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送来一杯茶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ngj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位家长坐在一起聊天,说起“家长的良苦用心为什么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的话题,说来说去,没有答案。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引起大家讨论。故事说的是,一位妈妈正在客厅聚精会神地看连续剧,突然在里屋写作业的女儿端来一杯茶,说:“妈,天热,您喝杯茶吧。”妈妈对女儿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毫无心理准备。我讲到这里停住了,问在座的家长:“假如你是这位妈妈,此时此刻,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沉默片刻之后,大家议论起来。一位年轻的妈妈心有余悸地说:“要是我呀,我就赶紧把茶杯接过来,告诉她不要这样做,挺热的水,烫着自己怎么办?妈妈渴了会自己倒水喝。”
  接下来,又一位妈妈涨红着脸说:“甭问,这孩子就是不安心写作业,想借机出来看电视。要是我的孩子,我会说,‘你甭来这套,赶紧回屋学习去!’”
  “我跟你们不一样!”一位中年妈妈开口了,“如果我的孩子这么做,我会说,‘孩子,你怎么知道妈正口渴,又不愿动呢?’然后,我双手接过茶杯,给孩子一个满意的微笑。”
  之后,我根据以上3种态度又让大家思考:“孩子面对家长的不同态度,会有怎样的反应和结果呢?”
  经过一番讨论,很快达成共识:面对怕孩子烫着、不准这么做的家长,孩子会认为妈妈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好像自己永远长不大似的;面对揭穿孩子的“阴谋”、让孩子赶紧回屋学习的家长,孩子会很委屈,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面對妈妈夸奖和微笑的孩子,会有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会很自觉地回屋学习,以后肯定还会给妈妈送第二杯、第三杯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解是相互的。当家长怪孩子不理解自己时,应该首先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理解孩子?
  (摘自《燕赵老年报》2020年7月10日,易茗荐)
其他文献
御,在古代很重要的一层意思是指驾车,是周代贵族子弟的必修课目或必备技能。根据《周礼》记载,保氏教授国子以六艺,其中一艺就是“五驭”。汉代郑玄将其注解为“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鸣和鸾”是说驾车时系在车上的车铃响动要和谐悦耳;“逐水曲”是说驾车时应该熟练自如,在水边顺水势疾行但不坠于水;“过君表”是说驾车经过天子的表位时要有礼仪;“舞交衢”是说驾车经过十字路口时转弯要
期刊
南宋天街  早在南宋时期,杭州运河一带的夜市便有其固定的地点。南宋时,从杭州城北的斜桥向南,直达凤山门,有一条十分气派的御街,又称天街,是杭州城的主干道。吴自牧写的《梦粱录》里就有对这条天街“夜市”的一些描述:“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至三更后,方有提瓶卖茶;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
期刊
动车从杭州东驶向余姚北,路上下起了雨,时而大,时而小,时而密,时而疏。因为车速太快的缘故,雨水打在动车的玻璃窗上,较寻常所见似有不同。  那雨水贴着玻璃窗滑下,有如大江大河分出的一条支流,绵绵不绝,又好似有孙行者的神通,轻易地幻化出千奇百怪的姿态:有时星星点点,看起来漫不经心;有时连成线段,仿佛早已规划好路径;有时点捺撇折,遒劲有力,像一位功底深厚的书法家正在倾情书写……若非亲眼所见,绝难想象单调
期刊
近日,笔者与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谈及退休生活时,老人乐呵呵地说,工作上虽已赋闲,但生活上千萬不可“退休”,要学会多交朋友,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才能过得开心、惬意。  离开工作多年的岗位,不少人退休后一时难以适应,于是开始孤立自己,整日“宅”在家里不说,甚至闭门谢客,不再和原先的朋友联系了。但缺少了与朋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些老人的笑容不见了,性格也慢慢变得孤僻。时间一久,气色、精神也大不如前。  其实
期刊
下雨天,人们往往睡得特别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科学家把雨声之类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段内是常数的噪声叫作“白噪声”,因为这个声音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噪声,它是一种可以在所有人能听到的频率上平均分布的声音,就像白光的光波频率分布一样,所以叫“白噪声”。那么白噪声为什么能帮助睡眠呢?  在我们平常睡觉或休息的时候,许多身体机能处于缓慢的放松状态,可听觉即使在人休息的时候,也在努力工作。这就是一些人
期刊
在儿子的动漫班上,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不是陪孙子来学习的,而是一名从不缺课的动漫班学员。真的被她感动了,在这样的年纪还有一颗童真的心,让我意识到:不管是在什么年龄段,被嘲笑的都应该是懒惰,而不是梦想和行动,即使到了老年,也可以随时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活成了周围人的样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做着相应的事。若做一些和年龄不相符的事,就会被看成是另类。  一个人
期刊
73岁的陈俊龙是广东揭阳市翁洋村的一名村民。2020年年初,他接到马来西亚一家木偶戏团的一个大订单,要定制近百件铁枝木偶。  铁枝木偶戏是盛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一个小巧的戏台上,中间垂一布幔,台面布置小桌椅,两三位表演者在约1平方米的小戏台后面,用3根铁枝操纵木偶人在台前做出各种精彩的戏剧动作,后台配以潮剧的曲弦乐和唱词——俨然一台微型潮剧。  铁枝木偶戏的弦乐唱词均来自潮剧,又在潮
期刊
为搞组合三顾茅庐  施德辉出生于1959年,天生有副好嗓子,小时候跟着收音机学唱歌,一学就会,而且唱得有模有样。邻居鼓励他当众唱歌,施德辉也不胆怯,大大方方地给大家演唱。高中毕业那年,亲友们建议施德辉到艺术学院学习,找名师指点,将来可以走唱歌的路子。施德辉很动心,然而,当他得知艺术学院每年需要1000多元学费时,顿时打消了上艺术学院的念头。  1976年,施德辉高中毕业后进入江苏盐城大丰县物资系统
期刊
朋友的祖母去世后,家里人收拾遗物,找出祖母珍藏了一辈子的一只小木盒。小木盒是枣红色的,泛着岁月打磨过的温润光泽,古香古色。大家以为,小木盒里面一定藏着传家宝。打开一看,却发现里面放着的不过是一条白色的蚕丝巾。白丝巾已泛黄,丝线也变得脆弱,仿佛一张老去的脸,沧桑沉重,好像一抖开就会化为灰尘。  闻着丝巾上浓浓的樟脑丸的味道,家人恍然记起,祖父早逝,这条白丝巾是他留给祖母的念想。這的确是祖母最珍贵的东
期刊
小孩子天生喜欢动物,我的孙子也一样,对动物充满着浓浓的好奇心。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各种布制、绒制的小动物就成为他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伙伴。记忆中,他接触最早的动物形象,就是动画片中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和灵巧多变的小猴子齐齐国王。  动物,不管是狮子、老虎,还是经常看到的小狗、小猫,都会和孩子产生一种天然的联系。在孩子眼中,这些活蹦乱跳的动物和他们一样,有爸爸、妈妈,会哭也会笑。为了满足孙子对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