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秋起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e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幸福
  坐在斗室,我闭眼神思,想想这次开会,撩拨记忆最冲动的印象是什么,几幅图像跳跃着掠过眼前——荷塘月色下的吉首乾州古城、红枫漫野的张家界、与癌症争夺时间的二位长者,噢,还有凤凰古城。
  应约参加中国生态人类学的研讨会。火车,飞机再汽车,峰回路转,一城又一城,整个行程像一场战斗,一环扣一环,曲曲折折,风风火火,老天爷仿佛要惩罚你去前的犹犹豫豫,干脆就闹点麻烦,折腾你一下。终于,在晚上12点来到湖南的吉首大学。
  “什么是人类的幸福生活?”此时,我已正襟端坐在很严肃的会堂,突然,台上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的这句话……将我神游的思绪,硬生生的拽回。
  他的演讲特别煽情,很锐利,针锋相对,对国家的民族问题提了很多责疑。他曾经帮助了40多个原始新疆部落的孩子,而他们却通过学习,产生了欲望。于是,便似送入虎口的羊群一样,从农耕文明,莽撞地闯进了工业文明的城市,一下子面临融入的困难,民族语言的失弃,到了城里后既不姓城又不姓疆,还间或造成了城镇拥挤化,乡村空洞化的文化问题。
  是啊,这些孩子知道什么生活叫幸福吗?
  纤尘浅唱
  栖息在风景如画的吉首乾州古城,应该叫幸福吧!
  那晚,滕教授招呼大家一起去古城看看——哦,真是个世外桃源!我们一行刚迈入恢弘气派的城门,就开始惊赞。漫步十里弯绕的古巷曲径中,忽会柳暗花明,又通向一个豁然开朗之处。在云和月的淡影里,角檐参差的斑驳,将我们的身影流溢在幽静的青石板长廊上。
  好一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胡家塘,是古城中最让人心仪的地方。月光下,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绿波,弓月一样的小桥,将水分成两个半荷塘,半池茂密的荷叶随风婷婷的摇曳着,浓浓的绿把水面铺的厚厚的、满满的,看不见一丝水的影子;另半池里点缀的睡莲,零星地开着红花,大度地将水面赠予月光,出水与月相拥,婆娑起舞,映衬着岸边环塘而居人家的飞檐翘脊,一起摇曳。举眼,岸边十几户各具风格的居家建筑,竟有一半是让我熟悉的江南明清那白墙灰瓦,素得让人心生敬意,唤起我骨子里的亲情。冥冥中,胡氏老祖宗又为我翻开了一本人类原生态的族谱,抑或是以这种形式,向我这后人戒训提示?
  我们欢喜地挑个紧临池边的茶馆围着坐下,一起的教授们少数民族居多,都能歌善舞,没多久,静静的月色下,羞昵的情歌便轻轻扬起,男女对歌,教授们自然一组接一组,一句接一对,连塘边的蛙声也忍不住为我们合鸣伴奏……
  秋暮夕月,半池荷塘,纤尘浅唱,人生知足也。
  美学之巅
  张家界,不知秋雾是它的山中之主,还是山中之客?见它们飘忽来去,与诸峰相亲无离。山民攀岩如履平地,悠然唱着野调的歌子,如化外之人,何等闲逸!我若真能望峰息心,窥谷忘返,在天门山上耕一顷田,筑间小石屋,该是多美的事情。
  这个非常奢侈的念头,灵光一闪,我竟也满足了。
  我们行走在通往天门的999个台阶上,眼前,千百座耸立挺拔的岩峰倾排迎来,奔拥呼啸四合地围拢,突兀地将我紧紧拥抱在自然的美学之巅。
  大自然把握砂岩高度,远比人类的艺术大师把握大理石,把握青铜有着更奇妙的技巧、目的和审美意识。在亿万年的时间里,它用涓涓细流冲刷,用山洪切割,用飘垂的瀑布陷落,火焰的地震撕开,山林万物将树根锲进岩缝,风霜雨雪以温柔的刀挥洒自如地砍削,才拥有张家界千百座岩峰的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大创造,打破了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关于山的审美意趣。
  就评眼前的色彩和线条吧,张家界称得上顶级的时尚艺术,它以朝晖夕照的色彩变幻调色,它以夸张、变形、倾斜、悬浮、裂变的线条抽象,铮铮有声地拓展了我们的美学领域。
  望着它,不得不感叹人类世代积聚起来的艺术显得无能为力;一切人造的巨型艺术品也显得相形见绌。
  望着它,你的思考能产生深度,产生超越历史的气度。
  望着它,“生年不满百”的人类个体和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朝代,会在你眼前更迭……人类,能思考自身来历和能用各种各样的文字记载文明史的人类,就是天体演化变幻和地球旋转的目的吗?我凝望张家界砂岩峰林的一层又一层海水沉积线和一道又一道浪蚀波痕,从心底升腾起作为生命体,特别是作为人类一员的豪迈情绪。
  突然,我想起了周主任讲到考古此地域发现人类20万年前的牙齿化石,弃落这些牙齿的祖先,他们生存在哪一层山岩呢?如果再过那么20万年,天门山会不会消失,那时的张家界,是否已将天门洞作为防御的城门,就像电影阿凡达一样?我身上的骨头会有一块成为化石嵌进岩层,或展于博物馆的玻璃缸内?人类的文明又将进化到怎样的地步呢?
  这,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了,超出张家界美学了。
  逆光见情
  什么是幸福?
  回眸的思绪风飘了很久,我难以抓住合适的言语装裱它,有些浓浓的敬意,浸润在对生命万物一瞥之念中,冉冉升华……
  这次在论坛会场中,相逢的二位长者,都曾经历癌症的煎熬,都为今天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而今仍然和煦耀耀,有如春风拂面。在几天相处过程中,聆听他们指点迷津,含情问道,感受他们对中国人类学关注的情深意切。年长语真切,其气势感动了空气微尘,生态万物,一时逆光见情,清新满箧。
  我合书留忆,咀嚼长者风范,一时眼热泪流感悟再三。
  虽然在将历史以岩层纪年,生命以化石为证的考古学眼光中,生命也只是一缕青烟,一丝云雾,可他们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舍己奉献精神,说起来好像很抽象,事实上,却是很具体、很实在,就在与他们相处的一言一行之间,无形中陶冶了你,改变了你的幸福观……
  西窗烛剪秋影,醉笑不诉离殇,季季轮回,春去秋来,浸入了深秋的落红,胡家塘的莲绿。我本应知道,这就是“平湖秋水一扁舟”的人生渡船场。
  具有4200多年历史的吉首乾州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河畔。乾州,属十里盆地、周围环山,苍松翠柏,绿树成阴,其山如九龟寻母。有万溶江、天星河二水绕洲,形成三陆横陈,状如乾卦,谓之乾州。
其他文献
一  雨是徽州的一点淡墨,清水淡墨,描在泛黄的宣纸上。  睡梦中的宏村是被潺潺溪水声唤醒的。漫步青石铺就的小巷,清流自家家门前而过,有白发的婆婆在水边浣洗。阡陌小巷,鸡犬相闻,你仿佛一瞬间走进光阴的皱纹里,走进几百年前的明代。  天落了小雨,雨一不留神,湿了粉墙,湿了黛瓦,湿了雕花的屋檐,湿了高耸的马头墙,湿了廊前的紫薇,湿了徽州女子水一样的双眸,湿了脚下的石板路,湿润了我的心。撑一把雨伞,漫步古
期刊
壬辰夏,应友人之盛邀,我来到秦岭腹地的红河谷小住。红河谷海拔1300多米,群峰环抱,溪水清幽,酷暑清凉如早春,是个理想的避暑胜地。友人在此置地营丘,建造了一个画家写生基地,美其名曰“鉴馥园”。而我住的地方,刚好就在鉴馥园的最高点上。  屋子外面有个小阳台,面对着一座高山。从窗户里平视出去,只见满目苍翠,上不见峰巅,下不见谷底。只有出到阳台上,仰视才见山顶那些呲牙咧嘴的巉岩和缭绕在巉岩上下的云絮,俯
期刊
第一次听朋友说“於菟”这个词还以为是个什么兔子哪,后来了解,才知道青海隆务河流经同仁县的一带地域,在藏地被称为“热贡”,是一片藏、土、汉、回、蒙古等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在这里人们认为,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日为“黑日”,这时妖魔鬼怪纷纷出来作乱,所以要举行跳於菟的祭祀活动。於菟(wutu)是古汉语,是“老虎”的意思。跳於菟也就是人以模仿老虎的动作来驱逐妖魔,保佑太平。这种原始拟兽舞,是一种民间传统傩舞
期刊
在柏林的凯勒与莱纳沙龙举办的首次“新印象派”展览将成为一个话题。人们在这安静的绘画艺术面前自感无力,于是,比看戏剧首演时表现要本分一点。面对这些严肃的图画,大笑、喧闹、口哨有什么用?这些画好像陌生人的深沉的眼睛,越过渺小的观看者,一直向太阳望去。  人们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光被征服了。在被框起来的亚麻布上,南方的夏日展开它所有的壮观,即使在画中的夜晚,这辉煌也并未结束。这已不再是那匆匆地一抹微笑似的
期刊
罗马是历史上大帝国的都城,想象起来,总是气象万千似的。现在它的光荣虽然早过去了,但是从七零八落的废墟里,后人还可仿佛于百一。这些废墟,旧有的加上新发掘的,几乎随处可见,像特意点缀这座古城的一般。这边几根石柱子,那边几段破墙,带着当年的尘土,寂寞地陷在大坑里;虽然在夏天中午的太阳,照上去也黯黯淡淡,没有多少劲儿。就中罗马市场规模最大。这里是古罗马城的中心,有法庭、神庙与住宅的残迹。卡司多和波鲁斯庙的
期刊
侗寨的鼓楼  鼓楼,是中国南部侗族村寨的标志。所谓鼓楼,就是个大亭子,不管外面有多少层檐,里面是不分层的。传统上,每个房族都有自己的鼓楼,给房族的人聚会用,比如开会议事、过年唱歌等等。有点要公告的事,也贴在鼓楼柱子上。  现在绝大多数鼓楼里已没有鼓了,但是一定有若干条宽大结实的长木凳,很舒适,这也起召集人们的作用。有的鼓楼下面有围板,坐在里面烤火,任外面冻雨纷纷。有的鼓楼则没有围板,是完全敞开的,
期刊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高僧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期刊
近日下乡,欣然发现,三省坡下美丽的侗乡村寨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更加和谐、吉祥、文明、富裕。  红香  村里通向村外的路全部用水泥铺成,平坦而宽敞,在起伏跌宕的故事里,升华一种韵律,强悍一种精神。  红香村的亮丽,将一片辉煌洒满山峦,把满心喜悦播撒田野。  吊脚木楼上的窗格里灵动的双眼,钟情于坪坦河清唱若泉的欢歌,火塘里升起的是红香人不再寂寞的蓝色火苗。闪动的火光把古铜色的脸庞照亮,激情澎湃的血管在
期刊
我的绘画经验  我得承认,书写、言说,令我获得绘画从未给予的快意,而当闭嘴画画时,我再三庆幸绘画比我所能想象的幸福,更幸福。这是我习画40多年从未有过的经验:当我在写作的歧路上越走越远,回看小小美术圈的嘤嘤嗡嗡,就心想,什么事至于这等兴奋呢;可是在厕所里审看新书的校样时——全是字,那么多字——忽然我深感羞愧,想起以赛亚·伯林信奉的铭言:“不要有太多的热忱。”  ——著名画家陈丹青谈绘画  (摘自新
期刊
水墨、油彩、工笔、书法篆刻……古往今来,无论中西,文化的蕴藉都在艺术家的画面之中宣泄出来;时代过去了,精神却在画面里独自熠熠生辉。  艺术展览是时代精神的记录与传承,这是历史与艺术的纽带,是时代与人们经意与不经意的焦点……  朴茂精严——马国权/马达为书画篆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2.11.02-2012.11.30  今年适逢马国权先生逝世十周年,举办这样一场父子合璧艺术展是对这位岭南学术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