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与高中教育行为的变化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校自主招生出台的意义
  我国目前实施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政策,初衷是为了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把那些优秀的、有特殊才能的,却可能因高考失手的考生录取进重点大学。这种国家举措的出台,对打破高校招生的“大一统”模式,消弭统一高考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负面作用也具有长远的意义。[1]
  (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历史沿革
  在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高校自主招生之前,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的前身之一)在1993年就率先进行了全国首例自主招生的尝试。[2]2001年,江苏省的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所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试行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从而成为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中第一批试点高校。2002年,江苏省又有3所高校加入了自主选拔录取的行列。2003年2月,教育部在上述6所高校试行的基础上,批准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为代表的部分重点大学在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试行自主招生、自主考试。到2009年,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达到76所。其中,教育部确定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在上海市的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8所;在江苏省的高校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10所,在浙江省的有浙江大学一所。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生源较好的试点高校报经教育部同意,也可适当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3]
  (三)本次调研的目的
  从上述进行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学校的扩展轨迹上看,上海市与江苏省可以说是率先实践这种考试改革的先行者,浙江省则起步较晚,数量也较少。那么,这种招生政策在不同地区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呢?对这种新的高考制度,当前高中教育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自主招生考试在多大程度上变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为更加清晰地辨识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在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下出现了哪些变化,进一步了解高校自主招生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掌握此项改革的实践反馈,促进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南京市教科所、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会同高教所、杭州市教科所、宁波市教科所和苏州市教科院联合组成调研组,在两省一市进行了调研。
  二、调查内容、方式与取样
  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以及学校教育行为的改变情况等。调查使用网络调查的方式,采用SSI Web网络调查软件,编制网上调查程序,受邀答题的教师和学生使用一次性密码登录指定网站完成调查。调查取样范围为:在江浙沪三地选择五个城市(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每市分别抽取办学质量在当地为“好”“较好”和“一般”(以下简称A类、B类和C类学校)的高中学校3所、3所和2所,五市共40所高中学校,其中包括郊区学校。每校分别从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学生,其中每市保证2个文科班学生;每校抽取35名教师。
  网上调查样本分布如下:
  高中教师722名,其中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宁波市和苏州市分别占15.5%、22.5%、25.0%、20.8%和16.2%;男、女教师分别占55.2%、44.8%;学校校长书记主要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和普通教师分别占3.2%、18.4%、30.7%和47.7%;高一、高二和高三教师分别占29.0%、30.7%、40.3%。
  高中学生3484名,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宁波市和苏州市分别占14.6%、24.7%、26.0%、16.8%和17.9%;男、女生分别占48.0%、52.0%;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分别占39.0%、33.1%和27.9%。其中参加过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高三学生264名,占学生样本的7.6%。
  三、调查结论与分析
  (一)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变化很大,不同地区差异极其显著
  经由列联表分析的卡方检验,在学生问卷中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变化的报告中发现,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三地五个城市的教师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行为变化,但不同城市之间的教师在如下9种教育教学行为变化的程度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在9项教育教学行为变化中,报告为“有变化”的比例中,杭州市的教师有四项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分别是“更加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加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加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以及“更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求异式思维”,这不仅说明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显著地影响了当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教师行为变化的方向也有一定的倾向性,即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活动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表1报告为“有变化”的比例中,排第二的是南京,有三项高于其他城市,分别是“更加关注课本以外的知识”“更加重视讨论、活动等互动式、启发式教学”以及“更加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等。可以看出,南京市的教师在应对高校自主招生时,更倾向于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
  而上海市的教师在“有变化”的比例中仅占一项,为“更加鼓励学生文理科平衡发展”,苏州市的教师亦占一项,为“更加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宁波市的教师在五个城市中,被报告“有变化”的比例在9项中都显著低于其他城市的教师,而“没有变化”的报告比例在9项中都显著高于其他城市,这说明高校自主招生对宁波市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影响不如其他城市来得显著,教师与之相应的行为变化不大。
  但从整体上看,高校自主招生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五个城市的教师被报告为“有变化”的比例,在9项中几乎都约占50%以上,报告为“没有变化”的,均在20%以下,而表示“不清楚”的约占10%以下。由此可见,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行为,也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了教师的变化。
  (二)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较大,不同地区在某些方面差异显著
  经由列联表分析的卡方检验,在教师问卷对学生行为变化的报告中发现,高校自主招生同样使得三地五个城市的学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行为变化。
  在如下10种学习行为变化中,不同城市的学生仅在五个方面有显著差异(p<0.1),即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式的改变、各类竞赛参与的积极性、注重自己文理科平衡发展及与老师一起探讨问题等。而在另外五个方面,包括“比以前更加重视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比以往更加关心国内外形势和社会问题”“更加乐于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更加重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发展特长”及“平时与同学互相探讨问题的现象增加”等,五个城市的学生之间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如表2所示(斜体字部分为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在上述10项学生行为变化中,南京市的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报告为“有变化”的比例中,南京市有6项行为变化均高于其他城市,其中“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和“与老师一起探讨问题的现象比以往多了”两项与其他城市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对比教师行为变化报告比例,宁波市的学生行为变化非常显著。在报告为“有变化”的比例中,宁波市的学生有3项行为变化高于其他城市,其中“学习更加主动”和“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比以前更加积极”两项与其他城市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与本次调查中的其他城市相比,高考自主招生考试对宁波市的教师教育行为变化的影响,远没有其对学生学习行为影响来得大。
  上海市的学生在“更加注意自己文理科平衡发展”一项上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的学生,这与上海市教师行为变化高度一致。而苏州市的学生在这10项中,被报告“有变化”的比例几乎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其他城市。
  从整体上看,高校自主招生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也比较大,五个城市的学生被报告为“有变化”的比例,在10项中都约占60%以上,报告为“没有变化”的,均约占40%以下,而表示“不清楚”的约20%以下。由此可见,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行为变化的幅度相对来说没有教师的变化幅度大。
  (三)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变化不大,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极其显著
  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报告中,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教师和学生行为变化。五个城市之间,差异极其显著(p<0.05),如表3所示。
  在不同城市之间,宁波市的学校在上述4项中,报告为“否”的比例有3项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分别为“调整课程进度”“增加课程内容”及“加强针对性辅导”。也就是说,宁波市的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受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影响在五个城市中最小。
  苏州市也有1项“订阅相应参考资料”被报告为“否”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城市。有趣的是,虽然报告为“是”的比例总体不高,但在城市之间,苏州市在4项上报告为“是”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城市。这就意味着苏州市的学校在五个城市之中行为变化相对较大。
  杭州市则在4个选项中,报告为“不清楚”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城市。
  从总体上看,与教师和学生的反应不同,在上述4项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变化中,学校被报告为“是”的比例仅占20%左右,而报告为“否”的,则均占到30%以上,而报告为“不清楚”的比例也占到20%以上。也就是说,五个城市中,占多数的学校都认为本地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并没有随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而有所调整,而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变化的学校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认为学校有相应变化的比例相对最低。与上述五个城市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行为变化相比,学校的变化并不明显,高校自主招生对学校的影响力尚没有达到能大幅改变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程度。
  四、调查分析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从五个城市共同的趋势可以看出,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对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诸多要素都有着影响,但影响的幅度有所差异
  比如,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较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影响尚弱。也就是说,高校自主招生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影响较大,但对现存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现实操作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说高校自主招生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另一根指挥棒还为时尚早,但它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开始影响教师和学生。
  (二)从五个城市的具体差异来看,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对被调查的五个城市的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显现在不同方面,且差异显著
  比如,杭州市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改变幅度较大,而南京市则表现在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上。虽然五个城市学校教育教学行为整体变化不大,但其中苏州市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要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宁波市的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变化都显著低于其他城市,而学生的变化相对显著。上海市在这些变化中,一直居于中等程度,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学校,都有比较稳定的表现。从高校自主招生在各城市的历史沿革情况就能看出,五个城市之间的显著差异与其地区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分布区域和运行状况是相吻合的。可以预见,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在各地的试行以及人们对其知晓和了解程度的加深,高校自主招生将会更有力地影响学校教育的各种因素,成为学校教育的另一根指挥棒。
  五、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扩大宣传,增加其对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
  高校自主招生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目前还处在小范围、个体化的层面上,尚未成为学校教育的普遍共识,但其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小估。因此,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了解和认识,以其强调综合、能力、专长、潜质等的多元化人才理念影响学校教育,纠正学校教育的“唯分”偏向,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使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场域中能得到切实实现。
  (二)逐步向更多地区开放,以改善地区不平衡的状况
  从上文可看出,由于教育资源、历史文化及政策惠及的程度不同等因素,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对不同地区学校的影响作用差异很大,其中自主招生政策开放的时间早晚与程度大小是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鉴于高校自主招生对学校教育的积极意义,建议逐步扩大开放程度,让高校自主招生不仅成为教育发达地区的“可选项”,也成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多项选择”。
  (三)适度渐进地与现行高考脱钩,使其真正成为教育的良性指挥棒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带来另一种“应试教育”的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状况。成为高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的指挥棒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用好指挥棒的指挥作用,使其将教育引导到一种健康、适度、平衡、多元的轨道上来。这种作用若想充分发挥,就必须建立起与现行高考制度脱钩的另外一套制度规范,影响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各项教育要素,这才是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徐延平,王康康. “大一统”与自主的结合——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审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J]. 考试周刊,2009(8).
  [2] 王一鸣. 自主招生引发的思考[J].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2).
  [3] 2009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微调[J]. 考试与招生,2009(2).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倡导下,新一轮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语文教学一味求新,忽略了“以读为本”。虽然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对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令人担忧的是这类“华丽”的课堂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如此现状
期刊
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在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数学进行“启发式”教学,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本质,倡导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运用“变式”进行练习,加强解题规律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过也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老式的套题型教学,把学生陷入题海;二是新式的挤牙膏式的“启发”,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上述两种教学实质上都低估了学生的潜能,简单地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
期刊
一、课例探讨    [课例1]  谜语引入。  活动1:感受空气(用手扇风,深呼吸)。  活动2: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分别对气球充氢气或空气进行比较,用杠杆演示空气有质量)。  活动3:演示覆杯实验和会发声的塑料瓶实验,视频播放可悲的易拉罐实验和瓶吞鸡蛋实验。  活动4:体验大气压存在并很大(视频播放马德堡半球实验再模拟试验)。  活动5:利用教师提供的器具感受大气压(一次性注射器、皮碗、吸管、水
期刊
“善作不如善改”,“好文不厌百回改”,这些都启示我们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也十分重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提倡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  然而,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比较淡薄。笔者对所在学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学生的作文修改状况作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初一、初二各300份),收回58
期刊
翻开浙江教育出版社新出的何福田教授的新作《三适连环教育》,不禁为其流畅的文笔、通俗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所吸引。读惯了充满各种概念和术语的理论著作,突然间读到这样一本风格迥异的书,心中难免有一种好奇和疑虑。《三适连环教育》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不禁为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富有创见的教育观点所折服。书中不时闪现的智慧之语,如同一颗颗晶莹洁白的珍珠,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期刊
当下,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加剧,学校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狭路相逢勇者胜,百舸争流何当先?打造优秀的教研组,并以此为平台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失为一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最为有效的路径。下面,笔者不揣浅陋,结合浙江省H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实践,略谈几点心得。  一、强化教研常规,树立良好风气  (一)开放课堂,形成教学研究的立体网络  教研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开放课堂,欢迎校内、校外的各科教师
期刊
大多数高中学校对长廊环境的认识,只停留在“环境布置”范畴之内,为了不让长廊“一面空白”,布置一些一成不变的名言警语、书画作品或是名人画像等,却很少从“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范畴来思考和创设,使得长廊环境缺乏学校特色、本土文化、科技素养以及社科知识的教育等。新课程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校园的空间设施和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学生与周围环
期刊
冯寅,浙江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就职于著名文学巨匠茅盾先生的母校——浙江省湖州中学,担任副校长职务。  从教30余年中,冯寅老师敢于进行课堂改革,不断探索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执教过14届高三毕业班,教学效果显著。曾被评为湖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湖州市教学能手,湖州市教学明星;获2001年度陈香梅教育基金第三届全国优秀教师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接见;2008年获第八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 
期刊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此时,他们的身上既散发着青春年少的活力,又带有孩童的幼稚气息。青春期是学生心理、生理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充满了不稳定和矛盾。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步分化,其身体发育也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随着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极易出现心理情绪的突然变化。初中体育教学需要学生在完全放松、自由的状态下完成,教师给予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不仅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也有助于实现体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我校在全面实施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在全市率先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积极发挥教研组的核心作用,有效地推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一、组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保证活动课程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