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中国哲学书籍,看到的总是寥寥数语,短短几行。不像西方哲学著作,长篇累牍的逻辑推理,实证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仿佛农民种田,都是直觉领悟,源自平常生活。而西方哲学思想,如商人苦心经营,精于筹谋,所以条缕清晰,逻辑严密。在阅读者看来,中国哲学书籍,彷如一些名言隽语,读来既富美感,朗朗上口,又便于记诵,有轻松的快感。而读西方哲学著作,则仿如面对汪洋大海,非耗尽心力,才可到达彼岸。然而,无论从思想的广度,还是论说的深度而言,中国哲学并不输于西方哲学,可谓与西方哲学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细究起来,中国的几大哲学著作,所述文字并不太多。《论语》11705字,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内容。《孟子》35374字,《庄子》共8万余字,《道德经》更少,5284个字。相比较而言,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则显得洋洋洒洒,蔚为壮观。柏拉图的《理想国》,篇幅最长,约为3050000字,《黑格尔著作集3精神现象学》,一部书的字数就为480000字,尚不谈其其它著作。在语言文字上,中国哲学远不及西方著作之浩瀚,博大。那么,中国的哲学家们,是怎样用简洁的语言,传递深奥的道理呢?
一、哲学著作中的暗示与隐喻
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读到一些极有意思的句子。如《庄子.齐物论》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用庄周梦蝶暗喻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物我合一,乃至得以”物化“,暗示庄子万物即有道之思想。这些暗示与隐喻,给人以不明晰之感,然,正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警语,才予人以丰富联想,给人以深刻启迪。也正是这些极具深意的文字,才引起后人纷纷揣测其意,并为之注释,注解,甚而著述,然,即使著述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也永远无法还原原书思想。西晋郭象为《庄子》做注,将《庄子》诗的语言,变成自己散文的语言,却被人认为:曾见郭象注庄子,却是庄子注郭象。提起哲学,人们往往慑于它的晦涩,深奥,殊不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融入平常人生,用自己独有的,风趣的语言,让这些哲学著作流芳后世,百读不厌,让其深奥之思想变得可亲,可感。
二、文学作品中的暗示与隐喻
中国人表达思想的这种形式,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翻开文学巨著《红楼梦》,暗示与隐喻在书中俯拾皆是。小说的一开始,作者曹雪芹便用诗画,暗示书中十二金钗的最终结局。在书的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到许多小册子,有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这些册子上,既写有诗,又配以画,粗心的读者,也许会忽略而过,然,细心读来,每一幅画与诗句皆揭示书中人物性格与命运。“一块美玉,落在污泥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限污泥中。”这些语言虽彷如神秘的偈语,反映书中人物妙玉的个性特点。妙玉出身世家,不幸家道败落,被迫出家为尼,她在书中每一次的出现,都格外清高,拒人于千里之外。庙里的梅花开得正好,别的俗人是不能采摘的,唯有贾宝玉,这个她认可的人,才能摘得。贾母与连刘姥姥来喝茶,看到刘姥姥这个乡下人,连她喝过的成化窑的茶杯,也嫌肮脏,随手扔掉。在别人眼里,她孤傲,洁净,不染人间烟火,然,“欲洁何曾洁”,虽想过高洁的生活,但命运悲惨,终究落入歹徒之手,遭人凌辱。就如一块美玉,落入污泥,令人可怜可叹。这些暗示与隐喻,出现在小说的开头,表面有所指却又不明示,有所寓意却又难以言清。也许,这就是《红楼梦》让人荡气回肠,含英咀华之处,这就是《红楼梦》的文学之美难以言尽之处。这也是《红楼梦》迄今为止,还为许多专家学者反复考究,津津乐道之所在。暗示与隐喻,不仅在哲学上,也在中国文学中成为传情达意,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中国诗词中的暗示与隐喻
古人写诗,贵在含蓄,强调“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白石诗说》)许多人,曾经尝试着,将中国古代的诗歌翻译成外国文字,其结果是翻译出来的文字,失去诗歌所独有的风韵,尤其是,那份言无不尽之意,那份“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变得荡然无存。中国诗歌中的暗示与隐喻,就像山间里飘着的风,看似围绕着你,然而仔细观之,却仿佛距离遥远,难以捉摸。正是这种“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才会让你无论何时读之,都会有全新的感受。古人嗜好山水,喜做隐者,认为归隐山野,才是他们性情快乐之所在。因此,他们向往隐者,羡慕隐者,追求隐者,乐做隐者。唐代诗人贾岛写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当今儿童们耳熟能详的诗,其言外却大有深意。隐者,在此诗中一直未曾出现,但,他却是诗人不断追求与寻找的目标,诗人问童子,从童子的话语中,好似获得,又好似未获得隐者行踪,我们唯一知晓的是,隐者与童子相伴,隐者采草药为生,而,“云深不知处”,却暗示着,隐者可以寻觅,又难以寻觅,可以追求却难以追求,可以向往,却相距甚远。他写的《寻隐者不遇》,却情致别样,意境不同。“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诗中,隐者依然未出现,但少了唐诗寻隐者的那份焦灼与渴望,诗中寻者,怀着闲适的心情,感受着“香风”,“松花”,满地的“白云”,边欣赏优美景色,便寻找隐者。景物的清幽,宁静,无一不展现出隐者生活的如“仙境”一般美好而超脱的环境。此时的隐者同样没有出现,但,寻者不急,他在对风景的品味中,感受隐者周围的山水草木,这些郁郁青松,这些悠悠白云,不正暗示着隐者生活的“闲雅有趣,品质高洁”吗?隐者在诗人眼里,不再是追求的对象,而是欣赏的对象,羡慕的对象。诗人从隐士生活中所体味到的愉悦与欢快之情,跃然于诗外。正如宋人蔡正孙所言:此诗“模写幽寂之趣,真所谓蝉蜕污浊之中,蜉蝣于尘埃之表。”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诗歌意象,诗人所思不同,传情达意也不同。
古人文风,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今人文风,语言堆砌,苍白夸饰,厚重与深沉不再。现如今的大数据时代,电子产品取代纸质媒体,低俗文学为青少年们热情追捧,这是汉字语言的危机,更是一場文化思想的危机。面对此情此景,如何让中国语言文字更加纯净?如何用更好的方式传递中华文化与思想?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的大问题。
细究起来,中国的几大哲学著作,所述文字并不太多。《论语》11705字,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内容。《孟子》35374字,《庄子》共8万余字,《道德经》更少,5284个字。相比较而言,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则显得洋洋洒洒,蔚为壮观。柏拉图的《理想国》,篇幅最长,约为3050000字,《黑格尔著作集3精神现象学》,一部书的字数就为480000字,尚不谈其其它著作。在语言文字上,中国哲学远不及西方著作之浩瀚,博大。那么,中国的哲学家们,是怎样用简洁的语言,传递深奥的道理呢?
一、哲学著作中的暗示与隐喻
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读到一些极有意思的句子。如《庄子.齐物论》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用庄周梦蝶暗喻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物我合一,乃至得以”物化“,暗示庄子万物即有道之思想。这些暗示与隐喻,给人以不明晰之感,然,正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警语,才予人以丰富联想,给人以深刻启迪。也正是这些极具深意的文字,才引起后人纷纷揣测其意,并为之注释,注解,甚而著述,然,即使著述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也永远无法还原原书思想。西晋郭象为《庄子》做注,将《庄子》诗的语言,变成自己散文的语言,却被人认为:曾见郭象注庄子,却是庄子注郭象。提起哲学,人们往往慑于它的晦涩,深奥,殊不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融入平常人生,用自己独有的,风趣的语言,让这些哲学著作流芳后世,百读不厌,让其深奥之思想变得可亲,可感。
二、文学作品中的暗示与隐喻
中国人表达思想的这种形式,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翻开文学巨著《红楼梦》,暗示与隐喻在书中俯拾皆是。小说的一开始,作者曹雪芹便用诗画,暗示书中十二金钗的最终结局。在书的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到许多小册子,有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这些册子上,既写有诗,又配以画,粗心的读者,也许会忽略而过,然,细心读来,每一幅画与诗句皆揭示书中人物性格与命运。“一块美玉,落在污泥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限污泥中。”这些语言虽彷如神秘的偈语,反映书中人物妙玉的个性特点。妙玉出身世家,不幸家道败落,被迫出家为尼,她在书中每一次的出现,都格外清高,拒人于千里之外。庙里的梅花开得正好,别的俗人是不能采摘的,唯有贾宝玉,这个她认可的人,才能摘得。贾母与连刘姥姥来喝茶,看到刘姥姥这个乡下人,连她喝过的成化窑的茶杯,也嫌肮脏,随手扔掉。在别人眼里,她孤傲,洁净,不染人间烟火,然,“欲洁何曾洁”,虽想过高洁的生活,但命运悲惨,终究落入歹徒之手,遭人凌辱。就如一块美玉,落入污泥,令人可怜可叹。这些暗示与隐喻,出现在小说的开头,表面有所指却又不明示,有所寓意却又难以言清。也许,这就是《红楼梦》让人荡气回肠,含英咀华之处,这就是《红楼梦》的文学之美难以言尽之处。这也是《红楼梦》迄今为止,还为许多专家学者反复考究,津津乐道之所在。暗示与隐喻,不仅在哲学上,也在中国文学中成为传情达意,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中国诗词中的暗示与隐喻
古人写诗,贵在含蓄,强调“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白石诗说》)许多人,曾经尝试着,将中国古代的诗歌翻译成外国文字,其结果是翻译出来的文字,失去诗歌所独有的风韵,尤其是,那份言无不尽之意,那份“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变得荡然无存。中国诗歌中的暗示与隐喻,就像山间里飘着的风,看似围绕着你,然而仔细观之,却仿佛距离遥远,难以捉摸。正是这种“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才会让你无论何时读之,都会有全新的感受。古人嗜好山水,喜做隐者,认为归隐山野,才是他们性情快乐之所在。因此,他们向往隐者,羡慕隐者,追求隐者,乐做隐者。唐代诗人贾岛写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当今儿童们耳熟能详的诗,其言外却大有深意。隐者,在此诗中一直未曾出现,但,他却是诗人不断追求与寻找的目标,诗人问童子,从童子的话语中,好似获得,又好似未获得隐者行踪,我们唯一知晓的是,隐者与童子相伴,隐者采草药为生,而,“云深不知处”,却暗示着,隐者可以寻觅,又难以寻觅,可以追求却难以追求,可以向往,却相距甚远。他写的《寻隐者不遇》,却情致别样,意境不同。“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诗中,隐者依然未出现,但少了唐诗寻隐者的那份焦灼与渴望,诗中寻者,怀着闲适的心情,感受着“香风”,“松花”,满地的“白云”,边欣赏优美景色,便寻找隐者。景物的清幽,宁静,无一不展现出隐者生活的如“仙境”一般美好而超脱的环境。此时的隐者同样没有出现,但,寻者不急,他在对风景的品味中,感受隐者周围的山水草木,这些郁郁青松,这些悠悠白云,不正暗示着隐者生活的“闲雅有趣,品质高洁”吗?隐者在诗人眼里,不再是追求的对象,而是欣赏的对象,羡慕的对象。诗人从隐士生活中所体味到的愉悦与欢快之情,跃然于诗外。正如宋人蔡正孙所言:此诗“模写幽寂之趣,真所谓蝉蜕污浊之中,蜉蝣于尘埃之表。”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诗歌意象,诗人所思不同,传情达意也不同。
古人文风,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今人文风,语言堆砌,苍白夸饰,厚重与深沉不再。现如今的大数据时代,电子产品取代纸质媒体,低俗文学为青少年们热情追捧,这是汉字语言的危机,更是一場文化思想的危机。面对此情此景,如何让中国语言文字更加纯净?如何用更好的方式传递中华文化与思想?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