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广告前测”测试已播出的电视广告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tmz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能否对未经测试却已经播出的广告进行测试和评估?
  答案是可以。根据我们的经验,当广告处于其曝光后的头一两个星期或者其收视指数在200-300阶段时,是不太可能产生较高认知度的,因而也不太可能对测试指标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阶段,我们通常可以对广告进行测试和评估,而无需担心其播放后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情况时常发生。例如,某条广告在正式推出之前来不及进行测试,但是广告商又希望对此广告进行测试和评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广告播出数天或者数个星期后对其进行测试。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例如广告商之前没有计划而后又决定对广告进行测试。
  请注意,这一建议只是基于我们的一般经验,而并非基于精确的分析。原因是:首先,我们并非总能够在测试前即已知晓广告首次播出的时间或者广告的曝光程度。但一般来说,未经测试即已播出一两个星期的广告,其测试分数似乎与标准值没有多大的区别。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我们广告跟踪研究的经验表明,大多数广告在播出后前一两个星期仅获得很低的认知度,因此它对测试结果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曝光度以外,广告本身也非常重要。一条强劲有力的广告能够覆盖更多的消费者,同时更快地建立它的认知度—对得分较高的广告而言,该广告本身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比普通广告或者得分较低的广告更大一些。
  
  如果广告已经播出,我们是否应当调整我们的衡量和执行标准?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我们的一般经验,广告的低曝光度不会产生任何重大的影响,因此没有必要调整。
  我们能否对那些播出时间较长或者收视率较高的广告进行测试?
  答案是可以的。这在有些情况下非常有效。我们相信,即使广告已经播出一段时间,并且其成效受到以往曝光的影响,但是测试结果还是能够真实反映出广告在其接受测试时的成效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对已经播出的广告进行测试,看看广告是否依然有效,或者如何将新的广告与目前的广告进行比较,这样做十分可行。如果新的广告和已经播出的广告同时接受测试,那么通过二者结果的对比,广告商便可以得知新的广告是否比旧的广告略胜一筹。
  在这种情况下,测试结果可能会受到以往曝光的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了解和认识可能带来有利的一面,但是,“过时”的讯息或者消费者对该广告的厌倦则构成不利的影响。具体情况我们无从知晓,因为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无法得知如果播出前对广告进行前测,它的表现会怎样。
  
  我们能否问测试受访者是否看过某条广告?
  可以的,我们可以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这些信息或许很有用。
  我们能否通过从分析中删除这些受访者来控制以往的曝光产生的影响?
  答案是不能。这种分析可能非常具有误导性,我们不建议这么做。
  这看似是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但并不可行,而且可能还极具误导性。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考虑我们该如何在测试问卷中询问广告以往曝光的情况。
  其一,询问受访者关于广告以往曝光的问题。
  在测试中询问受访者的最佳方式是在受访者接触到广告后立即询问该问题。这样可以确保做出有效的诊断—确保每位受访者确实知道我们正在询问的是哪条广告!
  在“回忆”测试中,该问题可作为具体“回忆”问题的一部分或在“广告识别”问题后提出。但在“回忆”测试中,我们只向那些表示记得看过这条广告的受访者提出这个问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受访者给出经证实有效或者十分具体的回忆时,我们的提问才有意义。否则,我们无法确认他们是否真的同我们谈论的是同一条广告。
  其二,评估广告以往曝光的程度。
  这一问题的答案会非常有帮助。首先,如果测试结果数字看起来非常小(只有一小部分受访者),那么可以合理断定,以往播出的曝光带来的认知度太小,因此不值得一提。但是如果数量很多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以前看过这条广告,那么以往的曝光就有可能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但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对这种影响进行量化。
  
  为何不通过删除那些“已见过”这条广告的受访者来消除以往曝光的影响呢?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当我们提问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测量曝光度,我们是在了解受访者“所宣称的认知度”,二者是两回事。
  这一问题可能产生“错误的肯定”回答,尤其是如果我们询问的广告与已经播放过的广告类似的话,更是如此。(受访者认为他们曾看过相同的广告,但实际上只看过类似的广告。)
  这一问题也肯定会产生“错误的否定”回答,这比上述问题更为严重。市场跟踪和测试后体验表明,广告回忆或辨认程度通常刚好低于媒体计划中估计的覆盖(曝光)程度,尤其是宣传活动初期更是如此。在所有接触到广告的消费者中,只有那些感兴趣度或参与度足以关注广告的人才能够在测试中辨认出这条广告并告诉我们他们以前看过这条广告。
  这样一来,这种分析往往会剔除那些真正喜爱这条广告或者对广告效果做出积极回应的人。剔除那些表示“以前看过这条广告”的受访者,会引入负偏见:当这些受访者被剔除时,分数几乎总是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受访者不记得测试中的广告,也不意味着这些受访者首次看到这条广告就给出负面评价。相反,那些对播出广告感兴趣或者积极关注并且记住广告的消费者,他们更有可能在测试中给出正面的评价。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消除或量化以往曝光的影响?
  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来了解广告在播出前已经接受测试时的表现。广告前测样本代表消费者人群,而如果样本不包括已经看过广告的人则不能代表真实的受众。(在某些情况下,可按照媒体计划来避免以往曝光的影响。例如,如果广告仅在一些市场播出,那么仅在那些尚未播出广告的市场进行测试便可评估前测的成效)
  幸运的是,如果曝光度较低或处于曝光初期,这些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即使广告在接受测试前已经播出,广告商也能采用相同的方式评估前测结果。对于已经播出很长时间或曝光度很高的广告,广告商则可以采用测试结果评估目前广告的成效。
其他文献
和两个师弟师妹聊天,突然一个师弟问我,采访过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中最佩服的是谁。我一下子愣住了。财经记者做了五年多,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就在这一刻,那些个身影、头像突然没了阵势。想起刚做记者时,总是容易被一些新鲜的商业模式、冷静的商业头脑打动。  而此刻,从业五年多后,一个“别人记忆中的人”浮现了出来。那是采访吴晓波讲过的一个人。记得是个叫做“廖厂长”的人。  那时候吴晓波还在复旦新闻系读书,系里的一
期刊
电子商务环境不断成熟,消费者消费习惯逐渐养成,使得便利、快捷、透明的电子商务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然而,仔细观察,看似无所不包的电子商务,却在衣食住行的“住”上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缺口。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讲求“住有所居”,住房被认为是最能给中国人以安全感、归属感的物质承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人对于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迫切。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乐居互联网集
期刊
“爱心衣橱”基金的发起非常偶然。2011年5月9日,王凯在家里发了一条微博,当时是这么写的:“每个主持人都有一大堆淘汰下来的出镜装,也有很多朋友问我能不能买到一模一样的,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开一个网店,每件衣服配一个原主持人的出镜照,然后把钱捐给民间公益组织,希望大家转发。”  那时王凯正在搬家,他太太也是主持人,两个人搬家时发现太多的衣服没什么用,扔了可惜,当时只是想开个淘宝网店,把这些衣服卖了捐出
期刊
一些品牌就是比别的品牌酷!你很难确切解释为什么,但唯一能确定的是,那些更具有反叛性的品牌会赢得人们更多的关注。譬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帆布鞋品牌匡威(Converse)—它代表永恒不灭的创造力,20世纪90年代英国时尚服装零售商French Connection旗下的FCUK品牌—推出风格简约、充满青春气息的都市便服,还有致力于生产高品质产品的品牌Superdry。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以及这些
期刊
《中欧商业评论》 普罗大众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革新面前变得越来越适应,然而总有一小群创意人—可能是发明家、设计师、开发者、艺术家—不安分起来。他们努力思考当下的不足,展望更多的可能,酝酿下一场风暴。创意人习惯了“常识”被不断超越,习惯了“没有不可能”。当技术发展变得如此之快时,我们终于意识到要发现的不仅是“问题”,而更多的是“需求”。  从手机外延的无限延伸这一点来看,仿佛一切需求,无论是多年来的愿望
期刊
《商界评论》今年3月巴黎时装周期间,香奈儿和Colette共同租用了一家旧工厂改造的简单店铺10天,共同销售新品和现场个性化定做,吸引了大批潮流人士。   过去,临时店铺是过季、打折促销的代名词,而现在临时店铺与时尚联系在了一起。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认为,“时尚的本质是朝生暮死,要尽早赶在‘死’之前卖出产品”,而临时店铺可以让时尚“最大程度地传播”。   对企业而言,打游击不仅有助于低成本地提高新产
期刊
《第一财经日报》在渠道众多的媒介世界里,夹杂着众多的背景噪音,使得企业在进行品牌宣传时难以保持消费者对它的注意力。  当今的消费者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依赖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介,营销人大量“广播”的策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营销投入的浪费。在美国,每年有1120亿美元的广告投入被荒废。互联网统计公司ComScore2009年3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0%所谓的“精准”在线广告都难以触及企业期望的潜在客户
期刊
“广告人”是泛指,说的是媒介、广告、媒体、咨询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他们为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营销服务。每年的第四季度,是他们为企业提案的高峰期。最近一段时间,在与相关从业者密集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他们从事的是与营销相关的工作,但他们的自我营销往往做得不好,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几个方面,都有一些不当之处。    产品之伤  这两个月听了近十家媒介公司的提案,他们有的自说自话,只顾着推介自己的资源
期刊
日前有消息称,一些雇主要求前来应聘的求职者提供他们包括用户名和密码在内的facebook登录信息。这一行为是否合法?这些雇主是否会因涉嫌歧视而受到起诉?此举一经报道,立刻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辩论,甚至有国会议员呼吁对其展开联邦调查。  但近期这些事件都只是反映出了这么一个新的现实:我们在社交网络中创造的个人形象正迅速成为人事决策的重要一环,并渗透到我们职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人单位开始涉足社交网络,这
期刊
中国的会,奥妙不在开会,而在会开。参会者大都参加一下而已,屁股轻飘飘,坐不住,坐不稳,坐不长。台上的,前排的,有名的,大腕的,发完言一抬屁股冠冕堂皇跑路。参会的虾米小虫粉丝们,失望无奈地瞅着VIP们扬长而去,一拍屁股也蒸发了。会越开人越少,场面越开越悲惨,能熬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本来好端端的一个营销平台,参会者的负面感受和评价越来越多。根源何在?出路在何方?  国外的会,奥妙即在开会,也在会开。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