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藩:传薪者,薪火相传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415722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晋藩先生出生于1930年,是新中国法学界最早一批的博士生导师。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那真是全民欢欣鼓舞,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里程。”张晋藩先生回忆道。
  65载春秋,他投身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孜孜以求,从未停歇。于他而言,时代的进步既是机遇,也是保障。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征程,他丰富了中国法律史学的学术内涵,填补了不少历史空白,让中国在世界法制史发展的进程中有了自己的声音,有了为自己正名的机会。
  2010年,适逢张晋藩先生八十华诞,我们有幸对先生进行了专访。时隔近十年,我们再次登门,年近九旬的他依旧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开始工作,进行新版民法史的写作。
  在自传《法史人生》中,他写道:“我虽已是耄耋之年,却如伏枥的老骥,学术思想仍呈汪洋之势,还想多做一些‘开风气之先’的工作。”但开风气不为先,是张晋藩先生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学术宗旨。“给大家的深入研究开辟一个路径,但是不可能都为先,只能是开风气。40年来我践行了这个宗旨,民法史、行政法史等都是我提倡研究、自己开始带头写文章的。”
  “过去有外国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除了民法之外,就谈不上法制史了。”张晋藩先生说,“我认为中国古代是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的。从法律体系讲,它也是由许多部门法构成的。但就一部法典来讲,它编撰的体例既有刑法(为主),也有民法,还有行政法,诸法合体,不能用一部法典的体例概括说整个法律体系只有刑法。”
  1979年,在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张晋藩先生关于“编写《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的建议,一场历时19年的战役打响了。
  这期间,筚路蓝缕,艰苦备尝。有的主编逝世,有的感到无望而退出,编写队伍不断更新,资料几经周折。人走,人来。张晋藩先生坚持依旧。
  十卷本,五百多万字,对中国五千年的法制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与会的中外学者盛赞此书是“世纪之作”。
  “到现在还没有再编第二版,这十卷本打的基础非常好,现在仍然有它的实用价值。”张晋藩先生说,“直到今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藐视这套书。”他的眼里充满了骄傲,为自己的开风气之先,更为中国法制史建设的跨越之路。
  如今,这套书摆放在先生家中客厅的书柜里。他站起身打开书柜—满满当当3层,除了《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还有23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和一整套《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中华大典·法律典》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编写的,用了23年时间。”张晋藩先生说。这是他主编的书籍中耗时最长的一部著作。
  他在总序中写道:“盛世修典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中华大典·法律典》力争无愧于世,也无愧于后人。”
  “佩服您的学术韧劲。”记者感叹道。
  “我提倡这个,我也基本上做到了。”先生坦然。
  學为人师,行为世范。除了著书立说,张晋藩先生也是一位师者。
  他在新中国法律史学上创造了多项“第一”:招收了第一届法律史学博士生、第一届博士留学生、第一届论文博士生,创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中心。现在,活跃在中国政法大学讲台上的教师,大部分是他任研究生院院长期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记者好奇他对年轻博士会有哪些要求。他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学问要为现实提供有益的、科学的、历史的借鉴。“这是学法制史的目的,史学的作用是观照当下。”
  “不自满,不偷懒”这是张晋藩先生的治学格言。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他以学术的方式串联起一个国家的过去和未来。他相信:“这70年,中国走的是一条虽然不平坦,但是前途光明的路。未来的道路,波折还会有,但我们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也是他一生为推动中国法制史研究、中西方法制文化交流不懈努力,虽历经千辛万苦,却始终没有停下前进脚步的原动力。
  (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7月5日)
其他文献
73岁的陈俊龙是广东揭阳市翁洋村的一名村民。2020年年初,他接到马来西亚一家木偶戏团的一个大订单,要定制近百件铁枝木偶。  铁枝木偶戏是盛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一个小巧的戏台上,中间垂一布幔,台面布置小桌椅,两三位表演者在约1平方米的小戏台后面,用3根铁枝操纵木偶人在台前做出各种精彩的戏剧动作,后台配以潮剧的曲弦乐和唱词——俨然一台微型潮剧。  铁枝木偶戏的弦乐唱词均来自潮剧,又在潮
期刊
为搞组合三顾茅庐  施德辉出生于1959年,天生有副好嗓子,小时候跟着收音机学唱歌,一学就会,而且唱得有模有样。邻居鼓励他当众唱歌,施德辉也不胆怯,大大方方地给大家演唱。高中毕业那年,亲友们建议施德辉到艺术学院学习,找名师指点,将来可以走唱歌的路子。施德辉很动心,然而,当他得知艺术学院每年需要1000多元学费时,顿时打消了上艺术学院的念头。  1976年,施德辉高中毕业后进入江苏盐城大丰县物资系统
期刊
朋友的祖母去世后,家里人收拾遗物,找出祖母珍藏了一辈子的一只小木盒。小木盒是枣红色的,泛着岁月打磨过的温润光泽,古香古色。大家以为,小木盒里面一定藏着传家宝。打开一看,却发现里面放着的不过是一条白色的蚕丝巾。白丝巾已泛黄,丝线也变得脆弱,仿佛一张老去的脸,沧桑沉重,好像一抖开就会化为灰尘。  闻着丝巾上浓浓的樟脑丸的味道,家人恍然记起,祖父早逝,这条白丝巾是他留给祖母的念想。這的确是祖母最珍贵的东
期刊
小孩子天生喜欢动物,我的孙子也一样,对动物充满着浓浓的好奇心。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各种布制、绒制的小动物就成为他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伙伴。记忆中,他接触最早的动物形象,就是动画片中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和灵巧多变的小猴子齐齐国王。  动物,不管是狮子、老虎,还是经常看到的小狗、小猫,都会和孩子产生一种天然的联系。在孩子眼中,这些活蹦乱跳的动物和他们一样,有爸爸、妈妈,会哭也会笑。为了满足孙子对动
期刊
几位家长坐在一起聊天,说起“家长的良苦用心为什么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的话题,说来说去,没有答案。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引起大家讨论。故事说的是,一位妈妈正在客厅聚精会神地看连续剧,突然在里屋写作业的女儿端来一杯茶,说:“妈,天热,您喝杯茶吧。”妈妈对女儿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毫无心理准备。我讲到这里停住了,问在座的家长:“假如你是这位妈妈,此时此刻,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沉默片刻之后,大家议论起来。
期刊
购物惊魂  工作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退休后,身体是养老的基础。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过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所以,老年人的人身权益受法律保护。  案情讲述:无辜购物客 超市受重伤  周末,女儿打电话说回家吃饭,袁奶奶很高兴,一大早就去她家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买东西。在乘坐自动扶梯下楼时,她的腰部受到一辆购物车的猛烈撞击,跌倒在扶梯上,失去了知觉,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经过医院的全面检查,袁奶奶
期刊
吉林长春的孙亚清已年过六旬,却走上了创业之路。她用农村司空见惯的玉米叶和稻草做出的草雕作品活灵活现,非常畅销。创业之初,孙亚清草雕创业的想法遭到了亲戚朋友的一致反对,不过她最终坚持了下来。  孙亚清说:“前几年,我们组织农民搞草编,设计、制作了不少产品,有坐垫、女包、收纳箱等,但既漂亮又实用的产品一直走不出‘销量小、利润低’的困境。”为推动草编产业提档升级,带动农民增收,她们于2019年2月注册成
期刊
目前,入住北京市各家養老机构的每一位老人接受养老照护的第一步,都是进行能力评估。经过评估,多个项目的分数加起来,就可以判定老年人的能力等级了。能力等级分为能力完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老年人不同的能力等级会享受到不同的护理服务。  比如,不能自理的重度失能老年人,一切生活几乎都得依靠护理员协助完成;轻度失能老年人,大部分生活是不需要护理员介入的,但是遇到上厕所、洗澡之类的事情,则需要护理
期刊
作为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带头人,郭万刚子承父志,一步一棵苗、一步一碗水,守得沙漠变绿洲。2003年到2020年初,他带领林场职工完成治沙造林6.4万亩,封沙育林11.4万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八步沙绿洲”。2019年3月,中宣部授予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武威的肉夹馍,吃着特别香……”68岁的郭万刚坐在沙丘上,咬一口手中的馒头,一边狠劲咀
期刊
前几天,住在我家楼下的小姑娘网购了一双鞋子,差点儿没把她母亲气坏。因为她母亲发现,这双鞋上打着几个显眼的补丁,用粗线缝着,鞋身上还印着许多莫名其妙的小字。小姑娘的母亲气愤地说:“花好几百块钱,买回来一双打补丁的鞋子,卖鞋的人真是太没良心了,赶快退货。”女儿跟她解释说:“这可不是一般的补丁,是人家故意设计成这样的,那些小字是每块补丁的说明,这种鞋现在可流行了。”  之后,小姑娘的母亲逢人就说女儿乱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