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课程应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文章以《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为例,就如何巧设学习材料触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材料;数学思维;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通过现实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等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下面笔者就以《植树问题》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创设学习材料,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一、引发思维冲突,渗透化归思想
数学思想的渗透应该建立在学生原有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利用新旧知识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巧妙制造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在《植树问题》教学的引入环节,教师提供了以下三种信息材料:
【材料1-1】24米小路一边植树。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出示材料后,教师问还要考虑什么,补充“每隔6米种一棵”和三种不同的植树方案。
【材料2-1】一条马路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学生猜测结论(201、200),产生争论。
【材料3-1】一条马路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学生猜测结论(201、200、199),产生争论。
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材料,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用“平均分”的旧知来解决问题。但笔者发现3个材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是存在差异的。
材料1-1,教师缩小了例题的数据(100米),直接从24米引入,便于学生分析问题,用平均分解决问题。同时,不规定植树的3种情况,也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产生不同的结论,引发争论。材料2-1和材料3-1从1000米引入,让学生猜测结论的同时,自然引入了要把数据缩小进行研究的理念。
这个阶段材料的设计,应体现出以下三点:一是能让学生借助旧知“平均分”来解决问题。二是能制造思维冲突。不规定具体的植树情况,让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问题时引发争论,打开学生整堂课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三是能自然渗透化归思想。把数据合理扩大,学生的猜测就更符合实际。
二、感知有序思维,体验对应思想
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教师必须在课堂中注重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好学生的材料,引导学生有序地看、有序地想、有序地说、有序地做,这样学生思路才能清晰,体验到一一对应的思想,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受益终身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一课的探究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表征题意,组织有序反馈,并让学生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材料1-2】用一条线段表示24米,请学生自主表征。然后,教师选取3种不同情况的表征材料进行反馈,并在黑板上示范贴出3种情况,用箭头标注出“棵数和间隔数”,最后,让学生寻找3种表征的相同点。
【材料2-2】由材料2-1改小数据,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学生自主表征两端都栽这1种情况。教师选取一个表征材料进行反馈,并在黑板上示范贴出1种情况,用箭头标注出“棵数和间隔数”。
【材料3-3】由材料3-1改小数据,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学生自主表征。教师选择3种不同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的表征材料,进行反馈后,显示表格让学生讨论这三种情况分别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师选取学生表征的不同材料,展开第一次探究活动,学生都能画出类似的线段图,并从图中得出结论。教师利用学生表征材料,从“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逐层有序反馈。学生通过有序地看、有序地想、有序地说,初步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通过比较,笔者发现3个材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材料1-2和材料3-2都让学生在观察表征后,说一说三种情况的相同之处,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总结出植树问题的规律。材料2-2是从“两端都栽”这一情况示范,让学生体验。但是被教师牵着走的痕迹较明显,部分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阶段材料的选择,应体现出以下三点:一是要让学生用画图策略创生学习材料,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教师要合理选择学生的表征材料,并有序组织学生交流,为学生提供多元表达的机会。三是要借助表征材料让学生初步体验一一对应的思想,把间隔数和栽树棵数一一对应起来,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
三、触发推理思维,感悟数形结合
推理思维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当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规律有了初步感知,就需要触发学生的推理思维,让他们充分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建立植樹问题的数学模型。《植树问题》第二个探究环节,教师创设的学习材料,关乎能否更好地触发学生的推理思维以及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材料1-3】
(1)我想每隔(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材料;数学思维;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通过现实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等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下面笔者就以《植树问题》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创设学习材料,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一、引发思维冲突,渗透化归思想
数学思想的渗透应该建立在学生原有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利用新旧知识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巧妙制造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在《植树问题》教学的引入环节,教师提供了以下三种信息材料:
【材料1-1】24米小路一边植树。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出示材料后,教师问还要考虑什么,补充“每隔6米种一棵”和三种不同的植树方案。
【材料2-1】一条马路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学生猜测结论(201、200),产生争论。
【材料3-1】一条马路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植多少棵树?
学生猜测结论(201、200、199),产生争论。
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材料,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用“平均分”的旧知来解决问题。但笔者发现3个材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是存在差异的。
材料1-1,教师缩小了例题的数据(100米),直接从24米引入,便于学生分析问题,用平均分解决问题。同时,不规定植树的3种情况,也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产生不同的结论,引发争论。材料2-1和材料3-1从1000米引入,让学生猜测结论的同时,自然引入了要把数据缩小进行研究的理念。
这个阶段材料的设计,应体现出以下三点:一是能让学生借助旧知“平均分”来解决问题。二是能制造思维冲突。不规定具体的植树情况,让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问题时引发争论,打开学生整堂课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三是能自然渗透化归思想。把数据合理扩大,学生的猜测就更符合实际。
二、感知有序思维,体验对应思想
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教师必须在课堂中注重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好学生的材料,引导学生有序地看、有序地想、有序地说、有序地做,这样学生思路才能清晰,体验到一一对应的思想,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受益终身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一课的探究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表征题意,组织有序反馈,并让学生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材料1-2】用一条线段表示24米,请学生自主表征。然后,教师选取3种不同情况的表征材料进行反馈,并在黑板上示范贴出3种情况,用箭头标注出“棵数和间隔数”,最后,让学生寻找3种表征的相同点。
【材料2-2】由材料2-1改小数据,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学生自主表征两端都栽这1种情况。教师选取一个表征材料进行反馈,并在黑板上示范贴出1种情况,用箭头标注出“棵数和间隔数”。
【材料3-3】由材料3-1改小数据,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学生自主表征。教师选择3种不同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的表征材料,进行反馈后,显示表格让学生讨论这三种情况分别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师选取学生表征的不同材料,展开第一次探究活动,学生都能画出类似的线段图,并从图中得出结论。教师利用学生表征材料,从“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逐层有序反馈。学生通过有序地看、有序地想、有序地说,初步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通过比较,笔者发现3个材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材料1-2和材料3-2都让学生在观察表征后,说一说三种情况的相同之处,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总结出植树问题的规律。材料2-2是从“两端都栽”这一情况示范,让学生体验。但是被教师牵着走的痕迹较明显,部分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阶段材料的选择,应体现出以下三点:一是要让学生用画图策略创生学习材料,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教师要合理选择学生的表征材料,并有序组织学生交流,为学生提供多元表达的机会。三是要借助表征材料让学生初步体验一一对应的思想,把间隔数和栽树棵数一一对应起来,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
三、触发推理思维,感悟数形结合
推理思维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当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规律有了初步感知,就需要触发学生的推理思维,让他们充分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建立植樹问题的数学模型。《植树问题》第二个探究环节,教师创设的学习材料,关乎能否更好地触发学生的推理思维以及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材料1-3】
(1)我想每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