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的探索与表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让学引思”教改理念,围绕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规范教师课前慎思、课中笃行、课后追问的三种教学行为,将教学过程演绎成一场“交响乐”,即课前慎思是前奏,课中笃行是主旋律,课后追问是尾声。“让学、引思、促学”之法,能更好地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探索;表达;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01-03
  一、缘起
  2017年,“核心素养”一词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话题。同年,《人民教育》第4期刊登了成尚荣先生的《向上飞扬 向下沉潜——核心素养的召唤和我们的应答》一文,他在文章中说道:“课改以来我们已予以回答了,那就是让知识活起来,让知识‘活’在实践中,‘活’在情境中,‘活’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活’是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剂、转化方式和转化关键。”联系教学实际,我们有了“活”的发现:多年来,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在体育教学改革浪潮中,为转化而学,为转化而教。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又如成先生所说的:“向下沉潜不仅需要实,还需要深,在实中求深,以深促实。无论是实还是深,首先是‘变’,即改变自己。”我们正是在“让学引思”教改理念的引领下,慎思在课前,笃行在课中,反思在课后,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主动适应社会,时刻走在课改的前沿。
  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的观摩、展示、比赛等活动,无论是专家,还是同行,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觉得我们的体育课堂规范、灵动、智慧、扎实、创新,有一种积极生长的自觉和力量。以此为证,“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便在我们头脑中清晰起来。
  二、研究背景
  1.“让学引思”教改理念
  2016年9月,盐城市教育局印发了《盐城市中小学“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2016~2020年)》,深入推进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提倡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两年多来,盐城市教科院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以生为本、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样态,使教学活动更具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对研究起借鉴和理论支撑的作用。
  2.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成果成为指导课堂教学样态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在崔允漷主编的《有效教学》一书中,用搭建“脚手架”来比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阐述了大多数建构主义者对学习的四点共识,同时列举了传统课堂与建构主义课堂在八个方面的比较。建构主义课堂表现如下:课堂展示从整体到部分,重点为重要概念;高度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课程活动主要依赖于直接的资料来源和可操作的资料;学生被视为思考者,提出关于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教师常常与学生保持互动,为学生创建环境;教师寻求学生的观点和现有的理解,为日后的课程教学做准备;学生的学习评价和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观察学习状态中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展示及个人作品来进行评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些观点和理论必将在指导教学实践中促进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3.校本实践现状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我们回到育人之道,而体育是育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支点。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体育学科虽步履蹒跚,但我们从未停止过课改的脚步,以体育人的执着坚守体育课堂。多年来,多种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情境式、小群体式、快乐体育等应运而生,我们边学边思,努力寻求适合本地、本校学生实际的,且可行的、规范的、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依托课题研究,边研究边反思,申报的《小学体育与健康“促进式”课堂教学案例实践研究》获批盐城市教科院“十三五”重点课题。我们始终将教学改革作为課改深化的重点,确立教学育人的核心理念,以课程整合为背景,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真实、丰富、优化的体育教学情境中探究体验,使每位学生快乐成长。
  两年多来,我们且行且思,从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入手,认真研究全国、省、市级的优秀课例,提出了“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的表达方式,呈现可操作、可行的课堂教学案例,旨在让学生素质和育人质量在此教学样态下真正有提升,努力使每位学生实现智力开发、技能提高、情感升华,让每位教师获得素养提升、知识更新、身心愉悦。
  三、样态的形成
  “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是建立在“让学引思”教改理念基础上的课前慎思、课中笃行、课后追问,这三种行为方式就像一场完美的大型交响乐,由前奏、主旋律、尾声组成。
  1.课前慎思是前奏
  课前慎思,指教师要在熟知教材地位、摸透学生情况、熟悉场地器材、了解相关知识、请教专家同行、完善教案设计等方面做足功课,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作为,使之成为每节课必修任务去完成,向成为每节课当之无愧的专家的目标而努力。同时,也为“让学引思”的教学提供合适的土壤。
  2.课中笃行是主旋律
  课中笃行,此交响曲由师生共同演奏。首先,围绕“一目标”,即有一个可观测、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其次,跟进“八措施”,即选用场地器材、设计教学方法、注重示范讲解、突破重难点、跟进学法指导、适时课堂评价、把握运动负荷和有效德育渗透等措施。教师应努力让每节课有设计感,使课堂更显艺术且灵动。另外,教师要明确:合理的场地器材是“让学”的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是“让学”的灵魂,注重示范讲解让“引思”生根,突破重难点让“引思”落地,跟进学法指导使“让学”关注差异,适时评价使“让学”面向全体,把握运动负荷使“让学”更加科学,有效渗透德育使“引思”润物无声。
  3.课后追问是尾声
  课后的尾声是延伸。这里,教师要对自己发出追问,如“学生是否有提升”“我自己是否有提升”“学生是否学得快乐”等问题,在不断的自我修正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如下图),同时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源头活水。   四、样态的价值
  1.“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目标指向更明确
  “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明确每一课的目标和要求,并在充满活力与挑战的体育课堂中,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式”教学环境中,实现课堂目标的共生、共建。
  2.“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师生相长更明晰
  “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有助于学生学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让学引思”教改理念引领下,课堂以“让”为舵,以“引”为桨,以“学”为力,以“思”为行,让课堂的思维空间、活动时间、活动方式、主体地位得以落实。其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更明确,“让”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需求,使课堂教学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让课堂教学真正发生。
  3.“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课堂内外更明晓
  实施“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的过程,是体育教师学习、掌握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与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因素十分密切。体育教师应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体育课堂教学外显的、内隐的紧密联系,逐步形成体育运动学练的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如主题式、情境式、探究式、自主式、创新式等,并在实践与反思、创新与总结、成果与推广过程中升华教学样态。
  五、样态的实施
  1.化思想为教案
  教案是一节成功体育课的保证,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它是教师思想的结晶,是把教师的科学知识、情意心理、以往组织课堂教学的经验、传知授能的技艺以及对内容量大小、信息质量优劣、教学难度与速度等可控因素统一起来的复合体。
  2.化教案为行动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让学生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案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巧妙地落实到行动上去,引导学生动体学练、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同时,教师扎实的行动是学生能运动、懂运动、会运动、爱运动的根本保证。
  3.化行动为成效
  于素梅博士说过,运动技能的学习要达到“会说、会做、会用”的目的。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分层次地练,让学生思考“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怎样做”,使学生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从中获得探索者的快乐、胜利者的喜悦。
  4.化成效为成果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一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远大的学习目标;二是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四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五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以课例为抓手,让课堂研究更有效,让课堂实践更扎实。
  5.化成果为成长
  未来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定是胸怀宽广、心有高义的人,而体育教学使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可能。我们根据《“四力”心育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实践研究》(省一等奖教学成果)和“让学引思”教改理念,使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最后结出未来人才的果实。
  六、样态的成效
  “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的实施,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探究意识。通过课前慎思、课中笃行、课后追问,让学生的体育学习真正发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得到应有的发展。
  从学生方面来看,根据“让学引思”教改理念,总结出“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最初在低年级实施,通过教研组一次次的打磨与反复实践,逐渐在全校推广开来。多年实践证明,实行“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发学生的智能,而且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质量得到火幅度提高。资料表明,实施“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30%以上,学困生的转化率达80%以上,学生的体能与智能均有明显的提高。
  从教师方面来看,对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训练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体育教研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案例层出不穷,教学改革活动成果显著。如在30多节全国、省、市开展的比赛课、观摩课、送教等课例中,都很好地实现了学生表现与思维的有机结合,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教研组有3位教师获得“市学科带头人”称号,5位教师获得“市教学能手”称号,11位教师获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优质课一、二等奖。此外,多名教师还承担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江苏省《魅力足球》学生用书和教师备课用书的编写工作,多次承办“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的教学研讨活动,均取得了好的效果。
  七、探索的反思
  “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一直把学生能力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无论哪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其中教师的点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尤为重要。也就是说,“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利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
  在对“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样态的探索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活动之间如何做到環环相扣、过渡自然”等,这不仅需要教师做好课前的精心预设,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掌控与调节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宗旨,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安排实施易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一体化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而且能突出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以及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的目的。
  (特约编辑 木清)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意实践素养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创意实践素养的培育依托一个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新的思维与行为,建构实践新可能的过程。《椅子的设计》以中国元素的识读、创生为创意实践源点,关注学生认知、思维、个性等的发展,致力于为学生的素养发展而教。  [关键词]创意实践;学生视角;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价值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实践操作中参与科学探究,亲自经历科学知识的形成、架构和运用过程,是幼儿自己亲自建立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的观点来认识科学活动,预设科学活动的动态生成,有效地推动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关注动态生成,让幼儿在和谐的活动氛围中亲临感知、在真实的活动氛围中快乐成长。
[摘 要]要办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园,必须重视教育科研,其有效方法主要有: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构建合作化的反思研究平台,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引导教师在研究中积累,在积累中实现自我发展;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内容,以不断改善教师的实践行为。  [关键词]教育科研;良好氛围;合作;积累    要办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园,必须重视教育科研。自上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教师即研究者
[摘要]例题是知识的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用实、用好、用活例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外方内圆”这一例题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巧设变式,深化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一题多变;认知;深化;外方内圆;例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03-02  【课堂回放】  (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在学前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则需要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由樊文汉主编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组织与指导》(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手册,它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了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方案与策略。该书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各环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同伴合作学习的关键价值在于促进儿童的认知改变,而同伴合作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儿童认知改变是由于两个重要因素,即“同伴间的差异”和“积极的语言交流”。因此,为了促进儿童同伴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应确定适宜的合作学习任务,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提高儿童语言交流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儿童同伴;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为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自理能力不强,识字量有限,做好语文作业设计,让他们爱上语文,是低年级语文老师一直探讨的主题。低年级的语文作业应旨在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作业设计只有在适当、适量和适时的时候才会有效。那些遵循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练习和作业,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巩固、强化和拓展知识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低年级语文作
[摘 要]电影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将电影这种宣法方式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影课 教育 教学 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80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糅合了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容。科学巨匠
[摘要]民办小园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股力量。凭借投入少、收费低、离家近、机制活等优势,民办小园获得了极大发展。但相比于乡镇中心幼儿园、上规模的民办幼儿园,民办小园又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发展的困境,为此有必要建立有利于提升民办小园教育质量的管理渠道和制度,规范民办小园的办园行为。具体来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努力建立阶梯式民办小园管理网络,密切联系不同职能部门对民办小园实施年检与常规化
[摘 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专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法律知识,再加上法律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及情境实施教学。这样可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基本权利;法治思维;义务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