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熟茶:十年陈化,气韵之美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jihu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饮茶的喜好,常会随各时气候不同、随际遇的变化而变化。
  今天城中略有些雨,又来远方的客人,就想到一款温暖的茶。不妨生起炭火,以暖斗室,并增茶香。
  这是一款2005年景迈古树春料制成的熟茶,由当年的玩家定制,外形上有陈化痕迹,渥堆的味道已然浅淡,细嗅还带着林木的气息。此茶数年前一直存储在云南的景迈大寨,虽以密封方式存放至今,也在不停转化。
  一般而言,好的古树生普容易遇到,而好的古树熟普却显稀有了。制作熟普时,需以上千斤或更多量的毛茶加以湿热渥堆,这么大的茶量很难保证能使用价格一路走高的古树原料,另一个原因则是熟普市价一惯低廉。上等品质的熟普,须茶缘好偶尔得到,或必须是爱家订制。
  要讲究茶味,首先得讲究器物与水,包括生火的方式。
  一直以来,“活水还须活火烹”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如果不信,不妨在家中做简单的试验,电炉烧好的水先喝一杯,再将这水用炭火复煮,煮后又饮一杯,自然明白炭火煮出的水,是怎样地细与活了。
  第一道的茶汤可以不用“温润泡”,试一试这样的“洗茶水”,它最能体现一款茶在存储过程中的干净程度。因为快速出汤,茶汤略呈金黄,入口并无杂染,表现甜细。
  第二道,茶汤已深红,入口厚醇,茶友喝着喜悦,说甜,茶中的木质感细细呈现。
  室内已然安静,白泥炉煮水的声音,细细地响起。
  第三四道,是茶最为迷人的时刻。茶汤通透,如置身于干净老木屋一样的香气,汤质稠厚如饮浆汁,身体很快暖和起来,茶汤透着活性,也略还有些涩感。熟普很难喝到涩感——正因为这是一款只经过七八成发酵的熟茶,才保留着这样的个性。未经完全发酵的工艺,使后期的转化空间更多了一些。
  这样的细雨午后,茶带来了足够的温度,其饱满的内质、汤水的活性,让人暖洋洋地沉浸于温暖而宽厚的茶味中。
  对一般人而言,宜饮温性或平性的茶,特别是女性。“茶性至寒”,一些以快速工艺机制的绿茶或当年生普,喝得多,往往会增加脾胃的虚寒,常年累月,不可不慎。
  第五至六道,继续以高温宽水低注,以展现陈茶细润之美。茶汤通透美丽、没有杂染。这是熟普的美,而身体与口腔更被茶的气韵吸引。
  茶中气韵不易捕捉,须静心以会。字画、古物、音乐皆可以寻到气韵迷人处。饮到此时,细汗微微,继而身体通透畅快,在口腔内香韵入喉,茶味充沛流动,令人难忘,不可尽述处,正是气韵之美。
  岩茶的气韵易于体验,坑涧茶的气息铮骨凛凛。古树普洱亦多具绵厚气韵。即使是绿茶,如果能找到高山茶又经过传统手工制作,其气韵也非常感人,如齐头山六安瓜片、猴坑的猴魁等。当然,老茶的气韵更不必说了。在熟普中去感受气韵,确实比较稀少。
  第七道,茶汤继续给人温暖。煮水也是有工夫的,泡老茶讲究每一道以高温冲注,但水又不能烧得太老。为了水的活性,大多人选择两个炉子两把烧水壶,这样就保证了鲜活的沸水,也避免冲泡过程中断了热水。
  泡老茶,最佳的状态是水注入茶壶内还依然沸腾冒泡。一般人少有这样的体验,所以说,烧水也是一门工夫。
  第八道的茶汤,略延长了时间,茶汤更显浓稠,汤质感很美妙。
  之后,化滑与木质感、持续的清甜一直到十道。
  友人谈茶,说有人认为不必太在乎茶味,随缘随性喝茶,好茶不好茶都可以喝,喝什么茶都可以,对于水和器具更不必讲究了。
  我想,好茶可以给人以身心的滋养,而不好的茶或许带来伤害,因此,胡乱喝茶并不代表已经很超脱,或许是还缺少静定的习惯或缺乏身心的觉知。茶的美妙,我们都应该可以感知得到。
  这并非说要追求更极致的茶味,而是能喝好当下的那杯茶。实际上,我们四时的思绪纷飞,为什么连一杯茶的安静时间都没有呢?
  直至十五道,茶味已渐淡,呈现橙黄的茶汤,仍旧有着细滑的汤质。
  此时不妨将叶底重新煮出。煮茶更能展现它的内质与魅力,深褐的茶汤,似将茶味完全融于一杯之中,饮之愈觉稠滑,心中欢喜。
  好茶越来越不易遇到,哪怕只有三五克的茶叶,我们也应当尽心侍奉。好器好水,好火好心,这样的一场品饮,即使风雨交加,也能变得阳光和朝气吧。
其他文献
“把破损器物送来锔补的人,都是心有不舍之人,他们怀惜物之心而来,我理应回报锔瓷之美。”——曹庆励  当你瞩目那些事和物时,目光有多么温情,阳光照射不到对的内侧有怎样的深奥意蕴,知晓了这些之后,才有真正的明亮流淌出来。  这是第一眼看到曹庆励残语手作展海报时的感觉。  海报上一双厚实的手握着一锔补的老盏,一种温厚的踏实感。遇见  人所处的环境总是和人发生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过去的延续、记忆的
期刊
芮阳很少笑,面容简淡平静,无有波澜,似乎她的内心是一面清澈而又深远的湖水。走进纯度习茶馆,你会发现这里简洁雅致,但是茶席上却总有明亮的颜色,宝蓝与大红的席布相互映衬,让你浑然忘却冬日的阴雨。不知为什么,这明艳的色彩带给你的却是安然和沉静。 这间茶室,隐匿在喧嚣繁忙的武汉市欢乐大道边新建小区的高楼上,一套复式的三居室,因循原来的结构,却丝毫不觉得逼仄。整个餐厅都是玄关,反而空灵,一道竹制的屏风隔开了
期刊
他一句随性的提议,我一腔认真的附和,他再一句“Let the world be our teatable”的猖狂口号,我们即兴了一个无限期的“地球茶桌”计划。  我们决定在未来的旅途中,不管山之巅,亦水之涯,我们都要优雅地铺开中国茶席,物境自然,让茶与我們的旅途碰撞出新的叙事能量。  故事还要从我们如何培养起这新的共同爱好说起。Seth是美国人,刚来中国时对茶文化并不太感兴趣,朋友送他的茶叶常是放
期刊
前日,应友人相邀共试已封存数年的两箱“作品”,岩茶“电焙”和“炭焙”精微之别的话题由此推演开来。  友人茶厂相见,开箱之前,友人有些许紧张,总怕韶光负人,久存之后茶味尽矣,但开箱之后,闻去两者并无杂乱霉普气息,却有着丝丝独特的酸香,已悬住的心思便放了下来。  取茶样时便直入主题,介绍起了这两泡茶的背景。友言,两款茶均来自相同地域、归为一堆,但却由不同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的高丛水仙。它们于2010年底同
期刊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花部“玫瑰花”药性考云:玫瑰性温,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益  《说文》:“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  在中国的古语里,玫瑰指的是一种宝石。  在茶席上,我们制作“华食”经常会用到花酱,譬如“卷红颜”和“行香子”,这些花酱可以用玫瑰、桂花、臘梅等可食用的鲜花来制作,也提倡大家自己动手,更能保证花酱的天然纯粹。  云南自古有用老品种食用玫瑰来做酱的传统,以前,多是近城的
期刊
《茶道》:陈会长,您好!漳平水仙经过百年发展与传承,以其独特的茶饼形状和与众不同的香气在乌龙茶家族中独树一帜。然而,较之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尤其是武夷水仙的声名在外)是一种小品种茶,它自身的优势何在?  陈永林:漳平水仙茶饼作为乌龙茶类唯一的紧压茶,填补了福建省紧压茶的空白。水仙茶饼外形是标志性的压饼方块,香型的变化十分丰富,有花香、坚果香、奶油香、蜜桃香等多种变化,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鲜活,绿叶
期刊
6月13日晚,中国-湖州陆羽茶文化博览会暨中国(浙江)丝瓷茶与人类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湖州“浙北第一高楼”东吴国际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为期3天,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湖州市文广新局、湖州市农业局和湖州市旅委等主办。  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小玲、学术与宣传部部长陈永昊、湖州市有关领导及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宁夏、湖北、安徽、江苏、江
期刊
2017年6月9-11日,2017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在贵州都匀举行。活动期间,来自国内外的茶界知名专家学者、国际友人、媒体记者等数千人云集黔南,品茗话茶,谈茶论道,为黔南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共同擦亮“都匀毛尖”这块金字招牌。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
期刊
仲夏来临,武夷山的茶季已入尾声。尽管青青鲜叶次第变成“绿叶红镶边”,但茶农的忙碌远没有结束——气温与焙火的双重“考验”才刚刚开始。  俗话说:“茶为君,火为臣”。按照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至少得经历初焙(走水焙)、复焙(足火)和补火(炖火)这三道火。  对于岩茶发烧友尤其是乐衷“玩票”的茶友来说,本不安分的味蕾早就蠢蠢欲动了,压根熬不到正式上市,更不用说什么喝“隔年陈”了,常常是毛茶才下焙,就成了
期刊
自从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把茶树定名为Thea slnensis L,茶原产中国似无疑义,可是1824年英国人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沙地耶地方发现野生茶树,并宣称印度是茶树原产地之后,这个问题便一直有着争议。目前,已有很多国家的植物学和茶学研究者分别从自然环境的变迁、茶籽化石的发现和野生茶树的分布等方面论证认为,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1980年7月,中国西南贵州省晴隆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