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远的侗寨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3838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侗寨的鼓楼
  鼓楼,是中国南部侗族村寨的标志。所谓鼓楼,就是个大亭子,不管外面有多少层檐,里面是不分层的。传统上,每个房族都有自己的鼓楼,给房族的人聚会用,比如开会议事、过年唱歌等等。有点要公告的事,也贴在鼓楼柱子上。
  现在绝大多数鼓楼里已没有鼓了,但是一定有若干条宽大结实的长木凳,很舒适,这也起召集人们的作用。有的鼓楼下面有围板,坐在里面烤火,任外面冻雨纷纷。有的鼓楼则没有围板,是完全敞开的,很适合享受稻田气味的薄暮徐风。
  有资料说凡侗寨都有鼓楼,其实未必,可能过去曾经有,但是烧毁了。木楼密匝匝的很招惹火神垂爱,偶然一个村寨百来年没有过大火灾,就传为美谈了。有的村寨里竖立着不止一个鼓楼,因为它有多个房族。而当地村委会的人告诉我,一座鼓楼就代表着一个村民小组。
  高大漂亮的鼓楼是房族的荣耀。鼓楼由房族的人捐资、献料、出工修建起来。捐献顶梁柱的人要通过资质考评,通常得是几代家门兴旺、人口健康,不只是俺家有好木头就能行的;楼顶直立的那根木料的捐献者要想胜出,评审更苛刻,比如说要四代同堂,为的是把好运道分给大家。
  在建筑以外的意义来说,鼓楼是一个传统的村社管理单位。现在官方行政系统是村委会领导下的各村民小组,但是还并行着传统的“鼓楼”系统,它起着官方系统有时候起不到的作用。比如,有些事需要村民摊工,要是村委会往下摊,村民可能会说“上级早说了禁止摊派”,但要是通过鼓楼往下布置,没人有二话,都去做了。
  鼓楼有鼓楼的领袖,就是寨老。传统的村社运行机制还是很有效用的,享有房族成员很高的忠诚度。一个倒霉蛋要是因为大过错被逐出了“鼓楼”,意味着很难在本地容身,成了飘零孤魂。但我听说这事很少发生,便松了一口气。
  鼓楼在村寨生活里切实扮演角色,而不只是为了给游客欣赏。它们有不同的形制和风格,并不都那么华丽。我在侗寨里看到了与普通凉亭没多大区别的简陋低矮的灰暗的鼓楼,不妨相信它是未来的高大鼓楼的雏形。村民只要有能力,都愿意把自己的鼓楼建好。近年来农业税免除,不再交公粮,很多村寨的鼓楼都在修葺。村民说:不交公粮了,每年省了几百块,就捐出来修我们的鼓楼吧。
  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置有长凳,中间有一大火塘;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每当夏日炎炎,男女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事。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特别是春节期间,村村寨寨聚集鼓楼广场,吹芦笙,“哆耶”对歌作乐。或以侗族民间传统故事为题材,自编自扮侗戏,登台演唱。
  鼓楼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集中场所。侗乡被称为“歌的海洋”,是名副其实的。侗族大歌不仅曲调优美动听,而且在曲式上紧密完整。演唱形式活泼多样,特别是合唱中自由和谐地出现多音部,在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中是罕见的。
  鼓楼都是木质,不用一钉一铆,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体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有些侗寨,每一个鼓楼都近距离对应着一座花桥(风雨桥),但也并不就是规矩;也有的寨子里鼓楼,即便有花桥,也可能距离很远,因为花桥(风雨桥)另有自己在风水上的功用考虑,如赫赫有名的程阳永济风雨桥。
  花桥边的侗寨小姑娘
  我在侗寨小黄村的花桥(风雨桥)边,遇见这个小姑娘时,她背上背着个小男孩,正在焦急而又耐心地走来走去地哄着,可眼看小男孩还是要大哭了。我问“他是要找妈妈吧?”小姑娘点点头又摇摇头,意思是他要找妈妈,但是别让我发出这个MAMA的音节来,更招惹小弟弟哭。我想,多好的小姐姐呀,可她自己却分明还是个孩子嘛。小男孩终于还是大哭起来,桥上的一位老奶奶见状,把他接过去抱着继续哄着。这时,一位青年妇女从风雨桥边的染房里走出来,到桥上,给孩子喂奶,原来孩子是饿急了。
  我对这位母亲夸赞这小姐姐能干,小小年纪,这么心疼弟弟还会背弟弟。母亲说,是啊,可她并不是他的姐姐!
  我一愣,问,那为什么她这么帮你,背着他还带他到处玩呢?那母亲说,她就是喜欢他嘛!我又问,那风雨桥上的老奶奶也不是他的亲奶奶吗?答,也不是的,不过小黄村的老人都喜欢孩子,不管谁家的小孩子都和自家的一样。小男孩吃完奶,睡了。我问孩子的妈妈,这附近有没有高一点的地方,让我能拍下全寨子?能不能让小姑娘给我带下路?她用汉话问,是想去照相吗?大概也是见得多了。明白我的意思后想了想,便用侗族语交待小姑娘,怕她不清楚,又比划着强调了一遍。
  小姑娘领命,郑重其事地在我前面开始带路,山路有点陡,且山路弯弯,但是她身轻如燕,一路上还不时地回头看看我,怕我跟不上。我本来还担心她太小别累着她了呢。我翻了翻摄影包,正好有包饼干,就递给她。不过十几分钟,她便把我准确地带到适合拍摄的地点了。眼前,视野顿时开阔!为了鼓励这小姑娘,我连连称赞,说这里可真是太好了,连全寨子都看见了嘛,还能看到你的家吧?你可真会带路!
  小姑娘咧开缺了两颗门牙的嘴,高兴地笑了。
  我说,你先坐下吃饼干吧,阿姨拍照。她说,不,回家给弟弟!我心里一热,分明还记得她刚才得到饼干时,那掩饰不住的欣喜的样子,她何尝不想吃!在山上大约只停了一二分钟,等我刚为她拍完下面这张相,她便说“我要回去了”。那脸上的笑容也像一抹云霞,转瞬即逝。想起上山时,都是小路,杂树丛生,很偏僻,山下的一位砍柴的妇女远远看见她,用侗家话对她喊着,仿佛嘱咐了什么,毕竟我是陌生人。
  于是,我看着她那瘦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山路尽头。
  从江县的小黄村,有718多户、3340余人,是个非常神奇富有诗意的侗寨。一条小溪穿寨缓缓而过,四周青山环抱,几百幢吊脚木楼依山傍水。
  小黄村是极负盛名的“侗歌窝”,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唱且爱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小孩从牙牙学语起,父母就教他们唱侗歌;女童从5岁穿裙子起,就与伙伴在一起,开始自由组成歌队,请唱得最好的“歌师”来教歌。“歌师”教歌,无偿奉献,乡亲们都视其为神圣的职责;“歌师”对歌队训练严格,队员们除田间耕作、家务劳动外,其他时间都用来学歌,“歌师”也一直要把这群女孩子教到出嫁为止。在小黄村,没有一个儿童不进歌队;寨子里的歌队也不分男女,许多家庭还三代同堂,分别参加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歌队中。这些歌队,在侗寨鼓楼里的长凳上,都有着自己的位置。
  2010年11月11号,在从江的小黄村,我幸运地聆听了一场如天籁般的侗族大歌。那时,真希望在小演员的歌队里,认出那个白天带我上山的侗族小姑娘来。
其他文献
萧十一郎说,他从小就失去了爹娘,与狼生活在一起,狼是最忠贞的动物,就好像他一样,从小,他就学会了在苦中作乐,他清楚的知道世界的现实,他想要逃避,想要过宁静的生活,可是现实却逼迫着他向前,不允许他停止脚步。  我知道萧十一郎本就是古龙想象中的一个人物,可是这也是他自己形象的一种典范,年轻的时候受尽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老通过酗酒来度过余生,这也导致了他英年早逝。其实,比起金庸我是更加的喜欢古龙的,至少
期刊
果实是树的心  有一次,我和一位农人与他的水牛一起下田,我看到那头水牛的巨眼是红色的,像烧炙过的铜铃,我问起那位农人,他说:“所有耕田的水牛都是红眼的,因为它们被穿了鼻环。”  据说很久以前,当水牛没有穿鼻环,没有下田的时候,它们的眼睛是黑白分明的,在耕田以后,它们没有流泪,却红了眼睛。  我想到,如果没有真正的自由,任何动物都是有感应的,水牛如此,你看过真正快乐的猪吗?  纹身琵琶  我们看到的
期刊
2012年8月8日,强台风“海葵”袭击上海。上海市有关方面对此作了充分的防范准备,发出最高等级的橙色预警,并提前一天向全市所有单位发出紧急通知:“自8月7日21时起至台风橙色预警解除前,请各单位加强安全巡查、组织值班、抓紧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提醒员工尽量不要外出,停止群体性户外活动及室内大型集会;培训班停课、建设工地停工、公共区域文化体育设施关闭。请相互转告。”  本人在8月7日晚间,已经得悉上海市
期刊
你知道吗?杭州西子湖边曾有一处叫“鹿苑”的风景点。可能多数年轻人会摇头,只有中老年人尚依稀记得,它就在孤山的后麓,现在“鸡毛信”雕塑的地方。  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教授、享有国际声誉的动物雕塑家周轻鼎先生,曾有一个宏伟的构想:选取杭州10个风景区,雕塑10种动物,为名湖增色。孤山是鹿,灵隐是鹤,虎跑是虎,还有狮子、熊猫——周教授早年留学法国,跑了世界不少名胜古迹,巴黎、罗马、威
期刊
研究艺术,务须诚笃。  吾辈之习绘画,即研究如何表现种种之物象。表现之工具,为形象与颜色。形象与颜色即为吾辈之语言,非将此二物之表现,做到功夫美满时,吾辈即失却语言作用似矣。故欲使吾辈善于语言,须于宇宙万象,有非常精确之研究,与明晰之观察,则“诚笃”尚矣。其次学问上有所谓力量者,即吾辈研究甚精确时之确切不移之焦点也。如颜色然,同一红也,其程度总有些微之差异,吾人必须观察精确,表现其恰当之程度,此即
期刊
一  雨是徽州的一点淡墨,清水淡墨,描在泛黄的宣纸上。  睡梦中的宏村是被潺潺溪水声唤醒的。漫步青石铺就的小巷,清流自家家门前而过,有白发的婆婆在水边浣洗。阡陌小巷,鸡犬相闻,你仿佛一瞬间走进光阴的皱纹里,走进几百年前的明代。  天落了小雨,雨一不留神,湿了粉墙,湿了黛瓦,湿了雕花的屋檐,湿了高耸的马头墙,湿了廊前的紫薇,湿了徽州女子水一样的双眸,湿了脚下的石板路,湿润了我的心。撑一把雨伞,漫步古
期刊
壬辰夏,应友人之盛邀,我来到秦岭腹地的红河谷小住。红河谷海拔1300多米,群峰环抱,溪水清幽,酷暑清凉如早春,是个理想的避暑胜地。友人在此置地营丘,建造了一个画家写生基地,美其名曰“鉴馥园”。而我住的地方,刚好就在鉴馥园的最高点上。  屋子外面有个小阳台,面对着一座高山。从窗户里平视出去,只见满目苍翠,上不见峰巅,下不见谷底。只有出到阳台上,仰视才见山顶那些呲牙咧嘴的巉岩和缭绕在巉岩上下的云絮,俯
期刊
第一次听朋友说“於菟”这个词还以为是个什么兔子哪,后来了解,才知道青海隆务河流经同仁县的一带地域,在藏地被称为“热贡”,是一片藏、土、汉、回、蒙古等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在这里人们认为,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日为“黑日”,这时妖魔鬼怪纷纷出来作乱,所以要举行跳於菟的祭祀活动。於菟(wutu)是古汉语,是“老虎”的意思。跳於菟也就是人以模仿老虎的动作来驱逐妖魔,保佑太平。这种原始拟兽舞,是一种民间传统傩舞
期刊
在柏林的凯勒与莱纳沙龙举办的首次“新印象派”展览将成为一个话题。人们在这安静的绘画艺术面前自感无力,于是,比看戏剧首演时表现要本分一点。面对这些严肃的图画,大笑、喧闹、口哨有什么用?这些画好像陌生人的深沉的眼睛,越过渺小的观看者,一直向太阳望去。  人们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光被征服了。在被框起来的亚麻布上,南方的夏日展开它所有的壮观,即使在画中的夜晚,这辉煌也并未结束。这已不再是那匆匆地一抹微笑似的
期刊
罗马是历史上大帝国的都城,想象起来,总是气象万千似的。现在它的光荣虽然早过去了,但是从七零八落的废墟里,后人还可仿佛于百一。这些废墟,旧有的加上新发掘的,几乎随处可见,像特意点缀这座古城的一般。这边几根石柱子,那边几段破墙,带着当年的尘土,寂寞地陷在大坑里;虽然在夏天中午的太阳,照上去也黯黯淡淡,没有多少劲儿。就中罗马市场规模最大。这里是古罗马城的中心,有法庭、神庙与住宅的残迹。卡司多和波鲁斯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