5mmol/L;有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如父亲及/或母亲在60岁以前发生高血压、心肌梗死或中风等)],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干预数月、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干预数周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应立即药物治疗。
  ☆ 对于有1~2个危险因素的初发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120~139mmHg或舒张压在80~89mmHg时改变生活方式,1级和2级高血压首先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立即药物治疗。
  ☆ 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有靶器官(心脑肾)损害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改变生活方式,正常高值血压及1~3级高血压建议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 长期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根据血压水平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 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卒中、心肌梗死以及肾功能不全和蛋白尿患者至少降至130/80mmHg以下。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秘密武器”
  
  临床上,阿司匹林是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的唯一的心血管一级预防抗血小板用药,其在临床应用已近百年。有充分证据证实,其用于一级预防可使严重心血管病事件减少12%,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相对风险降低20%,而且经济效益比十分突出。有专家直接指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并不是该不该用的问题,而是怎样更为安全地应用的问题。
  一项全国4个城市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调查发现,心血管高危患者阿司匹林使用率仅为14%,其中心血管高危糖尿病患者的使用率也不足1/3。究其原因,一方面,某些医生缺乏心血管一级预防的意识;另一方面,对阿司匹林的出血不良反应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顾忌,从而制约了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综合干预。
  阿司匹林对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预防作用并无差异性。老年、男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既为血栓高危人群,同时也是出血高危人群。
  一级预防建议:
  ☆所有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均应仔细权衡获益与出血的风险比。
  ☆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作为以下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措施:
  (1)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或30岁以上伴有1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2)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到150/90mmHg以下,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年龄>50岁;②有靶器官损害;③糖尿病。
  (3)合并下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①血脂异常;②吸烟;③肥胖;④>50岁;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30岁以下人群缺乏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证据,故不推荐使用。
  ☆80岁以上老人获益增加,但胃肠道出血风险也明显增高,应仔细权衡。
  ☆ 胃肠道出血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建议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如奥美拉唑或雷尼替丁)。溃疡病活动期或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治愈溃疡病且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应用阿司匹林。
  ☆ 对阿司匹林过敏且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胃肠道疾病患者),如有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指征,建议口服氯吡格雷75毫克/天替代。
  
  【编后】 一级预防,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参考。面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高残的严峻形势,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的同时,还应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以实际行动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其他文献
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成为民众健康的极大隐患。  目前,中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与之伴随的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心血管风险逐步上升。比如,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2~4倍,糖尿病足伴坏疽患病率为15倍,心肌梗死患病率高10倍。而且与非糖尿病患者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群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小、病情进展快,且多器官同时受累,危害更大。  据不
“癌症可以被治愈,最棘手的癌症也可以被治愈”;“不需手术和放化疗”;“121招教您活过121岁”;“该药可以治愈50多种恶性肿瘤”……近日,一个通过新浪网认证、名为“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的机构,在微博发表上述言辞引发了网友关注。  尽管有刘太医、张悟本等伪神医的教训在前,但由于这次信息的发布者顶着“美国研究机构”的光环,仍旧有很多癌症患者及家属关注并准备尝试到这家机构进行治疗。然而,科
常食全脂奶,少患糖尿病  人们往往认为全脂奶制品不利于健康。但美国一项最新调查却发现,经常进食全脂奶制品,其中富含的一种脂肪酸会帮助人们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这种脂肪酸叫做反式棕榈油酸。奶制品中脂肪含量越高,反式棕榈油酸的水平也越高。研究人员对37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与进食全脂奶制品最少的人相比,进食全脂奶制品最多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低62%。  但研究人员
你是否发现身边的朋友接二连三地咳嗽、发烧、声音嘶哑?而你还自恃“国防身体”不以为意时,不经意间,你也开始打喷嚏、流鼻涕——很可能,你被流感病毒盯上了。  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几乎每年深秋、冬季和春季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流感流行。流感经呼吸道传播。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将流感病毒释放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病毒的空气而感染。有人担心,既然流感经呼吸道传播,岂不是谁都无法避免感染?其实不尽然。随着人们对流
阳 痿   阳痿是指男性生殖器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房事的一种病症。本病多由情志不遂、肝胆湿热、肾气亏虚等,致使宗筋弛纵所引起,是男科常见病之一。  命门火衰阳痿的同时主要表现为精薄清冷、头晕耳呜、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  黄芪20克,肉苁蓉15克,淫羊藿、巴戟天各1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韭菜籽、淫羊藿、鹿角胶各100克,蜈蚣15条。上药共研细末
本刊约了不少专家撰写稿件,从多方面谈糖尿病的防治。今天这篇文章,却是来自读者、一位普通的糖尿病友。他通过自己的经历,介绍了几位糖尿病友的故事,相信对众多“糖友”都有一定的启示。    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也许您不知道,同样是患糖尿病,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最后得到的结果竟有天壤之别!  不久前,我因糖尿病住院,结识了几位糖尿病病友,他们虽都是因糖尿病住院,却各有各的病情,各有各的故事,可谓
“心”,在现代汉语里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体内推动血液运行的器官,即心脏;二是指思想、情感、情绪等精神心理因素。这两个“心”,过去在医学上都是分开来看的,心脏的问题,交给心血管专科,精神心理问题交给精神科。  但人们渐渐发现,心理因素与心脏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些“心脏病”,是精神心理因素直接引起的;  有些“心脏病”,实际上并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而是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心脏病”症状。
防寒保健7部位  随着季节变化气温转凉,人体有些部位对气温下降特别敏感,应注意防寒保健。  头部 头部是气血最旺盛,阳气最集中的部位,也是最怕冷的地方。由于气温低,人体血管收缩,头部受凉容易发生头痛、感冒、鼻炎等症,中老年人极易引发脑中风。所以体弱的中老年人外出时最好戴帽子,注意保暖。  肩部 寒冷季节人体阳气不足,肩周气血运行不好,尤其在睡眠时肩膀外露受凉,易引起肩关节疼痛,甚至患肩周炎,给生活
多次人流后不育怎么办?  重庆童女士:我今年38岁,还没有生育过,在2002年人流过一次,2008年怀孕3个月时因胎停流产,2009年1月怀孕因孕早期出血,怕不保险又做了人流,直到现在我月经量很少,但月经周期27天很准。在月经周期第16天时检查子宫内膜只有6毫米,月经第3天检查内分泌一切正常,现在想怀孕,可老公精子质量又非常不好,请问董教授我还有生育的希望吗?  性博士:应抓紧时机,先行优生系列,
西红柿治皮肤病  平时大家喜欢吃的西红柿,其实还是作用相当不俗的“药材”。真菌性皮肤病(如头癣、手足癣等)患者将鲜熟西红柿去皮合籽捣烂敷患处,每日2~3次,皮肤病症状会大为改善;还可以将鲜熟西红柿捣烂取汁,并加少许白糖,每天用该汁涂脸,能使皮肤细腻光滑,不仅美容效果极佳,还有不错的防衰老效果。  四川泸州刘蓬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教授李斌/硕士迮侃点评:西红柿又名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