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绝技:鸟部落里的锦鸡舞;拈花造纸术;东方第一染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nger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脆优美的芦笙曲调中,舞者应声而起,她们头上绾发高耸,模仿锦鸡头冠的银头饰一步一摇,百褶裙上的彩带仿佛绚丽的锦鸡羽毛。
  抄纸开始,只见抄纸师傅手持竹帘,往石槽里猛一探身抄水,纸帘翻飞之处,一张薄如蝉翼的白皮纸便被神奇地滤在了竹帘上。
  王阿勇曾经两次到美国白宫进行蜡染表演,她还应邀到当时的里根总统家中赴宴,其多幅作品被白宫收藏,被誉为“东方第一染”。
  2011年10月,在美国塞多纳国际电影节上,一部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电影《云上太阳》出人意料地囊括了4项大奖。电影中云雾缭绕的村寨,如梦似幻的自然美景,古老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与人之间单纯朴素的感情,无不令人为之感动和向往。
  随着影片的全球上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问:世间真有这样的“人间天堂”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如“云上太阳”般绚烂美丽的地方正是位于中国西部,贵州山区的丹寨县。
  丹寨地处贵州省东南,这里林木幽深,溪水潺潺,青山绿水的滋润、多民族文化的浸染,使丹寨拥有了许多浓郁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在这片面积仅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富集着近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之高在国内首屈一指。时至今日,这些“遗产”依然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的不少技艺,如“锦鸡舞”、“古法造纸”、“蜡染”更是堪称奇观……
  奉锦鸡为神:最后的鸟图腾部落
  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图腾崇拜已渐渐淡出人类社会,只在极少的地方有所保留,比如这大山深处的丹寨——至今就还延续着完整的“鸟图腾崇拜”传统。
  丹寨人自称“嘎闹”,意为“鸟的部族”。自古以来,丹寨人就尊鸟为图腾,奉锦鸡为神,保留着穿“百鸟衣”、跳“锦鸡舞”的传统。
  百鸟衣是丹寨人最隆重的服饰,服饰有男装女装之分,整件衣服上用丝线绣满了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鸟类图案,有的昂首站立,有的展翅飞翔,可谓千姿百态。衣服边缘再缀以排列整齐的鸟羽,繁复华丽,传递出对古老图腾的虔诚信仰。这种“百鸟衣”丹寨人平时很少穿戴,往往作为宗教仪式的盛装,由每户人家的“家长”保管,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而“锦鸡舞”更是把丹寨的鸟图腾崇拜发挥到了极致。在丹寨,下到几岁的小姑娘、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妪,都会跳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舞蹈:在清脆优美的芦笙曲调中,舞者应声而起,她们头上绾发高耸,模仿锦鸡头冠的银头饰一步一摇,百褶裙上的彩带仿佛绚丽的锦鸡羽毛。这时的舞者恰如一只美丽而高贵的锦鸡。
  关于“锦鸡舞”的起源,丹寨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很早以前,丹寨人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多次迁徙,当他们最终落脚丹寨时,带来的只有水牛和芦笙。由于没有种子,无法耕种,丹寨只能依靠打猎、摘野果、捞鱼虾充饥度日,生活过得十分艰难。
  有一天,猎人们合力捉到了一只锦鸡。像平常一样,他们把锦鸡宰杀后将内脏弃之不食,随手丢掉。让人没想到的是——锦鸡胃里未消化的谷物竟掉落出来,生根发芽,长出了谷粒。第二年,人们就用这些谷粒做种,播种后收获了满仓的粮食,部落从此安居乐业,繁衍至今。丹寨人由此相信,这只救命的锦鸡正是祖先的化身,为了感恩,后世的丹寨人就仿造锦鸡来装扮自己,并跳起“锦鸡舞”,追念祖先。
  在丹寨每隔12年举行一次的祭祖活动中,“锦鸡舞”是必不可少的祭祀形式。除此之外,在每年最盛大的节日——“吃新节”上,也常常会有锦鸡舞的表演。“吃新节”是丹寨特有的节日,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吃新”意为“吃新米”,在每年稻米快要成熟的10月份,当地人都要到田里摘取一点新长成的稻米煮食,以庆贺当年丰收在望。“吃新节”往往是一个寨子接着一个寨子地连着举行,时间跨度长达几个月,从10月开始一直到农历的年末。过节前的几天,姑娘、妇女们要精心打理“锦鸡舞”的盛装,小伙子们则忙着修整芦笙,为“锦鸡舞”伴奏。
  到了吃新节当天,亲友们会挑着礼品从各处赶来,整个寨子热闹非凡。所有前来过节的女人们都会在舞场上一展身手,她们身穿盛装,头戴华丽的银饰,手持绣帕随着芦笙曲调翩翩起舞,形成几百人同跳“锦鸡舞”的壮观景象。小伙子们则围在外围卖力地吹奏芦笙,以吸引舞场中的姑娘们。
  “拈花”绝技与传承千年的造纸术
  当你走进丹寨村寨,一定会惊讶地发现——几乎每户人家门口都有一个大大的石头水槽,不时还会有“咚咚”的捣臼声从某处传来。细探究竟,原来这里家家户户都还传承着一种古法造纸工艺,那门前的石头水槽是用来存放纸浆的,而“咚咚”声便是造纸人在捣浆了。
  自古以来,丹寨当地都传袭着这样一种造纸手法:先从山上采来一种名叫“构皮”的树皮,放在河里清洗浸泡数日,再经过蒸煮、浆灰、日晒、霜冻、挑拣、压榨、漂白等几十道工序,去除树皮里的杂物,形成最初的造纸原料。之后还要往里加入各种辅料——比如岩杉树根、野棉花根、弥猴桃藤、糯叶等,当主料与辅料搅拌均匀,它们便会被放入石碓,捣成纸浆。
  纸浆通常要舂打数日,越细越好。纸浆舂好后,必须赶在干燥之前倒入石纸槽内——纸槽内原本已注满清水,倒入的纸浆便悬浮在清水中,若隐若现。
  接下来就是传统造纸最重要的环节——“抄纸”,而造纸的成败也在此一举。这一绝活都是言传身教、世代相传的,一般要3~10年才能熟练掌握。抄纸开始,只见抄纸师傅手持竹帘,往石槽里猛一探身抄水,纸帘翻飞之处,一张薄如蝉翼的白皮纸便被神奇地滤在了竹帘上。将白皮纸榨干晾好后,便可揭下出售了。
  据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考证,丹寨古法造纸所采用的工具、原料和工序,竟与《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东汉时期造纸术惊人相似,如出一辙。据此专家们认定,丹寨的造纸术可能在东汉就已存在,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因此,丹寨古法造纸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丹寨纸柔韧性和吸水性都很强,光泽度也好,不少书画大家使用后都对它赞誉有加。在他们看来,丹寨纸不仅表现出一种原始、朴实的美,而且独具个性。作为一种书画用纸,丹寨白皮纸与普通宣纸不同——由于是纯手工制作,每张丹寨纸的纸质纤维肌理千差万别,一笔下去,往往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晕染效果,更能激起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近年来,丹寨白皮纸日益走俏,书画市场上每张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普通宣纸。   尽管造纸手法大同小异,但具体到每家每户,造纸工艺又各有特点。在丹寨当地有一位王姓造纸艺人,他的造纸绝活传承于祖辈,到他这里已是第19代。王姓艺人独创了一种“拈花”绝技——把采来的山花贴在还未完全干透的纸上,印压出各种花瓣图案,然后经过特别的处理后将图案定格,花草树木的灵气顿时融入纸中,一张纸便是一幅天然图画。
  笔者来丹寨多次,始终无缘拜见这位造纸“圣手”,只得到他制作的一些样纸,手抚在绵薄细润的“花瓣纸”上,不禁猜想,这位“拈花圣手”的心思一定如这古纸一般细密吧。
  丹寨蜡染:走进白宫的“东方第一染”
  蜡染是丹寨另一项绝技。所谓蜡染,简单了说就是用熔化的蜂蜡作“墨”,把花纹点绘在布匹上,然后再将布匹放入靛蓝染料缸中浸染,于是,有蜡覆盖的地方自然就染不上颜色了。待到布匹染好,除去上面的蜡斑后,一幅幅“留白”的美丽图案便展现在眼前。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纺织品着色工艺,丹寨蜡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汉唐,兴盛于宋元,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丹寨人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染,把对生活的所有的美好想象、所有理想都寄托和染在这块蓝白相间的布匹之间。
  自上世纪90代被外界知晓以来,丹寨蜡染逐渐以古朴、奇特、粗犷、豪放的风格闻名天下。仔细说来,它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点蜡和画蜡两种:点蜡是以圆点排列为虚线,再由虚线组成图案;画蜡则以线和块面来描绘图案。所有的图案可以分为“几何纹”样和“自然纹”样两大类。几何纹比较抽象概括,是一种由古老陶器上的鸟纹演变而来的旋线纹——据说这就是丹寨鸟图腾崇拜的直观表现。除了继承传统,现在的丹寨人更喜欢选用自然纹样。纹样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为素材,随心所欲地创作,造型生动、富于夸张。特别是鸟的变化最为丰富,想象力异常大胆,简练传神,富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
  丹寨蜡染还有一个绝活——“冰纹”。冰纹的形成,是由于着蜡后的布匹被不断翻卷、揉打,蜡块破裂,染液随着裂缝浸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描绘的天然花纹,像冰花、像龟甲,变化无穷、形态万千。这种“冰纹”类似瓷釉烧制过程中的“开片”,两块同样图案蜡染布料,冰纹却如人的指纹般绝不相同,颇有种抽象画派的美感。直到今天,丹寨的巫师们都还有“观冰纹、定凶吉”的传统。
  土生土长的丹寨人,也许祖祖辈辈都没有想过,他们的蜡染技艺有一天会飘洋过海,走到大洋彼岸。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丹寨相继有王阿勇、杨芳等民间蜡染艺人应邀携作品到美国、法国、香港等地展出,受到了国际上专家学者的一致称赞。其中,王阿勇曾经两次到美国白宫进行蜡染表演,她还应邀到当时的里根总统家中赴宴,其多幅作品被白宫收藏,被誉为“东方第一染”。
  在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的今天,深山中的丹寨人仍然执着地坚守着从纺纱织布、点蜡、画蜡再到浸染、晾晒这样一套完整而复杂的工序。而他们的执着也获得了回报——在国家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丹寨蜡染是唯一入选的一种少数民族染织技艺。
其他文献
【摘要】语篇背诵对学生积累英语写作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高职师生时常忽略背诵这一传统但又极其重要的语言学习方法。本文就从语篇背诵能使高职生获取丰富词句和语法知识、克服母语负迁移、增强语感、提高写作速度和增加学习英语的信心等几个方面来阐明篇章背诵对高职生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英语教学中,师生应该注意改进背诵策略,注重语言输入,促进输出练习,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东南中泉乡龙湾村境内,从省城兰州乘车向北经白银市至景泰,约两个小时左右便可到达。  黄河石林是由众多峭壁、岩柱组成的峰林和峰丛,在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呈狭长带状分布,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原始、亘古、苍莽、纯粹……这里是笼罩在浓郁梦幻色彩中超越时空的造物杰作。  伴随着悠悠黄河水的流淌,黄河石林已经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而外人“发现”这一奇景只不过才30多年的时间。更为神
洛阳是属于历史的,而洛阳的历史中却隐藏着很多“乱”字。  比如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中,洛阳就是战争的核心。叛军以洛阳为据点进攻长安,唐军两次放弃洛阳,又两次收复洛阳。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史思明在洛阳被杀……  不过,对于现代洛阳人而言,“乱”字还有着一些另类的注解。  2011年12月13日,关于洛阳涧河的几张照片震惊了全国:洛阳涧河惨遭污染,河水变成了血红色,穿越市区后直接流入了洛河。  有洛阳人
南亚的海中之国马尔代夫,绝对称得上是地球不经意间的杰作。在构成这个国家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99.7%都是海洋,即使是仅有的300平方公里陆地,也在地质运动中被零敲细凿成1190座小岛,星星点点地抛撒在海面上,其中最大的岛不过3平方公里,最小的岛只有一堆礁石,随时可能会被一股巨浪吞入腹中。    地球上最大的珊瑚国度是怎样形成的?  自然力拥有最奇妙的想象,而这样的想象恰好就体现在这上千座小岛
【摘要】教学最大的艺术并不在于传授学生本领,而在于唤醒学生的热情,在于促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所以思维品质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对而言,资优生的思维比较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比较强,所以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清楚阅读文本的结构框架以及语言特点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而当今的英语课程也逐渐将口语运用的要求提高,因此教师更应该重视课堂提问。教师在课堂上有艺术提问,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为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效率,本文将从提问类型和提问技巧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英语;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莫绪晗,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蘇省宿迁市中
图为天柱山飞来峰。飞来峰是天柱山第三高峰,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由一整块巨石构成。在峰顶有一块浑圆如盖的巨石压在上面,犹如从天外飞来,故称作“飞来石”,飞来峰也因此而得名。  余秋雨先生曾写过一篇名为《寂寞天柱山》的文章,字里行间满是因天柱山一度被世人忽略的无奈。时过境迁,现在的天柱山开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去游览,这座在千余年前就已声名显赫的大山终于慢慢从寂寞中翩翩走了出来……  有着“江淮第
【摘要】本文介绍师生合作评价(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这一先进教学评价理念,并以英语写作课程为例,探究该评价理念的实际应用及效果,旨在探索外语人才 核心素养培养的新策略与路径,切实将课堂建设成传授专业知识与提升外语人才核心素养的阵地。  【关键词】师生合作评价;英语写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黎黎(1987.03-),女,汉族,
【摘要】信息化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改革和创新创造了机遇,微课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微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教学内容,还可以查漏补缺,为学生拓展更多的知识。微课有便捷高效的优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为了让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高效又充滿活力,教师可以从学生自主预习、设计教学情境、讲解重难点和布置课后作业这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英语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具有育人功能。在组织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功能,树立育人理念,深入挖掘育人因素,多角度融入育人资源,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践行良好的道德理念。本文具体介绍挖掘德育资源和融入德育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德育教育;挖掘策略;融入策略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