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二章 久居深闺(上)
有意思的是,那天,我们从北京故宫签约出来,乘车前往国家主管建材部委时,司机开错了道,我见挂有中关村牌子的地方,干脆让司机停下车,歪打正着调研了一番。
我笑说:“这叫偷师学艺!”
中关村这里,过去曾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墓岗。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作“中官坟”。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屯”。
附近很多地名,据说都与太监有关。中关村东一站地叫保福寺,是明万历年间太监们在此集资兴建的,取福寿之意。20世纪30年代塌了一半,但仍有香火。后来保福寺变成了一所小学,北平解放前后,就只有几个老师和少量的学生。后来中国科学院在此建宿舍,大量的科研人员子弟无处上学,就把保福寺拆了,重新建新校舍,与保福寺小学合并,建立了中关村小学,就是现在的中关村一小。
20世纪80年代初,“下海”这个词迅速在中国大地上热了起来。特别是1984年,北京中关村里充满着躁动,一批批科技人员“下海”。当时的中关村已经有四十家科技企业,并在北京城里拥有了“电子一条街”的名声。那里产生了最出名的人,那里出现了最知名的公司,如“两通两海”—信通、四通、京海、科海,它们的创办人无一例外都是中科院的科研人员。
此时,我恍惚想到自己的企业,我们可否借鉴中关村的一些经验呢?
……
当然,从北京回到厂里,我思考得最多的事情,其实还是古砖瓦那些事儿。这些古砖瓦在故宫可谓“久居深闺”,用时下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颜值高得没有朋友。
为什么颜值高了就会曲高和寡,或者成了孤家寡人呢?
这两天,尤师傅他们古砖瓦研究工作的一次次失败,让我望“砖”叹息。
本来秦汉时代,国力富强,砖瓦不只是一种建筑材料,而且还是一种艺术品,这才在那个时期盛行,也才有了之后“秦砖汉瓦”的名闻天下。
现在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们与故宫有关部门确定了恢复古砖瓦生产的协议之后,迟迟没有等到成功复制生产的好消息,这让我对企业首次履约的前景,不能不担忧起来。
尤师傅可能高估了自己。当他们怀揣着对古砖瓦的一颗匠心拿起瓦刀时,叮叮当当的声音随着碎石被风吹散,古砖瓦的梦一次次在风口破灭了。
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所里,直到有一天,在古砖瓦研究所,尤师傅眼含热泪对我说:
“厂长,对不起了,我不敢再这样白烧企业的钱了。”
其实研制到节骨眼上,我就害怕人家最后对你两手一摊。这时我强颜欢笑说: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尤师傅不好意思地说:
“我这‘尤’姓,得改为忧伤的‘忧’字。”
我愣了一下,后来明白了尤师傅的意思,立刻笑说:
“尤师傅的‘尤’字,加一个人就是优秀的‘优’字。”
尤师傅身穿蓝色工作服,手里拿着几块刚出窑的砖雕,他早已笑不起来。因为在同事眼里,他是当之无愧的“技术大佬”,但今天他不得不自嘲着说:
“看来人老了,弦儿也调不准了!”
谁都知道,在匠人的砖模中,砖雕在这里应该是建筑中的点睛之笔,这些砖雕,所雕的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宫殿建筑上亦是作为帝王的象征,在民间则作为神圣和喜庆的象征,被广泛地使用在寺庙、祠堂等建筑上。
遗憾的是,现在我在古砖瓦研究所中,没有见到什么惟妙惟肖,见到的反倒是一片狼藉与丑陋。
见到这些,我知道尤师傅比我还要着急难过,就关切地问他:
“事到如今,你有什么要求?”
尤师傅说:“研究到了节骨眼上,看来必须请我的师傅出山。”
尤师傅所称的师傅,是古砖瓦研究所原所长,家住厂家属区,已经八十多岁了,我连忙答应道:
“这是应该的呀!”
接着就打发小车司机赶紧去接人。转眼司机就回来了,我们忙簇拥上去,结果小车里只出来司机一人,一脸沮丧地说:
“我刚才被老所长轰出来,还被骂得狗血喷头!”
我急忙问:“为什么?”
司机委屈地说:“我也不知道,隐约听他嘀咕了一句,让你们的厂长来找我!”
听到这里,我知道老所长的意图了,回头对其他人说:
“既然老所长点将了,那我去请吧。”
尤师傅马上拦住我:“厂长你别去,我去请!”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不能去?”
尤师傅支支吾吾,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更让我着急了,最后他才吞吞吐吐说出原委:
“在‘三反五反’时期,老所长的父亲因倒卖故宫文物,被镇压掉了,当时签发布告的公安局局长是你父亲。”
听到这里,我哈哈一笑:
“历史自有人民评说,许多责任我们后来人无法承当。”
我边说边拉住尤师傅:“咱们一起去请老所长!”
很快来到家属区,有几幢苏式风格的住宅,尤师傅告诉我:
“这是50年代苏联老大哥支援我们留下的作品。”
这些砖混建筑,形式上典雅大方高阔端正,主建筑结构搭配了多個矗立上端的半圆形顶盖。这种建筑形式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一切以神为依归,塑造庄重典雅高尚的气氛,令信徒心生崇敬之感,百姓心生敬畏之情。
……
我们边走边聊,这时车到一幢房子门前,旁边站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先生,尤师傅俯到我耳边说: “他就是老所长!”
我疾步上前,自报家门后,说:“老所长好!”
他向我“呵”了一声说:“我耳朵有点背,你说什么?”
我又大声说:“老所长好!”
老所长用手指着自己的徒弟问:“他就是新厂长?”
“您猜对啦!”
老所长马上和蔼可亲地说:“稀客,快请屋里坐!”
走进客厅,见正厅中央有一个牌位,上面有一张血气方刚、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相片,我猜一定是老所长的父亲,就主动迎上去,向牌位鞠了一躬。
老所長突然泪水横流告诉我:“改革开放后,父亲才平反昭雪。”
接着,他又从抽屉里翻出一张布告:“这是当时对我父亲的判决书。”
我见下面是我父亲作为当时公安局局长的签名,我仔细揣摩了很长时间,才一声叹息道:
“好在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在这里,我代表我父亲向您道歉!”
我站起来,双脚并拢,向老所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所长拉住我的手:“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我们还是要把握当下。”
没有想到老所长如此开明,我赶忙顺水推舟,说起故宫古砖瓦恢复性生产碰到的问题,诚恳地对他说:
“老所长,今天我们想请您岀山。”
老所长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忙回答:
“都是一家人,千万别说两家话。”
出乎意料,老所长没有因为历史造成的冤假错案问题纠缠泄愤,很快淡然处之,立马让我肃然起敬。这时,老所长招呼我们赶紧坐下,又如数家珍讲起他与朋友合作的《秦砖瓦欣赏》讲义中的故事:
在秦始皇时期,我们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制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发展。先秦时代的社会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大量地表现在烧结的瓦当、空心砖、画像砖上,从而使这些烧结砖瓦超出了建筑材料的范畴,成为工艺品。
按工艺美术品的要求制砖,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大创新。这是因为当时的砖瓦完全是为皇家的宫殿、别院、林苑建筑服务的。由中央左(右)司的专门机构按照严格的工艺质量要求监制,指定“大匠”营造。
据《资治通鉴·卷七》载:“始皇帝下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为阙。为複道,自阿房渡渭,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楚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胸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可见,砖瓦的需求是空前的。古史说:“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恐作妄言。考古人员在阿房宫前殿夯土台基之南,距台基南面三米处,发现一处完整的铺瓦秦代屋面遗存。这处遗存是前殿附属建筑,屋顶铺瓦,由西向东筒瓦存六行,板瓦存六行。筒瓦和板瓦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阿房宫初显冰山一角,但尚留谜团,有待揭开,一是未发现瓦当;二是阿房宫并非毁于大火,其毁灭原因仍是一个谜。
诚然,中国史书《三秦记》中只有“始皇砌石起宇,名骊山汤”的片语只言,砖瓦在“覆压三百里”之阿房宫中派上什么用场,长期以来一直也是个谜。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文化考古学者发掘西安华清池内唐华清宫遗址时发现,唐文化层下,有堆积很厚的黑纹方砖,还发现被破坏较为严重的砖铺地面。这充分证明:秦代砖已较多地用于建筑。在秦始皇陵的遗址中,发现了多种条形铺地砖和曲尺砖。
秦代的砖主要由官营手工业生产。在秦始皇陵曾出土带有“左司显瓦”“左司高瓦”戳印的条砖。左司为左司空的简称,秦代的左司空主要是负责烧造砖瓦。这也说明了在秦代,烧结砖瓦具有一定的皇权地位。这里出土的砖,品类多,大都根据使用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规格。但无论是哪种规格,其制作精细,棱角严整,光滑规矩,质地细密,火候高,而且较同体积砖重得多,确是“敲之有声,断之无孔”。
秦砖主要有铺地砖和空心砖两种。另有子母砖、五棱砖、曲尺形砖、楔形砖等。铺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空心砖多模印有几何纹饰,或用阴线刻画龙纹、凤纹。同时铭文砖、画像砖在先秦时代开始出现,铭文多为戳印的“玺印式”,画像内容也很简单。秦始皇陵东北五华里的鱼池堡、鱼池村、吴东、吴中四个自然村则是修筑始皇陵制陶取土的地方,在附近发现不少砖瓦残片,窑址当相去不远。
这些仅仅是当时制陶作坊和烧砖瓦窑址的一小部分。再从近几年许多遗址出土的砖瓦和陶器上的戳印陶文来看,当时制陶机构大致有中央官办、地方官办和民间私办三种。
从秦阿房宫、山陵等遗址中已发现烧结青砖不但用于铺砌室内地面,而且用作踏道,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还被用于贴砌墙的内表面。铺地的烧结砖除绳纹素面外,还饰有太阳纹、米格纹、方格纹、几何图案、S形纹等。
其实,春秋时期,瓦上题字基本都是编号,数量少,都是刻字,便于识别和统计产量。从战国时期开始,题字内容成了烧造砖瓦者官署和人名,数量多,都是正规印记,便于统计者考核稽查。
即如《礼记·月令》所说:“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以行其罪,以究其情。”这种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工人的控制。因此,秦的砖瓦历经两千余年,至今棱角规整,密度大,火候高,敲之声音清脆。质量如此之高,除了当时生产不计时间与工本原因外,恐与物勒工名制度是分不开的。
有意思的是,那天,我们从北京故宫签约出来,乘车前往国家主管建材部委时,司机开错了道,我见挂有中关村牌子的地方,干脆让司机停下车,歪打正着调研了一番。
我笑说:“这叫偷师学艺!”
中关村这里,过去曾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墓岗。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作“中官坟”。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屯”。
附近很多地名,据说都与太监有关。中关村东一站地叫保福寺,是明万历年间太监们在此集资兴建的,取福寿之意。20世纪30年代塌了一半,但仍有香火。后来保福寺变成了一所小学,北平解放前后,就只有几个老师和少量的学生。后来中国科学院在此建宿舍,大量的科研人员子弟无处上学,就把保福寺拆了,重新建新校舍,与保福寺小学合并,建立了中关村小学,就是现在的中关村一小。
20世纪80年代初,“下海”这个词迅速在中国大地上热了起来。特别是1984年,北京中关村里充满着躁动,一批批科技人员“下海”。当时的中关村已经有四十家科技企业,并在北京城里拥有了“电子一条街”的名声。那里产生了最出名的人,那里出现了最知名的公司,如“两通两海”—信通、四通、京海、科海,它们的创办人无一例外都是中科院的科研人员。
此时,我恍惚想到自己的企业,我们可否借鉴中关村的一些经验呢?
……
当然,从北京回到厂里,我思考得最多的事情,其实还是古砖瓦那些事儿。这些古砖瓦在故宫可谓“久居深闺”,用时下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颜值高得没有朋友。
为什么颜值高了就会曲高和寡,或者成了孤家寡人呢?
这两天,尤师傅他们古砖瓦研究工作的一次次失败,让我望“砖”叹息。
本来秦汉时代,国力富强,砖瓦不只是一种建筑材料,而且还是一种艺术品,这才在那个时期盛行,也才有了之后“秦砖汉瓦”的名闻天下。
现在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们与故宫有关部门确定了恢复古砖瓦生产的协议之后,迟迟没有等到成功复制生产的好消息,这让我对企业首次履约的前景,不能不担忧起来。
尤师傅可能高估了自己。当他们怀揣着对古砖瓦的一颗匠心拿起瓦刀时,叮叮当当的声音随着碎石被风吹散,古砖瓦的梦一次次在风口破灭了。
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所里,直到有一天,在古砖瓦研究所,尤师傅眼含热泪对我说:
“厂长,对不起了,我不敢再这样白烧企业的钱了。”
其实研制到节骨眼上,我就害怕人家最后对你两手一摊。这时我强颜欢笑说: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尤师傅不好意思地说:
“我这‘尤’姓,得改为忧伤的‘忧’字。”
我愣了一下,后来明白了尤师傅的意思,立刻笑说:
“尤师傅的‘尤’字,加一个人就是优秀的‘优’字。”
尤师傅身穿蓝色工作服,手里拿着几块刚出窑的砖雕,他早已笑不起来。因为在同事眼里,他是当之无愧的“技术大佬”,但今天他不得不自嘲着说:
“看来人老了,弦儿也调不准了!”
谁都知道,在匠人的砖模中,砖雕在这里应该是建筑中的点睛之笔,这些砖雕,所雕的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宫殿建筑上亦是作为帝王的象征,在民间则作为神圣和喜庆的象征,被广泛地使用在寺庙、祠堂等建筑上。
遗憾的是,现在我在古砖瓦研究所中,没有见到什么惟妙惟肖,见到的反倒是一片狼藉与丑陋。
见到这些,我知道尤师傅比我还要着急难过,就关切地问他:
“事到如今,你有什么要求?”
尤师傅说:“研究到了节骨眼上,看来必须请我的师傅出山。”
尤师傅所称的师傅,是古砖瓦研究所原所长,家住厂家属区,已经八十多岁了,我连忙答应道:
“这是应该的呀!”
接着就打发小车司机赶紧去接人。转眼司机就回来了,我们忙簇拥上去,结果小车里只出来司机一人,一脸沮丧地说:
“我刚才被老所长轰出来,还被骂得狗血喷头!”
我急忙问:“为什么?”
司机委屈地说:“我也不知道,隐约听他嘀咕了一句,让你们的厂长来找我!”
听到这里,我知道老所长的意图了,回头对其他人说:
“既然老所长点将了,那我去请吧。”
尤师傅马上拦住我:“厂长你别去,我去请!”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不能去?”
尤师傅支支吾吾,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更让我着急了,最后他才吞吞吐吐说出原委:
“在‘三反五反’时期,老所长的父亲因倒卖故宫文物,被镇压掉了,当时签发布告的公安局局长是你父亲。”
听到这里,我哈哈一笑:
“历史自有人民评说,许多责任我们后来人无法承当。”
我边说边拉住尤师傅:“咱们一起去请老所长!”
很快来到家属区,有几幢苏式风格的住宅,尤师傅告诉我:
“这是50年代苏联老大哥支援我们留下的作品。”
这些砖混建筑,形式上典雅大方高阔端正,主建筑结构搭配了多個矗立上端的半圆形顶盖。这种建筑形式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一切以神为依归,塑造庄重典雅高尚的气氛,令信徒心生崇敬之感,百姓心生敬畏之情。
……
我们边走边聊,这时车到一幢房子门前,旁边站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先生,尤师傅俯到我耳边说: “他就是老所长!”
我疾步上前,自报家门后,说:“老所长好!”
他向我“呵”了一声说:“我耳朵有点背,你说什么?”
我又大声说:“老所长好!”
老所长用手指着自己的徒弟问:“他就是新厂长?”
“您猜对啦!”
老所长马上和蔼可亲地说:“稀客,快请屋里坐!”
走进客厅,见正厅中央有一个牌位,上面有一张血气方刚、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相片,我猜一定是老所长的父亲,就主动迎上去,向牌位鞠了一躬。
老所長突然泪水横流告诉我:“改革开放后,父亲才平反昭雪。”
接着,他又从抽屉里翻出一张布告:“这是当时对我父亲的判决书。”
我见下面是我父亲作为当时公安局局长的签名,我仔细揣摩了很长时间,才一声叹息道:
“好在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在这里,我代表我父亲向您道歉!”
我站起来,双脚并拢,向老所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所长拉住我的手:“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我们还是要把握当下。”
没有想到老所长如此开明,我赶忙顺水推舟,说起故宫古砖瓦恢复性生产碰到的问题,诚恳地对他说:
“老所长,今天我们想请您岀山。”
老所长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忙回答:
“都是一家人,千万别说两家话。”
出乎意料,老所长没有因为历史造成的冤假错案问题纠缠泄愤,很快淡然处之,立马让我肃然起敬。这时,老所长招呼我们赶紧坐下,又如数家珍讲起他与朋友合作的《秦砖瓦欣赏》讲义中的故事:
在秦始皇时期,我们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制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发展。先秦时代的社会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大量地表现在烧结的瓦当、空心砖、画像砖上,从而使这些烧结砖瓦超出了建筑材料的范畴,成为工艺品。
按工艺美术品的要求制砖,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大创新。这是因为当时的砖瓦完全是为皇家的宫殿、别院、林苑建筑服务的。由中央左(右)司的专门机构按照严格的工艺质量要求监制,指定“大匠”营造。
据《资治通鉴·卷七》载:“始皇帝下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为阙。为複道,自阿房渡渭,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楚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胸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可见,砖瓦的需求是空前的。古史说:“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恐作妄言。考古人员在阿房宫前殿夯土台基之南,距台基南面三米处,发现一处完整的铺瓦秦代屋面遗存。这处遗存是前殿附属建筑,屋顶铺瓦,由西向东筒瓦存六行,板瓦存六行。筒瓦和板瓦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阿房宫初显冰山一角,但尚留谜团,有待揭开,一是未发现瓦当;二是阿房宫并非毁于大火,其毁灭原因仍是一个谜。
诚然,中国史书《三秦记》中只有“始皇砌石起宇,名骊山汤”的片语只言,砖瓦在“覆压三百里”之阿房宫中派上什么用场,长期以来一直也是个谜。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文化考古学者发掘西安华清池内唐华清宫遗址时发现,唐文化层下,有堆积很厚的黑纹方砖,还发现被破坏较为严重的砖铺地面。这充分证明:秦代砖已较多地用于建筑。在秦始皇陵的遗址中,发现了多种条形铺地砖和曲尺砖。
秦代的砖主要由官营手工业生产。在秦始皇陵曾出土带有“左司显瓦”“左司高瓦”戳印的条砖。左司为左司空的简称,秦代的左司空主要是负责烧造砖瓦。这也说明了在秦代,烧结砖瓦具有一定的皇权地位。这里出土的砖,品类多,大都根据使用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规格。但无论是哪种规格,其制作精细,棱角严整,光滑规矩,质地细密,火候高,而且较同体积砖重得多,确是“敲之有声,断之无孔”。
秦砖主要有铺地砖和空心砖两种。另有子母砖、五棱砖、曲尺形砖、楔形砖等。铺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空心砖多模印有几何纹饰,或用阴线刻画龙纹、凤纹。同时铭文砖、画像砖在先秦时代开始出现,铭文多为戳印的“玺印式”,画像内容也很简单。秦始皇陵东北五华里的鱼池堡、鱼池村、吴东、吴中四个自然村则是修筑始皇陵制陶取土的地方,在附近发现不少砖瓦残片,窑址当相去不远。
这些仅仅是当时制陶作坊和烧砖瓦窑址的一小部分。再从近几年许多遗址出土的砖瓦和陶器上的戳印陶文来看,当时制陶机构大致有中央官办、地方官办和民间私办三种。
从秦阿房宫、山陵等遗址中已发现烧结青砖不但用于铺砌室内地面,而且用作踏道,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还被用于贴砌墙的内表面。铺地的烧结砖除绳纹素面外,还饰有太阳纹、米格纹、方格纹、几何图案、S形纹等。
其实,春秋时期,瓦上题字基本都是编号,数量少,都是刻字,便于识别和统计产量。从战国时期开始,题字内容成了烧造砖瓦者官署和人名,数量多,都是正规印记,便于统计者考核稽查。
即如《礼记·月令》所说:“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以行其罪,以究其情。”这种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工人的控制。因此,秦的砖瓦历经两千余年,至今棱角规整,密度大,火候高,敲之声音清脆。质量如此之高,除了当时生产不计时间与工本原因外,恐与物勒工名制度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