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笔助脱贫扶贫扶智凝斗志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内打响脱贫攻坚战。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广大驻村干部冲锋陷阵,攻坚克难,帮助群众出主意干实事,推动扶贫攻策的落地落实,为决胜2020年脱贫奔小康出力流汗。一些驻村干部发挥自己能写会画的特长,以笔言志,以画抒怀,他们白天战脱贫、晚上画脱贫、不断向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为决战脱贫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本期我们推出西乡县文旅局驻村帮扶干部闫曙、程兴胜近期联袂创作的扶贫诗歌漫画,欢迎大家欣赏。
  《大决战》
  大决战,齐上阵,第一书记带头抢先。
  三排查,三清零,攻坚路上势破难关。
  拔穷根,除顽疾,全面小康征程满帆!
  《我是谁,为了谁》
  牢记使命勤用心,厚德载物战脱贫。
  忠于事业豪情在,何惧华发生两鬓?
  皎月辉下理思路,实地堪验解民情。
  下笔规划勤帮扶,披荆斩棘求双赢!
  《绊》
  精准扶贫正进军,前行路遇石绊脚。
  懶是酿成贫困根,帮扶干部来寻因。
  决心耐心加恒心,相劝相扶再相亲。
  凝心聚力铲懒根,勤劳致富奏高音!
  《叫不醒》
  昨夜酣醉懒觉,哪晓复工急召。
  试问梦中人,何时脱贫摘帽?
  知否,知否?应是致富勤劳!
  《补》
  精神扶贫出实招,补齐短板很重要。
  志智满满助力跑,脱贫路上见成效。
  《驻村漫记》
  三九天气有些寒,走访入户农家转。
  围着火炉谝闲传,老人就爱忆当年。
  故事讲了一串串,那是一九四八年。
  保长拉兵田头间,吓得小伙翻墙窜。
  要不是他腿脚快,早已不在人世间。
  如今党的政策好,精准扶贫覆盖全。
  帮扶干部天天见,嘘寒问暖不嫌烦。
  若问我有啥意见,党的恩情说不完。
  吃水铭记挖井人,新旧社会两重天。
  《挑灯夜战》
  自从打响攻坚战,俺家全体不清闲。
  爸爸天天下乡去,吃住农家难相见。
  白天辛苦访农户,夜里还把材料赶。
  回到家里最幸福,停电大家一块干。
  我忙前后撑灯笼,妈妈连忙摇蒲扇。
  撸起袖子加油干,圈里纷纷来点赞。
  扶贫扶智暖人心,百姓心里比蜜甜。
  一举舍掉贫困帽,大家齐心笑开颜。
  《客走旺家门》
  精准扶贫施惠策,老王致富成标兵。
  昔日形单影只,今朝门庭若市。
  试问老王为哪番?
  誓摘贫帽身垂范,万家欢庆梦常圆。
  (西乡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西乡县文化馆)
其他文献
提供人:老牛,40岁,北京某中学语文教师  原料:带皮鲜虾或冷冻虾(最好是稍大一些的)500克,剪去钳、须、脚。冷冻虾需提前化开(最好自然解冻,也可用微波炉解冻),洗好控净水。辅料准备葱段、姜片、盐、白糖、味精、酱油、醋和料酒。  做法:将虾放热油锅内炸1~2分钟,待虾壳变红后捞出,将油倒出。锅内只留底油,放葱段、姜片略煸,倒入虾,烹料酒,加盐适量、酱油(约40克)、白糖(约50克)及少许水。不断
期刊
手机智能了,信封却落了一层灰。  年前,我收到朋友寄来的一封书信。感其深意,顿觉阔疏。在以前,通信尚未如现在发达,我每月都会往邮局跑一跑,或者,坐在窗前望眼欲穿地等着邮递员送来书信。而今传统书信被遗忘甚至被更迭,消失的是形式,消弭的是文化。  书信常见别称如手函、大函、信牍、尺牍等。传统书信在书写上是很讲究的。在书信称谓上,根据写信对象的辈分分为九种,例如家族长辈称谓上不得加名或号,每辈长辈不止一
期刊
我不知道我们村庄起初叫什么名字,我只知道村庄很早的名字叫雷管寨子,后来叫雷丰村。  我就降生在雷丰村的一个土炕上。我一落到土炕上,就发出第一声啼哭。有人说,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是在向世人宣示他活着;有人说,孩子出生的第一声啼哭是在问候父母……而我却认为我是向村庄报到的。我大声一哭,村庄就知道一个男孩临世了,村庄就给我分口粮,因为我成了村庄的子民,像我爷爷奶奶那样,像我父母那样。  既然是村庄的子民,村
期刊
1.清晨慎补水     许多女人把起床后饮水视为每日的功课,图它润肠通便,降低血粘度,让整个人看上去水灵灵的。可是早晨怎样补水才更健康呢?其实,没有  一定之规,早餐补水也要因人而异。   消瘦、肤白、体质寒凉的人,早晨不适合饮用低于体温的牛奶、果汁或冷水,可以换作温热的汤、粥。   鲜榨果汁不适合早晨空空的肠胃,即使是在夏季也要配合早餐一起饮用。   早晨补水忌盐,煲的浓浓的肉汤、咸咸的馄饨汤都
期刊
王邦柱,陕西山阳县人。现为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化馆协会书画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碑林区美协副主席,就职于陕西省文化馆,任美术摄影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员。
期刊
二叔家的餐桌上,少不了一碗盐津豆。  二叔把一口酒喝得很绵长,咂咂嘴唇后,伸出两根手指去碗里捏住一颗盐津豆,丢进嘴里,慢慢嚼着。二婶看不惯二叔懒人吃豆的样子,好好一颗盐津豆,不是正儿八经放进嘴里,而是像小孩子玩游戏似的那么一丢,难看死了。二叔呵呵笑着,继续嚼盐津豆,盐津豆里有嚼不完的滋味。  二叔正当年轻,能挑着两大箩筐湿稻谷在田岸上飞跑。力气大,酒量也好,若放开了喝,38度的烧酒能喝下一斤多。二
期刊
轻轻地走进先生的书房  书案上一豆小台灯似乎还亮着  那副眼镜曾洞穿漆漆的黑暗  洞穿魑魅魍魉  洞穿孽生罪恶之源  一支笔 行走在塬上  塬上腾跃起一只神话中的白鹿  白鹿与村庄的故事不断繁衍  先生不怕酷热  不怕蚊蟲叮咬  不惧雪裹茫塬 地冻天寒  常常用一颗心煮夜 煮出晨曦  煮出一个个新鲜的名词  煮出一部惊世的 大餐  窗外 白玉兰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两丛翠竹摇曳出一首首关中民谣  一
期刊
点子一开男士美容店,大有可为    现在,美容店比比皆是,但都是为女士们准备的。事实上,在这方面,男士也需要关怀。如果开家男士美容店,相信会有潜在市场。都市白领男士整天忙于事业,没时间修饰自己的形象,男士美容店正好可以填补空白。开男士美容店,服务宗旨,为一切爱好时尚的男士提供服务。因此,投资时,店址应选在交通便捷的商务区、繁华区,以方便白领阶层光顾。店内风格宜简约大方,可在室内摆放时尚报刊,客人可
期刊
李秀芹,女,1962年生,汉族,高中文化程度,农民,陕西省延 安市洛川县人。  李秀芹娘家位于永乡乡阿寺村,当地老户,父亲李新安是洛川苹果的引进人和开拓者。母亲王兰畔是洛川著名的剪纸能手,擅长动物、人物,还会画画、捏面花等。当母亲剪花时,她便坐在母亲身旁认真看,用心记,然后照着母亲的花样剪,拓着样子剪,最后再默记着剪。她在母亲的影响下,小小年纪竟能把母亲的剪纸摹仿的像模像样。  20世纪80年代,
期刊
评书,在汉中称为说书,是一种古老的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评书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汉中非常流行,但凡城区乡镇大一点的茶馆酒肆大都设有书场,且老少咸宜,座无虚席,很受欢迎。  一  评书表演不受舞台、灯光限制,说书者常身着长衫,坐于茶馆中央,面前摆一桌一凳,道具有折扇和醒木,全凭一张嘴抑扬顿挫娓娓道来,博得听众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历史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说书的话本。还有《隋唐演义》《杨家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