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而导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理念下较为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逐渐完善的阶段,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较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指导活动,有助于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调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秋天》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同学们,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用什么颜色的笔写下秋天这个课题?”“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秋的名言诗句?”等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及生活,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在学生纷纷讨论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再如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有关于秋的画面或视频,在学生感受秋的美好以及秋的魅力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同走入秋的世界,体会何其芳笔下不一样的秋”等话语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语文课程中富含众多的文化元素,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其中丰富的人文色彩能够带引学生感受生活的无限美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丰富魅力,并通过语文中所塑造的人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积极地生活和学习。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等学生熟悉的歌曲。这种教学引导方式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其中所涉及的故事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其后组织学生一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分析。
  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地表达、充分地交流,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及要求。这也是“学讲方式”的灵魂所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3到4个学生为一个小组,教师可以预先提出“林冲为什么会这么做?”“课文中直接描写风雪共有三处,请指出来”等问题,在学生完成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之间再相互合作,共同讨论得出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分析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表述观点,具有其他想法的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辩论,最后总结观点。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思想品质,对初中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结合学生未来发展,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来源于生活,而又能够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对学生思想素质和优秀品质的培养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要求,适当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秋天的怀念》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比如《记忆与印象》《命若琴弦》等,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感受史铁生的写作风格,同时也能够为《秋天的思念》这一篇课文产生更多的见解,这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拓展的有效方式。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语文的身影,只是学生没有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类事物特点。语文教学活动便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思维启发,培养学生形成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体会生活中的语文,感受与语文在生活中的魅力。所以语文的学习除了重视课堂学习外,课外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猫》这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观察生活中的猫。学生可以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的形象一定是千差万别、富有个性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因学而导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要求,有助于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形成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观察生活中的语文,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睢宁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占据着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于是如何把握作文成绩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重点,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创新论点,高效论证成为重点,而在记叙文中,如何使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让人印象深刻成为重点。因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塑造能让读者的阅读后感觉人物跃然纸上的人物成为人物描写中的重点课题。  一、心理描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在人物描写中,动作、语言、形态、细节等的描写更较心理描写浅显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中考升学等观念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为了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总是习惯于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反而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更没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所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甚至很难有效集中学习注意力。对此,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大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充分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潜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调
小说是最常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深受读者的普遍欢迎。小说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类重要的文体。可令人遗憾的是: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  1.教材在选材上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共有五个必修模块,小说分布在必修3和必修5,共6篇两个单元。选材存在着以下问题:(1)篇幅较少,仅占必修教材20个单元的十分之一。与古诗文比较,显得比较单
准确地选择并确定教学内容是对一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就认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好课的底线”。但是,“合宜”是个主观模糊的评价,应该有个客观的标准。最近,教研组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最后的常春藤叶》,引发了笔者对这方面的思考。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品构思新颖,结尾出人意料,主题内涵丰富。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构建出了截然不同的课堂面貌,都有亮点,各有风格,但如果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评析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多样,但究其根本,离不开诗词的载体——语言,而作为古诗词的言语系统是声韵丰厚的,笔者针对诗词语言的本质特征提出实践性的方法——“吟赏教学”,一方面立足于传统,一方面实践于教学,希望做到有益传承,有效教学。  首先,激趣——教学的锁钥。  唯有让学生有兴趣,方可引领他们进入吟诵的大门。在教学中先有意让学生观看和聆听一些老先生的吟诗视频和音频,在欣赏中由不接受到慢慢产生兴趣,并利用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对人物、景物或事物的细枝末节进行准确传神的描写。叙事抒情类散文常借助细节描写来达到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情感或深化作品主题的效果。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叙写家事抒发亲情怀念的散文,也是有“明文第一”之称的归有光的代表作品。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借项脊轩的变迁
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着“唯分是命”的尴尬。研读《新课标》,咀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采用多种办法“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手脑并用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认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少年。他深受德国军国主义教育的戕害却又浑然不知,甚至愿意为了这场非正义的战争牺牲生命,幻想着自己的名字有朝一日也能刻上阵亡将士纪念碑。战争摧残了他的肉体,更摧毁了他的心灵,致使他无法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  可笔者始终有一个疑问,如果“我”只是一个懵懂无知、对战争缺乏认识的少年又为什么会对自己身处何地一事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无眠的诗人最是能体会夜的漫长。一张素琴,有月,有风,是否可以度过这孤寂的不眠之夜呢?身着一袭轻柔白衣的阮籍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呢?明月透过薄薄的帷帐,撇下朦胧的光色,恍惚了诗人的心情。清风如有意,吹开了诗人的衣襟,手中的琴声只剩下忧伤了吧,有一下,没一下,让夜更加的寂静了。是的,寂静,专属于夜的寂静,在寂静中生了寂寞,在寂寞里有了哀伤。其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眠
离别是一个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主题,它牵动着古今中外多少人的心弦。因此它也成为古今诗人长咏不衰的重要内容。  离别本是伤感与无奈的,但有时这离别却又美得让人心醉。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离别诗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美”与“愁”完美的融合,不着痕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歌一开篇就用一种极其轻柔、和缓的动作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柔美的情境。接着,徐志摩在后面的三个诗节中运用了三个